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内机的配线保护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内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660190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空调内机的配线保护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内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内机的配线保护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内机,其中,配线保护装置包括:保护底板;第一保护侧板,通过第一枢转部可枢转地设置在保护底板上,第一保护侧板的枢转轴线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二保护侧板,通过第二枢转部可枢转地设置在保护底板上,第二保护侧板的枢转轴线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三保护侧板,通过第三枢转部可枢转地设置在保护底板上或第一保护侧板上,第三保护侧板的枢转轴线与第一方向相垂直;第四保护侧板,通过第四枢转部可枢转地设置在保护底板上或第一保护侧板上,第四保护侧板的枢转轴线与第一方向相垂直。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内机的配线保护装置能够防止钣金件的锐边对配线造成磨损。
【专利说明】空调内机的配线保护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内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内机的配线保护装置及 具有其的空调内机。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空调内机在出售时,常常需要配带有许多橡套软线、信号线等配线,且配线 规格尺寸不一,种类较多,为了节省运输空间降低成本,普遍将橡套软线等配线直接放置在 空调内机的蜗壳与底盘之间的空间内。虽然此种操作方式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现有空间, 但是因配线数量多且各配线的长度较长,全部挤塞至上述空间处容易导致配线在运输过程 中被空调内机的侧板、后板、连接板以及电器盒等钣金件的锐边所磨损进而割破,严重的甚 至导致配线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防止钣金件的锐边对配线造成磨损的空调内机的配线 保护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内机。
[0004]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内机的配线保 护装置,包括:保护底板;第一保护侧板,通过第一枢转部可枢转地设置在保护底板上,第 一保护侧板的枢转轴线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一保护侧板具有与保护底板位于同一平面的第 一待折叠位置;第二保护侧板,通过第二枢转部可枢转地设置在保护底板上,第二保护侧 板的枢转轴线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二保护侧板具有与保护底板位于同一平面的第二待折叠 位置,第一保护侧板与第二保护侧板具有相向折弯且彼此相对的第一折弯位置,当第一保 护侧板处于第一待折叠位置并且第二保护侧板处于第二待折叠位置时,第二保护侧板在垂 直于第一方向上的最大尺寸小于第一保护侧板在垂直于第一方向上的最大尺寸并且保护 底板位于第一保护侧板和第二保护侧板之间;第三保护侧板,通过第三枢转部可枢转地设 置在保护底板上或第一保护侧板上,第三保护侧板的枢转轴线与第一方向相垂直,第三保 护侧板具有与保护底板位于同一平面的第三待折叠位置;第四保护侧板,通过第四枢转部 可枢转地设置在保护底板上或第一保护侧板上,第四保护侧板的枢转轴线与第一方向相垂 直,第三保护侧板具有与保护底板位于同一平面的第四待折叠位置,第三保护侧板与第四 保护侧板具有相向折弯的第二折弯位置,保护底板位于第三保护侧板和第四保护侧板之 间。
[0005] 进一步地,保护底板包括:保护主板,第一保护侧板通过第一枢转部可枢转地设置 在该保护主板上,第二保护侧板通过第二枢转部可枢转地设置在该保护主板上;保护连接 板,通过第五枢转部可枢转地设置在保护主板上并且具有与保护主板位于同一平面的第五 待折叠位置,该保护连接板的枢转轴线与第一方向相垂直,保护连接板具有与第四保护侧 板相对设置的第五折弯位置;保护副板,通过第六枢转部可枢转地设置在保护连接板上并 且具有与保护主板位于同一平面的第六待折叠位置,该保护副板的枢转轴线与第一方向相 垂直,第四保护侧板通过第六枢转部可枢转地设置在保护连接板上,当保护连接板处于第 五待折叠位置并且保护副板处于第六待折叠位置时,保护主板位于保护连接板和保护副板 之间。
[0006] 进一步地,配线保护装置为纸板。
