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看台空调地送风结构及施工方法

文档序号:4651199阅读:326来源:国知局
一种看台空调地送风结构及施工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看台空调地送风结构及施工方法,属于建筑隔音【技术领域】,用于解决传统的大型场馆采用上送风方式能耗大的问题。看台空调地送风结构包括依次连通的空气腔、若干通风管、空气槽以及若干出风口;空气腔设置于看台的下方,空气腔通过管道与空调送风主机连通,若干通风管沿着看台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于立梁和/或面板内,立梁、面板、外部结构层与地面或相邻的下一级台阶中的面板围合形成空气槽,出风口设置于外部结构立层中,出风口与空气槽连通。本发明的看台空调地送风结构,降低了空调送风能耗,出风口出风平缓稳定,具有较好的舒适度,且适合在大型场馆的高大空间内使用。本发明的看台地送风出风口结构的施工方法简单,缩短了工期。
【专利说明】—种看台空调地送风结构及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建筑隔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看台空调地送风结构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现代化的大型体育馆和音乐厅等大型场馆建筑,需要满足舒适卫生的环境要求,即合适的室内空气温度、湿度、风速和噪声标准等。然而,传统的中央空调系统通常采用顶棚送风(上送风)的送风方式,使送风气流与室内空气充分混合,这样虽然能够使得室内的温湿度在空间上基本分布均匀,但是室内看台区空气品质较差,且空调系统要承担整个空间的负荷,能耗较高。因此,如何提供一种适合在大型场馆的高大空间内使用,能耗低的看台空调送风结构及施工方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大型场馆的节约空间、能耗低的看台空调地送风结构及施工方法,以解决传统的大型场馆采用上送风方式能耗大的问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看台空调地送风结构,所述看台包括至少两级呈阶梯形状搭接的台阶,每级所述台阶包括一立梁、一面板及外部结构层,所述面板垂直设置于所述立梁的上方,所述面板的一端沿水平方向延伸一段距离,所述面板的另一端与相邻的上一级台阶中的所述立梁的下端垂直搭接,所述面板的外侧设有所述外部结构层,所述外部结构层包括垂直连接的外部结构水平层与外部结构立层,所述外部结构立层设置于所述面板的一端的侧面且向下延伸至地面或者相邻的下一级台阶中的面板上,所述外部结构水平层设置于所述面板的一端的上表面且水平延伸至相邻的上一级台阶中的所述外部结构立层上,所述看台空调地送风结构包括依次连通的空气腔、若干通风管、空气槽以及若干出风口 ;所述空气腔设置于所述看台的下方,所述空气腔通过管道与空调送风主机连通,若干所述通风管沿着看台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立梁和/或所述面板内,所述立梁、所述面板、所述外部结构层与地面或相邻的下一级台阶中的面板围合形成所述空气槽,所述出风口设置于所述外部结构立层中,所述出风口与所述空气槽连通。
[0006]进一步地,所述外部结构层包括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中间层以及装饰层,位于外部结构立层中的中间层向下延伸至所述面板的下沿,位于外部结构立层中的装饰层向下延伸至地面或者相邻的下一级台阶中的面板,所述出风口设置于位于所述外部结构立层的所述装饰层中。
[0007]进一步地,所述出风口的形状为楔形。
[0008]进一步地,所述出风口与所述面板的夹角β为15° _45°。
[0009]进一步地,所述立梁和所述面板靠近所述空气槽的一侧均填设有岩棉。
[0010]进一步地,还包括出风口栅格,所述出风口栅格设置于所述出风口远离所述空气槽的一端。
[0011]进一步地,所述空气槽的宽X高为300mmX300mm。
[0012]看台空调地送风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3]步骤一:混凝土浇筑第一级台阶,并在所述第一级台阶的所述立梁或所述面板内预留若干安装洞;
[0014]步骤二:在步骤一所述的第一级台阶上方混凝土浇筑第二级台阶,并在所述第二级台阶的所述立梁或所述面板内预留若干安装洞;
[0015]步骤三:重复所述步骤二,直至完成整个看台的施工;
[0016]步骤四:待所述看台的混凝土达到强度要求后,在若干所述安装洞内对应安装若干所述通风管;
[0017]步骤五:分别在各级所述台阶的所述面板的上表面和侧表面由内向外依次施工所述中间层和所述装饰层,并在所述装饰层上开设所述出风口。
