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净化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656692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气净化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气净化器,包括前壳、后壳、安装在后壳上的进风网、面板及固定支架和安装在前壳两侧面的出风口;后壳与进风网之间依次安装有光触媒滤网、除VOC滤网、HEPA滤网和活性碳滤网;前壳与后壳的空腔内安装有UV灯、电源PCB、马达和负离子产生器,马达和负离子产生器均通过端子与电源PCB相连接的。面板下方的后壳上设有空气感应PCB和控制PCB;控制PCB上设有开关按钮、UV灯/负离子键、睡眠模式键、风速键、定时/预约键、儿童锁键和滤网更换指示灯。本实用新型可高效去除PM2.5且可产生负离子;另外,具有超静音舒适睡眠、多档风速、定时、预约、儿童锁和自动更换滤网提示功能。
【专利说明】一种空气净化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气净化器,具体涉及一种可高效去除PM2.5且可产生负离子的空气净化器。
【背景技术】
[0002]每个人每天平均要吸入约I万升的空气,人体的生理结构决定了对PM2.5没有任何过滤、阻拦能力,进入肺泡的微尘可迅速被吸收、不经过肝脏解毒直接进入血液循环分布到全身。加重呼吸系统疾病,甚至引起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冠状动脉等心脏疾病。家中PM2.5的来源包括花粉、吸烟、厨房烟气和装修材料。
[0003]现有的空气净化器不能高效净化PM2.5 ;另外,每个人每天至少8小时以上在封闭的室内环境中度过,现有的空气净化器并没有产生负离子的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高效去除PM2.5且可产生负离子的空气净化器。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净化器,包括前壳、后壳、安装在后壳上的进风网、面板及固定支架和安装在前壳两侧面的出风口 ;后壳与进风网之间依次安装有光触媒滤网、除VOC滤网、HEPA滤网和活性碳滤网;前壳与后壳的空腔内安装有UV灯、电源PCB、马达和负离子产生器,马达和负离子产生器均通过端子与电源PCB相连接的。活性碳滤网能够高效净化有毒气体,可以取代传统防尘滤网和过敏原滤网,吸附异味、大颗粒灰尘、花粉及动物毛发等。HEPA滤网对0.3微米(头发直径的1/200)以上的微粒去除效率可达到99.97%以上,可有效过滤烟雾,灰尘等空气微粒。抗菌滤网对常见致病细菌杀灭率可达99.9%。除VOC滤网能够有效的去除甲醛、甲苯和二甲苯等物质。负离子能够主动捕捉和还原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和氧自由基(活性氧),提升负氧含量,中和带正电的空气飘尘无电荷后沉降,使空气得到净化保护人体健康。
[0007]上述面板下方的后壳上设有空气感应PCB和控制PCB ;控制PCB上设有开关按钮、UV灯/负离子键、睡眠模式键、风速键、定时/预约键、儿童锁键和滤网更换指示灯。
[0008]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与控制PCB相对应的遥控器。面板触控和遥控器可实现双重操作。
[0009]上述进风网上设有凹槽,凹槽内安装有磁铁,前壳与后壳的空腔内还安装有与磁铁相对应的磁阀开关PCB。在对各滤网进行拆卸时,磁铁与磁阀开关PCB配合使用,可起到断电保护。
[0010]上述前壳的外表面设有内装饰圈,前壳的内侧设有导光板和反光纸,所述导光板与内装饰圈相连接,所述反光纸与导光板相连接。
[0011]本实用新型可高效去除PM2.5且可产生负离子;另外,具有超静音舒适睡眠、多档风速、定时、预约、儿童锁和自动更换滤网提示功能;面板触控和遥控器可实现双重操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图1的装配图;
[0014]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图。
[0015]图中各标号:前壳1、出风口 2、后壳3、进风网4、面板5、固定支架6、光触媒滤网
7、除VOC滤网8、HEPA滤网9、UV灯10、电源PCB11、马达12、负离子产生器13、空气感应PCB14、控制PCB15、遥控器16、凹槽17、磁铁18、磁阀开关PCB19、内装饰圈20、导光板21、反光纸22。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0017]参见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空气净化器,包括前壳1、安装在前壳I两侧面的左出风口、右出风口、后壳3、安装在后壳3上侧的进风网4、安装在后壳3上端的面板5、安装在后壳3下侧的固定支架6。