[0007] 进一步地,第一枢转部、第二枢转部以及第三枢转部均包括折叠线。
[0008] 进一步地,配线保护装置为纸板,第五枢转部包括折叠线,第四枢转部和第六枢转 部均包括相互平行的两条折叠线。
[0009] 进一步地,第一保护侧板在第一方向上的最大尺寸大于保护主板在第一方向上的 最大尺寸。
[0010] 进一步地,第二保护侧板在第一方向上的最大尺寸小于第一保护侧板在第一方向 上的最大尺寸。
[0011] 进一步地,第二保护侧板在第一方向上的最大尺寸等于保护主板第一方向上的最 大尺寸。
[0012] 进一步地,当保护连接板处于第五待折叠位置并且第四保护侧板处于第四待折叠 位置时,保护连接板在第一方向上的最大尺寸小于第四保护侧板在第一方向上的最大尺 寸。
[0013]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内机,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底 盘以及位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的蜗壳,底盘与蜗壳之间形成配线容纳空间,,空调内 机还包括:上述的空调内机的配线保护装置,配线保护装置位于配线容纳空间内,其中,第 一保护侧板与第二保护侧板处于第一折弯位置,第三保护侧板与第四保护侧板处于第二折 弯位置,第一保护侧板对应蜗壳,第二保护侧板对应底盘,第三保护侧板对应第一侧板,第 四保护侧板对应第二侧板。
[0014]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将第一保护侧板和第二保护侧板处于第一折弯位 置,并且将第三保护侧板和第四保护侧板处于第二折弯位置,折弯之后的配线保护装置形 成容纳配线的容纳空间并被放入空调内机的蜗壳与底盘之间的空间内,此时,第一保护侧 板折叠成型后用于与蜗壳处重合,第二保护侧板折叠成型后用于与底盘边缘重合,第三保 护侧板折叠成型后用于与左内侧板重合,第四保护侧板折叠成型后用于与右内侧板重合, 保护底板用于支撑配线并且与敲落孔重合避免螺钉划伤电配线,折弯之后的配线保护装置 最终起到隔开螺钉尖角、钣金锐边的作用。然后,将配线放入配线保护装置所围成的容纳空 间内,保护底板、第一保护侧板、第二保护侧板、第三保护侧板和第四保护侧板从不同方位 对配线起到保护作用。由上述分析可知,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内机的配线保护装置能够防止 钣金件的锐边对配线造成磨损。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 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在附图中:
[0016]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内机的配线保护装置的实施例展开之后的主 视示意图(局部为剖视图)。
[0017] 其中,上述图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0018] 10、保护底板;11、保护主板;12、保护连接板;13、第五枢转部;14、保护副板;15、 第六枢转部;20、第一保护侧板;21、第一枢转部;30、第二保护侧板;31、第二枢转部;40、第 三保护侧板;41、第三枢转部;50、第四保护侧板;51、第四枢转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 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0020]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空调内机的配线保护装置包括保护底板10、第一保护侧 板20、第二保护侧板30、第三保护侧板40和第四保护侧板50。第一保护侧板20通过第一 枢转部21可枢转地设置在保护底板10上,第一保护侧板20的枢转轴线沿第一方向延伸, 第一保护侧板20具有与保护底板10位于同一平面的第一待折叠位置。第二保护侧板30 通过第二枢转部31可枢转地设置在保护底板10上,第二保护侧板30的枢转轴线沿第一方 向延伸,第二保护侧板30具有与保护底板10位于同一平面的第二待折叠位置,第一保护侧 板20与第二保护侧板30具有相向折弯且彼此相对的第一折弯位置,当第一保护侧板20处 于第一待折叠位置并且第二保护侧板30处于第二待折叠位置时,第二保护侧板30在垂直 于第一方向上的最大尺寸小于第一保护侧板20在垂直于第一方向上的最大尺寸并且保护 底板10位于第一保护侧板20和第二保护侧板30之间。第三保护侧板40通过第三枢转部 41可枢转地设置在第一保护侧板20上,第三保护侧板40的枢转轴线与第一方向相垂直, 第三保护侧板40具有与保护底板10位于同一平面的第三待折叠位置。第四保护侧板50 通过第四枢转部51可枢转地设置在保护底板10上,第四保护侧板50的枢转轴线与第一方 向相垂直,第三保护侧板40具有与保护底板10位于同一平面的第四待折叠位置,第三保护 侧板40与第四保护侧板50具有相向折弯的第二折弯位置,保护底板10位于第三保护侧板 40和第四保护侧板50之间。图中的左下方是剖面结构。保护底板10、第一保护侧板20和 第二保护侧板30三者在垂直于第一方向的方向上分布。作为可行的实施方式,第三保护侧 板40可以通过第三枢转部41可枢转地设置在保护底板10上,第四保护侧板50通过第四 枢转部51可枢转地设置在第一保护侧板20上。第一方向指的是图中的横向,垂直于第一 方向的方向指的是图中的纵向。从图中看,第一保护侧板20朝向图外侧且向下折弯,第二 保护侧板30朝向图外侧且向上折弯,第三保护侧板40朝向图外侧且向右折弯,第四保护侧 板50朝向图外侧且向左折弯。
