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49485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室内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例如空调机的室内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室内机具有壳体和配置于壳体的前方的前面面板。该室内机具有配置于壳体的顶面部的吸入口以及配置于壳体的内部的横流风扇。因此,从顶面部的吸入口吸入的空气被提供给横流风扇,此后,来自横流风扇的空气从吹出口被吹出。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149620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欲解决的课题

在室内机的内部配置的横流风扇具有在其长度方向中央部风量最大的特性,而在现有的室内机中,吸入口的宽度在长度方向上为固定的宽度,因而存在从吸入口吸入的空气无法被充分提供给横流风扇的长度方向中央部的问题。

于是,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对横流风扇的长度方向中央部充分地提供空气的室内机。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实用新型第1方面的室内机具有配置有吸入口的顶面部,并且收纳横流风扇,其特征在于,该室内机具备:具有所述顶面部的壳体;以及前面面板,其配置于所述壳体的前方,不具有吸入口,所述顶面部以其前端的中央部向前方膨出的方式弯曲,所述吸入口构成为,在长度方向上,与所述顶面部的前端的中央部对应的吸入中央部的宽度大于长度方向两端的宽度,所述前面面板以其中央部向前方膨出的方式弯曲,并且,所述前面面板能够以离开所述壳体的前表面的方式移动,在室内机的前表面的 宽度方向整个区域各自的宽度方向位置处,以上端位于最前方、并且比该上端靠下方的部分的整个区域随着接近下端而接近背面的方式倾斜。

在该室内机中,吸入口构成为与顶面部的前端的中央部对应的吸入中央部的宽度大于长度方向两端的宽度,因此能够增加横流风扇的中央部附近的风量。

该室内机中,室内机的下面部的纵深长度短于室内机的顶面部的纵深长度,因此在用户从下方观看室内机时可赋予薄型的印象。

该室内机中,前面面板以其中央部向前方膨出的方式弯曲,因此在用户从左右方向观看室内机时可赋予薄型的印象。

该室内机中,通过使前面面板以离开壳体的前表面的方式移动,从而能够从前面面板与壳体之间的间隙吸入空气以增加吸入量。

本实用新型第2方面的室内机在第1方面的室内机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入口的宽度在所述吸入中央部为最大。

该室内机构成为,吸入口的吸入中央部的宽度最大,因此能够增加横流风扇中最易于增大风量的中央部附近的风量。

本实用新型第3方面的室内机在第2方面的室内机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入口以其前端向前方膨出的方式弯曲,所述吸入口的宽度随着从所述吸入中央部接近长度方向两端而变窄。

该室内机中,吸入口以其宽度随着从吸入中央部接近长度方向两端而变窄的方式向前方膨出地弯曲,因此能够抑制在吹出口的长度方向上气流急剧变化。

实用新型的效果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可获得以下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第1方面中,吸入口构成为与顶面部的前端的中央部对应的吸入中央部的宽度大于长度方向两端的宽度,因此能够增加横流风扇的中央部附近的风量。

室内机的下面部的纵深长度短于室内机的顶面部的纵深长度,因此在用户从下方观看室内机时可赋予薄型的印象。

前面面板以其中央部向前方膨出的方式弯曲,因此在用户从左右方向观看室内机时可赋予薄型的印象。

通过使前面面板以离开壳体的前表面的方式移动,从而能够从前面面板与壳体之 间的间隙吸入空气以增加吸入量。

本实用新型第2方面中,构成为吸入口的吸入中央部的宽度最大,因此能够增加横流风扇中最易于增大风量的中央部附近的风量。

本实用新型第3方面中,吸入口以其宽度随着从吸入中央部接近长度方向两端而变窄的方式向前方膨出地弯曲,因此能够抑制在吹出口的长度方向上气流急剧变化。

附图说明

图1的(a)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室内机的停止时的立体图,(b)是室内机的运转时的立体图,(c)是从室内机取下前面面板和吹出面板时的立体图。

