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热锅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54595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余热锅炉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余热锅炉。主要解决了现有的余热锅炉清理灰尘不方便的问题。其特征在于:热交换管网(4)穿过螺旋状隔片(6),隔片(6)中间设有中心圆筒(7),下水箱(3)的下方设有沉降灰室(8),锅炉外壳(1)活动套在上水箱(2)、下水箱(3)、热交换管网(4)及隔片(6)的外部,锅炉外壳(1)内壁、中心圆筒(7)外壁及隔片(6)围成螺旋烟道。该余热锅炉采用可吊起的锅炉外壳和螺旋烟道的设计,具有清灰方便及节能效果好的特点。
【专利说明】余热锅炉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利用燃煤余热的装置,具体涉及一种余热锅炉。
【背景技术】
[0002]燃煤锅炉是用煤炭作为燃料,煤炭燃烧产生的热量将锅炉内的水烧热或转化为蒸汽,煤炭燃烧产生的烟气通过烟道排出。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和节省能源,通常在烟气通道内设置热交换管网,热交换管网与储水箱相通,形成余热锅炉。现有的余热锅炉由于结构原因,清理灰尘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了克服现有的余热锅炉清理灰尘不方便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余热锅炉,该余热锅炉采用可吊起的锅炉外壳和螺旋烟道的设计,具有清灰方便及节能效果好的特点。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余热锅炉,包括锅炉外壳、上水箱、下水箱及热交换管网,上水箱和下水箱之间通过热交换管网及回水管相通,热交换管网穿过螺旋状隔片,隔片中间设有中心圆筒,中心圆筒的上端与上水箱的下端面之间有一定的距离,中心圆筒的下端贯穿下水箱,下水箱的下方设有沉降灰室,沉降灰室的上部与燃煤锅炉的炉膛相通,中心圆筒与沉降灰室相通;锅炉外壳活动套在上水箱、下水箱、热交换管网及隔片的外部,锅炉外壳的内壁与隔片边缘相贴合,锅炉外壳的下端侧壁设有排烟口,锅炉外壳内壁、中心圆筒外壁及隔片围成螺旋烟道。
[0005]所述的锅炉外壳的内壁和外壁均设有隔热层。
[0006]所述的锅炉外壳的上端设有吊装环,吊装环与起重装置相连。
[0007]所述的起重装置为手动葫芦或电动葫芦。
[0008]所述的沉降灰室上方设有锥形台,锅炉外壳的下端设有与锥形台配合的锥形口。
[0009]所述的锅炉外壳呈上方小下方大的圆锥形。
[0010]所述的排烟口内设有伸缩式接头。
[0011 ] 所述的下水箱上方设有落灰板。
[0012]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采取上述技术方案,烟气能较长时间与热交换管网进行热交换,烟气内所含的热量能够充分利用。清灰时将锅炉外壳吊起,螺旋烟道外露,很方便就能将隔片中间热交换管网处存积的灰尘清理干净,清灰省时省力。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1-锅炉外壳,2-上水箱,3-下水箱,4-热交换管网,5-回水管,6-隔片,7-中心圆筒,8-沉降灰室,9-排烟口,10-吊装环,11-起重装置,12-锥形台,13-锥形口,14-伸缩式接头,15-落灰板。【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6]由图1所示,该余热锅炉包括锅炉外壳1、上水箱2、下水箱3及热交换管网4,上水箱2和下水箱3之间通过热交换管网4及回水管5相通,热交换管网4穿过螺旋状隔片6,隔片6中间设有中心圆筒7,回水管5从中心圆筒7中穿过并采取隔热处理,以保证上水箱2中的冷水回流到下水箱3内,中心圆筒7的上端与上水箱2的下端面之间有一定的距离,中心圆筒7的下端贯穿下水箱3,下水箱3的下方设有沉降灰室8,沉降灰室8的上部与燃煤锅炉的炉膛相通,中心圆筒7与沉降灰室8相通;锅炉外壳I活动套在上水箱2、下水箱3、热交换管网4及隔片6的外部,锅炉外壳I的内壁与隔片6边缘相贴合,锅炉外壳I的下端侧壁设有排烟口 9,锅炉外壳I内壁、中心圆筒7外壁及隔片6围成螺旋烟道。