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天炉的出料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26693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冲天炉的出料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冲天炉的出料结构,它包括开在冲天炉炉缸上的流股口和采用碳砖围成的溢流池,溢流池具有溢流腔,流股口与溢流腔连通,并且位于溢流腔的上部,在溢流池的下部开有位于冲天炉固定溜槽上方的溢流口,该溢流口与溢流腔连通。使用本发明后,流股流速较慢,避免了对离心机造成较大冲击,同时减少了对流股口的损害。
【专利说明】冲天炉的出料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冲天炉的出料结构,属于冲天炉【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现有岩棉生产的冲天炉流口一般采用直接流口经固定溜槽流出,再由活动溜槽至离心机,这种模式的流口缺点在于保温效果不佳,每次放铁水时流股凝固,需要用氧气风管疏通,费时长且对流股口损害较大。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冲天炉的出料结构,它的流股流速较慢,避免了对离心机造成较大冲击,同时减少了对流股口的损害。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冲天炉的出料结构,它包括开在冲天炉炉缸上的流股口和采用碳砖围成的溢流池,溢流池具有溢流腔,流股口与溢流腔连通,并且位于溢流腔的上部,在溢流池的下部开有位于冲天炉固定溜槽上方的溢流口,该溢流口与溢流腔连通。
[0005]进一步,所述的溢流口成上大下小的“V”型结构。
[0006]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流股口出来的流股需要充满溢流池后,再流入固定溜槽,溢流池的设置,就使得流股流速较慢,避免了对离心机的较大冲击,同时,在放铁水过后,流股可以慢慢将溢流池内凝固的渣熔化,再次流动,减少了氧气风管对流股口的损害。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本发明的冲天炉的出料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8]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冲天炉的出料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开在冲天炉炉缸I上的流股口 1-1和采用碳砖2-1围成的溢流池2,溢流池2具有溢流腔2-2,流股口 1-1与溢流腔2_2连通,并且位于溢流腔2-2的上部,在溢流池2的下部开有位于冲天炉固定溜槽3上方的溢流口 4,该溢流口 4与溢流腔2-2连通。
[0009]溢流口 4成上大下小的“V”型结构。
[0010]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
当炉内原料温度达到1450— 1500°C时,原料熔化成液态逐渐滴下,在炉缸I内液位慢慢积高,液位达到流股口 1-1时,逐渐充满溢流池2,再经溢流池2 “V”型口流出成纤,当放过铁水后,流股液位再次升高,逐渐将溢流池内的余渣熔化,再次成纤,即使不能直接熔化,只要稍微吹氧,即可再次出流股。[0011]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冲天炉的出料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开在冲天炉炉缸(I)上的流股口(1-1)和采用碳砖(2-1)围成的溢流池(2 ),溢流池(2 )具有溢流腔(2-2 ),流股口( 1-1)与溢流腔(2-2)连通,并且位于溢流腔(2-2)的上部,在溢流池(2)的下部开有位于冲天炉固定溜槽(3 )上方的溢流口( 4 ),该溢流口( 4 )与溢流腔(2-2 )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天炉的出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溢流口(4)成上大下小的“V”型结构。
【文档编号】F27B1/21GK103836910SQ201210469718
【公开日】2014年6月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0日
【发明者】郝建荣, 刘军, 丁峰 申请人:维克特新材料江苏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