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范围火力调节式商用红外线燃气灶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10422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大范围火力调节式商用红外线燃气灶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灶具,特别是商用红外线燃气灶具。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商用红外线高效节能灶具”(CN201488039U),其炉体 (即灶头)有三个燃烧室,每个燃烧室上均有一个喇叭形进气管。红外线燃烧板上方设置有辐射网,它具有燃烧充分、节能省气、环保的特点。在用户使用中发现,上述灶具仍存在有待进一步改进的地方。例如存在火力覆盖面较窄的缺陷。一般情况下,用户都需要提供强劲火力,特殊情况下,用户又需要较小火力;又如,炉体中心部位往往存在缺少空气而致使燃烧不充分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火力覆盖面大,炉体中心部位燃气能充分燃烧的大范围火力调节式商用红外线燃气灶具。本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大范围火力调节式商用红外线燃气灶具,包括炉体、炉体上部开口上设置的红外线燃烧板,炉体内腔由三个圆形隔板分隔为四个燃烧室, 从外到内分别为第一燃烧室,第二燃烧室,第三燃烧室和第四燃烧室,第一喇叭形进气管与第一燃烧室连通,第二喇叭形进气管与第三燃烧室连通,第三喇叭形进气管与第四燃烧室连通,第四喇叭形进气管与第二燃烧室连通;且第一燃烧室和第三燃烧室内的燃气流动方向均为顺时针方向;第二燃烧室和第四燃烧室内的燃气流动方向均为逆时针方向;炉体中心有一贯穿炉体底部和所述红外线燃烧板的进风孔。上述第一燃烧室还设置有第五喇叭形进气管,第五喇叭形进气管位于第一喇叭形进气管的上方。上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喇叭形进气管上均设置有进气阀。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火力覆盖面大且便于调节,同时燃烧更充分,炉体内腔分为四个燃烧室,每个燃烧室上设置一个或一个以上喇叭形进气管,通过控制进气阀的启闭程度和启闭个数,可以自如调节火力大小。四个燃烧室同心设置,相邻两个燃烧室中的燃气流动方向相反,同时,炉体中心开有进风孔,十分有利于燃气与空气的充分混合,有利于燃烧充分,有害气体排放小,不用鼓风机,无噪音,更环保。加上红外线燃烧板(面上遍布气孔)以及辐射网(在红外线燃烧板上) 等技术措施,本新型还有节能省气可达50%左右,效果十分显著。

图1是本新型的立体图。图2是图1的剖面结构图。图3是图2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2示出,本大范围火力调节式商用红外线燃气灶具的炉体1上部开口上设置有红外线燃烧板2,炉体内腔由三个圆形隔板分隔为四个燃烧室(参见图3,炉体内腔由三个圆形隔板与炉壁分隔成四个燃烧室),从外到内分别为第一燃烧室4,第二燃烧室5,第三燃烧室6和第四燃烧室7,第一喇叭形进气管11与第一燃烧室4连通,第二喇叭形进气管12 与第三燃烧室6连通,第三喇叭形进气管13与第四燃烧室7连通,第四喇叭形进气管14与第二燃烧室5连通;且第一燃烧室4和第三燃烧室6内的燃气流动方向均为顺时针方向; 第二燃烧室5和第四燃烧室7内的燃气流动方向均为逆时针方向;炉体1中心有一贯穿炉体底部和所述红外线燃烧板2的进风孔3 (参见图1、图3)。第一燃烧室4还设置有第五喇叭形进气管15,第五喇叭形进气管15位于第一喇叭形进气管11的上方。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喇叭形进气管上均设置有进气阀。
权利要求1.一种大范围火力调节式商用红外线燃气灶具,包括,炉体(1 ),炉体上部开口上设置的红外线燃烧板(2),其特征是所述炉体内腔由三个圆形隔板分隔为四个燃烧室,从外到内分别为第一燃烧室(4),第二燃烧室(5),第三燃烧室(6)和第四燃烧室(7),第一喇叭形进气管(11)与第一燃烧室(4)连通,第二喇叭形进气管(12)与第三燃烧室(6)连通,第三喇叭形进气管(13)与第四燃烧室(7)连通,第四喇叭形进气管(14)与第二燃烧室(5)连通; 且第一燃烧室(4)和第三燃烧室(6)内的燃气流动方向均为顺时针方向;第二燃烧室(5)和第四燃烧室(7)内的燃气流动方向均为逆时针方向;炉体(1)中心有一贯穿炉体底部和所述红外线燃烧板(2)的进风孔(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范围火力调节式商用红外线燃气灶具,其特征是所述第一燃烧室(4)还设置有第五喇叭形进气管(15),第五喇叭形进气管(15)位于第一喇叭形进气管(11)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范围火力调节式商用红外线燃气灶具,其特征是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喇叭形进气管上均设置有进气阀。
专利摘要一种大范围火力调节式商用红外线燃气灶具,炉体上部开口上设置有红外线燃烧板,炉体内腔由三个圆形隔板分隔为四个燃烧室,从外到内分别为第一燃烧室,第二燃烧室,第三燃烧室和第四燃烧室,第一喇叭形进气管与第一燃烧室连通,第二喇叭形进气管与第三燃烧室连通,第三喇叭形进气管与第四燃烧室连通,第四喇叭形进气管与第二燃烧室连通;且第一燃烧室和第三燃烧室内的燃气流动方向均为顺时针方向;第二燃烧室和第四燃烧室内的燃气流动方向均为逆时针方向;炉体中心有一贯穿炉体底部和红外线燃烧板的进风孔。本新型具有火力覆盖面大,且便于调节的特点,解决炉体中心部位燃气燃烧不充分的问题。
文档编号F24C3/08GK202056930SQ201120162928
公开日2011年1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20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20日
发明者饶洪 申请人:绵阳钲强实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