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筒烘干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12206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滚筒烘干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滚筒烘干机。本实用新型属于热风干燥机械领域。本实用新型主要利用滚筒对滚筒内的物料进行翻滚,实现物料和热风的接触干燥。
背景技术
普通滚筒烘干机主要由滚筒构成,滚筒两侧敞口,热风直接由滚筒一端进入,由另一端抽出,烘干方式为热风直接发热物料,对物料进行烘干。如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1947919U公开滚筒式烘干机,其包括圆柱形滚筒、热风机、引风机、减速电机,滚筒外表面两端设置有周向的导轨,装有滚轮的两个支座设置在滚筒的两端,滚筒上的两个周向导轨与所述的两个滚轮相配合,滚筒外表面中部固定一个齿轮,减速电机的输出轴上也固定一个齿轮,所述的两个齿轮相互啮合;滚筒的两端设置有挡风箱,滚筒的进料口设置有进料机构,出料口设置热风机,有一段风管从滚筒进料口的挡风箱连接至热风机的进风口,风管的中间依次设置引风机、冷凝过滤器和一个风口。其主要问题两端敞口,热风源直接由滚筒从一端向另一端前进,出风端热风为混合高湿气体,不能被再次利用。为此,有必要改变现有的烘干气流流动结构,将滚筒两端轴向风口封闭,热风主要通过滚筒周边的气室对滚筒加热,实现滚筒内物料烘干。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滚筒烘干机,其滚筒两端轴向风口封闭,热风主要通过对滚筒加热实现滚筒内物料的干燥。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滚筒烘干机,其包括下料斗、输送机、上箱体、下箱体、滚筒、出料端风罩和主电机;输送机固接于下料斗下方,滚筒位于上箱体和下箱体之间,出料端风罩位于滚筒出料端的外侧,其中——所述滚筒由进料端滚筒体、中端滚筒体、出料端滚筒体、1#支撑筒体、2#支撑筒体和内端盖构成;进料端滚筒体、中端滚筒体和出料端滚筒体依次固接;中空状1#支撑筒体一端穿过进料端滚筒体并与进料端滚筒体固接;内端盖固接在2#支撑筒体一端,固接有内端盖的中空状2#支撑筒体一端穿过出料端滚筒体并与出料端滚筒体固接;出料端滚筒体尾端圆周设有出料孔;所述输送机出口穿过1#支撑筒体并伸入进料端滚筒体;—所述上箱体和滚筒之间采用密封件密封,所述下箱体和滚筒之间也采用密封件密封,所述出料端风罩和滚筒之间也采用密封件7密封;——1#支撑筒体通过滚轮支撑与进料端底座固接,2#支撑筒体通过滚轮支撑与出料端底座固接;所述主电机动力输出端与2#支撑筒体的动力输入端连接;—所述出料端风罩上侧设有2#出风管,所述出料端风罩下侧设有出料口,进风口位于上箱体和/或下箱体内。进一步,——所述下料斗是预热下料斗,预热下料斗包括预热下料斗本体、位于预热下料斗本体上方的预热斗盖、筒状隔离板和闸门,预热下料斗本体下方通过闸门与所述输送机固接,预热下料斗本体内固接有一侧开口的筒状隔离板,筒状隔离板的开口侧朝下;——还设有预烘干进风管,预烘干进风管连通在所述上箱体和筒状隔离板内侧上部之间;——还设有预烘干废气排气管,预烘干废气排气管通过预热斗盖与预热下料斗本体内部连通。更进一步,所述筒状隔离板是顶部锥形且两侧下半部开孔的筒状隔离板。更进一步,还设有承料斗和叶轮式布料器,承料斗通过叶轮式布料器与所述预热斗盖固接。进一步,所述进料端滚筒体、中端滚筒体和/或出料端滚筒体内侧固接有螺旋形排布的倾斜状导流板。更进一步,所述进料端滚筒体导流板是螺旋叶片,所述出料端滚筒体导流板是螺旋叶片,所述中端滚筒导流板是两端倾斜的“N”形导流板。进一步,——所述密封件由1#密封圈、3#摩擦圈、4#摩擦圈和2#密封圈构成;——1#密封圈的一边通过2#螺栓或螺钉固接有3#摩擦圈,1#密封圈的另一边与所述滚筒的支撑筒体固接;2#密封圈的一边通过3#螺栓或螺钉固接有4#摩擦圈,2#密封圈的另一边与所述上箱体、下箱体或出料端风罩固接;3#摩擦圈和4#摩擦圈相对配合。