[0021] 应用本实施例的空调内机的配线保护装置,将第一保护侧板20和第二保护侧板 30处于第一折弯位置,并且将第三保护侧板40和第四保护侧板50处于第二折弯位置,第一 保护侧板20、第二保护侧板30、第三保护侧板40和第四保护侧板50位于保护底板10的同 侦牝折弯之后的配线保护装置形成容纳配线的容纳空间并被放入空调内机的蜗壳与底盘之 间的空间内,此时,第一保护侧板20折叠成型后用于与蜗壳处重合,第二保护侧板30折叠 成型后用于与底盘边缘重合(避免底盘螺钉、尖角处划伤配线),第三保护侧板40折叠成型 后用于与左内侧板重合,第四保护侧板50折叠成型后用于与右内侧板重合,保护底板10用 于支撑配线并且与敲落孔重合避免螺钉划伤配线,折弯之后的配线保护装置最终起到隔开 螺钉尖角、钣金锐边的作用。然后,将配线放入配线保护装置所围成的容纳空间内,保护底 板10、第一保护侧板20、第二保护侧板30、第三保护侧板40和第四保护侧板50从不同方位 对配线起到保护作用。由上述分析可知,本实施例的空调内机的配线保护装置能够钣金件 的锐边对配线造成磨损。
[0022] 此外,由于空调内机中的底盘边缘的高度小于蜗壳的高度,因此,当第一保护侧板 20处于第一待折叠位置并且第二保护侧板30处于第二待折叠位置时,第二保护侧板30在 垂直于第一方向上的最大尺寸小于第一保护侧板20在垂直于第一方向上的最大尺寸的这 种结构能够充分利用蜗壳与底盘之间的空间,并且降低制造材料的消耗。当需要单独运输 本实施例的空调内机的配线保护装置时,只需将第一保护侧板20处于第一待折叠位置、第 二保护侧板30处于第二待折叠位置、第三保护侧板40处于第三待折叠位置以及第四保护 侧板50处于第四待折叠位置,此时配线保护装置的各部分位于同一平面,能够将多个配线 保护装置叠放在一起,不仅方便运输,而且节省空间。
[0023]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保护底板10包括保护主板11、保护连接板12和保护 副板14。第一保护侧板20通过第一枢转部21可枢转地设置在该保护主板11上,第二保 护侧板30通过第二枢转部31可枢转地设置在该保护主板11上。保护连接板12通过第五 枢转部13可枢转地设置在保护主板11上并且具有与保护主板11位于同一平面的第五待 折叠位置,该保护连接板12的枢转轴线与第一方向相垂直,保护连接板12具有与第四保护 侧板50相对设置的第五折弯位置。保护副板14通过第六枢转部15可枢转地设置在保护 连接板12上并且具有与保护主板11位于同一平面的第六待折叠位置,该保护副板14的枢 转轴线与第一方向相垂直,第四保护侧板50通过第六枢转部15可枢转地设置在保护连接 板12上,当保护连接板12处于第五待折叠位置并且保护副板14处于第六待折叠位置时, 保护主板11位于保护连接板12和保护副板14之间。当保护连接板12处于第五折弯位置 并且第四保护侧板50处于第三折弯位置时,枢转保护副板14以使保护副板14与保护主板 11保持基本平行,保护副板14位于保护主板11的斜下方并形成凹陷区域,保护副板14用 于与敲落孔重合避免螺钉划伤配线,因此,采用上述结构,能够充分利用蜗壳与底盘之间的 空间,增加容纳配线的容纳空间。为了实现保护连接板12处于第五折弯位置并且与第四保 护侧板50相对设置,保护连接板12的旋向与第四保护侧板50的旋向相反,保护副板14的 旋向与第四保护侧板50的旋向相同,也就是说,从图中看,保护连接板12朝向图内侧且向 左折弯,保护副板14朝向图外侧且向左折弯。
[0024] 本实施例的配线保护装置为纸板,纸板造价成本低,而且方便折叠。作为可行的实 施方式,配线保护装置也可以是木板,各部分通过枢轴可枢转地连接。
[0025] 本实施例的配线保护装置为瓦楞纸板。瓦楞纸板能够对配线起到缓冲作用,并且 结构稳定。优选地,瓦楞纸板为单瓦楞结构。
[0026] 为了方便折叠,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枢转部21、第二枢转部31以及第 三枢转部41均包括折叠线(也称刻痕线)。此外,通过折叠线进行折叠能够避免人为因素 对折叠之后的形状的影响,使经折叠之后的多个配线保护装置保持一致性。图1中虚线为 折叠线。
[0027] 在本实施例中,第五枢转部13包括折叠线,第四枢转部51和第六枢转部15均包 括相互平行的两条折叠线。之所以第四枢转部51和第六枢转部15采用两条折叠线结构, 是由于保护副板14形成凹陷区域,凹陷区域形状不规则,采用双折线可以减少不规则形状 的影响,折叠过渡比较自然,更加适应空调内机的蜗壳与底盘之间的空间。
[0028]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保护侧板20在第一方向上的最大尺寸大于保护 主板11在第一方向上的最大尺寸。第一保护侧板20在第一方向上的最大尺寸为400mm,保 护主板11在第一方向上的最大尺寸为300mm,保护主板11在垂直于第一方向上的最大尺寸 为110mm。保护主板11为矩形板。采用上述结构能够更加适应空调内机的蜗壳与底盘之间 的空间。
