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家用空气净化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667524阅读:390来源:国知局
一种家用空气净化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家用空气净化器,包括:塑料壳体,前面板,尼龙网初效过滤器,高压负离子过滤器,中效纤维过滤器,气相媒体过滤器,高效过滤器,离心风机。所述的塑料壳体前部上方设有传感器部件,顶部设置控制面板,后背部顶面设有出风口,前部外侧连接前面板;所述的前面板上部开设有传感器空气吸入口,两侧和下部开设有吸风口;所述的塑料壳体内沿前面板向后依次连接尼龙网初效过滤器,高压负离子过滤器,中效纤维过滤器,气相媒体过滤器,高效过滤器,离心风机。与现有的电离型家用空气净化器相比,本实用新型对颗粒污染物、气体污染物和生物污染物净化效果好,无二次污染。设置的颗粒和气味传感器,为净化器是否需要开启提供判断依据。
【专利说明】一种家用空气净化器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效家用空气净化器,用于在空气受污染时净化室内空气,为人们提供健康的室内空气环境。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居室装修中化学物品的使用造成室内空气质量严重下降,普遍使用的家用空调器缺少相应的新风换气,使室内环境越来越封闭,而室外的大气污染导致即使采用通风解决室内空气氧气缺乏的问题,也无法完全解决室内空气其它质量问题。在这样的现状下,家用空气净化器作为解决室内空气质量的一种有效方法,近年来在国内发展迅速。
[0003]室内污染源主要有:固体颗粒物污染、化学气体污染和生物污染。主要的净化技术有:机械过滤式、电离式、光触媒式、低温等离子式等。其中,电离式净化技术中的负离子净化可以通过电离去除空气中的颗粒物,同时,电离过程有一定量臭氧产生,可以氧化气体污染物和生物污染物。现有的负离子净化器一般缺少对臭氧浓度控制措施,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因此,如何利用负离子电离及技术,并复合其他净化技术,既能去除空气中的各种污染物,同时又控制其出风口空气中臭氧浓度,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家用空气净化器,采用高压电离过滤器、初效纤维过滤器与高效过滤器三重作用结合,实现了对空气中小颗粒如0.3 μ m以上粉尘的去除;高压电离过滤器与气相媒体过滤器的结合实现了对气体污染物和生物污染物的去除,且无臭氧二次污染;不仅能去除空气中的各种污染物,达到净化室内空气的目的,同时又控制其出风口空气中臭氧浓度,与现有的电离型家用空气净化器相比,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克服对臭氧浓度不能控制,容易造成二次污染的缺陷。
[0005]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6]一种家用空气净化器,包括:塑料壳体,前面板,尼龙网初效过滤器,高压负离子过滤器,中效纤维过滤器,气相媒体过滤器,高效过滤器,离心风机。所述的塑料壳体前部上方设有传感器部件,顶部设置控制面板,后背部顶面设有出风口,前部外侧连接前面板;所述的前面板上部开设有传感器空气吸入口,两侧和下部开设有吸风口 ;所述的塑料壳体内沿前面板向后依次连接尼龙网初效过滤器,高压负离子过滤器,中效纤维过滤器,气相媒体过滤器,高效过滤器,离心风机。
[0007]所述高压负离子过滤器通过钢板框架与塑料壳体内壁连接。
[0008]所述的离心风机通过螺栓固定在塑料壳体的内壁上。
[0009]所述传感器部件包括颗粒传感器和气味传感器。
[0010]空气由所述吸风口依次经过所述的尼龙网初效过滤器、高压负离子过滤器、中效纤维过滤器、气相媒体过滤器以及高效过滤器,然后进入风机,经空气出风口送出,在室内空间形成环形气流组织。
[001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高压负离子过滤器和气相媒体过滤器,通过对污染物的催化氧化综合作用,可以在去除气体和生物污染物的同时,实现对臭氧的利用和控制,无二次污染。
[0012]所述的尼龙网初效过滤器的作用是去除室内粒径较大的颗粒污染物如PM10。
[0013]所述的高压负离子过滤器的作用有两方面:一是电离室内空气,使空气中的颗粒污染物核电后更容易被捕捉;二是利用电离过程中产生的臭氧,去除室内气体污染物和生物污染物。
[0014]所述的中效过滤器的作用是捕捉被高压负离子过滤器电离后的带电颗粒污染物,去除小颗粒物,如PM2.5。
[0015]所述气相媒体过滤器的作用是利用气相媒体将高压负离子过滤器电离过程中产生的臭氧吸附,并经过催化氧化反应,有效去除甲醛、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等气体和生物污染物,无臭氧二次污染。
[0016]所述的高效过滤器的作用是去除循环空气中粒径较小的颗粒污染物如ΡΜ0.3。
[0017]所述传感器部件能检测出室内空气中的颗粒物和污染气体含量,为净化器是否需要开启以及开启几档提供判断依据。
[0018]所述传感器空气吸入口的作用是吸入室内空气,供传感器部件检测室内各污染物浓度。
[0019]优点和积极效果:
[0020]本实用新型的家用空气净化器对颗粒物、化学气体污染物和生物污染物都有较好的去除效果。高压电离过滤器、初效纤维过滤器与高效过滤器三重作用结合,实现了对空气中小颗粒如0.3μπι以上粉尘的去除;高压电离过滤器与气相媒体过滤器的结合实现了对气体污染物和生物污染物的去除,且无臭氧二次污染;各过滤器与风机位置的设置实现了在净化室内空气的同时,还能保护风机不受污染;设置的颗粒和气味传感器,为净化器是否需要开启提供判断依据;设置的控制面板可以实现风量手动或自动调节及更换滤网提示等其他控制功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家用空气净化器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家用空气净化器外观示意图。