[0018]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0019]1、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看台空调地送风结构,看台包括至少两级呈阶梯形状搭接的台阶,每级台阶包括一立梁、一面板及外部结构层,面板垂直设置于立梁的上方,面板的一端沿水平方向延伸一段距离,面板的另一端与相邻的上一级台阶中的立梁的下端垂直搭接,面板的外侧设有外部结构层,外部结构层包括垂直连接的外部结构水平层与外部结构立层,外部结构立层设置于面板的一端的侧面且向下延伸至地面或者相邻的下一级台阶中的面板上,外部结构水平层设置于面板的一端的上表面且水平延伸至相邻的上一级台阶中的外部结构立层上;看台空调地送风结构包括依次连通的空气腔、若干通风管、空气槽以及若干出风口 ;空气腔设置于看台的下方,空气腔通过管道与空调送风主机连通,若干通风管沿着看台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于立梁和/或面板内,立梁、面板、外部结构层与地面或相邻的下一级台阶中的面板围合形成空气槽,出风口设置于外部结构立层中,出风口与空气槽连通。采用看台空调地送风方式,空气槽将各支流的空调风汇合后再通过出风口送往看台外部空间,从而空调风在看台区形成均匀的温度和速度,无强烈的吹风感,而且避免了观众脑后送风,达到了舒适的送风效果。而且,空调风从位于台阶侧面的出风口吹出来,是从观众座椅底下送风,无需承担整个场馆大空间的负荷,降低了空调送风的能耗,提高了送风效率。
[0020]2、本发明的看台空调地送风结构的施工方法,通过在看台主体结构施工时预留安装孔洞,然后在施工看台的装饰层时再在预留的安装空调内铺设通风管道,操作简便,节省了施工时间。同时,能够实现在体育馆、音乐厅等大型场馆中规模化施工,具有较好的推广意义。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1]本发明的看台空调地送风结构及施工方法由以下的实施例及附图给出。
[0022]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看台空调地送风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图1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看台空调地送风结构及施工方法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
[0025]下面结合图1和图2详细说明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看台空调地送风结构。
[0026]图1是体育馆或音乐厅等大型场馆看台的侧视图,图2是图1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
[0027]如图2所示,看台包括至少两级呈阶梯形状搭接的台阶,每级台阶包括一立梁1、一面板2以及外部结构层(图中未示出),面板2垂直设置于立梁I的上方,面板2的一端沿水平方向延伸一段距离,面板2的另一端与相邻的上一级台阶中的立梁I的下端垂直搭接,面板2的外侧设有外部结构层,外部结构层包括垂直连接的外部结构水平层(图中未示出)与外部结构立层(图中未示出),外部结构立层设置于面板2的一端的侧面且向下延伸至地面或者相邻的下一级台阶中的面板2上,外部结构水平层设置于面板2的一端的上表面且水平延伸至相邻的上一级台阶中的外部结构立层上,看台空调地送风结构包括依次连通的空气腔5、若干通风管6、空气槽7以及若干出风口 8 ;空气腔5设置于看台的下方,空气腔5通过管道与空调送风主机(图中未示出)连通,若干通风管6沿着看台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于立梁I和/或面板2内,立梁1、面板2、外部结构层与地面或相邻的下一级台阶中的面板2围合形成空气槽7,出风口 8设置于外部结构立层中,出风口 8与空气槽7连通。
[0028]继续参考图2,通常,体育场馆或音乐厅等大型场馆,空间高大,室内人员集中,并且观看节目时,室内封闭,对噪声控制要求严格。本实施例的看台地送风结构能够满足前述要求。具体来说,采用本实施例的看台地送风结构送风,空调风首先通过空调送风主机的管路进入若干空气腔5,由于每个空气腔5连接有若干通风管6,因而空调风流经空气腔5进入通风管6形成支流,然后各个支流的空调风分别穿过若干通风管6全部汇集到空气槽7,最后经汇合的空调风通过与空气槽7对应设置的出风口 8进入看台外部空间,从而达到看台区平缓稳定的送风效果。也就是说,在由多级台阶组成的阶梯形状的看台中,每一级台阶上设有一排看台座椅,每排座椅下方的对应一级台阶内设有一个空气槽7,面板2的外部结构立层中设置出风口 8,出风口 8与空气槽7连通。由于空气槽7将各支流空调风混合,起到了缓冲作用,从而空调风在看台区形成均匀的温度场和速度场,无强烈的吹风感,而且避免了观众脑后送风,达到了舒适的送风效果。而且,空调风从位于台阶侧面的面板2的外部结构立层中的出风口 8吹出来,是从座椅底下送风,直接将空调风送至观众区,无需承担整个场馆大空间的负荷,降低了空调送风的能耗,提高了送风效率。此外,在场馆内进行乒乓球、羽毛球、篮球、排球等比赛时,都对风速大小有要求。采用看台空调地送风方式,出风口8的风速都在规定的风速范围内,对各种球类比赛没有影响,能够满足各种体育项目对比赛场地的环境要求。当然,为了尽可能节省能量,可以根据观众在看台分布情况,采用多系统分区设置看台区的空调送风。