图2的(a)是室内机的停止时的主视图,(b)是室内机的运转时的主视图。

图3的(a)是室内机的停止时的右侧视图,(b)是室内机的运转时的右侧视图。

图4是从室内机取下前面面板和吹出面板时的主视图。

图5是表示室内机的纵剖面的概略图。

图6是表示室内机的控制部的框图。

图7的(a)是室内机的停止时的俯视图,(b)是室内机的运转时的俯视图。

图8是室内机的停止时的仰视图。

图9的(a)是表示顶面部的概略图,(b)是风向变更板单体的主视图。

图10是说明顶面部、横流风扇、风向变更板的位置关系的说明图。

图11是从室内机取下前面面板和吹出面板时的右侧视图。

图12的(a)是图4的A部分的放大图,(b)是从(a)取下螺钉时的图,(c)是图4所示的XII(c)-XII(c)线剖视图。

图13的(a)是前面面板和吹出面板的主视图,(b)是XIII(b)-XIII(b)线剖视图,(c)是XIII(c)-XIII(c)线剖视图,(d)是XIII(d)-XIII(d)线剖视图。

图14是图2所示的XIV-XIV线剖视图。

图15是图2所示的XV-XV线剖视图,是表示驱动机构的结构的图。

图16是说明前面面板和吹出面板的移动的状况的图,(a)表示前面面板的移动前的状况,(b)表示前面面板移动后的状况,(c)表示前面面板和吹出面板移动后的状况。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空调机的室内机进行说明。

[空调机的整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空调机由图1所示的室内机1和未图示的室外机构成。室内机1整体为在一个方向上细长的形状,并且以其长度方向成为水平的方式设置于室内的壁面。另外,以下的说明中,将从安装有室内机1的壁面突出的方向称作“前方”,将其相反方向称作“后方”。此外,将图1所示的左右方向简称为“左右方向”,将图1所示的上下方向简称为“上下方向”。

[室内机的结构]

如图5所示,室内机1主要具有主体部4、前面面板7、吹出面板8、风向变更板50等。

[主体部]

主体部4如图4和图5所示,具有包括底框42和前面格栅6的壳体5、收纳于壳体5的内部的室内热交换器20、横流风扇21(以下,简称为风扇21)、风扇马达22(参照图6)以及电气部件箱40。

室内热交换器20和风扇21如图5所示,安装于底框42。室内热交换器20和风扇21被配置为:在剖视观察时,风扇21配置于室内机1的大致中央,具有倒V字型的形状的室内热交换器20包围风扇21的上半部分。

电气部件箱40如图4所示,配置于室内热交换器20和风扇21的正面观察时的右侧方。电气部件箱40在内部收纳控制部60(参照图6),进行对室内机1的制冷制热运转等所需的各构成部件的控制。该控制部60如图6所示,连接有对风扇21进行驱动的风扇马达22、对后述的驱动机构9的驱动机41进行驱动的驱动马达43、对风向变更板50进行驱动的挡板马达51、以及对后述的辅助风向变更板52进行驱动的辅助挡板马达53,该控制部60对风扇21、驱动机41、风向变更板50和辅助风向变更板52进行控制。

底框42通过树脂材料成型,具有覆盖风扇21的下方、后方、侧方的形状。该底框42具有:未图示的主体壳体,其固定室内热交换器20和风扇21,并且构成室内机1的背面1b;以及装饰板47(参照图3),其安装于主体壳体的左右两端,与前面格栅6一起构成室内机1的侧面。在主体壳体的背面安装有用于将室内机1固定于室 内的壁面上的安装板。

底框42在其下部与前面格栅6一起构成吹出口27。该吹出口27是将来自风扇21的风吹出到室内的开口。该吹出口27位于室内机1的下部附近且设置于室内机1的前面侧。该吹出口27如图2(b)所示,在正面观察时具有水平方向较长的形状。

[前面格栅]

前面格栅6从前方安装于底框42,覆盖主体部4的前方、侧方、上方、下方。前面格栅6通过树脂材料成型,具有背面整体开口的薄型的大致长方体形状。该前面格栅6如图4所示,具有顶面部30、前表面31(壳体的前表面)和下表面32。

