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调节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23923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空气调节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气调节器,特别涉及一种在上部形成有空气排出口的空气调节器。
背景技术
通常,空气调节器向空气吸入口吸入空气来调节温度、湿度以及清洁度之后,通过空气排出口向室内排出,从而营造舒适的室内环境。空气调节器可在内部设置热交换器和送风机。上述热交换器使制冷剂和空气进行热交换,上述送风机吸入空气来向热交换器吹送之后向外部排出。空气调节器可根据空气吸入口和空气排出口的形状、开口方向及数量等而在室内形成多样的气流。进来,为了提高安全性、实现高档化,趋于尽可能防止空气吸入口和空气排出口部向外部暴露,同时尽可能向广大面积排出空气。在韩国公开特许公报KR 10-2008-0013396A(2008.02.13)中公开了在机壳上侧
的头的外表面形成空气排出口,排出散热孔使向空气排出口排出的空气分散的空气调节器。但是,根据现有技术的空气调节器存在如下问题:由于空气排出口向外部暴露,因而杂质容易通过空气排出口进入,由于借助排出散热孔来使空气分散,因而结构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通过空气排出口进入的杂质,并能用简单的结构使空气分散排向广大面积的空气调节器。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本发明的空气调节器包括:本体,其形成有空气吸入口,热交换器,其设置于上述本体的内部,空气排出单元,其设置于上述本体的上部,用于使通过上述热交换器的空气排出,送风单元,其经由上述空气吸入口吸入空气,并使该空气通过上述热交换器之后向上述空气排出单元吹送;在上述空气排出单元内侧形成空间,并在该上述空气排出单元形成有用于向上述空间排出空气的环形空气排出口。上述空间可在上述空气排出单元向前后方向开口。上述空气排出单元可在底面形成有开口部,该开口部用于使从上述送风单元向上侧吹送的空气向上述空气排出单元流入。上述空气排出单元可包括:前内本体,其内侧形成有上述空间;后内本体,其前端向上述空间插入,而且与上述前内本体一起形成上述环形空气排出口。在上述前内本体可形成有前方气流形成部,该前方气流形成部用于引导向上述环形空气排出口的空气向前方排出。上述空气排出单元还可包括外壳,该外壳设置于上述本体的上侧,收容上述前内本体和后内本体。上述空气排出单元可包括:外部本体,其收容上述前内本体和后内本体;外壳,其设置于上述本体的上侧,能够旋转地支承上述外部本体。在后内本体可突出形成有空气引导部,该空气引导部用于向上述前内本体引导通过上述环形空气排出口的空气。上述空气引导部可朝向上述前内本体突出形成在上述后内本体中插入至上述空间的部分。上述空气引导部可以以与上述后内本体中形成上述环形空间排出口的面形成锐角的方式突出。上述空气引导部可沿着与上述后内本体的中心轴垂直的方向突出。上述前内本体可包括空气引导面,该空气引导面用于向上述空间的中央引导通过上述环形排出口的空气。上述空气引导面可与上述后内本体的中心轴相垂直。上述空气排出单元还可包括旋转机构,该旋转机构设置于上述外壳,使上述外部本体旋转。上述空气排出单元可包括:外部本体,其收容上述前内本体和后内本体,在该外部本体形成有多个空气流入口 ;外壳,其设置于上述本体的上侧,用于支承上述外部本体。上述本体可包括:吸入面板,其形成有上述空气吸入口,排出面板,其配置于上述吸入面板的前方,并形成有空气排出口 ;上述空气排出单元设置于上述吸入面板的上侧和排出面板的上侧。上述吸入面板和排出面板的上方可开口。可包括侧盖,该侧盖形成有与上述空气排出口相连通的空气排出孔,该侧盖一同覆盖上述排出面板的侧面和上述空气排出单元的前方部侧面。可包括前盖,该前盖形成有比上述环形空气排出口更大的开口孔,该前盖一同覆盖上述排出面板的前表面和上述空气排出单元的前表面。如上所述地构成的本发明的空气调节器具有如下优点:能够使空气向广大排出面积排出,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环形空气排出口的损伤,并且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通过环形空气排出口进入的杂质。


结合以下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说明,并参照以下的附图可以使本发明的特征及优点变得更加明确,上述图中:图1是本发明空气调节器的一实施例的纵向剖视图。图2是本发明空气调节器的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图3是本发明空气调节器的一实施例的主视图。图4是本发明空气调节器的一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图5是本发明空气调节器的一实施例的横向剖视图。图6是表示图1中所示的空气排出单元的立体图。