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湿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00256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除湿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除湿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设有平行流式冷凝器的除湿机。
背景技术
除湿机是一种降低室内空气中水分和湿度的装置。在许多公共或家用场合,除湿机的运用越来越广泛越来越重要。除湿机的制冷系统由冷凝器、蒸发器、压缩机和节流装置四大部件组成,而冷凝器是制冷设备的重要部件,故它的好坏直接影响除湿机的产品性能。目前,除湿机以及家用制冷设备仍采用铜管翅片式换热器,这种换热器因其便于加工和批量生产而有着广泛应用。但是,这类铜管翅片式换热器存在接触热阻,因而存在传热系数低,体积较大的缺点;此外,由于铜管翅片式换热器使用了较多的铜材。因此,这类换热器还存在成本较高的缺点。综上所述,目前的除湿机的冷凝器存在如下不足,传热系数低体积大占用空间成本过高等。随着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不断深入,开发适合除湿机和家用制冷设备使用的高效换热器势在必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减少制冷剂的充注量,强化换热,提升整机除湿能力的平行流式冷凝器除湿机。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除湿机,包括壳体及设在壳体之内的制冷系统、风扇系统与控制系统,所述制冷系统包括冷凝器,所述冷凝器为平行流式冷凝器;所述平行流式冷凝器包括两个集流管、进口管与出口管;两个集流管平行设置, 进口管与出口管设在其中一个集流管的两端。优选地,所述壳体内设有若干支撑架,制冷系统、风扇系统与控制系统分别设于不同的支撑架上。优选地,所述制冷系统还包括若干扁管,所述扁管设在两个集流管之间,同时与集流管的内腔相连通。优选地,所述扁管内部设有若干用于制冷剂流通的微通道,所述微通道的截面形状为矩形、三角形或圆形。 优选地,所述相邻扁管之间设有散热片。优选地,所述壳体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优选地,所述制冷系统还包括压缩机、排气管、毛细管、蒸发器与回气管;所述压缩机的一端通过排气管与冷凝器的进口管相连通,另一端通过回气管与蒸发器的出口管相连通;所述毛细管的一端与冷凝器的出口管相连通,另一端与蒸发器的进口管相连通。优选地,所述壳体内的支撑架分为上支撑架、下支撑架与底座;上支撑架设置在壳体的上侧,用于支撑蒸发器、冷凝器、毛细管与风扇系统;下支撑架设在壳体下侧,用于支撑制冷系统、控制系统与风扇系统;底座设在壳体底部,用于安装压缩机。优选地,所述壳体底部一侧设有集水器,所述集水器与下支撑架相连通。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由于采用高效平行流式冷凝器,可以减少制冷剂的充注量,从而降低除湿机的重量与耗用空间;同时强化换热,使得整机除湿能力提升;另外降低整机能耗,节约成本。


图1为本发明平行流式冷凝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去掉壳体后除湿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3为本发明平行流式冷凝器除湿机的外部机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除湿机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平行流式冷凝器的结构示意图,平行流式冷凝器3包括两个集流管303、进口管301与出口管302 ;两个集流管303平行设置,进口管301与出口管302 设在同一侧的集流管303两端。在两个集流管303之间设有若干扁管304,扁管304同时与集流管303的内腔相连通。扁管304内部设有若干用于制冷剂流通的微通道306,微通道 306的截面形状为矩形、三角形或圆形。在本实施例中,微通道306的截面形状为矩形。同时,相邻扁管304之间设有散热片305。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去掉壳体后除湿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壳体7内设有若干支撑架,制冷系统、风扇系统与控制系统分别设于不同的支撑架上。壳体7内的支撑架分为上支撑架801、下支撑架802与底座803。上支撑架801设置在壳体的上侧,用于支撑蒸发器 5、冷凝器3、毛细管4与风扇系统。下支撑架802设在壳体7下侧,用于支撑制冷系统、控制系统与风扇系统;同时,下支撑架802也可作为接水盘,接受蒸发器的凝结水。底座803 设在壳体7底部,主要用于安装压缩机1。而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1、排气管2、冷凝器3、毛细管4、蒸发器5与回气管6。压缩机1的一端通过排气管2与冷凝器3的进口管301相连通,另一端通过回气管6与蒸发器5的出口管502相连通。毛细管4的一端与冷凝器3的出口管302相连通,另一端与蒸发器5的进口管501相连通。风扇系统通过上支撑架801 安装在冷凝器3的后侧,风扇系统包括离心风扇、驱动电机、上支撑架801与风道腔。上支撑架801既是一个支撑结构,同时又是一个风道和风扇导流结构。