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型建筑构件中部气流封闭通道安全逃生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04752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l型建筑构件中部气流封闭通道安全逃生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中的人员逃生系统,尤其涉及一种L型建筑构件中部气流封闭通道安全逃生系统。
背景技术
火灾发生后会产生大量的烟气,而高温烟气是发生火灾时的主要致死原因。由于烟气比环境温度要高,其密度相对空气而言就会要小。与周围空气相比较小的烟气密度会产生浮力,致使烟气向上移动。当烟气向上运动碰到天花板时,由于后接触天花板的烟气会推挤之前接触天花板的烟气。这就导致了烟气沿着天花板进行水平移动,当烟气研究表明这种烟气的水平移动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它会将烟气带到建筑构件的各个地方。研究表明对于建筑构件或者多层建筑,由于烟气在空间顶部的堆积,烟气高度会不断降低。这就会极大程度上压缩人员逃生的空间,参见图I。这会导致建筑内的人员难以逃生。从而造成重大的人员财产损失。如果在火灾发生后,能够在建筑物内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形成一条干净、低温也即没有烟气的区域,将极大程度上方便人员逃生。改善在火灾发生后的人员安全。从而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财产损失。相关研究表明,目前没有任何一种防排烟系统能够100%的排除由于火灾所引起的火灾烟气。现有的建筑构件防烟系统主要采用在建筑顶部设置排烟风口的方式进行排烟,从而对建筑物内的烟气进行稀释,从而降低室内的烟气浓度,但目前现有技术存在以下几个问题(I)烟气稀释并不是全部排除,仍然有绝大部分的烟气存在于建筑物内,而这部分烟气同样会造成人员财产损失。(2)烟气稀释作用并不是直接取决于排烟风机功率大小,因为排烟风机抽力的作用,在建筑物内会形成负压,即建筑物内压力比室外压力大,此情况下大功率排烟风机也无法完全从建筑物内抽出烟气。针对现有技术单纯通过排烟风口的方式进行排烟的技术缺点,申请人于2010年申请了一项发明专利,其名称为一种楼梯井防烟系统(专利申请号201010580513. 6)对现有进行了改进,申请人本着“堵不如疏”的科学理念,通过六个独立的“射流”喷口产生了一个对冲射流区,从而有效的阻止了烟气的进入,最终达到了放烟的效果。随着申请人对该项课题的进一步研究,申请人发现上述系统还存在如下技术缺陷(I)虽然在先申请能够通过“射流”喷口阻止烟气进入保护区域。但是由于烟气具有湍动性、随机波动性,这使得烟气本身相对于各喷口出风速度有大有小。从而导致该楼梯井防烟系统对烟气的阻挡率仅70%-80% (体积百分比),因此剩余的20%-30% (体积百分比)烟气会进入该专利的防烟保护区域。(2)在先申请无法排除经过“射流”喷口撞射流区的烟气,相反,由于上下多个射流喷口作用会加速通过撞射流区烟气的扩散。
(3)由于在先申请无法对通过对撞射流区的烟气进行排除,因此它主要的设计目的在于增强防烟系统对烟气的阻挡效率。在先申请防烟系统射流喷口一共设有三对六个喷口,通过后期的研究实践我们发现,在先申请的技术改进设计增加系统的初始投资资金、制造难度和运行费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或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型建筑构件中部气流封闭通道安全逃生系统,以在发生火灾时,有效阻止烟气往L型建筑构件蔓延,为遇难人员提供一可安全逃离的无烟通道。