一种适于锅具侧加热的电磁加热装置及多用途电磁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96715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适于锅具侧加热的电磁加热装置及多用途电磁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电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适于锅具侧加热的电磁加热装置和 具有该电磁加热装置的多用途电磁炉。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电磁加热烹调器对于锅具加热,是通过装于电磁加热烹调器中通电的 电磁线盘产生交变磁场,当将含铁质锅具放置上面时,由于电磁线盘产生交变磁场使得锅 具底部金属部分产生交变的电流(即涡流),涡流使锅具底部的铁原子高速无规则运动,原 子互相碰撞、摩擦而产生热能,从而起到加热物品的效果。现有电磁加热烹调器中,其支撑 锅具的支撑面一般为水平面,使得锅具底部加热较集中,四周不加热,无法达到燃气灶类似 的加热效果,无法在电磁加热烹调器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立体加热,这在电磁加热烹调方 式中一直是难以攻克的技术难题。另外,现有电磁加热烹调器中,电磁线盘与锅具间的距离 较远,磁场分布就越少,加热效果越不明显。为解决上述技术难题,本领域技术人员采用了将锅具支撑面改为弧形的结构,此 结构虽然能扩大一部分锅底的加热面积,但加热面积有限,要达到理想的加热效果,就需要 通过加大电磁加热线圈面积的方式实现,然而在家庭使用时,这样会导致电磁烹调器过大 或过高,影响消费者的使用。现有技术中,前述支撑面板一般采用陶瓷或黑晶板,在将上述 材质的支撑板做成凹形时会加大电磁炉的制作成本,且不良率也会上升。另外,此种弧形面 板对于一般的平底锅并不适用,使用范围受到很大局限。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 结构简单且实现立体式加热的电磁加热装置,以及具有前述电磁加热装置的多用途电磁 炉。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适于锅具侧加热的 电磁加热装置,包括壳体和底座,所述底座放置在壳体上,所述壳体内设有产生交变感应磁 场的感应线圈,所述底座中设有可与感应线圈进行电磁耦合的耦合线圈,所述耦合线圈包 括包络在锅具侧壁外侧的侧加热线圈,侧加热线圈的加热功率为50 3000W。在优选实施方式中侧加热线圈为凹弧形或筒形。前述感应线圈为平板状,所述耦合线圈包括与感应线圈对应设置的次级线圈,所 述次级线圈为平板状,且与侧加热线圈串联连接,所述次级线圈与感应线圈之间产生电磁 華禹合。次级线圈和感应线圈的间距为小于50mm。耦合线圈设有导磁条,所述导磁条设置成为“H”形,耦合线圈设有“H”形导磁条, 侧加热线圈与次级线圈分别嵌放在“H”形导磁条的上下开口中。耦合线圈的导磁条还可设置成“ L”形、“ Z ”形或“U”形。[0011]本创作中通电的线圈产生交变的感应磁场,使得次级线圈产生交变的感应电流, 此感应电流通过侧加热线圈使得包络在锅具侧壁外侧的侧加热线圈产生的交变磁场,作用 于锅具后,使得锅具侧壁产生热量,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独特的能量传递方式,达到了侧加 热线圈近距离的对锅具的有效加热,可减少能量损失,实现对锅具的立体式加热。当侧加热线圈的功率为50W时,电磁加热装置可实现对锅具的低温加热的效果, 是在低温保温时可选择的功率。当侧加热线圈的功率为500 1500W时,可达到对锅具侧 壁加热较好的立体加热效果。当侧加热线圈的功率为3000W时,侧加热线圈可达到对锅具 侧壁高强度的加热效率。前述底座可根据需要设为凹陷形或筒形或是其他形状,使得电磁加热装置的应用 性增强,如豆浆机、电饭煲侧加热的应用;亦可作为其他电磁加热器的辅助加热装置,适用 各种大小锅具、平底锅、圆底锅,对于用户来说,结构简单,轻便经济。本实施新型还提供一种具有前述电磁加热装置的电磁炉,一种多用途电磁炉,包 括电磁线盘和控制装置,所述电磁线盘包括线盘支架和安装在线盘支架上的主线圈,电磁 炉还包括上述电磁加热装置,电磁线盘设置在壳体内,所述感应线圈设置主线圈的外围。在优选实施方式中感应线圈和主线圈串联连接或分别与控制装置电连接。感应线圈设置在线盘支架上。主线圈上设有内圈磁条,所述感应线圈上设有外圈 磁条,所述内圈磁条、外圈磁条呈放射状分布。