(顶面部)

顶面部30如图9(a)所示,以其前端30F的中央部30M向前方膨出的方式弯曲。具体地,顶面部30的前端30F随着从前端30F的中央部30M朝向两端30a、30b而向背面1b侧倾斜,并且以使得俯视观察时与顶面部30的前端30F相切的切线的朝向连续变化的方式弯曲。此外,顶面部30的侧端30L、30R分别随着从两端30a、30b朝向背面1b而向室内机1的长度方向(左右方向)中心侧倾斜(弯曲)。

在该顶面部30的大致整个面上配置有室内空气的第1吸入口23(吸入口)。在该第1吸入口23的大致整个面上如图7(a)所示,配置有在长度方向和前后方向延伸的多个格挡30c。在该第1吸入口23的下方(室内机1的内部侧)具有形成于长度方向中央部的开口部24、以及配置于开口部24的长度方向外侧的非开口部25。在开口部24,格挡30c与格挡30c之间开口,在非开口部25,在格挡30c与格挡30c之间配置有封闭格挡30c与格挡30c之间的板材30d。该板材30d配置于比顶面部30的外缘靠下方(即,比第1吸入口23靠室内机1的内部侧)的位置处。因此,从第1吸入口23吸入的室内空气会存在直接从开口部24被取入到风扇21侧的情况、以及在从第1吸入口23吸入后先在非开口部25的板材30d上方沿水平方向流动、此后从开口部24被取入到风扇21侧的情况。

如图9(a)所示,第1吸入口23构成为,在长度方向上,与顶面部30的前端30F的中央部30M对应的吸入中央部23M的宽度W1大于第1吸入口23的长度方向两端的宽度、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大于顶面部30的左端30a附近的宽度和顶面部30的右端30b附近的宽度。在本实施方式中,顶面部30的左端30a附近的宽度和顶面部30的右端30b附近的宽度很小(大致为零)。该第1吸入口23的宽度在吸入中央 部23M处为最大。此外,第1吸入口23的宽度随着从吸入中央部23M接近长度方向两端30a、30b而变窄。另外,图9(a)中,为了易于理解实用新型,省略了在长度方向和前后方向延伸的多个格挡30c的图示。

如图9(a)所示,开口部24的前端24F沿着顶面部30的前端30F。并且,开口部24构成为,在长度方向上,与顶面部30的前端30F的中央部30M对应的开口中央部24M的宽度大于开口部24的两端的宽度(开口部的左端24L的宽度、开口部24的右端24R的宽度)。另外,如图10所示,位于顶面部30的下方的开口部24的长度方向中央部在长度方向上相对于与顶面部30的前端30F的中央部30M对应的吸入中央部23M略微向左偏移,与风扇21的长度方向中央部和风向变更板50的长度方向中央部一致。此外,开口部24的两端24L、24R与风扇21的两端和风向变更板50的两端50L、50R大致一致。

(前表面)

前表面31(壳体的前表面)如图4所示,具有在正面观察时左右方向较长的大致长方形的形状。该前表面31根据图1(c)容易理解为,在前面格栅6的前表面31的长度方向两端附近(壳体的前表面的长度方向两端附近)配置的附近面33、33以随着接近长度方向中央部而纵深尺寸变大的方式弯曲。此外,该附近面33、33随着朝向下方而向背面1b侧倾斜(弯曲)。该前表面31除了包括上述的附近面33、33之外,还包括顶面部30的前端30F、取入室内空气的开口34、配置于吹出口27周围的吹出口周边部35等。

开口34如图4所示,从前表面31的上下方向中央附近设置到上部,且与室内热交换器20的前面侧对置。该开口34具有左右方向较长的矩形形状,如图11所示,在铅垂方向上延伸。因此,开口34位于同一平面上。该开口34将从开口部24的前端24F侧取入的室内空气和从后述的第2吸入口26取入的室内空气取入到风扇21侧。在该开口34的前方安装有覆盖开口34的大致整个区域的过滤器36(参照图5)。该过滤器36如图5所示,从室内热交换器20的前方侧延伸至上方侧,捕集从第1吸入口23和第2吸入口26取入的室内空气中的尘埃。