为实现上述技术任务,本发明采用如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L型建筑构件中部气流封闭通道安全逃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L型的第一静压箱和L型的第二静压箱,第一静压箱和第二静压箱上下相对且平行设置,第一静压箱和第二静压箱之间通过通风管道相连通,通风管道上设置有进风口 ;第一静压箱的与第二静压箱相对的面上设有第一喷口、第二喷口和第三喷口,第二喷口位于第一喷口与第三喷口之间,第一静压箱拐角的外侧设有第七喷口,第七喷口与第一喷口相邻;第二静压箱的与第一静压箱相对的面上设有第四喷口、第五喷口和第六喷口,其中第四喷口与第一喷口下上对称设置,第五喷口与第二喷口下上相对设置,第六喷口与第三喷口下上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喷口的出风朝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1° 5°,第四喷口的出风朝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1° 5°,第一喷口的出风朝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与第四喷口的出风朝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相同,第七喷口的出风朝向、第一喷口的出风朝向和第四喷口的出风朝向相交于同一条线;所述第二喷口的出风朝向与第五喷口的出风朝向均为竖直方向且两者相对;所述第三喷口的出风朝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1° 5°,所述第六喷口的出风朝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1° 5°,第三喷口的出风朝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与第六喷口的出风朝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相同,第三喷口的出风朝向与第六喷口的出风朝向相交。本发明的其他技术特征为所述第二喷口和第五喷口均安装有渐扩型喷口,且渐扩型喷口出口处和渐扩型喷口入口处的面积比为5比I。所述第一喷口出口处面积、第三喷口出口处面积、第四喷口出口处面积和第六喷口出口处面积相同;所述渐扩型喷口出口处的面积与第一喷口出口处的面积比为5比I。所述第四喷口与第一喷口之间竖直方向上的距离小于等于3m,第五喷口与第二喷口之间竖直方向上的距离小于等于3m,第六喷口与第三喷口之间竖直方向上的距离小于等于3m。本发明的安全逃生系统的独特设计能够产生相互对撞的三组空气流。其中,利用两组从静压箱边侧的排出的高速气流对吹形成射流区,以阻止烟气进入建筑构件。同时采用从静压箱中部排出的一组低速气流对吹形成正压区,以作为射流区的防烟的“后盾”,在增加系统对烟气的阻挡率的同时将因湍动性作用而进入烟气保护区域内的烟气排除。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I)本发明的系统由于正压区的作用,能够有效的排除进入该区域内的烟气,而不是仅仅阻止烟气进入,其烟气阻挡率接近100%。(2)本发明的系统在实际安装中不占建筑体积,在人员逃生时也没有外加的部件阻挡逃生。(3)本发明的系统造价低,系统简单,安装施工过程简单。


图I (al)和图I (a2)分别为火灾发生后60秒和180秒时,L型建筑构件中距火源 15m处纵截面上的烟气浓度分布示意图;图I (bl)和图I (b2)分别为火灾发生后60秒和180秒时,L型建筑构件中距火源 IOm处纵截面上的烟气浓度分布示意图;图I (Cl)和图I (c2)分别为火灾发生后60秒和180秒时,L型建筑构件中距火源 5m处纵截面上的烟气浓度分布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安全逃生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3 (a)为图2的A-A剖视图,图3 (b)为图2的B-B剖视图;图4渐扩型喷口的出口与入口面积比计算优化分析示意图;图5为上下相对喷口之间不同的纵向距离下,防烟保护区域内的烟气浓度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的L型建筑构件中部气流封闭通道安全逃生系统出风方向示意图;图7为渐扩型喷口与第一喷口送风速度比的优化分析示意图;图8(al)和图8(a2)分别为火灾发生后60秒和180秒时,安装本发明的系统后的 L型建筑构件中距火源15m处纵截面上的烟气浓度分布示意图;图8(bl)和图8(b2)分别为火灾发生后60秒和180秒时,安装本发明的系统后的 L型建筑构件中距火源IOm处纵截面上的烟气浓度分布示意图;图8 (Cl)和图8(c2)分别为火灾发生后60秒和180秒时,安装本发明的系统后的 L型建筑构件中距火源5m处纵截面上的烟气浓度分布示意图;图8(d)安装本发明的系统后,火灾发生后240秒时距地面2m高度处横截面上的烟气浓度分布示意图;图9为喷口与竖直方向不同夹角下,防烟系统对烟气的阻挡率示意图;图10为在先申请“楼梯井防烟系统(201010580513. 6) ”的烟气浓度分布示意图;图11为本申请与在先申请“楼梯井防烟系统(201010580513. 6) ”的烟气浓度速度场对比示意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中的L型建筑构件指建筑内部空间构成元素,如L型中庭,L型走廊,L型站