此种电磁加热装置应用于电磁炉中时,除了具有本身的有益效果外,可作为电磁 炉的辅助加热装置,电磁炉本身的主线圈对锅具可进行加热,而电磁加热装置的侧加热线 圈的设置实现锅具侧壁的加热,提升了整体加热效果,真正实现电磁炉的立体加热效果。另外,由于感应线圈和主线圈分别与控制装置电连接,控制装置可单独控制感应 线圈,实现电磁炉与电磁加热装置的独立控制,完善了电磁炉的加热结构。可作为一个辅助 加热构件,通过控制装置调节感应线圈工作,也可达到单独对锅具部分区域进行加热的功 能。前述底座可将装有次级线圈的部分及装有侧加热线圈的部分分体设置,其中装有 侧加热线圈的部分可自电磁炉上拿下独立放置,可同时实现多个锅具共同加热,或是根据 需要选择电磁加热装置对小锅或水壶等容器进行加热或保温。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多用途电磁炉的爆炸图。图2为图1中电磁加热装置的部分元件的示意图。图3为图1中电磁线盘以及感应线圈的组装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内圈磁条与外圈磁条整体形成‘ ”形结构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多用途电磁炉的实施例二中次级线圈与侧加热线圈分别设 有“U”形导磁条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的侧加热线圈为筒形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中的半开口状的筒形侧加热线圈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用途电磁炉实施例五的爆炸图。主要元件标号[0029]多用途电磁炉200壳体1[0030]底座2收容腔21[0031]外置件22线圈容置件23[0032]感应线圈3耦合线圈4[0033]侧加热线圈41次级线圈42[0034]导磁条43控制装置5[0035]线盘支架61主线圈62[0036]内圈磁条7外圈磁条8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实施例一如图1-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多用途电磁炉200的实施例一,其包括壳体1、 装于壳体1中的电磁线盘、控制装置5、以及电磁加热装置。电磁加热装置包括壳体1和底 座2,前述电磁炉200的壳体1可作为电磁加热的壳体1,所述底座2放置在壳体1上。所 述电磁线盘包括线盘支架61和安装在线盘支架61上的主线圈62,电磁线盘设置在壳体1 内,感应线圈设置于主线圈62的外围。所述底座2中设有可与感应线圈3进行电磁耦合的 耦合线圈4,所述耦合线圈4包括包络在锅具侧壁外侧的侧加热线圈41,所述耦合线圈4为 闭环设置,侧加热线圈的加热功率为50 3000W。感应线圈3设置在线盘支架61上。感应 线圈3和主线圈62分别与控制装置5电连接。当侧加热线圈41的功率为50W时,电磁加 热装置实现对锅具的低温加热的效果,是在低温保温时可选择的功率。当侧加热线圈41的 功率为500 1500W时,可达到对锅具侧壁较优的立体加热效果。当侧加热线圈41的功率 为3000W时,可达到对锅具侧壁高强度的加热效率。前述侧加热线圈41为凹弧形,感应线圈3为平板状,所述耦合线圈4包括与感应 线圈3对应设置的次级线圈42,所述次级线圈42为平板状且与侧加热线圈41串联连接,所 述次级线圈42与感应线圈3之间产生电磁耦合。底座2支撑锅具的底面对应侧加热线圈 41设置为凹弧形,加大了锅具的受热面积。通电的感应线圈3产生交变的感应磁场,使得次级线圈42产生交变的感应电流, 次级线圈42与感应线圈3相当于形成了 一个互感器。通过次级线圈42的电流同时流过加 热线圈41使得包络在锅具侧壁外侧的侧加热线圈41产生的交变磁场,作用于锅具后,使得 锅具侧壁外侧产生热量,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独特的能量层叠的传递方式,达到了侧加热 线圈41近距离的对锅具的有效加热,可减少能量损失,同时实现对锅具的立体式加热。上 述次级线圈42和感应线圈3的间距在小于50mm,效果最佳,二者间的距离越大,能量的传递 效率越低。通过实验测试,当间距在大于50mm时,侧加热线圈41实际加热效果将不明显。主线圈62与感应线圈装于壳体1中,主线圈62与感应线圈3安装于线盘支架61, 所述感应线圈3设置于主线圈62的外围。主线圈62由控制装置5控制可直接加热放置于 底座2上的锅具,控制装置5通过控制感应线圈3使电磁加热装置工作,对放置于其上的锅 具进行辅助加热。主线圈62上设有内圈磁条7,所述感应线圈3上设有外圈磁条8,所述内 圈磁条7、外圈磁条8呈放射状分布。内圈磁条7和外圈磁条8设置成U形,所述内圈磁条