吹出口周边部35如图1(c)所示,以其长度方向中央部向前方膨出的方式弯曲。具体而言,以随着从吹出口周边部35的两端接近长度方向中央部而纵深尺寸变大的方式弯曲。

根据图1(a)等可理解为,在室内机1的运转停止时,前面面板7与顶面部30的前端30F和附近面33、33的一部分(上侧)抵接或接近。因此,前表面31的上侧成为被前面面板7关闭的状态。此外,吹出面板8与吹出口周边部35和附近面33,33的一部分(下侧)抵接或接近。因此,前表面31的下侧成为被吹出面板8关闭的状态。另一方面,在室内机1的运转时,如图1(b)所示,前面面板7向大致水平方向前方移动,从而在前面面板7与顶面部30的前端30F和附近面33、33之间产生间隙,形成吸入室内空气的第2吸入口26。此外,吹出面板8移动到前面面板7与前面格栅6之间,从而吹出口27打开。

如图4所示,配置于前表面31的长度方向两端附近的附近面33、33的上端侧形成有从附近面33、33(前面格栅6的前表面31)向背面侧凹陷的2个凹部91、91。该2个凹部91、91左右对称。如图12所示,在该凹部91形成有供用于将前面格栅6固定于底框42上的螺钉S螺合的螺钉固定部92(螺钉孔)。此外,在凹部91配置有在螺钉固定部92的左右方向外侧从附近面33、33(前面格栅的前表面)向前方突出的突出部93。因此,该室内机1构成为难以从室内机1的侧方和斜前方看到螺钉S。

在前表面31的下方和下面32的前方形成有用于与底框42一起形成吹出口27的开口。该吹出口27的前表面在室内机1的运转停止时被吹出面板8关闭。此外,吹出口27的下表面如图8所示,在室内机1的运转停止时,由安装于底框42的风向变更板50关闭。

如图2(b)所示,在吹出口27配置有风向变更板50和配置于风向变更板50的上方的辅助风向变更板52。风向变更板50和辅助风向变更板52具有具备左右方向较长的形状的板状的形状,风向变更板50和辅助风向变更板52构成为能够绕彼此不同的沿水平方向的旋转轴转动。因此,风向变更板50与辅助风向变更板52一起在上下方向上变更从吹出口27吹出的空气的风向。在风向变更板50连接有挡板马达51,在辅助风向变更板52连接有辅助挡板马达53。风向变更板50和辅助风向变更板52通过挡板马达51和辅助挡板马达53的驱动,能够绕彼此不同的沿水平方向的旋转轴转动。

风向变更板50如图9(b)和图10所示,以其前端50F的中央附近向前方膨出的方式弯曲。具体地,风向变更板50的前端50F随着从与顶面部30的前端30F的中央部30M对应的吹出中央部50M(一并参照图1(c)、图2(b))朝向两端50a、50b 而向背面1b侧倾斜,并且以使得俯视观察时与风向变更板50的前端50F相切的切线的朝向连续变化的方式弯曲。此外,风向变更板50的侧端50L、50R分别沿前后方向延伸。该风向变更板50构成为,与顶面部30的前端30F的中央部30M对应的吹出中央部50M的宽度W2大于长度方向两端的宽度(左端50L的宽度、右端50R的宽度)。该风向变更板50的宽度在吹出中央部50M处为最大。此外,风向变更板50的宽度随着从吹出中央部50M接近长度方向两端50a、50b而变窄。该风向变更板50如图8所示,在室内机1的运转停止时,呈沿着由吹出面板8和前面格栅6的下表面32划出的开口的形状。并且,风向变更板50在存在运转停止指示时,以平行于水平面的方式移动,从而与前面格栅6的下表面32一起构成平行于水平面的室内机1的底面。另外,如图10所示,风向变更板50的长度方向中央部在长度方向上相对于与顶面部30的前端30F的中央部30M对应的吹出中央部50M略向左偏移,与风扇21的长度方向中央部和开口部24的长度方向中央部一致。风向变更板50的长度方向中央部的宽度W3构成为大于长度方向两端的宽度(左端50L的宽度、右端50R的宽度)。