口寸o如图2、图3所示,本发明的L型建筑构件中部气流封闭通道安全逃生系统包括L型的第一静压箱I和L型的第二静压箱9,第一静压箱I和第二静压箱9上下相对且平行设置,第一静压箱I和第二静压箱9之间通过通风管道10相连通,通风管道10上设置有与风机连接的进风口 11 ;第一静压箱I的与第二静压箱9相对的面上设有第一喷口 3、第二喷口 4和第三喷口 5,第二喷口 4位于第一喷口 3与第三喷口 5之间,第一静压箱I拐角的外侧设有第七喷口 2,第七喷口 2与第一喷口 3相邻;第二静压箱9的与第一静压箱I相对的面上设有第四喷口 6、第五喷口 7和第六喷口 8,其中第四喷口 6与第一喷口 3下上对称设置,第五喷口 7与第二喷口 4下上相对设置,第六喷口 8与第三喷口 5下上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喷口 3的出风朝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1° 5°,第四喷口 6的出风朝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1° 5°,第一喷口 3的出风朝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与第四喷口 6的出风朝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相同,第七喷口 2的出风朝向、第一喷口 3的出风朝向和第四喷口 6的出风朝向相交于同一条线;所述第二喷口 4的出风朝向与第五喷口 7的出风朝向均为竖直方向且两者相对;所述第三喷口 5的出风朝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1° 5°,所述第六喷口 8 的出风朝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1° 5°,第三喷口 5的出风朝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与第六喷口 8的出风朝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相同,第三喷口 5的出风朝向与第六喷口 8的出风朝向相交。上述第二喷口 4和第五喷口 7均安装有渐扩型喷口,且渐扩型喷口出口处和渐扩型喷口入口处的面积比为5比I。第一喷口 3出口处面积、第三喷口 5出口处面积、第四喷口 6出口处面积和第六喷口 8出口处面积相同;上述渐扩型喷口出口处的面积与第一喷口 3的出口处的面积比为5 比I。本发明的第五喷口 7与第二喷口 4处为渐扩型喷口,且渐扩型喷口出口处与入口处的面积比为5 I。比例越大,则喷口出口处的动压转化为静压越彻底,进而会带来更大的静压力,从而形成更为良好的正压区,继而更好的排除进入其内部的烟气;但是过大的出口面积会带了更大的造价,当渐扩型喷口出口处和入口处的面积比为5 I时,技能保证良好的动压转化为静压比率,又能保证造价不止过高。造价和动压转化效率比的示意图见图
4。由图可见,最优的渐扩型喷口出口处和入口处的面积比为5 1,也即本发明所选取的比例。上述第四喷口 6与第一喷口 3之间竖直方向上的距离小于等于3m,第五喷口 7与第二喷口 4之间竖直方向上的距离小于等于3m,第六喷口 8与第三喷口 5之间竖直方向上的距离小于等于3m。风量一定时,喷口之间的纵向距离过大会导致本喷口所喷出的射流不能对撞,从而不能形成射流区及正压区,继而不能有效排除烟气。图5表示随着喷口纵向间距加大而导致防烟保护区域内的烟气变化。可以看出,在间距3m后的烟气浓度明显增加。所以在本申请中,取喷口间的纵向间距为小予等于3m,该距离范围能保证对出射流碰撞,进而保证正压区和射流去的形成,最终有效排出烟气。当火灾发生时,风机吸取室外清洁空气通过通风管道送入第一静压箱I和第二静压箱9,通过静压箱后,通风管道内的空气的动压转变为静压,使得空气从具有一定位置关系的第一喷口 3和第四喷口 6、第三喷口 5和第六喷口 8、第七喷口 2排向安全区域外部,从第二喷口 4和第五喷口 7排入安全区域中,有效阻隔和排除建筑构件通道中的烟气。