图7是图6中所示的空气排出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8是图6中所示的空气排出单元的纵向剖视图。图9是图6中所示的空气排出单元的局部剖切立体图。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空气调节器的再一实施例的空气排出单元的立体图。图11是图10中所示的空气排出单元的分解立体图。图12是图10中所示的空气排出单元的纵向剖视图。图13是图10中所示的空气排出单元的局部剖切立体图。图14是图10中所示的空气排出单元的仰视图。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空气调节器的另一实施例的空气排出单元的纵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能够具体实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图1是本发明的空气调节器一实施例的纵向剖视图,图2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空气调节器立体图,图3是本发明的空气调节器一实施例的主视图,图4是本发明的空气调节器一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图5是本发明的空气调节器一实施例的横向剖视图。参照图1至图5,空气调节器包括:本体4,其形成有空气吸入口 2 ;热交换器6,其设置于本体4的内部;空气排出单元8,其设置于本体4的上部,用于使通过热交换器6的空气排出;送风单元10,其经由空气吸入口 2吸入空气,并使该空气通过热交换器6之后向空气排出单元8吹送。在空气排出单元8内侧形成有空间G。并在该空气排出单元8形成有用于向空间G排出空气的的环形空气排出口 L。本体4外部的空气可通过空气吸入口 2向本体4的内部吸入。空气吸入口 2可形成于本体4的后方部。本体4外部的空气从本体4的后方位置通过空气吸入口 2向本体4的内部吸入。本体4可形成使本体4内部的空气独立于环形空气排出口 L而另行排出的空气排出口 12。向空气吸入口 2吸入的空气的一部分从本体4的内部向空气排出单元8流动之后,如图2所示,可向空气排出单元8的空间G前方排出,向空气吸入口 2吸入的空气的剩余一部分如图2所示,可从本体4的内部通过空气排出口 12向本体4的外部排出。如图4及图5所示,本体4可包括:空气吸入口 2,其形成有吸入面板13 ;排出面板14,其配置于吸入面板13的前方,形成有空气排出口 12。吸入面板13的上方和排出面板14的上方可开放。吸入面板13可包括:后板15 ;左侧板16,其形成于后板15的左侧部;右侧板17,其形成于后板15的右侧部。吸入面板13可形成为使空气吸入口 2在后板15向前后方向开口。吸入面板15可在左侧板16和右侧板17的之间形成收容热交换器6的热交换器收容空间。吸入面板13还可包括放置热交换器6的下板18。在吸入面板13可设置对向空气吸入口 2吸入的空气进行净化的净化单元。净化单元可包括:吸入格栅19,其设置于吸入面板13的背面;至少一个过滤器20,设置于吸入格栅19。排出面板14可包括:前板21 ;左侧板22,其在前板21的左侧部形成;右侧板23,其在前板21的右侧部形成。排出面板14的下方有可能会堵塞。排出面板14可在左侧板22和右侧板23中至少一个形成空气排出口 12。优选地,排出面板14在左侧板22和右侧板23分别形成空气排出口 12。空气排出口 12可在排出面板14沿上下方向延长地形成。空气调节器可由站立式空气调节器构成。本体4还可包括放置吸入面板13和排出面板14的底座24。空气调节器可在底座24的后方部上侧设置吸入面板13,且可在底座24的前方部上侧设置排出面板14。底座24的前方可开放。热交换器6可设置于空气吸入口 2的前方。热交换器6可放置于吸入面板13的下板18,且可设置成垂直地位于吸入面板13的左侧板16和右侧板17之间。空气排出单元8可设置于吸入面板13的上侧和排出面板14的上侧。如图1所示,空气排出单元8可在底面形成使从送风单元10向上侧吹送的空气向空气排出单元8流入的开口部30。空间G可在空气排出单元8向前后方向开口。空气排出单元8可包括:前内本体32,其内部形成有空间G ;后内本体34,其前端向空间G插入,而且与上述前内本体32一起形成环形空气排出口 L。空气排出单元8还可包括外壳38,该外壳38设置于本体4的上侧,并收容前内本体32和后内本体34。前内本体32可形成引导向环形空气排出口 L排出的空气向前方排出的前方气流形成部36。就后内本体34而言,其前端可位于前内本体32的空间G内侧,形成前内本体32和环形空气排出口 L。外壳38可形成空气排出单元8的外观。外壳38能够保护后内本体32和前内本体34。外壳38可呈六面体形状。外壳38可设置于本体4的上侧。外壳38可在底面形成开口部30。从本体4吹送的空气可通过在外壳38的底面形成的开口部30向外壳38的内侧流入。外壳38可设置于吸入面板13的上侧和排出面板14的上侧。开口部30可形成为与吸入面板13和排出面板14的之间相连通。外壳38可包括:后外壳39 ;前外壳40,其配置于后外壳39的前方。后外壳39可构成外壳38的后方部。后外壳39可设置于吸入面板13的上侧。后外壳39可放置于吸入面板13的上部,并借助螺栓等紧固部件紧固于吸入面板13的上部。前外壳40可构成外壳38的前方部。