另一方面,辅助风向变更板52如图2(b)所示,其宽度在长度方向上固定。这样,由于辅助风向变更板52的宽度在长度方向上固定,因此在风向变更板50和辅助风向变更板52绕彼此不同的沿水平方向的旋转轴转动时,风向变更板50和辅助风向变更板52彼此不干涉。

[前面面板和吹出面板]

前面面板7和吹出面板8如图1(a)所示,在室内机1的运转停止时,覆盖前面格栅6的前表面31的大致整体。

前面面板7通过树脂材料成型,并且被设置为覆盖前面格栅6的前表面31的上方。前面面板7被后述的开闭机构61支承左右两端附近而能够在前后方向移动。该前面面板7通过以离开前面格栅6的前表面31的方式移动来打开第2吸入口26,并且以接近前面格栅6的前表面31的方式移动来关闭第2吸入口26。

吹出面板8通过树脂材料成型,并且被设置为覆盖前面格栅6的前表面31的下方。吹出面板8被后述的开闭机构61支承左右两端附近而能够在上下方向移动。该吹出面板8在前面面板7向前方移动的状态下,通过向前面面板7与前面格栅6之间的间隙移动(向上方移动)而打开吹出口27,通过向下方移动而关闭吹出口27。

(面板形状)

前面面板7和吹出面板8是具有三维形状的三维面板。即,在长度方向(左右方向)弯曲且在上下方向弯曲。该前面面板7的厚度和吹出面板8的厚度在长度方向和上下方向大致固定,前面面板7的厚度与吹出面板8的厚度大致相同。另外,在前面面板7和吹出面板8的背面的外周大致整周设置有从背面向后方突出的加强肋7a、8a(参照图13(d))。

前面面板7如图13(b)所示,以在俯视观察时其中央部7M向前方膨出的方式弯曲。具体地,前面面板7的前表面7F(前面部)随着从前面面板7的前表面7F的中央部7M朝向长度方向两端而向背面1b侧倾斜,并且以在俯视观察时与前面面板7的前表面7F相切的切线的朝向连续变化的方式弯曲。即,前面面板7在长度方向整个区域弯曲。

该前面面板7如图13(d)所示,前面面板7的前表面7F的上端7Fa位于最靠前方的位置,前面面板7的前表面7F(前面部)随着朝向下端1a而向背面1b侧倾斜。此外,前面面板7在上下方向上厚度固定,因此前面面板7整体也随着朝向下端1a而向背面1b侧倾斜。此外,该前面面板7以前方侧凸出的方式,按照剖视观察时与前面面板7的前表面7F相切的切线的朝向连续变化的方式弯曲。即,前面面板7在上下方向整个区域弯曲。

该前面面板7中的与前面格栅6的顶面部30的前端30F对置的部分沿前端30F弯曲。此外,该前面面板7中的与前面格栅6的附近面33、33对置的部分在长度方向和上下方向沿附近面33、33弯曲。因此,在室内机1的运转停止时,前面面板7与前端30F和附近面33、33之间几乎不会产生间隙。

吹出面板8如图13(c)所示,在俯视观察时,以其中央部8M向前方膨出的方式弯曲。具体地,吹出面板8的前表面8F随着从吹出面板8的前表面8F的中央部8M朝向长度方向两端而向背面1b侧倾斜,并且以俯视观察时与吹出面板8的前表面8F相切的切线的朝向连续变化的方式弯曲。即,吹出面板8在长度方向整个区域弯曲。