从理论上分析,任何方向的风都可以按照矢量原理分解成大小不同的X方向、Y方向和Z方向的风的叠加,如下风速WSl(x,y,z) = ul (x) i+vl (y) j+wl (z) k风速WS2(x,y,z) = u2 (x) i+v2 (y) j+w2 (z) k式中ul(x)、u2(x)分别x方向的速度函数,vl(y)、v2(y)代表y方向的速度函数, wl (Z)、w2(z)代表Z方向的速度函数,i为X方向角标、j为y方向角标、k为z方向角标;风速WSl与WS2叠加后为WS3 (x, y, z) = [ul (x) +u2 (x) ] i+ [vl (y) +v2 (y) ] j+ [wl (z) +w2 (z) ] k当两个不同来流方向的风相碰撞时,如果不具有Z方向的速度分量,Y方向的速度大小相等时,有WS3 (x, y, z) = [ul (x) +u2 (x) ] i+ [vl (y) -v2 (y) ] j+
k= 2 Xul (X) i上述不同方向上的来风碰撞后垂直方向的风速抵消,剩下水平方向的风速;同时高速空气流对撞后由于动量过大所以动量损失相对于其本身所携带的动量来说相对较小, 这就使得上下侧高速出风对撞后动压转换静压不完全,从而形成向构件外侧运动的的推流,既而形成混合区。本发明基于上述原理,位于静压箱一边侧的第一喷口 3和第四喷口 6上下对称设置、位于静压箱另一边侧的第三喷口 5和第六喷口 8上下对称设置,并均采用倾斜式出风, 实现第一喷口 3和第四喷口 6的出风相碰撞、第三喷口 5和第六喷口 8的出风相碰撞,抵消出风的垂直速度分量,叠加水平速度分量,并且二者的出风速度足够大形成水平方向的空气活塞推移,阻挡烟气进入L型构件中部并且使来流烟气在其作用范围内的上部空间进行卷吸;同时本发明采用第五喷口 7与第二喷口 4下上相对设置并均采用垂直出风,第二喷口 4和第五喷口 7面积大出风速度小并且处于对撞形态,上下对撞后流体本身所携带的动压或动量会有很大一部分损失,而这部分损失的动压或动量会直接转化为该区域相对于整个通道内的压力差,从而形成正压区,如图6所示。这样第一喷口 3与第四喷口 6所形成的对撞射流,第三喷口 5与第六喷口 8所形成的对撞射流,能够有效阻隔烟气进入安全区域;同时第二喷口 4与第五喷口 7作用所形成的正压区能够将进入安全区域的烟气驱除出外。除此之外,由于出风会与拐角墙壁进行碰撞,导致动量损失,从而降低对烟气疏导的效果,因此在通道拐角外侧处添加第七喷口 2,且第七喷口 2的出风朝向与第一喷口 3和第四喷口 6的出风朝向相交于一线,这样就会增大拐角处的出风动量,形成具有更大推力的活塞流,防止烟气进入安全区域内,之所以只在上部设计是由于烟气由于浮力作用大部分是集中在建筑上部空间。可通过控制喷口出口处的面积大小来调节共享同一风源的喷口的出风速度,且风口大小与其风速大小成反比,本发明中第一喷口 3和第四喷口 6、第三喷口 5和第六喷口 8 均靠外侧,其需要较高风速的出风形成射流区抵消的大量的烟气,而第二喷口 4和第五喷口 7的需较低风速的出风形成正压区,所以第二喷口 4和第五喷口 7均为渐扩性喷口,使第二喷口 4和第五喷口 I处出口处面积大于第一喷口 3、第四喷口 6、第三喷口 5和第六喷口 8的出口处面积,第一喷口 3、第四喷口 6、第三喷口 5和第六喷口 8风速比第二喷口 4和第五喷口7的风速大;
同时第二喷口 4和第五喷口 7的风速不易过大和过小,过大时会影响人员逃生速度给人以不舒适感,过小时就不能完全保证烟气被隔离在正压区之外,基于此本发明中的渐扩型喷口出口处和入口处的面积比为5比I。并且在此面积比下,出风对撞后动量消减很快,其大部分动量都会转化为压力,进而能够保证有足够的出风动压会转变为静压,即绝大部分的动量会转变为空气压力形成正压区,以将进入通道中的烟气排出安全区;第一喷口 3、第四喷口 6、第三喷口 5和第六喷口 8相对于第二喷口 4和第五喷口 7来说为细小喷口,其出风速度高,动量大,出风对撞后仍有较大动量,可形成如图6所示的射流区,阻挡烟气进入安全区域。此外,研究表明,在总风量一定的情况下,第一喷口 3送风速度加大,则第二喷口 4 送风速度减小,反之,第一喷口 3速度减小,则第二喷口 4送风速度增大。当第一喷口 3速度加大时,第一喷口 3对烟气的“屏蔽”作用就会加强,而第二喷口 4送风速度减小,则对烟气的驱赶作用就会减小。反之,第一喷口 3对烟气的“屏蔽”作用就会减小,而第二喷口 4对烟气的驱赶作用就会加强。所以,第一喷口 3与第二喷口 4的送风速度比有一个最优值,研究表明,当第一喷口 3与第二喷口 4的送风速度比达到5 I时,防烟保护区域内的CO浓度最小,见图7。