前外壳40可设置于排出面板14的上侦^前外壳40可放置于排 出面板14的上部,并借助螺栓等紧固部件紧固于排出面板14的上部。送风单元10可设置于热交换器6的前方。送风单元10可由将吸入后方的空气来向周围方向吹送的离心式送风单元构成。送风单元10可设置于排出面板14,来向空气排出口 12和空气排出单元8吹送空气。送风单元10可包括:上部送风单元41,其向空气吸入口2吸入空气,来向空气排出口 12和空气排出单元8吹送;下部送风单元42,其向空气吸入口2吸入空气,来向空气排出口 12吹送。上部送风单元41可包括:上部电机43,其设置于排出面板14,以位于热交换单元40的上部前方;上部涡轮风扇44,其旋转轴与上部电机43连接,吸入后方的空气来向周围方向吹送。下部送风单元42可包括:下部电机45,其设置于排出面板20,以位于热交换器6的下部前方;下部涡轮风扇46,其旋转轴与下部电机45连接,吸入后方的空气来向周围方向吹送。在本体4的内部可配置划分上部送风单元41的流路和下部送风单元42的流路并引导空气的划分引导器47。就划分引导器47而言,其上表面引导借助上部送风单元41流动的空气,其下表面引导借助下部送风单元42流动的空气。划分引导器47可形成于排出面板14的左侧板22和右侧板23之间。送风单元10可包括将通过了热交换器6的空气引向送风单元10的孔板48。孔板48可形成将通过了热交换器6的上部的空气引向上部送风单元41的上部导孔49。孔板48可形成将通过了热交换器6的下部的空气引向下部送风单元42的下部导孔50。
空气调节器可包括形成与空气排出口 12相连通的空气排出孔58并一同覆盖排出面板14的侧面和空气排出单元8的前方部侧面的侧盖60。侧盖60覆盖排出面板14的侧面和空气排出单元8的前方部侧面之间的边界。侧盖60可沿上下方向延长地形成,并能够一同覆盖底座24的前方部侧面与排出面板14的侧面及空气排出单元8的前方部侧面。侧盖60可包括:垂直板62,其沿上下方向延长地形成;水平部64,其在垂直板62的上部弯曲。垂直板62可覆盖底座24的前方部侧面、排出面板14的侧面以及空气排出单元8的前方部侧面。水平部64可覆盖空气排出单元的上表面的一部分。侧盖60可在与空气排出口 12对应的位置形成空气排出孔58。在排出面板14和侧盖60中一个,可设置风向调节部件67和风向调节电机(未图示)。风向调节部件67可调节向空气排出口 12排出的空气的风向。风向调节部件67可开闭空气排出口 12。风向调节电机通过使风向调节部件67旋转来调节空气的风向,并开闭空气排出口 12。空气调节器可包括前盖70。前盖70可一同覆盖排出面板14的前表面和空气排出单元8的前表面,并形成比环形空气排出口 L大的开口孔68。前盖70可覆盖排出面板14的前表面和空气排出单元8的前表面之间的边界。前盖70可沿上下方向延长地形成,并一同覆盖底座24的前表面与排出面板14的前表面及空气排出单元8的前表面。开口孔68可比前内本体32的前端大。前盖70可设置为覆盖空气排出单元8中除了前内本体32的前端以外的部分。图6是图1中所示的空气排出单元的立体图,图7是图6中所示的空气排出单元的分解立体图,图8是图6中所示的空气排出单元的纵向剖视图,图9是图6中所示的空气排出单元的局部剖切立体图。空气排出单元8可形成使从本体4向上侧吹送的空气分散的空气通道P。空气排出单元8可形成为环形空气排出口 L使空气通道P和空间G相连通。空气排出单元8可具有引导从本体4向上侧吹送的空气向空气排出单元8的前方排出的排出通道。排出通道可借助空气通道P、环形空气排出口 L以及空间G而形成。就空气排出单元8而言,其前内本体32可与外壳38的前方部连接,其后内本体34可与外壳38的后方部连接。前内本体32可与前内壳40连接,并且被收容在前内壳40。后内本体34可与后内壳39连接,并且被收各在后内壳39。外壳38可形成后内本体34和空气通道P。空气通道P能够起到作为能够使通过开口部30向外壳38吸入的空气分散的分散通道的作用。外壳38可形成使前内本体32的一部分插入来收容该前内本体32的收容部80。收容部80可从外壳38前板向后方延长。收容部80可包括:圆筒部82,其从外壳38前板向后方延长;圆板部84,其形成于圆筒部82的后端。圆板部84可形成为与圆筒部82的后端垂直。收容部80可在圆板部84形成前开口孔86。前开口孔86可以向前后方向开口。前开口孔86可形成为比后内本体34的前端131 大。下面,将对前内本体32进行说明。前内本体32可插入于在外壳38形成的收容部80。前内本体32可与收容部80连接。就前内本体32而言,其后端可与收容部80连接。就前内本体32而言,其前端可比外壳110的前表面更向前方突出。前内本体32可形成为前方气流形成部36位于环形空气排出口 L前方。前方气流形成部36可具有沿圆周方向呈圆形且向前后方向呈直线的空气引导面102。前方气流形成部36可形成为其内径Dl大于后内本体34的前端131的直径D2。由于所形成的前方气流形成部36的内径Dl大于后内本体34的前端直径D2,因而通过环形空气排出口 L的空气能够向前方气流形成部36的引导面102排出,能够一边沿着前方气流形成部36的引导面102向前后方向引导空气,一边向前方引导其气流。前内本体32可包括:前排出本体103,其形成后内本体34和环形空气排出口 L ;前空气导向器104,其与前排出本体103连接,形成有前方气流形成部36。前排出本体103可包括:前圆筒部105,其小于收容部80的圆筒部82,前圆板部106,其形成于前圆筒部105的后端,且比收容部80的圆板部84小。