该吹出面板8如图13(d)所示,吹出面板8的前表面8F的上端8Fa位于最靠前方的位置,吹出面板8的前表面8F随着朝向下端1a而向背面1b侧倾斜。此外,吹出面板8在上下方向上厚度固定,因此吹出面板8整体也随着朝向下端1a而向背 面1b侧倾斜。此外,该吹出面板8以前方侧凸出的方式,按照剖视观察时与吹出面板8的前表面8F相切的切线的朝向连续变化的方式弯曲。即,吹出面板8在上下方向整个区域弯曲。

该吹出面板8中的与前面格栅6的附近面33、33对置的部分和与前面格栅6的吹出口周边部35对置的部分在长度方向和上下方向上沿着附近面33、33和吹出口周边部35弯曲。因此,在室内机1的运转停止时,吹出面板8与附近面33、33和吹出口周边部35之间几乎不会产生间隙。

(延伸部分)

前面面板7如图1(a)和图7(a)所示,具有比前面格栅6的前表面31的两端31L、31R(一并参照图4)向外侧延伸的延伸部分71、71。此外,吹出面板8也如图1(a)和图8所示,具有比前面格栅6的前表面31的两端31L、31R向外侧延伸的延伸部分81、81。延伸部分71、71如图7(a)所示,指的是比通过前面格栅6的前表面31的两端31L、31R的沿前后方向的线L1向长度方向外侧延伸的部分。此外,延伸部分81、81如图8所示,指的是比通过前面格栅6的前表面31的两端31L、31R的沿前后方向的线L2向长度方向外侧延伸的部分。延伸部分71、71构成为左右对称,延伸部分81、81也构成为左右对称。

如图7(a)和图8所示,前面面板7的延伸部分71、71和吹出面板8的延伸部分81、81从前面格栅6的前表面31的两端31L、31R分别朝向背面1b侧延伸。此外,延伸部分71、71的末端部72、72和延伸部分81、81的末端部82、82向前方屈曲。另外,本实用新型中,“屈曲”包括“弯曲”。

这里,参照图14,具体说明“延伸部分71从前面格栅6的前表面31的两端31L、31R朝向背面1b侧延伸”的定义和“延伸部分71的末端部72向前方屈曲”的定义。另外,“延伸部分81从前面格栅6的前表面31的两端31L、31R朝向背面1b侧延伸”的定义和“延伸部分81的末端部82向前方屈曲”的定义与上述同样,因而省略对其说明。

“延伸部分71从前面格栅6的前表面31的两端31L、31R朝向背面1b侧延伸”如图14所示,指的是与通过上述的线L1与前面面板7的前表面7F的交点7Fb的水平方向(左右方向)的线L3相比,延伸部分71的整体处于背面1b侧。此外,“延伸部分71的末端部72向前方屈曲”指的是在俯视观察时,与使前面面板7的除去延伸 部分71的末端部72以外的部分的中心线向左右方向外侧延伸得到的假想线L4相比,末端部72的中心线的至少一部分处于前方侧。

[驱动机构]

驱动机构9是如下的机构:使前面面板7以离开前面格栅6的前表面31的方式向大致水平方向前方移动,并在前面面板7向大致水平方向前方移动的状态下使吹出面板8向前面面板7与前面格栅6之间的间隙移动,如图4所示,该驱动机构9具有驱动机41和开闭机构61。

驱动机41如图4所示,配置于室内热交换器20和风扇21的正面观察时的左侧方,并且产生用于使前面面板7和吹出面板8移动的驱动力。该驱动机41具有驱动马达43(参照图6)和未图示的多个驱动机齿轮。驱动马达43与收纳于电气部件箱40的控制部60通过线缆连接,成为使前面面板7和吹出面板8移动的驱动源。多个驱动机齿轮被配置为与开闭机构61的未图示的动力传递齿轮啮合,将驱动马达43的旋转传递给开闭机构61的动力传递齿轮,并对开闭机构61传递驱动马达43的驱动力。