[0029]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二保护侧板30在第一方向上的最大尺寸小于第 一保护侧板20在第一方向上的最大尺寸。第二保护侧板30在第一方向上的最大尺寸为 300mm,第二保护侧板30在第一方向上的最大尺寸等于保护主板11第一方向上的最大尺 寸。采用上述结构能够更加适应空调内机的蜗壳与底盘之间的空间。当第三保护侧板40 处于第三待折弯位置时,第三保护侧板40在第一方向上的最大尺寸为100mm。在垂直于第 一方向上的最大尺寸为90mm。
[0030]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当保护连接板12处于第五待折叠位置并且第四保护 侧板50处于第四待折叠位置时,保护连接板12在第一方向上的最大尺寸小于第四保护侧 板50在第一方向上的最大尺寸。对上述结构进行折弯之后,第四保护侧板50分别与保护 连接板12的全部和第三保护侧板40的一部分相对,进一步保护配线,此外,采用上述结构 能够更加适应空调内机的蜗壳与底盘之间的空间。在未折叠时,保护连接板12在第一方向 上的最大尺寸为80mm,保护副板14在第一方向上的最大尺寸为100,第四保护侧板50在第 一方向上的最大尺寸为150mm,保护连接板12、保护副板14和第四保护侧板50在垂直于第 一方向上的最大尺寸均为110mm,第四枢转部51的两条折叠线在第一方向上间隔30mm,第 六枢转部15的两条折叠线在第一方向上同样间隔30mm。
[0031]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内机,本实施例的空调内机(未图示)包括第一侧板、第 二侧板、蜗壳、底盘和上述实施例的空调内机的配线保护装置,蜗壳设置在第一侧板和第二 侧板之间,底盘与蜗壳之间形成配线容纳空间,第一保护侧板与第二保护侧板处于第一折 弯位置,第三保护侧板与第四保护侧板处于第二折弯位置,配线保护装置位于配线容纳空 间内。具有配线保护装置的空调内机能够具有保护配线的作用,能够防止钣金件的锐边对 配线造成磨损。第一侧板即为左内侧板,第二侧板即为右内侧板。本实施例的空调内机优 选为柜式空调器。
[0032]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 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 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 一种空调内机的配线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保护底板(10); 第一保护侧板(20),通过第一枢转部(21)可枢转地设置在所述保护底板(10)上,所述 第一保护侧板(20)的枢转轴线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保护侧板(20)具有与所述保护 底板(10)位于同一平面的第一待折叠位置; 第二保护侧板(30),通过第二枢转部(31)可枢转地设置在所述保护底板(10)上,所述 第二保护侧板(30)的枢转轴线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二保护侧板(30)具有与所述 保护底板(10)位于同一平面的第二待折叠位置,所述第一保护侧板(20)与所述第二保护 侧板(30)具有相向折弯且彼此相对的第一折弯位置,当所述第一保护侧板(20)处于所述 第一待折叠位置并且所述第二保护侧板(30)处于所述第二待折叠位置时,所述第二保护 侧板(30)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最大尺寸小于所述第一保护侧板(20)在垂直于所述 第一方向上的最大尺寸并且所述保护底板(10)位于所述第一保护侧板(20)和所述第二保 护侧板(30)之间; 第三保护侧板(40),通过第三枢转部(41)可枢转地设置在所述保护底板(10)上或所 述第一保护侧板(20)上,所述第三保护侧板(40)的枢转轴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垂直,所述 第三保护侧板(40)具有与所述保护底板(10)位于同一平面的第三待折叠位置; 第四保护侧板(50),通过第四枢转部(51)可枢转地设置在所述保护底板(10)上或所 述第一保护侧板(20)上,所述第四保护侧板(50)的枢转轴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垂直,所 述第三保护侧板(40)具有与所述保护底板(10)位于同一平面的第四待折叠位置,所述第 三保护侧板(40)与所述第四保护侧板(50)具有相向折弯的第二折弯位置,所述保护底板 (10)位于所述第三保护侧板(40)和所述第四保护侧板(50)之间。