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调节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17545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空气调节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气调节器。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在现有的例如日本实用新型公开公报2001-210388公开的空气调节器中,空气调节器的热交换器组件包括前部热交换器a和后部热交换器b,前部热交换器a和后部热交换器b的弯曲部23上设有防止气流短路的密封部件I,所述密封部件I包括密封板2,和设在所述密封板2的两端的安装爪3。所述安装爪3自由嵌合在所述热交换器组件的圆形导热管10上,通过旋转使上述密封板2转到和上述弯曲部23抵接(参见图1和图2)。但是,现有的空气调节器中,由于热交换器有一定长度,其中间部分容易因自重发生变形,而且现有技术并未公开对于热交换器组件的前部热交换器a下部设有固定部件,容易存在热交换效率下降和因为振动和接水盘接触或热交换器本身产生噪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是有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实用新型,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热交换器变形并且防止振动和噪音的空气调节器。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调节器包括室内机,在所述室内机内,以包围贯流送风机的方式形成热交换器组件,所述热交换器组件为翅管式热交换器,包括迎风面朝向所述室内机前面的前部热交换器和所述迎风面朝向所述室内机背面的后部热交换器,所述前部热交换器的至少一部分是由具备I列导热管的热交换器层叠M层而成,所述后部热交换器是由具备I列导热管的热交换器层叠N层形成的,其中,M和N是自然数且N〈M,所述前部热交换器的最靠近迎风面的第M层热交换器的最下端位于其相邻的第M-1层的热交换器的最下端的上方,通过一个以上的固定部将第M层的最下端和第M-1层固定。因此,能够提供一种能够防止热交换器变形提高热交换效率并且防止振动和噪音的空气调节器。另外,在上述的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空气调节器中,优选所述固定部件包括板状的主体部,所述板状的主体部包括;第I卡爪,设置于所述主体部的一个端部,具有圆弧形的第I内表面,且以所述第I内表面紧贴于所述第M层热交换器的导热管的外表面的方式卡止于所述第M层热交换器的导热管上;第2卡爪,设置于所述主体部的一个端部,与所述第I卡爪相对设置,具有圆弧形的第2内表面,且以所述第2内表面紧贴于所述第M-1层热交换器的导热管的外表面的方式卡止于所述第M-1层热交换器的导热管上。依靠上述结构,可以可靠地固定所述热交换器,防止热交换器变形,提高热交换效率。另外,在上述的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空气调节器中,优选所述固定部件还包括与所述板状的主体部一体形成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突出形成在所述第M层热交换器的最下端的下方。依靠上述结构,所述突出部比热交换器组件更接近接水盘内侧面,可以防止热交换器组件因振动和接水盘接触产生噪音,另外,在上述的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空气调节器中,优选所述限位部与所述接水槽之间的间隔为Imm以下。另外,在上述的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空气调节器中,优选所述限位部抵接于所述接水槽上。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防止热交换器变形提高热交换效率并且防止振动和噪音的空气调节器。

图1是表示现有的空气调节器的热交换器组件的大致结构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现有的空气调节器的热交换器组件的大致结构的侧视图。图3是表示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空气调节器的室内机的大致结构的主视图。图4是表示第I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气调节器的大致结构的截面图。图5是表示第I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气调节器的大致结构的部分截面图。图6是表示第I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气调节器的固定部的大致结构的截面图。