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热水器及其水质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06641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太阳能热水器及其水质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热水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太阳能热水器及其水质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太阳能热水器是通过将太阳光能转化为热能,从而将水从低温度加热到高温度,以满足人们在生活、生产中的热水使用。由于生活用水的沉淀物存在泥浆类和碳酸钙、碳酸镁等物质,因此太阳能热水器所产生的热水需要作为人们的饮用水时,其必须加装水质净化装置。参照图1,图I是现有技术的水质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现有的一种水质净化装置包括呈圆柱形的外壳I、设置在外壳I内的净水滤芯2、设置在外壳I上的进水管3、出水管4。该水质净化装置放置在太阳能热水器储水箱一侧的预留空间、且在太阳能热水器冷静水进水的管路上。上述结构不足之处只能单独放置一个净水滤芯2,其净化效果不理想;而且净化装置不适用于同一根来回进出水管上,从而加快净水滤芯的消耗。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太阳能热水器的水质净化装置,旨在提高净化效率。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热水器的水质净化装置,包括保温水箱及盖合在保温水箱上的端盖、设置于所述端盖上的水处理组件;所述水处理组件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单向活页,所述单向活页形成净化水道,且该净化水道中设置若干过滤装置。优选地,所述单向活页顶端连接有若干支撑板,该支撑板将壳体分隔成多个净化过滤腔,该净化过滤腔内设有所述过滤装置;所述支撑板上设置若干过滤孔。优选地,所述壳体的内侧壁上设有限制所述支撑板运动的限位块。优选地,所述单向活页包括固定在壳体两相对侧壁上的固定轴及与所述固定轴铰接的隔板,该隔板的长度大于隔板顶端至壳体底部的长度。优选地,所述壳体具有第一进出水口及第二进出水口,该第一进出水口设置在隔板一侧的壳体侧壁上,该第二进出水口设置在隔板另一侧的壳体侧壁上。优选地,所述单向活页包括设置在壳体中部的收容座,所述收容座设有贯穿孔,且所述贯穿孔内设置所述硅胶片,且所述硅胶片部分与所述贯穿孔的边缘固定;所述支撑板的一端与收容座固定连接,另一端抵顶于壳体内侧壁。优选地,所述壳体上设有第一进出水口及第二进出水口,该第一进出水口与所述贯穿孔的一端正对设置,第二进出水口与所述贯穿孔的另一端正对设置。优选地,所述端盖包括外端盖及内端盖,所述水处理组件设置在所述外端盖与内端盖之间;所述外端盖与所述壳体之间设置密封圈。优选地,还包括检修盖,其与所述外端盖上设置的安装孔卡合,所述水处理组件安装在所述安装孔内。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热水器,包括保温水箱及盖合在保温水箱上的端盖、设置于所述端盖上的水处理组件;所述水处理组件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单向活页,所述单向活页形成净化水道,且该净化水道中设置若干过滤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水处理组件中设置单向活页,并在单向活页所形成的净化水道内放置过滤装置,该过滤装置的设置比较灵活,且更换也方便,提高了水质的净化效率;而且该水处理组件可以用于同一根来回进出水管上,从而降低了过滤装置的消耗。

图I是现有技术的水质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太阳能热水器的水质净化装置一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太阳能热水器的水质净化装置一实施例的组合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太阳能热水器的水质净化装置中水处理组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太阳能热水器的水质净化装置中水处理组件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水质净化装置的进水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水质净化装置的出水示意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水质净化装置中水处理组件另一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8所示水处理组件的正视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参照图2至图4,图2是本实用新型太阳能热水器的水质净化装置一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太阳能热水器的水质净化装置一实施例的组合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太阳能热水器的水质净化装置中水处理组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太阳能热水器的水质净化装置包括保温水箱10,其用于及与保温水箱10盖合的端盖20、设置于所述端盖20上的水处理组件30,所述水处理组件30包括壳体31及设置在壳体31内的单向活页32,所述单向活页32形成净化水道,该净化水道上设置过滤装置(图中未示出)。