同理,第三喷口 5与第二喷口 4的送风速度比最优值亦为5 1,第四喷口 6与第五喷口 7的风速比最优值为5 1,第六喷口 8与第五喷口 7之间的风俗比最优质为 5:1。进而可确定各相关喷口出口处的面积比。结合图9,研究表明第一喷口 3、第四喷口 6、第三喷口 5、第六喷口 8与竖直方向的夹角过大,则汇聚点偏离送风位置过远,烟气容易渗漏至正压区。如果夹角过小,则向着水平方向的风速过小,同样容易引起烟气渗漏。经过专利设计人的研究发现,当第一喷口 3、第四喷口 6、第三喷口 5、第六喷口 8的出风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在1° 5°之间时,本系统可在良好的送风效果下防止烟气进入安全区。第二喷口 4与第五喷口 7所形成的正压区与第一喷口 3与第四喷口 6及第三喷口 5与第六喷口 8所分别形成的射流区是相互配合的,缺一不可。首先,即使第二喷口 4与第五喷口 7能够形成正压区,由于烟气的脉动性,部分烟气会不断进入正压区,又被正压区内的压力不断压出。这就会形成一个动态平衡,也即,不停的有烟气进入,不行的有烟气被排除。这就导致防烟保护区内始终有烟气存在,这部分烟气会造成人员财产损失。当加入第一喷口 3与第四喷口 6及第三喷口 5与第六喷口 8所分别所形成的射流区后,射流区会对想要进入防烟保护区内的烟气起到屏蔽作用,隔绝大部分烟气,而漏网的烟气最终会被正压区内的正压排除。其次,虽然射流区能够有效的屏蔽烟气,但是由于烟气脉动性的作用,其屏蔽效果不为100 %,这就使得一部分烟气会直接进入防烟保护区内。总而言之,射流区相当于正压区的大门,先有效的排除大部分的烟气。而正压区则相当于射流区的坚强后盾,排除由于烟气脉动性所进入的少量延期。射流区和正压区缺一不可。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本发明的安全逃生系统在建筑中安装时其中的第一静压箱和第二静压箱分别暗装在L型建筑构件边部的吊顶和地板上。实施例以下给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下具体实施例,凡在本申请技术方案基础上做的等同变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遵从上述技术方案,如图I和图2所示。其中第一静压箱和第二静压箱的大小均为30mX0.6mX0.4m,通风管道管径为
0.3mX0. 3mo遵从前述技术方案,当第一喷口 3出口处的面积为30mX0. lm,则第二喷口 4处的渐扩型喷口出口处的面积为30mX0. 5m。第一喷口 3、第三喷口 5、第四喷口 6和第六喷口 8 的送风速度为lm/s,送风量为3m3/s,第二喷口 4与第五喷口 7的送风速度为0. 2m/s。送风量为也为3m3/s。整个系统的总送风量为18m3/s。第二喷口 4和第五喷口 7与静压箱垂直,第一喷口 3、第三喷口 5、第四喷口 6和第六喷口 8的出风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相同且均为3°。以下是发明人提供的关于本申请与201010580513. 6专利申请的对比实验效果。 实验是在相同的排烟量、相同的静压箱尺寸、相同的火源位置及相同的热释放率条件下进行的。从对烟气的阻挡率来看,由于本发明是通过正压区和射流区的相互配合既能有效的阻挡烟气进入,又能将进入的烟气排除,见图8。这相比楼梯井防烟系统 (201010580513. 6)只能阻挡烟气来说更有优势。因为楼梯井防烟系统(201010580513. 6) 根本不能形成正压区,见图10。所以本申请对烟气的阻挡更好,保护区域内的烟气浓度更低。如图11所示,原系统“楼梯井防烟系统(201010580513. 6)”随着点火时间的推移,由于烟气湍动性加大,所以进入防烟区域内的烟气更多,烟气浓度逐时加大。而本申请则没有这方面的影响,随着点火时间的推移,防烟区域内的烟气浓度维持在一个恒定值,且明显比原系统低。说明本申请通过渐扩型对吹风口和普通风口对吹的所分别形成的正压区和射流区相比现有的普通风口对吹更有优势,对烟气的阻挡率更大。
9
权利要求