前圆板部106可形成为与前圆筒部105的后端垂直。前排出本体103可形成越向后方开口面积越增大的后扩张部107。后扩张部107可由形成为后端大于前端的空心圆筒部构成。后扩张部107可形成为越向前方直径越小,而越向后方直径越大。后扩张部107的后端可与收容部80的圆板部84连接。后扩张部107的前端可与前方气流形成部36连接。后扩张部107的内表面可与后内本体34—同形成环形空气排出口 L。后扩张部107可以以与前方气流形成部36形成钝角Θ的方式与前方气流形成部36相连接。后扩张部107的前端可与前方气流形成部36的后端相接触。后扩张部107的前端可以以嵌入方式与前方气流形成部36的后端相结合或借助粘合剂进行结合。前空气导向器104可在前方气流形成部36的前端形成越向前方靠近,开口面积越增大的前扩张部108。前扩张部108可由形成为前端大于后端的空心圆筒部构成。前扩张部108可形成为越靠近前方直径越大,而越靠近后方直径越小。前扩张部108的后端可在前方气流形成部36的前端弯曲。前扩张部108的前表面可由曲面109构成。前扩张部108的前端可比图1所示的前盖70的开口孔68小。可在前内本体32和外壳38分别形成借助螺栓等紧固部件将前内本体32紧固于外壳38的前内本体连接部110AU10B。螺栓等紧固部件将在前排出本体103和前空气导向器104中至少一个形成的前内本体连接部IlOA贯通之后,紧固于在前外壳121形成的前内本体连接部110B,从而能够将前内本体32紧固于外壳38。可在前排出本体103和前空气导向器104分别形成前排出本体103和前空气导向器104能够借助螺栓等紧固部件相结合的前内本体结合部111AU11B。螺栓等紧固部件将在前空气导向器104形成的前内本体结合部IllA贯通之后,紧固于在前排出本体103形成的前内本体结合部111B,从而能够使将前空气导向器104和前排出本体103相结合。前内本体100可在前排出本体103和前空气导向器104之间形成前内部空间V。前空气导向器104可形成为透明或者半透明,以使后述的照明机构112的光进行透射。空气排出单元8可包括设置于前排出本体103并向前空气导向器104照射光的照明机构112。照明机构112可位于前排出本体103和前空气导向器104所形成的前内部空间V。照明机构112可受到前排出本体103和前空气导向器104的保护。照明机构112可包括和基板在基板设置的发光二极管。基板可以以环形状配置于前内部空间V。在基板的前表面可以沿圆周方向隔离的方式设置多个发光二极管。下面,将对后内本体34进行说明。后内本体34的外周面可形成外壳38和空气通道P。后内本体34可在内侧形成向前后方向与前内本体32的空间G相连通的后空间S。后内本体34的前端131可向前内本体32的空间G插入。后内本体34的后端132可与外壳38连接。后内本体34可包括:后空气导向器133、134,形成前内本体32和环形空气排出口L,将空气通道P的空气引向环形空气排出口 L;后内盖135,其与外壳38连接,后空气导向器133、134设置于该后内盖135。后空气导向器133、134其前部分与前内本体32相向,并且形成前内本体32和环形空气排出口 L。后空气导向器133、134可设置为其前端位于前内本体32的空间G。后空气导向器133、134的后部分可形成后外壳39和空气通道P。后空气导向器133、134可包括:左侧后空气导向器133,其配置于后内盖135的左侧外周;右侧后空气导向器134,其配置于右侧外周。就空气导向器133、134而言,当左侧后空气导向器133和右侧后空气导向器134设置在后内盖135时,夕卜周面可朝向外壳38,内周面可朝向后内盖135。后内盖135的后端可与后外壳39连接。后内盖135可在内侧形成后空间S。后内盖135可形成为圆筒形状。从外部观察后内本体34时,可通过后内盖135的后空间S看到内盖135的内周面。后内盖135能够起到作为防止从外部看到后空气导向器133、134的内侧盖的作用。后内盖135能够起到作为防止空气通道P的空气通过后空气导向器133、134和外壳38之间的缝隙流出的密封部件的作用。由于后空气导向器133、134引导空气通道P的空气,因而鉴于空气流动,形状有可能复杂。另一方面,由于后内盖135不直接引导空气通道P的空气,因而相比后空气导向器133、134更容易简化形状。从外部观察后内本体34时,相比后空气导向器133、134向外部暴露的情况,更能实现高档化。可在后内本体34和外壳38分别形成能够用螺栓等紧固部件将后内本体34连接于外壳38的后内本体连接部136AU36B。螺栓等紧固部件将在后空气导向器133、134和后内盖135中至少一个形成的后内本体连接部136A贯通之后,紧固于在后外壳39形成的后内本体连接部136B,从而能够将后内本体34紧固于后外壳39。后空气导向器133、134可形成左侧后空气导向器133和右侧后空气导向器134能够借助螺栓等紧固部件相连接的后空气导向器结合部137AU37B。螺栓等紧固部件将在左侧后空气导向器133形成的后空气导向器结合部137A贯通之后,与在右侧后空气导向器134形成的后空气导向器结合部137B连接,从而使左侧后空气导向器133和右侧后空气导向器134相结合。在后空气导向器133、134和后内盖135可形成后空气导向器133、134和后内盖135能够借助螺栓等紧固部件相连接的后内本体结合部138AU38B。螺栓等紧固部件将在后空气导向器133、134形成的后内本体结合部138A贯通之后,与在后内盖135形成的后内本体结合部138B紧固,从而使后空气导向器133、134和后内盖135相结合。