由于采取上述技术方案,烟气从燃煤锅炉的炉膛经沉降灰室8进入中心圆筒7,烟气到达中心圆筒7上端后进入螺旋烟道内并螺旋向下,最后烟气从排烟口 9排出,在此过程中,热水进入上水箱2,冷水在下水箱3内,热交换管网4内的水也上方温度高下方温度低,随着烟气温度的下降,烟气始终保持与热交换管网4内的水有一定的温差,螺旋烟道的设计使烟气能够充分与热交换管网4接触,烟气能较长时间与热交换管网4进行热交换,烟气内所含的热量能够充分利用。上述过程中,烟气中的灰尘一部分沉降到沉降灰室8内,当然螺旋烟道中也会存积一定的灰尘,需定期清理,以达到最佳的热交换效率,清灰时将锅炉外壳I吊起,螺旋烟道外露,很方便就能将隔片6中间热交换管网4处存积的灰尘清理干净,清灰省时省力。
[0017]所述的锅炉外壳I的内壁和外壁均设有隔热层(图中未画出)。锅炉外壳I的内壁的隔热层可以采用耐火砖摞起,以保证锅炉外壳I的使用寿命,隔热层起保温隔热的作用,避免烟气热量损失。
[0018]所述的锅炉外壳I的上端设有吊装环10,吊装环10与起重装置11相连。吊装环10对称设计,以锅炉外壳I能够被平稳垂直吊起为准。
[0019]所述的起重装置10为手动葫芦或电动葫芦。起重装置11安装在锅炉外壳I正上方的房梁上,清灰时吊装锅炉外壳I方便。
[0020]所述的沉降灰室8上方设有锥形台12,锅炉外壳I的下端设有与锥形台12配合的锥形口 13。锅炉外壳I能够与锥形台12自动对心并达到较好的密封效果。
[0021]所述的锅炉外壳I呈上方小下方大的圆锥形。锅炉外壳I吊起和落下时不易刮碰到隔片6,使锅炉外壳I吊起和扣下更加方便。
[0022]所述的排烟口 8内设有伸缩式接头14。锅炉外壳I在吊起前将伸缩式接头14推入到排烟口 8内,锅炉外壳I落下后再将伸缩式接头14拉出,连接方便。
[0023]所述的下水箱3上方设有落灰板15。工作时,对落灰板15与下水箱3之间的腔室进行引风抽灰,避免灰尘堆积影响烟气排放。
【权利要求】
1.一种余热锅炉,包括锅炉外壳(I)、上水箱(2)、下水箱(3)及热交换管网(4),上水箱⑵和下水箱(3)之间通过热交换管网⑷及回水管(5)相通,其特征在于:热交换管网(4)穿过螺旋状隔片(6),隔片(6)中间设有中心圆筒(7),中心圆筒(7)的上端与上水箱(2)的下端面之间有一定的距离,中心圆筒(7)的下端贯穿下水箱(3),下水箱(3)的下方设有沉降灰室(8),沉降灰室(8)的上部与燃煤锅炉的炉膛相通,中心圆筒(7)与沉降灰室(8)相通;锅炉外壳(I)活动套在上水箱(2)、下水箱(3)、热交换管网(4)及隔片(6)的外部,锅炉外壳(I)的内壁与隔片(6)边缘相贴合,锅炉外壳(I)的下端侧壁设有排烟口(9),锅炉外壳⑴内壁、中心圆筒(7)外壁及隔片(6)围成螺旋烟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热锅炉,其特征在于:锅炉外壳(I)的内壁和外壁均设有隔热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余热锅炉,其特征在于:锅炉外壳(I)的上端设有吊装环(10),吊装环(10)与起重装置(11)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余热锅炉,其特征在于:起重装置(11)为手动葫芦或电动葫 芦。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余热锅炉,其特征在于:沉降灰室(8)上方设有锥形台(12),锅炉外壳(I)的下端设有与锥形台(12)配合的锥形口(1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余热锅炉,其特征在于:锅炉外壳(I)呈上方小下方大的圆锥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余热锅炉,其特征在于:排烟口(8)内设有伸缩式接头(14)。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余热锅炉,其特征在于:下水箱(3)上方设有落灰板(15)。
【文档编号】F24H1/00GK203704306SQ201420048662
【公开日】2014年7月9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24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24日
【发明者】李志明 申请人:李志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