进一步,所述中空状1#支撑筒体上还设有1#摩擦圈,所述中空状2#支撑筒体上还设有2#摩擦圈,所述滚轮装置由滚轮和滚轮两侧的轴承座组成,1#摩擦圈和2#摩擦圈的外表面均与滚轮的外表面配合。进一步,所述输送机是螺旋输送机,所述进风口位于下箱体内,所述下箱体与螺旋输送机之间连通有1#出风管。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I)滚筒两端轴向风口封闭,热风进风口能够依据需要设置在上箱体或下箱体内。热风通过上、下箱体对滚筒加热,实现滚筒内物料的干燥。(2)采用预热下料斗,上箱体内的部分热风通过预烘干进风管进入筒状隔离板,经过逆流流动,实现预热下料斗内物料的预热烘干,提高烘干效率。(3)当优选顶部锥形且两侧下半部开孔的筒状隔离板时,一方面顶部锥形的筒状隔离板,有利于使物料在预热下料斗中均匀分布,能均匀分配进入预热下料斗的物料;另一方面筒状隔离板两侧下半部开孔,有利于热风通过孔、下部敞口与预热下料斗中的物料接触,提高预热烘干效果。增设承料斗和叶轮式布料器,能更均匀的控制进料,防止堵料,提高烘干效率。叶轮式布料器在平稳送料的同时还能封闭预热下料口的进料口,防止热风溢出或者从预烘干进风管抽入冷风。(4)滚筒体内设螺旋形排布的倾斜状导流板,提高物料输送和翻转的效果,进一步提高烘干效率。进料端滚筒体导流板优选螺旋叶片、出料端滚筒体导流板优选螺旋叶片,在保证物料翻转的前提下提高其输送能力,中端滚筒体导流板优选两端倾斜的“N”形导流板,在保证物料输送的前提下提高其翻转能力。(5)运用两个相对配合的摩擦圈,使结构的简化并保证密封效果。[0030](6)滚轮与支撑筒体上的摩擦圈配合,防止支撑筒体的磨损,提高支撑筒体的使用寿命。(7)1#出风管连通下箱体与螺旋输送机,使螺旋输送机输送物料使能混入部分热风,提高滚筒烘干机的烘干效果。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视结构图;图2为图1的左视图;图3为图1的右视图;图4为图1的A部放大图;图5为图1的B部放大图;图6为图5的C部放大图;图7为图1中部件I的剖视结构图。图中1、预热下料斗,2、闸门,3、输送机,4、进料端底座,5、1#出风管,6、调节阀,
7、密封件,8、下箱体,9、进风口,10、出料端底座,11、滚轮支撑,13、出料端风罩,14、上箱体,15、滚筒,15-1、进料端滚筒体导流板,15-2、“N”形导流板,15_3、出料端滚筒体导流板,15-4、出料孔,16、分格风板,17、预烘干进风管,18、预烘干废气排气管,19、主电机,20、1#支撑筒体,21、1#摩擦圈,22、1#滚轮,23、1#轴承座,24,2#支撑筒体,25、内端盖,26、2#摩擦圈,27、链轮,28、2#滚轮,29、2#轴承座,30、1#密封圈,31、1#螺栓,32、2#螺栓,33-1,3#摩擦圈,33-2、4#摩擦圈,34、2#密封圈,35、3#螺栓,36、4#螺栓,37、承料斗,38、叶轮式布料器,39、预热斗盖,40、隔离板,41、2#出风管,42、出料口,P、摩擦间隙,S1、物料运行方向,S2、热风运动方向,S3、废气运动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实施例如图1 5所示,一种滚筒烘干机,其包括下料斗、输送机3、上箱体14、下箱体8、滚筒15、出料端风罩13和主电机19 ;输送机3固接于下料斗下方,滚筒15位于上箱体14和下箱体8之间,出料端风罩13位于滚筒出料端的外侧,其中——滚筒15由进料端滚筒体、中端滚筒体、出料端滚筒体、1#支撑筒体20、2#支撑筒体24和内端盖25构成;进料端滚筒体、中端滚筒体和出料端滚筒体依次固接;中空状1#支撑筒体20—端穿过进料端滚筒体并与进料端滚筒体固接;内端盖25固接在2#支撑筒体24 一端,固接有内端盖的中空状2#支撑筒体24 —端穿过出料端滚筒体并与出料端滚筒体固接;出料端滚筒体尾端圆周设有出料孔15-4 ;输送机3出口穿过1#支撑筒体20并伸入进料端滚筒体;—上箱体14和滚筒15之间采用密封件7密封,下箱体8和滚筒15之间也采用密封件7密封,出料端风罩13和滚筒15之间也采用密封件7密封;——1#支撑筒体20通过滚轮支撑11与进料端底座4固接,2#支撑筒体24通过滚轮支撑11与出料端底座10固接;主电机19动力输出端与2#支撑筒体24的动力输入端连接;——出料端风罩13上侧设有2#出风管41,出料端风罩13下侧设有出料口 42。