具体地,保温水箱10用于储存水,太阳能热水器吸收太阳能,并将其转换为热能,从而对保温水箱10的水进行加热。而且该保温水箱10还能对其储存的水进行保温处理。该保温水箱10的顶部还设有端盖20,该端盖20设有安装水处理组件30的安装孔21。水处理组件30包括壳体31及设置在壳体31内的单向活页32。该单向活页32只能向一个方向转动,使得壳体31的下部分隔成两部分,其中单向活页32 —侧的壳体31的侧壁上设有第一进出水口 305,单向活页32另一侧的壳体31的侧壁上设有第二进出水口 306。该第一进出水口 305与所述太阳能热水器的进出水管60连接,第二进出水口 306过连接管70与保温箱10连接。因此,该单向活页32使得第一进出水口 305与第二进出水口 306之间形成U型净化水道,且该净化水道上还设置过滤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水处理组件30中设置单向活页32,并在单向活页32所形成的净化水道内放置过滤装置,该过滤装置的设置比较灵活,且更换也方便,进一步提高了水质的净化效率;而且该水处理组件30可以用于同一根来回进出水管60上,从而降低了过滤装置的消耗。进一步的,该单向活页32顶端连接有若干支撑板40,该支撑板40将壳体10分隔成多个净化过滤腔,该净化过滤腔内设有所述过滤装置。且该支撑板40上设置若干过滤孔401。具体地,上述单向活页32可以包括固定在壳体31两相对设置的侧壁上的固定轴321及套接在固定轴321上的隔板322,且所述隔板322的长度L大于隔板322的顶端至壳体31底部的长度H。可以理解的是,该单向活页32也可以包括固定在壳体31两侧壁及底部上的固定框,与所述固定框顶端铰接的隔板,且所述隔板322的面积大于所述固定框的内壁所围成的面积,从而该固定框的边缘可以使得隔板322只能向一个方向转动。参照图4,上述支撑板40可以为I个,该支撑板40上设置有若干过滤孔401。由此将壳体分隔成两个净化过滤腔,且该净化过滤腔内可设置不同的水质处理的过滤装置,从而可以对水质进行不同的净化。参照图5,上述支撑板40也可以为多个,例如包括设置在单向活页32顶端、且成一定角度的第一支撑板41、第二支撑板42及第三支撑板43,该第一支撑板41、第二支撑板42、第三支撑板43的一端均与单向活页32顶端固定连接,另一端均与壳体31内侧壁抵接。所述第一支撑板41、第二支撑板42、第三支撑板43及所述单向活页32将壳体31分隔为第一净化过滤腔301、第二净化过滤腔302、第三净化过滤腔303、第四净化过滤腔304,所述第一净化过滤腔301、第二净化过滤腔302、第三净化过滤腔303及第四净化过滤腔304通过过滤孔401相互连通且形成所述净化水道。通过设置多个支撑板40,使得该流经壳体31内的水可以进行多次的过滤,进一步提高水质的净化效率。进一步的,壳体31的内侧壁上设有限位块311,其用于限制支撑板40的运动。可以理解的是,该限位块311也可以用限位槽代替。进一步的,上述端盖20包括外端盖20a及内端盖20b,所述水处理组件30设置在所述外端盖20a与内端盖20b之间。通过设置外端盖20a及外端盖20b,不但可以保护水处理组件被损坏,而且还使得保温水箱的保温效果更佳。进一步的,上述外端盖20a与所述壳体31之间还设置密封圈50,该密封圈用于防止水从壳体31渗透出去。进一步的,上述水质净化装置还包括检修盖80,该检修盖80卡合在所述安装孔21上,进而将水处理组件30盖合。该检修盖80不但起到防尘的作用,而且还便于工人对该水质净化装置的检修。进一步的,上述壳体31、第一支撑板41、、第二支撑板42、第三支撑板43、单向活页32均由工程塑料或不锈钢材料制成。参照图6,图6是图5所示的水处理组件的进水示意图。在通过自来水或水泵上水时,水通过进出水管60自第一进出水口 305进入壳体内的下部,并依次通过第二支撑板42、第一支撑板41、第三支撑板43的过滤孔及各净化过滤腔中的过滤装置的过滤后,由第二进出水口 306进入保温箱内。 参照图7,图7是图5所示的水处理组件的出水示意图。当人们使用热水时,保温箱10内的水通过连接管自第二进出水口 306进入壳体内的下部,并冲开单向活页32,再自第一进出水口 305通过进出水管60流出。参照图8及图9,图8是本实用新型水质净化装置中水处理组件另一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8所示水处理组件的正视结构示意图。与上述水处理组件30的区别是,本实施例的水处理组件30的单向活页33包括设置在壳体31中部的收容座331。该收容座331四周连接有支撑板50,该支撑板50的一端与收容座331四周固定连接,另一端抵顶在壳体31内侧壁。该支撑板50将壳体31分隔成第五净化过滤腔307及第六净化过滤腔308。该收容座331上设有贯穿收容座331的贯穿孔332,该贯穿孔332连通第五净化过滤腔307及第六净化过滤腔308。所述贯穿孔332内设有硅胶片333。该硅胶片333的直径比贯穿孔332的孔径略大,且硅胶片333通过固定部334与贯穿孔332的边缘固定连接,以便其使得经过贯穿孔332的水形成单向通道,即硅胶片333处于闭合的状态,则水无法从贯穿孔332流过;硅胶片333处于打开状态,则水可以从贯穿孔332流过。上述壳体31上设有第一进出水口 305及第二进出水口 306,该第一进出水口 305与所述贯穿孔332的一端正对设置,第二进出水口 306与所述贯穿孔332的另一端正对设置。