[0023]1、前面板,2、尼龙网初效过滤器,3、高压负离子过滤器,4、中效纤维过滤器,5、气相媒体过滤器,6、高效过滤器,7、塑料壳体,8、离心风机,9、出风口,10、控制面板,11、传感器部件,12、吸风口,13、传感器空气吸入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0025]一种家用空气净化器,如图1、图2所示,包括:塑料壳体7,前面板1,尼龙网初效过滤器2,高压负离子过滤器3,中效纤维过滤器4,气相媒体过滤器5,高效过滤器6,离心风机8 ;所述的塑料壳体7前部上方设有传感器部件11,顶部设置控制面板10,后背部顶面设有出风口 9,前部外侧连接前面板I。所述的前面板I上部开设有传感器空气吸入口 13,两侧和下部开设有吸风口 12。所述的塑料壳体7内沿前面板向后依次连接尼龙网初效过滤器2,高压负离子过滤器3,中效纤维过滤器4,气相媒体过滤器5,高效过滤器6,离心风机8。所述传感器部件11包括颗粒传感器和气味传感器。空气由所述吸风口依次经过所述的尼龙网初效过滤器、高压负离子过滤器、中效纤维过滤器、气相媒体过滤器以及高效过滤器,然后进入风机,由空气出风口送出,在室内空间形成环形气流组织。
[0026]工作原理如下:
[0027]空气净化器开启后,如图1、图2所示,室内空气由前面板I上的吸风口 12进入净化器。首先,空气经过初效尼龙网过滤器2,去除大尘埃粒子如PMlO ;其次,空气经过高压电离过滤器3,通过高压电离,使空气中的颗粒物核电,同时产生一定的有强氧化作用的臭氧;再次,空气经过中效纤维过滤器4,捕捉核电的较小颗粒物如PM2.5 ;然后,空气经过气相媒体过滤器5,利用气相媒体将电离过程中产生的臭氧吸附,并经过综合的催化氧化反应,有效去除甲醛、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硫化物等气体污染物和生物污染物,且无臭氧二次污染;最后,空气经过高效过滤器6,去除更小的颗粒物如0.3 μ m以上的颗粒物后,由风机8送入室内。控制面板10设于壳体7外顶部,可以实现风量手动或自动调节及及更换滤网提示其他控制功能。
[0028]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高效家用空气净化器对颗粒物、化学气体污染物和生物污染物都有较好的去除效果。高压电离过滤器、初效纤维过滤器与高效过滤器三重作用结合,实现了对空气中小颗粒如0.3μπι以上粉尘的去除;高压电离过滤器与气相媒体过滤器的结合实现了对气体污染物和生物污染物的去除,且无臭氧二次污染;各过滤器与风机位置的设置实现了在净化室内空气的同时,还能保护风机不受污染;设置的颗粒和气味传感器,为高效家用空气净化器是否需要开启提供判断依据;设置的控制面板可以实现风量手动或自动调节以及更换滤网提示等控制功能。
【权利要求】
1.一种高效家用空气净化器,包括:塑料壳体(7),前面板(I),尼龙网初效过滤器(2),高压负离子过滤器(3),中效纤维过滤器(4),气相媒体过滤器(5),高效过滤器¢),离心风机(8);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塑料壳体(7)前部上方设有传感器部件(11),顶部设置控制面板(10),后背部顶面设有出风口(9),前部外侧连接前面板(I);所述的前面板(I)上部开设有传感器空气吸入口(13),两侧和下部开设有吸风口(12);所述的塑料壳体(7)内沿前面板向后依次连接尼龙网初效过滤器(2),高压负离子过滤器(3),中效纤维过滤器(4),气相媒体过滤器(5),高效过滤器¢),离心风机(8)。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家用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负离子过滤器(3)通过钢板框架与塑料壳体(7)内壁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家用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离心风机(8)通过螺栓固定在塑料壳体(7)的内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家用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部件(11)包括颗粒传感器和气味传感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家用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空气由所述吸风口(12)依次经过所述的尼龙网初效过滤器(2)、高压负离子过滤器(3)、中效纤维过滤器(4)、气相媒体过滤器(5)以及高效过滤器¢),然后进入风机(8),经空气出风口(9)送出,在室内空间形成环形气流组织。
【文档编号】F24F1/02GK204128079SQ201420549740
【公开日】2015年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23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23日
【发明者】朱国强, 陈剑波, 郭利娜, 李美玲 申请人:苏州志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理工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