热风进风口 9能够依据需要设置在上箱体16和/或下箱体8内。上箱体14内能依据需要设置若干分格风板16,下箱体8内同样能依据需要设置若干分格风板16。正常工作时,热风通过进风口 9进入上箱体16和/或下箱体8内,上箱体和下箱体一般连通。物料通过输送机3进入滚筒15内,烘干后的物料通过孔15-4和出料口 42流出滚筒15。热风通过上、下箱体对滚筒15加热,实现滚筒内物料的干燥。主电机19通过驱动2#支撑筒体24最终使滚筒15运动。物料在滚筒烘干机内沿物料运行方向SI运动,烘干物料的热风沿热风运动方向S2运动,对烘干物料后的湿热气体沿废气运动方向S3运动。主电机19与2#支撑滚筒24之间能够但不限于齿轮、链轮、带轮方式传动。以链轮为例具体说明2#支撑滚筒24上固接有链轮27,主电机19的动力输出端与链轮27之间绕接有链条。如此,主电机19通过链条和链轮27驱动2#支撑滚筒24旋转,旋转的支撑滚筒24带动滚筒15旋转。为提闻供干效率,如图7所不,在如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改进-前述下料斗优选预热下料斗1,预热下料斗I包括预热下料斗本体、位于预热
下料斗本体上方的预热斗盖39、筒状隔离板40和闸门2,预热下料斗本体下方通过闸门2与前述输送机3固接,预热下料斗本体内固接有一侧开口的筒状隔离板40,筒状隔离板40的开口侧朝下;—还设有预烘干进风管17,预烘干进风管17将前述上箱体14和筒状隔离板40内侧上部连通;——还设有预烘干废气排气管18,预烘干废气排气管18通过预热斗盖39与预热下料斗本体内部连通。如此,上箱体14内的部分热风通过预烘干进风管17进入筒状隔离板40的内侧上部,热风经过逆流流动,实现预热下料斗I内物料的预热烘干,提高烘干效率。上述闸门2能够但不限于手动闸门或自动闸门,自动闸门包括气动闸门和电动闸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明人进一步发现筒状隔离板40优选顶部锥形且两侧下半部开孔的筒状隔离板时,其具有两方面好处,一、能均匀分配进入预热下料斗的物料,二、当运用顶部锥形且两侧下半部开孔的筒状隔离板时,热风还能够通过筒状隔离板两侧下半部的孔与底部敞口与物料接触,提高预热烘干效果。此外,发明人还发现在前述预热斗盖39上增设叶轮式布料器38和承料斗37,即承料斗37通过叶轮式布料器38与前述预热斗盖39固接,其能更均匀的控制进料,防止堵料,提高烘干效率。叶轮式布料器38在平稳送料的同时还能封闭预热下料口的进料口,防止热风溢出或者从预烘干进风管抽入冷风。如图1所示,为控制物料在滚筒15内的运动情况,发明人在前述基础上提出另一改进前述进料端滚筒体、中端滚筒体和/或出料端滚筒体内侧均固接有螺旋形排布的倾斜状导流板。[0059]为具体说明,举例如下第一例,进料端滚筒体内侧固接有螺旋形排布的倾斜状导流板。第二例,中端滚筒体内侧固接有螺旋形排布的倾斜状导流板。第三例,出料端滚筒体内侧均固接有螺旋形排布的倾斜状导流板。上述第一例和/或第三例中的螺旋形排布的倾斜状导流板优选是螺旋叶片。即进料端滚筒体导流板15-1优选螺旋叶片和/或出料端滚筒体导流板15-3优选螺旋叶片。上述第二例中的螺旋形排布的倾斜状导流板优选是两端倾斜的“N”形导流板。即中端滚筒体导流板优选两端倾斜的“N”形导流板15-2。上述三例改进能依据需要任意组合。举例说明,同时采用上述三例改进,即进料端滚筒体导流板15-1优选螺旋叶片,出料端滚筒体导流板15-3优选螺旋叶片,中端滚筒体导流板优选“N”形导流板15-2。