在通过自来水或水泵上水时,水通过进出水管60自第一进出水口 305进入壳体31内,硅胶片333处于闭合状态,水则从收容座331的四周流入第五净化过滤腔307,再通过支撑板50的过滤孔,流入第六净化过滤腔308内,并通过过滤装置的净化后,自第二进出水口306通过连接管70进入保温箱内。当人们使用热水时,硅胶片333处于打开状态,水自第二进出水口 306流入,由于第二进出水口 306与贯穿孔332正对设置,所以由第二进出水口306的水正好从收容座331贯穿孔332流入第五净化过滤腔307内,并自第一进出水口 305通过进出水管60流出。同时,也可能会有部分水会流至贯穿孔332外,该部分水将通过支撑板50的过滤孔,流入第五净化过滤腔内307内。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其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太阳能热水器的水质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温水箱及盖合在保温水箱上的端盖、设置于所述端盖上的水处理组件;所述水处理组件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单向活页,所述单向活页形成净化水道,且该净化水道中设置若干过滤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水质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活页顶端连接有若干支撑板,该支撑板将壳体分隔成多个净化过滤腔,该净化过滤腔内设有所述过滤装置;所述支撑板上设置若干过滤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质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内侧壁上设有限制所述支撑板运动的限位块。
4.根据权利要求I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水质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活页包括固定在壳体两相对侧壁上的固定轴及与所述固定轴铰接的隔板,该隔板的长度大于隔板顶端至壳体底部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质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有第一进出水口及第二进出水口,该第一进出水口设置在隔板一侧的壳体侧壁上,该第二进出水口设置在隔板另一侧的壳体侧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I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水质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活页包括设置在壳体中部的收容座,所述收容座设有贯穿孔,且所述贯穿孔内设置所述硅胶片,且所述硅胶片部分与所述贯穿孔的边缘固定;所述支撑板的一端与收容座固定连接,另一端抵顶于壳体内侧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质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有第一进出水口及第二进出水口,该第一进出水口与所述贯穿孔的一端正对设置,第二进出水口与所述贯穿孔的另一端正对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水质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包括外端盖及内端盖,所述水处理组件设置在所述外端盖与内端盖之间;所述外端盖与所述壳体之间设置密封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质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检修盖,其与所述外端盖上设置的安装孔卡合,所述水处理组件安装在所述安装孔内。
10.一种太阳能热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水质净化装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太阳能热水器及其水质净化装置,该水质净化装置包括保温水箱及盖合在保温水箱上的端盖、设置于所述端盖上的水处理组件;所述水处理组件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单向活页,所述单向活页形成净化水道,且该净化水道中设置若干过滤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水处理组件中设置单向活页,并在单向活页所形成的净化水道内放置过滤装置,该过滤装置的设置比较灵活,且更换也方便,提高了水质的净化效率;而且该水处理组件可以用于同一根来回进出水管上,从而降低了过滤装置的消耗。
文档编号F24J2/46GK202802959SQ20122035490
公开日2013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20日
发明者王俊, 王海涛, 舒欢欢 申请人:芜湖美的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