下面,将对外壳38进行说面。外壳38可在后外壳39形成收容后内本体34的后收容空间,可在前外壳40形成收容前内本体32的前收容空间。后外壳39可包括左侧板141、右侧板142、上侧板143以及后板144。后外壳39的前方可开放。后外壳39可在底面形成开口部30。后外壳39可在左侧板141和后内本体34的之间、在右侧板142和后内本体34的之间、在上侧板143和后内本体34的之间以及在开口部30和后内本体34的之间分别形成空气通道P。后外壳39可在后板144形成后开口孔145。后开口孔145可以向前后方向开口。后开口孔145可形成为向前后方向与后内本体34的后空间S相连通。前外壳40包括左侧板151、右侧板152、上侧板153以及前板154。前外壳40的后方可开放。前外壳40可在底面形成开口部30。前外壳40可在左侧板151和收容部80的之间、在右侧板152和收容部80的之间、在上侧板153和收容部80的之间以及在开口部30和收容部80的之间分别形成空气通道P。前外壳40可形成为使收容部80在前板154向后方突出。收容部80可形成为比前内本体32大。前内本体32受到收容部80的保护。下面,将对如上所述地构成的空气调节器的作用进行说明如下。首先,当驱动送风单元10时,室内空气从空气吸入口 2的后方向空气吸入口 2吸入,通过空气吸入口 2向本体4内部吸入。向本体4内部吸入的空气向前后方向通过热交换器6的同时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之后向送风单元10吸入。向送风单元10吸入的空气通过送风单元10向周围方向吹送。向送风单元10的周围方向吹送的空气中的一部分向吸入面板13和排出面板14的之间的上侧吹送,并且通过开口部30向空气排出单元8的内部吸入。向空气排出单元8吸入的内部空气在外壳38和后内本体34之间扩散的同时向空气通道P分散,之后通过环形空气排出口 L,向空间G排出。向空间G排出的空气通过空间G的同时受到前方气流形成部36的引导,能够向空间G的前方排出。向送风单元10的周围方向吹送的空气中剩余空气向送风单元10的旁边吹送,向空气排出口 14流动,并且通过空气排出口 14而向本体4的外部排出。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空气调节器再一实施例的空气排出单元的立体图,图11是图10中所示的空气排出单元的分解立体图,图12是图10中所示的空气排出单元的纵向剖视图,图13是图10中所示的空气排出单元的局部剖切立体图,图14是图10中所示的空气排出单元的仰视图。本实施例的空气调节器由于空气排出单元8与本发明一实施例相异,并且除空气排出单元8以外的其他结构及作用与本发明一实施例相同或类似,因而省略对其的详细说明。空气排出单元8可包括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前内本体32和后内本体34。与本发明一实施例不同,空气排出单元8可包括收容前内本体32和后内本体34的外部本体200。外部本体200可与前内本体32及后内本体34—同旋转。外部本体200可与前内本体32及后内本体34 —同成为旋转排出单元。旋转排出单元可以垂直轴O为中心以左右方向进行旋转。前内本体32可与外部本体200的前方部连接。前内本体32的前端可比外部本体200更向前方突出。如本发明一实施例一样,前内本体32可包括前排出本体103和前空气导向器104。在此省略对前排出本体103和前空气导向器104的详细说明。前内本体32和外部本体200可通过其中任一方嵌入于在另一方形成的嵌入槽部来进行结合,也可用螺栓等紧固部件紧固。后内本体34与外部本体200的后方部连接。后内本体34可形成外部本体200和内侧空气通道P2。后内本体34可形成前内本体32和环形空气排出口 L。后内本体34的外周面可形成外部本体200和内侧空气通道P2。后内本体34可在内侧形成后空间S。后内本体34的前端131可向前内本体32的内侧插入。后内本体34的后端132可与外部本体200连接。如本发明一实施例一样,后内本体30还可包括后空气导向器133、134和后内盖135。在此省略对后空气导向器133、134和后内盖135的详细说明。后空气导向器133、1334可设置成前端位于前内本体32的内侧。后空气导向器133、134的后部分可形成外部本体200和内侧空气通道P2。当后空气导向器133、134设置于后内盖135时,外周面可朝向外部本体200,内周面可朝向后内盖135。后内本体34和外部本体200可通过其中任一方嵌入于在另一方形成的嵌入槽部来进行结合,也可用螺栓等紧固部件紧固。外部本体200可形成旋转排出单元的外观。外部本体200能够保护后内本体32和前内本体34。外部本体200可形成有能够使空气向外部本体200的内侧流入的空气流入口 202、204。在外部本体200可隔离形成空气流入口 202、204。空气流入口 202、204可包括:上部空气流入口 202,其在外部本体200的上部形成为使空气向下侧方向通过;下部空气流入口 204,其在外部本体200的下部形成为使空气向上侧方向通过。外部本体200配置成包围后内本体32和前内本体34的外周面,能够保护后内本体32和前内本体34。,外部本体200可形成为整体呈前方和后方开放的球形状。外部本体200可包括形成有使外壳202的空气流入的空气流入口的空气导向器206、208。