图7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气调节器的热交换器组件的大致结构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在此,在附图的说明中,对相同或者相当的要素标记相同的符号,省略重复的说明。(第I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气调节器包括室内机100和室外机(没有图示)。室内机100通常被安装于例如室内的墙体上。图3是表示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空气调节器的室内机的大致结构的主视图。图4是表示第I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气调节器的大致结构的截面图。如图3和图4所示,室内机100包括室内机主体101、热交换器组件20、贯流送风机30、以及接水槽40。贯流送风机30从位于室内机主体101的顶部的吸入口吸入空气,并使吸入的空气流过热交换器组件20以进行热交换,从而将通过热交换而加热或者冷却了的空气从送出口送出至室内。接水槽40用于接收在热交换器组件20的表面产生的冷凝水。另外,如图4所示,在室内机100内,以包围贯流送风机30的方式形成热交换器组件20,热交换器组件20为翅管式热交换器,包括迎风面朝向室内机前面的前部热交换器201和迎风面朝向室内机背面的后部热交换器202。在此,所谓“迎风面”,是指吸入空气从吸入格栅沿着图4中的箭头方向进入室内机后和热交换器最先接触的面。具体来说,前部热交换器201包括作为靠近贯流送风机30侧的层的第I层热交换器203和作为靠近迎风面侧的层的第2层热交换器205。所述第I层热交换器203包括折弯形成的第I段热交换器207、第2段热交换器208和第3段热交换器206,第2层热交换器205包括第4段热交换器209和第5段热交换器210,第4段热交换器209和第5段热交换器210分别大致层叠在第I段热交换器207和第2段热交换器208处,第I层热交换器203的和接水槽40接近的第3段热交换器206 (亦即,前部热交换器201的和接水槽40接近的一部分)由具备I列导热管I的热交换器层叠I层形成。另外,后部热交换器202由具备I列导热管I的热交换器层叠I层形成。并且,热交换器组件20中第I层热交换器203和第2层热交换器205依靠固定部件90相互固定。图5是表示第I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气调节器的大致结构的部分截面图。图6是表示第I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气调节器的固定部的大致结构的截面图。如图5和图6所示,前部热交换器201的最靠近迎风面的第2层热交换器205的最下端205a位于其相邻的第I层的热交换器203的最下端206a的上方。另外,固定部件90包括板状的主体部901,板状的主体部901包括第I卡爪902以及第2卡爪903。第I卡爪902设置于主体部901的一个端部904,具有圆弧形的第I内表面902S,且以第I内表面902S紧贴于第2层热交换器205的导热管I的外表面的方式卡止于第2层热交换器205的导热管I上。第2卡爪903设置于主体部901的另一个端部905,与第I卡爪902相对设置,具有圆弧形的第2内表面903S,且以第2内表面903S紧贴于第I层热交换器203的导热管I的外表面的方式卡止于第I层热交换器203的导热管I上。另外,优选固定部件90还包括与板状的主体部一体形成的限位部906,限位部906突出形成在第2层热交换器205的最下端205a的下方。另外,优选限位部906与接水槽40之间的间隔为Imm以下。但是,并不限于此,限位部906也可以抵接于接水槽40上。在此情况下,通过接水槽抵住限位部,从而可以更加可靠地将第2层热交换器的最下端和第I层热交换器固定。作为固定部件90的构成材料,优选使用弹性材料,在此情况下,可以利用固定部件的弹性变形微调整固定部件的两个卡爪之间的间距,从而即使在两个卡爪之间的间距较小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使两个卡爪向着使两个卡爪远离的方向发生弹性变形而卡合到热交换器205的导热管和热交换器203的导热管上,而且,在卡合上之后,由于固定部件的弹性恢复力,可以使固定部件更加牢固地卡止在热交换器205的导热管和热交换器203的导热管上。根据上述的空气调节器,能够防止热交换器变形并且防止振动和噪音。另外,前部热交换器201的和接水槽40接近的部分206优选由具备I列导热管I的热交换器层叠I层形成。这样,由于前部热交换器的和接水槽接近的一部分中的热交换器的层数小于前部热交换器的远离接水槽的一部分中的热交换器的层数,因此,可以加强空气调节器前部的远离接水槽的一部分中的热交换能力,从而可以提高空气调节器的制暖/制冷能力。对于上述效果的形成原因,本实用新型人们进行了探讨研究,虽然还不够明确,但是可以认为,由于现有的热交换器中在构成热交换器的翅片中设置有两列(或者两列以上)的导热管,因此,在该两列导热管之间容易通过铝制的翅片而进行热传导,从而造成热损失,相反的,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仅具备一列导热管的两层热交换器层叠,从而即使在该两层热交换器接触的情况下,该两层热交换器的多个翅片也不会完全对齐而存在错开的情况,因此,利用翅片之间的间隙而能够有效地阻隔通过铝制的翅片进行的热传导,从而能够提高与空气的热交换效率来提高空气调节器的制暖/制冷能力。