[0029]继续参考图2,外部结构层包括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中间层3以及装饰层4,位于外部结构立层中的中间层3向下延伸至面板2的下沿,位于外部结构立层中的装饰层4向下延伸至地面或者相邻的下一级台阶中的面板2,出风口 8设置于位于外部结构立层的装饰层4中。同时,位于面板2的侧表面的装饰层4向下一直延伸至下一级台阶中的面板2上。
[0030]继续参考图2,通常,根据风量的大小以及各级台阶的结构受力稳定性,来确定通风管6的个数。若干通风管6均分别独立贯穿设置于立梁I内或面板2内。每级台阶的若干通风管5均与该级台阶中对应设置的一个空气槽7连通。观众坐椅设置于面板2的上方,而面板2靠近出风口 8的一侧是悬空的,即面板2仅有一端受力,面板2的另一端搭设在立梁I上。故为了满足面板2结构受力稳定性要求,空气槽7的尺寸可以选择为:宽X高为300_X 300mm,其长度可以与台阶的长度一致,或者是其他能满足风量、风速以及台阶结构稳定性功能要求的合适长度。
[0031]继续参考图2,特别地,为了更好地提升空调风送风效率,出风口 8的形状为楔形。通过设计楔形的出风口 8,可以使得由空气槽7传送的空调风由下向上排风而产生紊流,从而减少空调风的能耗,实现高效送风。根据风量大小以及单位时间需要送风的面积大小,出风口 8与面板2的夹角β为15° -45°。
[0032]继续参考图2,为了满足大型场地空间的隔声消音要求,立梁I和面板2靠近空气槽7的一侧均填设有岩棉9。
[0033]继续参考图2,进一步地,看台空调地送风结构还包括出风口栅格(图中未示出),出风口栅格设置于出风口 8远离空气槽7的一端,以使得空调风地送风更加稳定,更加平缓,给观众带来更多的舒适感。
[0034]下面继续参考图2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看台空调地送风结构的施工方法。
[0035]看台空调地送风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6]步骤一:混凝土浇筑第一级台阶,并在第一级台阶的立梁I或面板2内预留若干安装洞(图中未示出);
[0037]步骤二:在步骤一的第一级台阶上方混凝土浇筑第二级台阶,并在第二级台阶的立梁I或面板2内预留若干安装洞;
[0038]步骤三:重复步骤二,直至完成整个看台的施工;
[0039]步骤四:待看台的混凝土达到强度要求后,在若干安装洞内对应安装若干通风管6 ;
[0040]步骤五:分别在各级台阶的面板2的上表面和侧表面由内向外依次施工中间层3和装饰层4,并在装饰层4上开设出风口 8。
[0041]具体来说,在看台空调地送风结构施工方法中,是在看台主体结构施工时预留安装孔洞,然后在施工看台的装饰层时再在预留的安装空调内铺设通风管道,操作简便,节省了施工时间。
[0042]综上所述,本发明的看台空调地送风结构中,看台包括至少两级呈阶梯形状搭接的台阶,每级台阶包括一立梁、一面板及外部结构层,面板垂直设置于立梁的上方,面板的一端沿水平方向延伸一段距离,面板的另一端与相邻的上一级台阶中的立梁的下端垂直搭接,面板的外侧设有外部结构层,外部结构层包括垂直连接的外部结构水平层与外部结构立层,外部结构立层设置于面板的一端的侧面且向下延伸至地面或者相邻的下一级台阶中的面板上,外部结构水平层设置于面板的一端的上表面且水平延伸至相邻的上一级台阶中的外部结构立层上;看台空调地送风结构包括依次连通的空气腔、若干通风管、空气槽以及若干出风口 ;空气腔设置于看台的下方,空气腔通过管道与空调送风主机连通,若干通风管沿着看台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于立梁和/或面板内,立梁、面板、外部结构层与地面或相邻的下一级台阶中的面板围合形成空气槽,出风口设置于外部结构立层中,出风口与空气槽连通。采用看台空调地送风方式,空气槽将各支流的空调风汇合后再通过出风口送往看台外部空间,从而空调风在看台区形成均匀的温度和速度,无强烈的吹风感,而且避免了观众脑后送风,达到了舒适的送风效果。而且,空调风从位于台阶侧面的出风口吹出来,是从观众座椅底下送风,无需承担整个场馆大空间的负荷,降低了空调送风的能耗,提高了送风效率。此外,出风口为楔形形状,空调风从出风口出来时,由下向上排风,从而可以进一步提升空调风的送风效率。通过在立梁和面板靠近空气槽的一侧填设岩棉,起到了降低送风噪音的效果。而且,看台空调地送风结构的施工方法简单,仅需在看台主体结构施工时预留安装孔洞,安装方便,缩短了工期。