如图6所示,为采用简单结构,实现上、下箱体与滚筒之间密封或出料端风罩与滚筒之间密封,在前述基础上提出另一改进——前述密封件7由1#密封圈30、3#摩擦圈33_1、4#摩擦圈33_2和2#密封圈34构成;——1#密封圈30的一边通过2#螺栓32或螺钉固接有3#摩擦圈33_1,1#密封圈30的另一边通过1#螺栓31或螺钉与1#支撑筒体20或2#支撑筒体24固接;2#密封圈34的一边通过3#螺栓35或螺钉固接有4#摩擦圈33-2,2#密封圈34的另一边通过4#螺栓36或螺钉与前述上箱体14、下箱体8或出料端风罩13固接;3#摩擦圈33_1和4#摩擦圈33-2相对配合,其配合摩擦间隙P。如此,1#支撑筒体20和上箱体14之间通过密封件7密封,1#支撑筒体20和下箱体8之间也通过密封件7密封,2#支撑筒体24和出料端风罩13之间同样通过密封件7密封。有效防止热风意外散失。为防止支撑筒体的磨损,如图4、5所示,发明人在前述基础上提出另一改进 前述中空状1#支撑筒体20上增设1#摩擦圈21,前述中空状2#支撑筒体24上增设有2#摩擦圈26,前述滚轮装置11由滚轮22或28和滚轮两侧的轴承座23或29组成,1#轴承座23固接在进料端底座4上,2#轴承座29固接在出料端底座10上,1#摩擦圈21与1#滚轮22的外表面配合,2#摩擦圈26的外表面与2#滚轮28的外表面配合。为使输送机中混入部分热风,提高滚筒烘干机的烘干效果,如图1所示,发明人在前述基础上提出另一改进输送机3优选螺旋输送机,前述进风口 9设在下箱体8内,前述下箱体8与螺旋输送机之间连通有1#出风管5。1#出风管5上能够依据需要设置控制风量的调节阀6。如此,部分热风通过1#出风管5混入螺旋输送机,提高物料烘干效果。上述调节阀6能够但不限于手动闸门或自动闸门,自动闸门包括电动闸门。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凡采用等同或等效替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滚筒烘干机,其包括下料斗、输送机(3)、上箱体(14)、下箱体(8)、滚筒(15)、出料端风罩(13)和主电机(19);输送机(3)固接于下料斗下方,滚筒(15)位于上箱体(14)和下箱体(8)之间,出料端风罩(13)位于滚筒出料端的外侧,其特征在于 ——所述滚筒(15 )由进料端滚筒体、中端滚筒体、出料端滚筒体、1#支撑筒体(20 )、2#支撑筒体(24)和内端盖(25)构成;进料端滚筒体、中端滚筒体和出料端滚筒体依次固接;中空状1#支撑筒体(20)—端穿过进料端滚筒体并与进料端滚筒体固接;内端盖(25)固接在2#支撑筒体(24)—端,固接有内端盖的中空状2#支撑筒体(24)—端穿过出料端滚筒体并与出料端滚筒体固接;出料端滚筒体尾端圆周设有出料孔(15-4);所述输送机(3)出口穿过1#支撑筒体(20)并伸入进料端滚筒体; —所述上箱体(14)和滚筒(15)之间采用密封件(7)密封,所述下箱体(8)和滚筒(15 )之间也采用密封件(7 )密封,所述出料端风罩(13 )和滚筒(15 )之间也采用密封件(7 )密封; ——1#支撑筒体(20 )通过滚轮支撑(11)与进料端底座(4 )固接,2#支撑筒体(24 )通过滚轮支撑(11)与出料端底座(10)固接;所述主电机(19)动力输出端与2#支撑筒体(24)的动力输入端连接; —所述出料端风罩(13)上侧设有2#出风管(41 ),所述出料端风罩(13)下侧设有出料口(42),进风口(9)位于上箱体(16)和/或下箱体(8)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筒烘干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料斗是预热下料斗(I ),预热下料斗(I)包括预热下料斗本体、位于预热下料斗本体上方的预热斗盖(39)、筒状隔离板(40)和闸门(2),预热下料斗本体下方通过闸门(2)与所述输送机(3)固接,预热下料斗本体内固接有一侧开口的筒状隔离板(40),筒状隔离板(40)的开口侧朝下; ——还设有预烘干进风管(17),预烘干进风管(17)连通在所述上箱体(14)和筒状隔离板(40)内侧上部之间; ——还设有预烘干废气排气管(18),预烘干废气排气管(18)通过预热斗盖(39)与预热下料斗本体内部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滚筒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