(第2实施方式)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气调节器与第I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气调节器的不同在于,热交换器组件的结构不同。图7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气调节器的热交换器组件的大致结构的立体图。如图7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热交换器组件20’包括迎风面朝向室内机前面的前部热交换器201’和迎风面朝向室内机背面的后部热交换器202’。即,前部热交换器201’包括作为最靠近贯流送风机30侧的层的第I层热交换器203 ’、作为最靠近迎风面侧的层的第3层热交换器205’、以及介于第I层热交换器203’和第3层热交换器205’之间的第2层热交换器204’。后部热交换器202’包括作为最靠近贯流送风机30侧的层的第I层热交换器206’、以及作为最靠近迎风面侧的层的第2层热交换器207’。前部热交换器201’的和接水槽40接近的一部分由具备I列导热管的热交换器层叠2层形成,且包括作为最靠近贯流送风机30侧的层的第I层热交换器208’、以及作为最靠近迎风面侧的层的第2层热交换器209。即使是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气调节器,也能够实现与第I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气调节器相同的效果。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空气调节器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空气调节器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变形和变化。这些变形和变化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气调节器包括室内机, 在所述室内机内,以包围贯流送风机的方式形成热交换器组件, 所述热交换器组件为翅管式热交换器,包括迎风面朝向所述室内机前面的前部热交换器和所述迎风面朝向所述室内机背面的后部热交换器, 所述前部热交换器的至少一部分是由具备I列导热管的热交换器层叠M层而成, 所述后部热交换器是由具备I列导热管的热交换器层叠N层形成的, 其中,M和N是自然数且N〈M,所述前部热交换器的最靠近迎风面的第M层热交换器的最下端位于其相邻的第M-1层的热交换器的最下端的上方, 通过一个以上的固定部将第M层的最下端和第M-1层固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部件包括板状的主体部,所述板状的主体部包括; 第I卡爪,设置于所述主体部的一个端部,具有圆弧形的第I内表面,且以所述第I内表面紧贴于所述第M层热交换器的导热管的外表面的方式卡止于所述第M层热交换器的导热管上; 第2卡爪,设置于所述主体部的一个端部,与所述第I卡爪相对设置,具有圆弧形的第2内表面,且以所述第2内表面紧贴于所述第M-1层热交换器的导热管的外表面的方式卡止于所述第M-1层热交换器的导热管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部件还包括与所述板状的主体部一体形成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突出形成在所述第M层热交换器的最下端的下方。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部与所述接水槽之间的间隔为Imm以下。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部抵接于所述接水槽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气调节器,其包括室内机,在室内机内,以包围贯流送风机的方式形成热交换器组件,热交换器组件为翅管式热交换器,包括迎风面朝向室内机前面的前部热交换器和迎风面朝向室内机背面的后部热交换器,前部热交换器的至少一部分是由具备1列导热管的热交换器层叠M层而成,后部热交换器是由具备1列导热管的热交换器层叠N层形成的,其中,M和N是自然数且N<M,前部热交换器的最靠近迎风面的第M层热交换器的最下端位于其相邻的第M-1层的热交换器的最下端的上方,通过一个以上的固定部将第M层的最下端和第M-1层固定。因此,能够防止热交换器变形并且防止振动和噪音。
文档编号F24F13/30GK203036770SQ20122074248
公开日2013年7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8日
发明者柯峰, 沈卓君, 戴挺 申请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