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线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底板(10)包括: 保护主板(11),所述第一保护侧板(20)通过所述第一枢转部(21)可枢转地设置在该 保护主板(11)上,所述第二保护侧板(30)通过所述第二枢转部(31)可枢转地设置在该保 护主板(11)上; 保护连接板(12),通过第五枢转部(13)可枢转地设置在所述保护主板(11)上并且具 有与所述保护主板(11)位于同一平面的第五待折叠位置,该保护连接板(12)的枢转轴线 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垂直,所述保护连接板(12)具有与所述第四保护侧板(50)相对设置的 第五折弯位置; 保护副板(14),通过第六枢转部(15)可枢转地设置在所述保护连接板(12)上并且具 有与所述保护主板(11)位于同一平面的第六待折叠位置,该保护副板(14)的枢转轴线与 所述第一方向相垂直,所述第四保护侧板(50)通过所述第六枢转部(15)可枢转地设置在 所述保护连接板(12)上,当所述保护连接板(12)处于所述第五待折叠位置并且所述保护 副板(14)处于所述第六待折叠位置时,所述保护主板(11)位于所述保护连接板(12)和所 述保护副板(14)之间。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线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线保护装置为纸板。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配线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枢转部(21)、所述第二 枢转部(31)以及所述第三枢转部(41)均包括折叠线。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线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线保护装置为纸板,所述 第五枢转部(13)包括折叠线,所述第四枢转部(51)和所述第六枢转部(15)均包括相互平 行的两条折叠线。
6.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线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护侧板(20)在所述 第一方向上的最大尺寸大于所述保护主板(11)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最大尺寸。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线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保护侧板(30)在所述 第一方向上的最大尺寸小于所述第一保护侧板(20)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最大尺寸。
8.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线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保护侧板(30)在所述 第一方向上的最大尺寸等于所述保护主板(11)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最大尺寸。
9.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线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保护连接板(12)处于所 述第五待折叠位置并且所述第四保护侧板(50)处于所述第四待折叠位置时,所述保护连 接板(12)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最大尺寸小于所述第四保护侧板(50)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 最大尺寸。
10. -种空调内机,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底盘以及位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 侧板之间的蜗壳,所述底盘与所述蜗壳之间形成配线容纳空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内机 还包括: 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内机的配线保护装置,所述配线保护装置位于所 述配线容纳空间内,其中,所述第一保护侧板(20)与所述第二保护侧板(30)处于所述第一 折弯位置,所述第三保护侧板(40)与所述第四保护侧板(50)处于所述第二折弯位置,所述 第一保护侧板(20)对应所述蜗壳,所述第二保护侧板(30)对应所述底盘,所述第三保护侧 板(40)对应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四保护侧板(50)对应所述第二侧板。
【文档编号】F24F1/00GK203837210SQ201420266272
【公开日】2014年9月17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22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22日
【发明者】彭湘华, 张雄飞, 汤志平, 潘林 申请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