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热水器无盲区温差发电式储水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20589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太阳能热水器无盲区温差发电式储水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热水器,特别涉及太阳能热水器无盲区温差发电式储水箱。
背景技术
太阳能热水器,因采用取之不竭的太阳能作为供热源,故不仅得到国家的大力提倡,也深受百姓的青睐,至目前太阳能热水器在我国仍处于产销两旺的发展态势。一般太阳能热水器主要由真空管集热器、储水箱及进出水的连接管等构件组成。其中,通常所见的储水箱均为横置的圆筒状,集热器真空管敞开的上口插入储水箱的下部位,真空管内受热的水介质与储水箱中水体不断产生循环热交换,从而骤步提高了储水箱内的水温。因受呈圆筒状水箱结构及真空管与储水箱的连接方式所决定,真空管口高出圆弧状水箱底部约80-120mm,真空管口以下部份就是储水箱内水体的循环盲区。盲区的存在,影响太阳能热水器储水箱水温的升高、和水量的使用状况。另外,现有的储水箱除储备可供人们使用的热水夕卜,基本不具备其它功能。实际上,被人们忽视的储水箱体内、外所存在的温差,却是一种可以被获得应用的新功能。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太阳能热水器无盲区温差发电式储水箱,目的在于通过改进现有储水箱的结构,以实现储水箱内热交换循环无盲区,从而进一步提高储水箱的水温和改善出水量的使用状况,并利用储水箱体内、外存在的温差,开拓其新功能。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解决方案本实用新型所称的无盲区温差发电式储水箱,包括内筒、外筒、及位于内外筒之间的保温层,且内筒、外筒的横断面形状一致。所述的内筒、外筒的横断面之形状,其上部位均呈圆弧状,底部均呈直角顶角状,且顶角的两直角边向上延伸,与中部圆弧线下端相连接。所述直角顶角的某一直角边处的内筒外壁上设置有温差发电模块。所述温差发电模块的一端与内筒的外壁作贴合式或插接式连接,其另一端暴露于箱体外的空气中。所述温差发电模块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蓄电池输入端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对太阳能热水器的传统储水箱结构进行改进,实现了储水箱内热交换循环无盲区,进一步提高了储水箱的水温和改善出水量的使用状况。(二)本实用新型根据温差发电原理,利用储水箱内筒与储水箱外的温差,设置温差发电模块,向蓄电装置充电存储电能以供使用,拓宽了储水箱的功能。(三)本实用新型作为无盲区温差发电式储水箱,还可与分体式太阳能热水器、空气源太阳能热水器等多种太阳能热水器匹配,有利于太阳能热水器的推广应用。

[0010]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外形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储水箱横断面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太阳能热水器主要由本实用新型储水箱I与真空管集热器2构成。储水箱I呈横置状,下顶角呈直角状。下顶角的直角边处内筒的外壁上设置有温差发电模块30又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储水箱I由内筒11、外筒12、及位于内外筒之间的保温层13构成,储水箱I直角顶角的一侧边设孔插入集热器真空管21,直角顶角的另一直角边的内筒的外壁上设置有温差发电模块3,储水箱I的底部设有进出水口 14,标记15为储水箱I的液面。其中与温差发电模块输出端连接的导线、蓄电池图中未予表示。本实用新型储水箱I由于底部为直角顶角,即使箱内水体较少(如图所示水平面)也不会影响正常使用,而且箱内水体越少,水温越高,即便在在冬季,只要有阳光,水温也能达到80度以上,箱体内外的明显温差,有利于提高温差发电模块的发电量,开拓了储水箱的新功能。综上,本实用新型可达到预期的发明目的。
权利要求1.太阳能热水器无盲区温差发电式储水箱,包括内筒、外筒、及位于内外筒之间的保温层,且内筒、外筒的横断面形状一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筒、外筒的横断面之形状,其上部位均呈圆弧状,底部均呈直角顶角状,且顶角的两直角边向上延伸,与中部圆弧线下端相连接;所述直角顶角的某一直角边处的内筒外壁上设置有温差发电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太阳能热水器无盲区温差发电式储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差发电模块的一端与内筒的外壁作贴合式或插接式连接,其另一端暴露于箱体外的空气中,温差发电模块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蓄电池输入端相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太阳能热水器无盲区温差发电式储水箱。该储水箱内筒与外筒相一致的横断面形状,其上部位均呈圆弧状,底部均呈直角顶角状,且顶角的两直角边向上延伸,与中部圆弧线下端相连接;且直角顶角的某一直角边处的内筒外壁上设置有温差发电模块。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储水箱内热交换循环无盲区,进一步提高了储水箱的水温和改善出水量的使用状况;还根据温差发电原理,利用储水箱内外的温差,设置温差发电模块,向蓄电装置充储电能,拓宽了储水箱的功能。本实用新型还可与分体式太阳能热水器、空气源太阳能热水器等多种太阳能热水器匹配,有利于太阳能热水器的推广应用。
文档编号F24J2/46GK203053064SQ20132004501
公开日2013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28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28日
发明者董昶福 申请人:董昶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