57和外圈磁条8沿放射状分布方向上交错排列。如图4所示,内圈磁条7还可与外圈磁条8 统一制作,整体形成“E”结构。耦合线圈4设有导磁条43,次级线圈42为平板状,次级线圈42上的导磁条43为 “H”形,侧加热线圈41与次级线圈42分别嵌放在导磁条43的凹槽中,即嵌放在“H”形导磁 条43的上下开口中。上述次级线圈42上导磁条43的设置使感应线圈3与耦合线圈41间的磁力线更 加密集,提升磁感应强度。设置于侧加热线圈41的导磁条43可使得侧加热线圈41产生的 磁感应强度提升,提高了锅具的发热效果。底座2与壳体1之间设有防止底座2滑动的定位装置。定位装置包括设置在底座 上的定位销和设置在壳体上的定位槽及设置在底座上的橡胶吸盘。所述定位销可嵌入定位 槽中,橡胶吸盘可吸附在壳体上。定位装置还可通过插接配合固定底座2的结构,上述定位装置包括设置在底座上 的定位销和设置在壳体上的定位槽,所述定位销可嵌入定位槽中。上述电磁加热装置应用于电磁炉200中时,除了具有本身的有益效果外,可作为 电磁炉200的辅助加热装置,电磁炉200本身的主线圈61对锅具可进行加热,而电磁加热 装置的侧加热线圈41的设置实现锅具侧边的加热,提升了整体加热效果,真正实现电磁炉 200的立体加热效果。在使用时,可通过人的操作选择启动电磁加热装置,也可通过电磁炉的检测装置 判断是否同时启动电磁加热装置与主线圈62、或是只单独启动主线圈62和感应线圈3中的 任一个。实施例二 如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用途电磁炉200的实施例二,其与实施例一的区 别在于次级线圈42与侧加热线圈41分别设有“U”形导磁条43,次级线圈42的“U”形导 磁条为使其与感应线圈3间的磁场加强。当然导磁条43的形状可根据需要线圈的结构形 状设置成“ L ”形、“ Z ”形等其他形状。实施例三如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用途电磁炉200的实施例三,侧加热线圈41设置 为筒形。底座2对应耦合线圈4设置为中空的筒形,其设有收容腔21,锅具的侧壁可伸入收 容腔21中。实施例四如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用途电磁炉200的实施例四,其与实施例三中的 区别在于侧加热线圈41设置为半开口状的筒形。底座2对应耦合线圈4设置为半开口的 筒形,此结构使得被加热物体的选择更加多样且半开口的筒形的侧加热线圈41可对被加 热物体的侧壁进行辅助加热。实施例五如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用途电磁炉200的实施例五,其与实施例三中多 用途电磁炉200的区别在于底座2包括装有次级线圈42的线圈容置座23、及与装有侧加 热线圈的外置件22,其中装有侧加热线圈41的外置件22可自电磁炉200上拿下独立放置。 此种结构可同时实现多个锅具共同加热,用户也可根据需要只开启电磁加热装置对小锅或水壶等容器进行加热或保温。电磁加热装置可作为一个辅助加热构件,通过控制装置5调 节感应线圈3工作,达到一机多用功能。前述线圈容置座23为中空筒形用以支撑锅具,位 于线圈容置座23中的次级线圈42可实现对锅具侧壁加热的效果。前述次级线圈42也可 制成实心的线圈,此时可通过调节次级线圈42使其与侧加热线圈41之间的阻抗匹配效果 更好,提升侧加热线圈41对锅具加热的热效率。本实用新型通过感应线圈3、次级线圈42以及侧加热线圈41间的独特的耦合方式 的能量传递,达到了侧加热线圈41近距离的对锅具侧壁的有效加热,可减少能量损失,实 现对锅具的立体式加热。电磁加热装置应用于电磁炉中时,除了具有本身的有益效果外,可 作为电磁炉200的辅助加热装置。电磁炉200本身的主线圈62对锅具可进行加热,而电磁 加热装置的侧加热线圈的设置实现锅具侧壁的加热,提升了整体加热效果,真正实现电磁 炉的立体加热效果。另外,由于感应线圈3和主线圈62分别与控制装置5电连接,控制装置5可单独控 制感应线圈,实现电磁炉200与电磁加热装置的独立控制,完善了电磁炉的加热结构,通过 电磁加热装置实现细分的功率选择控制,达到电磁炉200火力自由控制效果;电磁加热装 置作为一个辅助加热构件,实现同时对多个锅具进行加热,达到电磁炉的一机多用的功能。本创作中的电磁感应装置可应用于其他具有电磁加热功能的其他加热装置中,同 样实现达到立体式的加热效果。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对方案中电磁感应装置做改进或是等同的变化均应落在 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要求的范围。