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加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48994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液体加热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用液体式加热装置的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乘客对乘车舒适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特别是对于我国东北地区客车采暖就显得尤其重要,客车采暖系统的舒适性、经济性和安全性直接影响着客车的品牌形象。现有的汽车大多采用汽车发动机余热为热源的供热装置,因此受到了汽车运行情况的影响。现有的液体加热器的基本结构包括油泵、助燃风扇、雾化器、燃烧室、水泵等,液体加热器工作时,电动机带动油泵,助燃风扇及雾化器转动。油泵从油箱内吸取燃油,经输油管送到雾化器,雾化后与助燃风扇吸入的空气在燃烧室内混合,由点火塞点燃在燃烧室进行燃烧,燃烧的热量传到热交换器(水套)内的液体,再由循环水泵带动在车内循环,达到加热的目的。燃烧的废气由排烟口排出。由于液体加热器体积较大、对安装环境的要求较高、相关电器部件防水性能不佳等,液体加热器目前还主要应用于中型/大型客车内。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尺寸小的液体加热器。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液体加热器,包括热交换器壳体、油泵、电机和助燃风轮,热交换器壳体上连接点火塞和排气管,热交换器壳体内设置相连通的涡流室、燃烧室和续燃室,热交换器壳体内还设置热交换器,热交换器上设置传热导片,热交换器连接水泵,水泵连接在热交换器壳体外;所述热交换器壳体的一端连接电机支架,电机支架的另一端连接油泵罩,所述油泵设置在油泵罩内,油泵的输入端连接进油管,油泵连接电机,电机连接在电机支架上,电机支架上设置进风管,电机还连接助燃风轮,助燃风轮设置在电机与涡流室之间。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上设计,合理布局,使得外形尺寸相比配中型/大型客车上的液体加热器得到有效的减小,能较好的适用于轻客车型。可通过采用2. 75_钢板设计制作体积为565X190X230mm侧面开门的箱子为主机配件,直接吊挂在底盘两横梁间,有效节省了安装空间。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独立于汽车发动机的燃烧式取暖装置,其工作不受汽车运行情况的影响,采暖迅速,可以满足较大热负荷和较高取暖质量的要求。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的A向视图。图3为图I的B向视图。图中,I油泵罩,2油泵,3电机,4助燃风轮,5涡流室,6点火塞,7燃烧室,8续燃室,9热交换器,10传热导片,11排气管,12进风管,13进油管,14水泵,15电机支架,16热交换
器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所示,为液体加热器,加热器由燃烧系统、热交换系统、循环水泵和控制系统四部份组成。燃烧系统包括油泵罩I、油泵2、电机3、助燃风轮4、涡流室5、点火塞
6、燃烧室7、续燃室8、排气管11、进风管12、进油管13、电机支架15。热交换器系统包括热交换器9、传热导片10、热交换器壳体16。循环系统主要由水泵14构成。热交换器壳体16的一端连接电机支架15,电机支架15的另一端连接油泵罩I,油泵罩I内设置油泵2,油泵2的输入端连接进油管13,油泵2连接电机3,电机3连接在电机支架15上,电机支架15上设置进风管12,电机3还连接助燃风轮4。热交换器壳体16上 连接点火塞6和排气管11,热交换器壳体16内设置相连通的涡流室5、燃烧室7和续燃室8,助燃风轮4设置在电机3与润流室5之间,热交换器壳体16内还设置热交换器9,热交换器9上设置传热导片10,热交换器9连接水泵14,水泵14连接在热交换器壳体16外。
权利要求1.液体加热器,包括热交换器壳体、油泵、电机和助燃风轮,热交换器壳体上连接点火塞和排气管,热交换器壳体内设置相连通的涡流室、燃烧室和续燃室,热交换器壳体内还设置热交换器,热交换器上设置传热导片,热交换器连接水泵,水泵连接在热交换器壳体外;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器壳体的一端连接电机支架,电机支架的另一端连接油泵罩,所述油泵设置在油泵罩内,油泵的输入端连接进油管,油泵连接电机,电机连接在电机支架上,电机支架上设置进风管,电机还连接助燃风轮,助燃风轮设置在电机与涡流室之间。
专利摘要液体加热器,涉及车用液体式加热装置的结构,包括热交换器壳体、油泵、电机和助燃风轮,热交换器壳体上连接点火塞和排气管,热交换器壳体内设置相连通的涡流室、燃烧室和续燃室,热交换器壳体内还设置热交换器,热交换器上设置传热导片,热交换器连接水泵,水泵连接在热交换器壳体外;所述热交换器壳体的一端连接电机支架,电机支架的另一端连接油泵罩,所述油泵设置在油泵罩内,油泵的输入端连接进油管,油泵连接电机,电机连接在电机支架上,电机支架上设置进风管,电机还连接助燃风轮,助燃风轮设置在电机与涡流室之间。本实用新型合理布局,使得外形尺寸相比配中型/大型客车上的液体加热器得到有效的减小,能较好的适用于轻客车型。
文档编号F24H1/22GK202675587SQ20122029532
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2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2日
发明者杨献礼 申请人:江苏九龙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