空气导向器206、208可包括形成有上部空气流入口 202的上部空气导向器20和,形成有下部空气流入口 204的下部空气导向器208。上部空气导向器206和下部空气导向器208可由以上下方向开放来形成空气流入口的空心筒体构成。在上部空气导向器206和下部空气导向器208的内部可形成使空气分散的分散加强筋210、212。外部本体200可包括:左侧外部本体214,其包围后内本体32的左侧和前内本体34的左侧;右侧外部本体216,其包围后内本体32的右侧和前内本体34的右侧。左侧外部本体214可连接上部空气导向器206的左侧和下部空气导向器208的左侦牝并形成为向左侧方向凸出。左侧外部本体214可形成为向上下方向及前后方向呈圆形。右侧外部本体216可连接上部空气导向器206的右侧和下部空气导向器208的右侧,并形成为向右侧方向凸出形成。右侧外部本体216可形成为向上下方向及前后方向呈圆形。外部本体200可沿圆周方向依次配置左侧外部本体214、上部空气导向器206、右侧外部本体216以及下部空气导向器208。空气排出单元8可包括收容外部本体200的外壳220。外壳220可设置于本体4的上侧。外壳220可支承外部本体200。外壳220可将外部本体200能够旋转地支承。外壳220可形成空气排出单元8的外观。外壳220能够保护外部本体200。外壳220可将外部本体200能够旋转地支承。外壳220可在内部形成能够旋转地引导外部本体220的外表面的引导面222、224。外壳220可在底面形成使空气通过以向外壳200吸入空气的开口部226。外壳220可设置于本体4的上侧。外壳220可设置于本体4的上侧,并且在该外壳220的底面形成开口部226。外壳220能够保护外部本体200的左侧、上侧以及右侧。从本体4吹送的空气可通过在外壳220的底面形成的开口部226向外壳220的内侧流入。外壳220可形成为六面体形状。外壳220可在内部形成能够旋转地收容外部本体220的收容空间。外壳220可包括:后外壳230 ;前外壳240,其配置于后外壳230的前方。
后外壳230可构成外壳220的后方部。后外壳230的前方可开放。后外壳230可在底面形成开口部226。后外壳230包括左侧板231、右侧板232、上侧板233以及后板234。后外壳230可在后板234形成后开口部235。后开口部235可以向前后方向开口。后开口部235要形成为向前后方向与后内本体34的后空间S相连通。当旋转排出单元旋转时,后开口部235能够防止旋转排出单元的后方部受到后外壳230的限制。旋转排出单元以左侧方向或者右侧方向旋转时,其后方部可向后开口部235后方突出。前外壳240可构成外壳220的前方部。前外壳240与后外壳230的前方结合,前外壳240的后方可开放。前外壳240可形成引导外部本体200的外表面的前引导面222,在下部可形成能够旋转地支承下部空气导向器208的前支架242。前外壳240可在前表面形成前开口部245。前开口部245可以向前后方向开口。当旋转排出单元旋转时,前开口部245防止旋转排出单元前方部受到前外壳240的限制。旋转排出单元向左侧方向或右侧方向旋转时,其前方部可向前开口部245前方突出。外壳220还可包括能够旋转地支承外部本体14的外部导向器250。外部导向器250可设置于后外壳230的内侧。外部导向器250可与前外壳240 —同能够旋转地支承外部本体200。外部导向器250可形成引导外部本体200的外表面的后引导面224。外部导向器250可在上部形成能够旋转地支承上部空气导向器206的后上部支架252。外部导向器250可在下部形成能够旋转地支承下部空气导向器208的后下部支架254。外部导向器250可在后方部形成向前后方向与后外壳230的后开口部235相连通的内开口部255。当旋转排出单元旋转时,内开口部255防止旋转排出单元的后方部受到当外部导向器250的限制。旋转排出单元向左侧方向或者右侧方向旋转时,其后方部可向内开口部255的后方突出。外壳220可具有外侧空气通道P1,该空气通道Pl对通过外壳220的开口部226向外壳220内部流动的空气进行引导。外壳220的外侧空气通道Pl可形成为使通过开口部226流动的空气通过空气流入口 202、204来向内侧空气通道P2流入。外壳220的外侧空气通道Pl可形成于后外壳230和外部导向器250之间。外壳220可形成遮蔽部258,该遮蔽部258防止在外侧空气通道Pl流动的空气从前外壳240和外部本体200之间的缝隙流出。遮蔽部258可向外部导向器250突出形成。空气排出单元8还可包括设置于外壳220而使外部本体200的旋转旋转机构260、262。旋转机构260、262可包括:上部旋转机构260,其使外部本体200的上部旋转;下部旋转机构262,其使外部本体200的下部旋转。就外部本体200而言,其上部借助上部旋转机构260进行旋转,其下部借助下部旋转机构262进行旋转,从而上下整体稳定地进行旋转。旋转机构260、262可包括:电机264,其设置于外壳220 ;小齿轮266,其设置于电机264 ;齿条268,其与小齿轮266啮合。齿条268可呈圆形地形成于外部本体200。齿条268可呈圆形地形成于外部本体200中的空气导向器206、208的外周面。上部旋转机构260的齿条268可形成于上部空气导向器206的外周面,下部旋转机构262的齿条268可形成于下部空气导向器208的外周面。