上支撑架801后部设有风道腔11,离心风扇设在此。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平行流式冷凝器除湿机的外部机构示意图,其包括壳体7。壳体7分为前壳701和后壳702。因为为除湿机的常规设计,故未对此作详细的说明。前壳 701上设有进风口 9,后壳上设有出风口 10。集水器12设在壳体7底部的前侧,即进风口 9 的下端,其与下支撑架802相连通。其他,诸如电路组成的结构的等等常规的技术手段,即可很好地完成本实施例。如图4所示,为本发明除湿机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其工作原理为除湿机在除湿运行时,从压缩机1出来的高温高压制冷蒸汽通过排气管2进入冷凝器3中;借助于风扇系统的风扇的作用,在冷凝器3中流动的制冷剂的热量被流经冷凝器3的空气带走,从而导致制冷剂从高温高压气体变为中温高压的液体;这种中温高压的液体制冷剂再经过毛细管4的节流降压,变成低温低压气液混合物。之后,制冷剂进入蒸发器5,由于蒸发器5管内制冷剂温度低于流过蒸发器5管外空气温度的露点,因而在蒸发器5中制冷剂吸收流经蒸发器空气中的热量,使流经蒸发器5的空气温度和含湿量降低,从而达到除湿的效果。汽化后的低温低压制冷剂蒸汽通过回气管6返回压缩机1,完成整个制冷系统的循环。在本发明中,由于采用高效平行流式冷凝器,可以减少制冷剂的充注量,强化换热,使得整机除湿能力提升同时降低整机能耗。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发明内容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都为本发明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范围所涵盖。
权利要求
1.一种除湿机,包括壳体(7)及设在壳体(7)之内的制冷系统、风扇系统与控制系统, 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系统包括冷凝器(3),所述冷凝器(3)为平行流式冷凝器;所述平行流式冷凝器(3)包括两个集流管(303)、进口管(301)与出口管(302);两个集流管(303)平行设置,进口管(301)与出口管(302 )设在其中一个集流管(303 )的两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7)内设有若干支撑架,制冷系统、风扇系统与控制系统分别设于不同的支撑架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系统还包括若干扁管(304), 所述扁管(304)设在两个集流管(303)之间,同时与集流管(303)的内腔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扁管(304)内部设有若干用于制冷剂流通的微通道(306),所述微通道(306)的截面形状为矩形、三角形或圆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扁管(304)之间设有散热片 (305)。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7)上设有进风口 (9)和出风口(1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系统还包括压缩机(1)、排气管(2)、毛细管(4)、蒸发器(5)与回气管(6);所述压缩机(1)的一端通过排气管(2)与冷凝器(3)的进口管(301)相连通,另一端通过回气管(6)与蒸发器(5)的出口管(502)相连通;所述毛细管(4)的一端与冷凝器(3)的出口管(302)相连通,另一端与蒸发器(5)的进口管(501)相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7)内的支撑架分为上支撑架 (801)、下支撑架(802)与底座(803);上支撑架(801)设置在壳体的上侧,用于支撑蒸发器 (5)、冷凝器(3)、毛细管(4)与风扇系统;下支撑架(802)设在壳体(7)下侧,用于支撑制冷系统、控制系统与风扇系统;底座(803)设在壳体(7)底部,用于安装压缩机(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7)底部一侧设有集水器 (12),所述集水器(12)与下支撑架(802)相连通。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除湿机,包括壳体(7)、制冷系统、风扇系统与控制系统,所述壳体(7)内设有若干支撑架,制冷系统、风扇系统与控制系统分别设于不同的支撑架上;所述制冷系统包括冷凝器(3),所述冷凝器(3)为平行流式冷凝器;所述平行流式冷凝器(3)包括两个集流管(303)、进口管(301)与出口管(302);两个集流管(303)平行设置,进口管(301)与出口管(302)设在同一侧的集流管(303)两端。本发明由于采用高效平行流式冷凝器,可以减少制冷剂的充注量,强化换热,使得整机除湿能力提升同时降低整机能耗。
文档编号F24F1/02GK102183066SQ20111009082
公开日2011年9月14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12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12日
发明者唐蔚, 张罡, 钟惠英 申请人:广东科龙空调器有限公司, 海信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