[0018]在后壳3与进风 网4之间依次安装有光触媒滤网7、除VOC滤网8、HEPA滤网9(含抗菌滤网)和活性碳滤网。活性碳滤网能够高效净化有毒气体,可以取代传统防尘滤网和过敏原滤网,吸附异味、大颗粒灰尘、花粉及动物毛发等。HEPA滤网9对0.3微米(头发直径的1/200)以上的微粒去除效率可达到99.97%以上,可有效过滤烟雾,灰尘等空气微粒。抗菌滤网对常见致病细菌杀灭率可达99.9%。除VOC滤网8能够有效的去除甲醛、甲苯和二甲苯等物质。
[0019]前壳I与后壳3的空腔内安装有两个UV灯10、电源PCB11、马达12和负离子产生器13,马达12和负离子产生器13均通过端子与电源PCBll相连接的。
[0020]本实用新型产生的负离子能够主动捕捉和还原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和氧自由基(活性氧),提升负氧含量,中和带正电的空气飘尘无电荷后沉降,使空气得到净化保护人体健康。
[0021]在面板5下方的后壳3上安装有空气感应PCB14、控制PCB15和与控制PCB15相对应的遥控器16。面板5触控和遥控器16可实现双重操作。
[0022]控制PCB15上设有开关按钮、UV灯/负离子键、睡眠模式键、风速键、定时/预约键、J L童锁键和滤网更换指示灯。
[0023]按下开关键,空气感应PCB14自动检测空气质量好坏,检测时间为3min,然后自动调整马达12转速。开机后,UV灯10和负离子键默认是打开的,按一下先关其中的一个,再按一下,关另外一个,以此循环下去。睡眠模式键、风速键、定时/预约键、儿童锁键和滤网更换指示灯均通过控制PCB15进行控制。
[0024]按下开关按钮,系统启动并在Auto模式下运行。按下睡眠模式键,灯光减弱,机器以最低转速运行。连续触控风速键,风速连续切换循环,Auto…Low...Med…High…Auto循环。机器运转时,触摸定时/预约键,可设置关机时间,机器待机时,触摸定时/预约键,可设置开机时间,设置时,将手指连续点按此键,机器会从I小时转到7小时,然后从7小时再切换到设置前状态。系统启动和儿童锁解锁后,触摸UV灯/负离子键,定时键,风速键,睡眠键才有效。系统启动后,触摸此按键3S后,其他按键处于锁住状态,儿童锁锁住后,其他按键都无效,只有再按3S解锁后,其他按键才有效。当滤网计时达到使用寿命时,对应红色的滤网寿命指示灯亮,更换滤网前,需先关机,然后拔掉电源插头,更换滤网后,将进风网4安装好,通电开机,指示灯仍然亮着,此时需要用铅笔等细小物体按下圆柱按钮3s,指示灯灭掉,新滤网的使用开始计时。
[0025]在进风网4上设有凹槽17,凹槽17内安装有磁铁18,前壳I与后壳3的空腔内还安装有与磁铁18相对应的磁阀开关PCB19。在对各滤网进行拆卸时,磁铁18与磁阀开关PCB19配合使用,可起到断电保护。
[0026]在前壳I的外表面设有内装饰圈20,前壳I的内侧设有导光板21和反光纸22,导光板21与内装饰圈20相连接,反光纸22与导光板21相连接。
[0027]本实用新型采用超薄设计,并且安装有多层过滤层,可以高效的去除PM2.5 ;另夕卜,具有超静音舒适睡眠、多档风速、定时、预约、儿童锁和自动更换滤网提示功能;面板5触控和遥控器16可实现双重操作。
[0028]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权利要求】
1.一种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壳(I)、后壳(3)、安装在后壳(3)上的进风网(4)、面板(5)及固定支架(6)和安装在前壳(I)两侧面的出风口(2); 所述后壳(3)与进风网(4)之间依次安装有光触媒滤网(7)、除VOC滤网(8)、HEPA滤网(9)和活性碳滤网; 所述前壳(I)与后壳(3)之间的空腔内安装有UV灯(10)、电源PCB (11)、马达(12)和负离子产生器(13),所述马达(12)和负离子产生器(13)均通过端子与电源PCB (11)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面板(5)下方的后壳(3)上设有空气感应PCB (14)和控制PCB (15); 所述控制PCB (15)上设有开关按钮、UV灯/负离子键、睡眠模式键、风速键、定时/预约键J L童锁键和滤网更换指示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与控制PCB (15)相对应的遥控器(1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风网(4)上设有凹槽(17),所述凹槽(17)内安装有磁铁(18),所述前壳(I)与后壳(3)之间的空腔内还安装有与磁铁(18)相对应的磁阀开关PCB (19)。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壳(I)的外表面设有内装饰圈(20),前壳(I)的内侧设有导光板(21)和反光纸(22),所述导光板(21)与内装饰圈(20)相连接,所述反光纸(22)与导光板(21)相连接。
【文档编号】F24F1/02GK203797806SQ201420132657
【公开日】2014年8月27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24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24日
【发明者】李佳彰, 刘文选 申请人:昆山奕昕电机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