将对如上所述是构成的空气调节器的作用进行说明如下。首先,如果从本体4向空气排出单元8吹送空气,空气则通过开口部226向空气排出单元8的内侧流动。通过了开口部226的空气的一部分通过下部空气导向器208的下部空气流入口 204向内侧空气通道P2下部流入,剩余一部分向外侧空气通道Pl左右分散之后,通过上部空气导向器206的上部空气流入口 202向内侧空气通道P2上部流入。向内侧空气通道P2下部流入的空气左右分散的同时通过环形空气排出口 L中的下部,向内侧空气通道P2上部流入的空气左右分散的同时通过在环形空气排出口 L中的上部。通过了环形空气排出口 L的空气通过空间G的同时受到前方气流形成部36的引导,能够向空间G的前方排出引导。另一方面,旋转机构260、262能够使外部本体200向左、右方向中任一方向旋转之后停止。旋转机构260、262能够使外部本体200以左右方向进行摆动旋转。如果旋转机构260、262的电机264驱动,则小齿轮266旋转,形成有齿条268的上部空气导向器206与形成有齿条268的下部空气导向器208 —同旋转。当上部空气导向器206和下部空气导向器208旋转时,左侧外部本体214和右侧外部本体216与上部空气导向器206和下部空气导向器208 —同旋转。并且,前内本体32和后内本体34与外部本体200一同旋转。在环形排出单元10与前内本体32、后内本体34以及外部本体200 —同旋转的过程中,空气通过在上部空气导向器206形成的上部空气流入口 202和在下部空气导向器208的下部形成的空气流入口 204向环形排出单元8的内侧空气通道P2流入,之后通过环形空气排出口 L排出,空气向环形空气排出口 L所朝向的方向排出。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空气调节器的另一实施例的空气排出单元的纵向剖视图。如图15所示,在后内本体34可突出形成有空气引导部136,该空气引导部136向上述前内本体32引导通过上述环形空气排出口 L的空气。本实施例的空气调节器除了空气引导部136以外的其他结构及作用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或本发明的再一实施例相同或类似,故省略其详细说明。空气引导部136可形成于环形空气排出口 L的内侧位置。通过环形空气排出口 L的空气中曾受后内本体34引导的空气可通过空气引导部136将其流动方向转换成朝向前内本体32。空气引导部136可朝向前体本体32突出形成在后内本体34中插入至前内本体32的空间G的部分。空气引导部136的整体形状可形成为圆形环状的加强筋。空气引导部136可突出形成于后内本体34,也可以突出形成于后空气导向器134与后内盖135中的后空气导向器134。空气引导部136可形成为在空气引导部136与前内本体32之间具有使空气通过的缝隙T的高度。空气引导部136可以以与后内本体34中形成环形空气排出口 L的面34'形成锐角的方式突出。后内本体34中形成环形空气排出口 L的面形成为越向前方越向朝向后内本体34的中心轴C的方向倾斜。空气引导部136与后内本体34中形成环形空气排出口 L的面34'形成纯角的情况下,可能会使转移空气的流动方向的程度小,优选为空气引导部136与后内本体34中形成环形空气排出口 L的面34'形成锐角。空气引导部136可向与后内本体34的中心轴C垂直的方向突出。后内本体34可具有水平的中心轴C,空气引导部136可形成为与水平的中心轴垂直。空气引导部136与后内本体34中形成环形空气排出口 L的面34'形成的倾斜角过小的情况下,可能会在后内本体34中形成环形空气排出口 L的面34'与空气引导部136之间形成涡流。空气引导部136向与后内本体34的中心轴C垂直的方向突出的情况下,可使涡流最小化并向前内本体32转换空气的流动方向。当空气调节器运转时,空气可通过环形空气排出口 L,通过环形空气排出口 L的空气中向空气引导部136流动的空气可被空气引导部136引向前内本体32,向前内本体32引导的空气可在被引向前内本体32中形成环形空气排出口 L的部分之后向空间G的中央流动。即,空气调节器在未形成空气引导部136的情况下,通过环形空气排出口 L的空气通过后内本体34的前端和前内本体32之间的同时向空间G的中央和外围中的外围集中,形成空气引导部136的情况下,通过环形空气排出口 L的空气可向空间G的中央和外围中的中央集中。即,从空气调节品排出的空气通过空间G的中央的同时向空间G的中央前方集中排出。前内本体32可包括空气引导面32',该空气引导面32'向空间L的中央引导通过环形空气排出口 L的空气。空气引导面32'可形成为与后内本体34的中心轴C垂直。空气引导面32可沿着空气流动方向形成于环形空气排出口 L与前方气流形成部36之间。当空气调节器运转时,通过环形空气排出口 L的空气可沿着前内本体32排出引导,可被空气引导面32引导而被引向空间G的中央,通过环形空气排出口 L的空气可在向空间G的中央和外围中的中央集中之后向空间G的中央前方排出。
权利要求