1.一种L型建筑构件中部气流封闭通道安全逃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L型的第一静压箱⑴和L型的第二静压箱(9),第一静压箱(I)和第二静压箱(9)上下相对且平行设置,第一静压箱⑴和第二静压箱(9)之间通过通风管道(10)相连通,通风管道(10)上设置有进风口(11);第一静压箱(I)的与第二静压箱(9)相对的面上设有第一喷口(3)、第二喷口(4)和第三喷口(5),第二喷口(4)位于第一喷口(3)与第三喷口(5)之间,第一静压箱(I)拐角的外侧设有第七喷口(2),第七喷口(2)与第一喷口(3)相邻;第二静压箱(9)的与第一静压箱(I)相对的面上设有第四喷口 ¢)、第五喷口(7)和第六喷口(8),其中第四喷口(6)与第一喷口(3)下上对称设置,第五喷口(7)与第二喷口(4)下上相对设置,第六喷口(8)与第三喷口(5)下上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喷口(3)的出风朝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1° 5°,第四喷口(6)的出风朝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1° 5°,第一喷口(3)的出风朝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与第四喷口(6)的出风朝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相同,第七喷口(2)的出风朝向、第一喷口(3)的出风朝向和第四喷口(6)的出风朝向相交于同一条线;所述第二喷口(4)的出风朝向与第五喷口(7)的出风朝向均为竖直方向且两者相对; 所述第三喷口(5)的出风朝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1° 5。,所述第六喷口(8)的出风朝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1° 5°,第三喷口(5)的出风朝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与第六喷口(8)的出风朝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相同,第三喷口(5)的出风朝向与第六喷口(8)的出风朝向相交。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安全逃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喷口(4)和第五喷口(7) 均安装有渐扩型喷口,且渐扩型喷口出口处和渐扩型喷口入口处的面积比为5比I。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逃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喷口(3)出口处面积、第三喷口(5)出口处面积、第四喷口(6)出口处面积和第六喷口(8)出口处面积相同;所述渐扩型喷口出口处的面积与第一喷口(3)出口处的面积比为5比I。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安全逃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喷口(6)与第一喷口(3) 之间竖直方向上的距离小于等于3m,第五喷口(7)与第二喷口⑷之间竖直方向上的距离小于等于3m,第六喷口(8)与第三喷口(5)之间竖直方向上的距离小于等于3m。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L型建筑构件中部气流封闭通道安全逃生系统。该逃生系统包括包括L型第一静压箱和L型第二静压箱,第一静压箱和第二静压箱上下相对且平行设置,第一静压箱和第二静压箱之间通过通风管道相连通,通风管道上设置有与风机连接的进风口,第一静压箱和第二静压箱相对的面上设置有两两相互对吹的第一喷口和第四喷口、第二喷口和第五喷口以及第三喷口和第六喷口形成射流区和正压区有效防止烟气进入安全区。该L型建筑构件中部气流封闭通道安全逃生系统的独特设计能够产生相互对撞的三组空气流,通过空气流之间的对撞形成活塞流将特定区域内的烟气“赶走”,进而在L型建筑构件边部产生一个安全、清洁的通道。
文档编号F24F13/06GK102538121SQ20111041556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13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13日
发明者李安桂, 邱国志, 郝鑫鹏, 雷文君, 高然 申请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