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显热回收功能的新排风共用建筑通风竖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04318阅读:3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显热回收功能的新排风共用建筑通风竖井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显热回收功能的建筑新风、排风共用建筑通风竖井。
背景技术
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对建筑室内新风量的要求也不断的提升,但新风量的增加导致了空调能耗的增加。同时,现有的大部分建筑空调系统的新风和排风管道都是分别设置,不便于回收排风中蕴含的低品位能量。另一方面,城市建筑可用空间日趋紧张,节省建筑空间势在必行,建筑物中竖井占据了很大的空间,却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排风共用竖井,实现排风中显热能量的回收利用。本发明由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新风和排风共用竖井系统,包括建筑结构排风竖井,还包括设置在竖井中间的新风金属管,新风金属管和竖井顶端分别设置有新风机和排风机,且建筑各层分别设置有新风支管和排风支管,这些各层的排风支管和新风支管分别与结构排风竖井和新风金属管相通。进一步地,所述竖井的横断面面积随着建筑层级的增加而相应扩大。进一步地,所述竖井的横断面随着建筑层级的增加具有阶梯状扩大横断面。进一步地,所述新风金属管的管壁内侧和/或外侧设置有换热翅片。进一步地,所述排风竖井可以现场砌制或用混凝土预制,包括具有光滑的内壁。本发明通过充分利用竖井的空间,结合新风金属管和建筑空间,实现空调建筑室内外进行双向换气,新风管采用热传导效率较高的金属材料制成,这样进风和排风的同时就可以通过金属管壁进行显热热交换,实现排风能量的回收,同时还可节省新风管道保温费用。


图1为具有显热回收功能的新排风共用建筑通风竖井结构示意图。1、新风金属管,2、竖井排风口,3、建筑排风竖井,4、新风支管,5、排风支管,6、建筑首层,7、建筑中间层,8、建筑顶层。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新排风竖井系统结构示意图,包括新风金属管1,新风金属管1的一端设置有新风机,以实现新风输入,新风金属管1设置在建筑排风竖井3的中部。随着楼层的增加,建筑排风竖井3的通风换气量逐渐增加,为了适应这种换气
3量的变化,建筑排风竖井3的断面面积可以随着楼层即风量的变化而变化,本实施例中,可选地,竖井3的横断面积随楼层增加而增加,这种增加既可以是阶梯式增加,也可以是渐进式增加,建筑排风竖井3可以为封闭式结构,并于顶端设置排风机以促进排风;建筑各层, 包括建筑首层6、建筑中间层7和建筑顶层8,分别通过新风支管4和排风支管5与新风金属管1和建筑排风竖井3相通,以实现各楼层的新风换气。本实施例中中间楼层包括建筑中位于首层和顶层之间的所有楼层。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新风金属管1安装在建筑排风竖井3内,且其管口端延伸至建筑排风竖井3外一定距离。建筑排风竖井3为密封结构,其顶端留有竖井排风口 2,新风金属管1和建筑排风竖井3分别通过风机进行新风和排风的定向加压流动。新风金属管 1可由换热效率较高的金属材料制成,如钢、铝、铜及其合金,这样的结构可以在新风进和排风出的过程中利用金属管1的管壁进行自然的显热交换,实现排风能量的回收。作为一种更优的实施例,可以通过在新风金属管1的内壁和/或外壁上设置换热翅片,以进一步增加换热面积,提高热交换的效能。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显热回收功能的新排风共用建筑通风竖井,包括建筑结构排风竖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建筑结构排风竖井中间的新风金属管,新风金属管和建筑结构排风竖井顶端分别设置有新风机和排风机,且建筑各层分别设置有新风支管和排风支管与新风金属管和建筑结构排风竖井相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显热回收功能的新排风共用建筑通风竖井,其特征在于 所述建筑结构排风竖井的横断面积随着建筑层级的增加而相应扩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显热回收功能的新排风共用建筑通风竖井,其特征在于 所述建筑结构排风竖井的横断面随着建筑层级的增加具有阶梯状扩大横断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显热回收功能的新排风共用建筑通风竖井,其特征在于 所述新风金属管的管壁内侧和/或外侧上设置有换热翅片。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显热回收功能的新排风共用建筑通风竖井,其特征在于 所述竖井具有光滑的内壁。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显热回收功能的新排风共用建筑通风竖井,包括建筑结构排风竖井,还包括设置在建筑结构排风竖井中间的新风金属管,新风金属管和建筑结构排风竖井顶端分别设置有新风机和排风机,且建筑各层分别设置有新风支管和排风支管与新风金属管和建筑结构排风竖井相通。本发明充分利用建筑排风竖井空间,同时能够回收建筑排风的能量,实现显热回收的功能。
文档编号F24F7/08GK102505833SQ20111037102
公开日2012年6月20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2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21日
发明者刘铜, 郝学军, 陆挺宇 申请人: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北京懋源房屋开发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