1.一种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 包括: 本体,其形成有空气吸入口, 热交换器,其设置于上述本体的内部, 空气排出单元,其设置于上述本体的上部,用于使通过上述热交换器的空气排出,以及送风单元,其经由上述空气吸入口吸入空气,并使该空气通过上述热交换器之后向上述空气排出单元吹送; 在上述空气排出单元内侧形成有空间,并在该空气排出单元形成有用于向上述空间排出空气的环形空气排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空间在上述空气排出单元向前后方向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空气排出单元的底面形成有开口部,该开口部用于使上述送风单元向上侧吹送的空气向上述空气排出单元流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空气排出单元包括: 前内本体,其内侧形成有上述空间; 后内本体,其前端向上述空间插入,而且与上述前内本体一起形成上述环形空气排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前内本体形成有前方气流形成部,该前方气流形成部用于引导向上述环形空气排出口排出的空气向前方排出。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空气排出单元还包括外壳,该外壳设置于上述本体的上侧,用于收容上述前内本体和后内本体。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空气排出单元包括: 外部本体,其收容上述前内本体和后内本体; 外壳,其设置于上述本体的上侧,能够旋转地支承上述外部本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空气排出单元还包括旋转机构,该旋转机构设置于上述外壳,用于使上述外部本体旋转。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空气排出单元还包括: 外部本体,其收容上述前内本体和后内本体,在该外部本体形成有多个空气流入口 ; 外壳,其设置于上述本体的上侧,用于支承上述外部本体。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在后内本体突出形成有空气引导部,该空气引导部用于向上述前内本体引导通过上述环形空气排出口的空气。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空气引导部朝向上述前内本体突出形成在上述后内本体中插入至上述空间的部分。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空气引导部以与上述后内本体中形成上述环形空间排出口的面形成锐角的方式突出。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空气引导部沿着与上述后内本体的中心轴垂直的方向突出。
14.根据权利要求4或10所述的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前内本体包括空气引导面,该空气引导面用于向上述空间的中央引导通过上述环形排出口的空气。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空气引导面与上述后内本体的中心轴相垂直。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本体还包括: 吸入面板,其形成有上述空气吸入口, 排出面板,其配置于上述吸入面板的前方,并形成有空气排出口 ; 上述空气排出单元设置于上述吸入面板的上侧和排出面板的上侧。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吸入面板和排出面板的上方开放。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侧盖,该侧盖形成有与上述空气排出口相连通的空气排出孔,该侧盖一同覆盖上述排出面板的侧面和上述空气排出单元的前方部侧面。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盖,该前盖形成有比上述环形空气排出口更大的开口孔,该前盖一同覆盖上述排出面板的前表面和上述空气排出单元的前表面。`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空气调节器包括本体,其形成有空气吸入口,热交换器,其设置于本体内部,空气排出单元,其设置于本体的上部,用于使通过热交换器的空气排出,送风单元,其向空气吸入口吸入空气,并使该空气通过热交换器之后向空气排出单元吹送;在空气排出单元内侧形成有空间,并在该空气排出单元形成有用于向空间排出空气的环形空气排出口,由此具有能够使空气向广大排出面积排出,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环形空气排出口的损伤,并且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通过环形空气排出口进入的杂质的优点。
文档编号F24F13/06GK103175260SQ201210067570
公开日2013年6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13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0日
发明者尹柱协, 宋星宇, 林裁用, 崔成圭, 文圣国, 具命辰 申请人:Lg电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