[0043]本发明的上述描述仅是对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描述,并非对本发明范围的任何限定。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揭示内容做的任何变更、修饰,均属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看台空调地送风结构,所述看台包括至少两级呈阶梯形状搭接的台阶,每级所述台阶包括一立梁、一面板及外部结构层,所述面板垂直设置于所述立梁的上方,所述面板的一端沿水平方向延伸一段距离,所述面板的另一端与相邻的上一级台阶中的所述立梁的下端垂直搭接,所述面板的外侧设有所述外部结构层,所述外部结构层包括垂直连接的外部结构水平层与外部结构立层,所述外部结构立层设置于所述面板的一端的侧面且向下延伸至地面或者相邻的下一级台阶中的面板上,所述外部结构水平层设置于所述面板的一端的上表面且水平延伸至相邻的上一级台阶中的所述外部结构立层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看台空调地送风结构包括依次连通的空气腔、若干通风管、空气槽以及若干出风口 ;所述空气腔设置于所述看台的下方,所述空气腔通过管道与空调送风主机连通,若干所述通风管沿着看台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立梁和/或所述面板内,所述立梁、所述面板、所述外部结构层与地面或相邻的下一级台阶中的面板围合形成所述空气槽,所述出风口设置于所述外部结构立层中,所述出风口与所述空气槽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看台空调地送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结构层包括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中间层以及装饰层,位于外部结构立层中的中间层向下延伸至所述面板的下沿,位于外部结构立层中的装饰层向下延伸至地面或者相邻的下一级台阶中的面板,所述出风口设置于位于所述外部结构立层的所述装饰层中。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看台空调地送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的形状为楔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看台空调地送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与所述面板的夹角β为15° -45°。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看台空调地送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梁和所述面板靠近所述空气槽的一侧均填设有岩棉。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看台空调地送风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出风口栅格,所述出风口栅格设置于所述出风口远离所述空气槽的一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看台空调地送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槽的宽X高为300mmX 300mm。
8.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看台空调地送风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混凝土浇筑第一级台阶,并在所述第一级台阶的所述立梁或所述面板内预留若干安装洞; 步骤二:在步骤一所述的第一级台阶上方混凝土浇筑第二级台阶,并在所述第二级台阶的所述立梁或所述面板内预留若干安装洞; 步骤三:重复所述步骤二,直至完成整个看台的施工; 步骤四:待所述看台的混凝土达到强度要求后,在若干所述安装洞内对应安装若干所述通风管; 步骤五:分别在各级所述台阶的所述面板的上表面和侧表面由内向外依次施工所述中间层和所述装饰层,并在所述装饰层上开设所述出风口。
【文档编号】F24F13/02GK104315687SQ201410525022
【公开日】2015年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8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8日
【发明者】陈雪峡, 郑凯华, 姚华伟, 金嘉玮, 周晓莉, 黄轶, 曹文根 申请人:上海建工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