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 型,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 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适于锅具侧加热的电磁加热装置,包括壳体和底座,所述底座放置在壳体上,其 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产生交变感应磁场的感应线圈,所述底座中设有可与感应线圈 进行电磁耦合的耦合线圈,所述耦合线圈包括包络在锅具侧壁外侧的侧加热线圈,侧加热 线圈的加热功率为50 3000W。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加热线圈为凹弧形或筒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磁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线圈为平板状,所 述耦合线圈包括与感应线圈对应设置的次级线圈,所述次级线圈与侧加热线圈串联连接, 所述次级线圈与感应线圈之间产生电磁耦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线圈设有“H”形导磁 条,侧加热线圈与次级线圈分别嵌放在“H”形导磁条的上下开口中。
5.一种多用途电磁炉,包括电磁线盘和控制装置,所述电磁线盘包括线盘支架和安装 在线盘支架上的主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炉还包含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电 磁加热装置,所述电磁线盘设置在壳体内,所述感应线圈设置于主线圈的外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用途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线圈和主线圈串联连 接或分别与控制装置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多用途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线圈设置在线盘支架。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用途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与壳体之间设有防止 底座滑动的定位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用途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包括设置在底座 上的定位销和设置在壳体上的定位槽,所述定位销可嵌入定位槽中。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用途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包括设置在底座 上的橡胶吸盘,所述橡胶吸盘可吸附在壳体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适于锅具侧加热的电磁加热装置,包括壳体和撑托锅具的底座,所述底座放置在壳体上,所述壳体内设有产生交变感应磁场的感应线圈,所述底座中设有可与感应线圈进行电磁耦合的耦合线圈,所述耦合线圈包括包络在锅具侧壁外侧的侧加热线圈,侧加热线圈的加热功率为50~3000W。本创作通过电磁加热装置中独特的能量层叠的传递方式,达到了侧加热线圈近距离的对锅具的有效加热,可减少能量损失,实现对锅具的立体式加热。
文档编号F24C7/06GK201928464SQ201020637389
公开日2011年8月10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29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29日
发明者乔中义, 朱泽春, 杜灵辉, 管兴勇 申请人: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