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罐预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08997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油罐预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加热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油罐预热装置。
背景技术
在石油开采中,有相当数量的原油从油井下采出后,需要在油罐中暂时储存,必要时用汽车转运。由于石油粘度较大,在北方地区或寒冷的冬季,当温度下降时石油变得粘稠,石油中所含的石蜡容易析出凝积,往往需要对油罐里的石油进行加热,而电加热是常用手段。现有的电加热往往采用电热线圈等电阻式通过热传导的方式进行加热,而铜线由于反复加热或温度过高容易发生断线,并且电路与加热介质接触,存在发生漏电或着火的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安全可靠的油罐预热装置。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油罐预热装置,包括插入于油罐内腔的圆柱状封闭壳体,所述封闭壳体的内腔中注满有导热油且安装有无缝钢管,所述无缝钢管沿所述封闭壳体的轴线延伸,所述无缝钢管的外周均匀缠绕有铜线圈,所述封闭壳体的外端口位于油罐外且通过第一连接法兰与外壳体相连接,所述外壳体的上部设有导热油进油孔,所述外壳体的下部设有导热油出油孔;所述外壳体的外端口通过第二连接法兰与向所述铜线圈供电的接线端连接。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取得了以下有益效果铜线圈通电后产生交变磁场,电磁场对钢体材质作用产生涡流导致发热,即通过电磁感应原理电能被转换为电磁能,电磁能再转化为热能;由于在转换过程中由涡流导致发热而不是铜线直接加热,彻底解决了铜线由于反复加热或温度过高而断线的现象,还根本上解决了电热片、电热圈等电阻式通过热传导方式加热的效率低下的问题;铜线圈加热无缝钢管,无缝钢管加热导热油,导热油再对油罐内的原油进行加热,在此过程中,电路与被加热介质完全不接触,不会发生漏电或着火的危险。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无缝钢管的圆周壁上均匀设有透油孔。无缝钢管的内腔也充满导热油,加热效果更好。
以下结合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图I为本实用新型油罐预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油罐;2.原油;3.封闭壳体;4.导热油;5.无缝钢管;5a.透油孔;6.支架;7.铜线圈;8.第一连接法兰;9.外壳体;9a.导热油进油孔;9b.导热油出油孔;10.第二连接法兰;11.接线端。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油罐预热装置包括插入于油罐内腔的圆柱状封闭壳体3,封闭壳体3的前端通过支架6支撑在油罐I的底部,油罐I内储存有原油2。封闭壳体3的内腔中注满有导热油4且安装有无缝钢管5,无缝钢管5沿封闭壳体3的轴线延伸,无缝钢管5的圆周壁上均匀设有透油孔5a,外周均匀缠绕有铜线圈7,封闭壳体3的外端口位于油罐外且通过第一连接法兰8与外壳体9相连接,外壳体9的上部设有导热油进油孔9a,外壳体的下部设有导热油出油孔% ;外壳体的外端口通过第二连接法兰10与向铜线圈供电的接线端11连接。工作中,铜线圈7通电后产生交变磁场,电磁场对钢体材质的无缝钢管5作用产生 涡流导致发热,即通过电磁感应原理电能被转换为电磁能,电磁能再转化为热能,无缝钢管5加热导热油4,导热油4再对油罐内的原油2进行加热。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可行实施例而已,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油罐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插入于油罐内腔的圆柱状封闭壳体,所述封闭壳体的内腔中注满有导热油且安装有无缝钢管,所述无缝钢管沿所述封闭壳体的轴线延伸,所述无缝钢管的外周均匀缠绕有铜线圈,所述封闭壳体的外端口位于油罐外且通过第一连接法兰与外壳体相连接,所述外壳体的上部设有导热油进油孔,所述外壳体的下部设有导热油出油孔;所述外壳体的外端口通过第二连接法兰与向所述铜线圈供电的接线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油罐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缝钢管的圆周壁上均匀设有透油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罐预热装置,包括插入于油罐内腔的圆柱状封闭壳体,封闭壳体的内腔中注满有导热油且安装有无缝钢管,无缝钢管沿封闭壳体的轴线延伸,无缝钢管的外周均匀缠绕有铜线圈,封闭壳体的外端口位于油罐外且通过第一连接法兰与外壳体相连接,外壳体的上部设有导热油进油孔,外壳体的下部设有导热油出油孔;外壳体的外端口通过第二连接法兰与向铜线圈供电的接线端连接。铜线圈通电后产生交变磁场,电磁场对钢体材质作用产生涡流导致发热,即通过电磁感应原理电能被转换为电磁能,电磁能再转化为热能;无缝钢管加热导热油,导热油再对油罐内的原油进行加热,电路与被加热介质完全不接触,不会发生漏电或着火的危险。
文档编号F24H9/18GK202792499SQ20122043017
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8日
发明者王金彪, 戚国顺, 崔广忠, 林东胜, 韩永胜, 曹成宝 申请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石油勘探局油田建设处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