状隔离板(40)是顶部锥形且两侧下半部开孔的筒状隔离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滚筒烘干机,其特征在于还设有承料斗(37)和叶轮式布料器(38),承料斗(37)通过叶轮式布料器(38)与所述预热斗盖(39)固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筒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端滚筒体、中端滚筒体和/或出料端滚筒体内侧固接有螺旋形排布的倾斜状导流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滚筒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端滚筒体导流板(15-1)是螺旋叶片,所述出料端滚筒体导流板(15-3)是螺旋叶片,所述中端滚筒体体导流板是两端倾斜的“N”形导流板(15-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筒烘干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件(7 )由1#密封圈(30 )、3#摩擦圈(33-1)、4#摩擦圈(33_2 )和2#密封圈(34)构成; ——1#密封圈(30)的一边通过2#螺栓(32)或螺钉固接有3#摩擦圈(33-1),1#密封圈(30)的另一边与所述滚筒的支撑筒体(20或24)固接;2#密封圈(34)的一边通过3#螺栓(35 )或螺钉固接有4#摩擦圈(33-2 ),2#密封圈(34 )的另一边与所述上箱体(14 )、下箱体(8)或出料端风罩(13)固接;3#摩擦圈(33-1)和4#摩擦圈(33_2)相对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筒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状1#支撑筒体(20)上还设有1#摩擦圈(21),所述中空状2#支撑筒体(24)上还设有2#摩擦圈(26),所述滚轮装置(11)由滚轮(22或28)和滚轮两侧的轴承座(23或29)组成,1#摩擦圈(21)和2#摩擦圈(26)的外表面均与滚轮(22或28)的外表面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筒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3)是螺旋输送机,所述进风口(9)位于下箱体(8)内,所述下箱体(8)与螺旋输送机之间连通有1#出风管(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滚筒烘干机,本实用新型属于热风干燥机械领域。本实用新型的滚筒烘干机,其包括下料斗、输送机(3)、上箱体(14)、下箱体(8)、滚筒(15)、出料端风罩(13)和主电机(19);所述上箱体(14)和滚筒(15)之间采用密封件(7)密封,所述下箱体(8)和滚筒(15)之间也采用密封件(7)密封,出料端风罩(13)和滚筒(15)之间也采用密封件(7)密封;所述出料端风罩(13)上侧设有2#出风管(41),所述出料端风罩(13)下侧设有出料口(4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滚筒两端轴向风口封闭,热风主要通过对滚筒加热实现滚筒内物料的干燥。
文档编号F26B11/16GK202902780SQ20122054383
公开日2013年4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23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23日
发明者蒋立华, 尤兴锋 申请人:溧阳市永立农牧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