开闭机构61是利用驱动机41的驱动力而使前面面板7和吹出面板8移动以开闭第2吸入口26和吹出口27的机构。开闭机构61通过包括齿轮部的多个部件构成,作为将驱动机41的驱动力传递给前面面板7和吹出面板8的减速机构发挥功能。此外,开闭机构61作为将从驱动机41传递来的旋转运动转换为前面面板7和吹出面板8的开闭动作的转换机构发挥功能。如图4所示,开闭机构61具有设置于前面格栅6的左侧方的第1开闭机构62、以及设置于前面格栅6的右侧方的第2开闭机构63。第1开闭机构62和第2开闭机构63通过未图示的动力传递轴而连接。

第1开闭机构62安装于前面面板7和吹出面板8的左侧面的背面,支承前面面板7和吹出面板8的左侧端附近。第1开闭机构62在前面面板7和吹出面板8的开闭时,将驱动机41的驱动力传递给前面面板7的左侧端附近和吹出面板8的左侧端附近,使前面面板7和吹出面板8的左侧移动。

第2开闭机构63安装于前面面板7和吹出面板8的右侧面的背面,支承前面面板7和吹出面板8的右侧端附近。第2开闭机构63在前面面板7和吹出面板8的开闭时,将驱动机41的驱动力传递给前面面板7的右侧端附近和吹出面板8的右侧端附近,使前面面板7和吹出面板8的右侧移动。

未图示的动力传递轴是将驱动机41的驱动力分配传递给第1开闭机构62和第2开闭机构63的部件,并且以平行于室内机1的长度方向的轴为中心旋转自如地安装于前面格栅6的前表面31的背面。动力传递轴的两端分别与第1开闭机构62和第2开闭机构63连接,在它们之间设置有未图示的动力传递齿轮。动力传递齿轮被配置为与驱动机41的驱动机齿轮啮合。这样,开闭机构61构成为,通过动力传递轴将来自驱动机41的驱动力分配给第1开闭机构62和第2开闭机构63。

以下,对第1开闭机构62的结构简单进行说明,第2开闭机构63具有与第1开闭机构62左右对称的同样的结构,因而省略对其说明。第1开闭机构62如图15所示,具有前面面板开闭齿轮64、吹出面板开闭齿轮65、前面面板支承部件66、吹出面板支承部件67、传递齿轮68。

前面面板开闭齿轮64将通过动力传递轴传递的来自驱动机41的驱动力传递给前面面板支承部件66。该前面面板支承部件66被设置为能够在前后方向(大致水平方向)移动,并且能够使前面面板7在前后方向直线移动。

传递齿轮68将通过动力传递轴传递的来自驱动机41的驱动力传递给吹出面板开闭齿轮65,吹出面板开闭齿轮65将驱动力传递给吹出面板支承部件67。该吹出面板支承部件67被设置为能够在上下方向移动,且能够使吹出面板8在上下方向直线移动。在传递齿轮68设置有局部未形成齿的部分,在对驱动机41进行驱动、前面面板支承部件66向前方的移动完成之前,传递齿轮68的旋转不会被传递至吹出面板开闭齿轮65。在前面面板支承部件66向前方的移动完成后,传递齿轮68与吹出面板开闭齿轮65啮合,吹出面板支承部件67能够向上方向的移动。

[运转开始时的前面面板和吹出面板的动作]

下面,参照图16对运转开始时的前面面板7和吹出面板8的动作进行说明。

如图16(a)所示,在室内机1停止运转的情况下,通过前面面板7和吹出面板8使得第2吸入口26和吹出口27成为关闭状态。在室内机1停止运转的情况下,前面面板7的前表面7F和吹出面板8的前表面8F在侧面观察时上下大致处于一个面。另外,在这种状态下,开闭机构61的前面面板支承部件66位于可动范围的最后方。此外,吹出面板支承部件67位于可动范围的最下方。

在室内机1的运转开始时,对驱动机41的驱动马达43进行控制而开始旋转。进而,驱动机41的驱动力传递至开闭机构61的未图示的动力传递轴,驱动力被分配传 递至开闭机构61的第1开闭机构62和第2开闭机构63。进而,通过第1开闭机构62和第2开闭机构63,使得前面面板7和吹出面板8移动,第2吸入口26和吹出口27打开。

具体而言,在开闭机构61中,驱动机41的驱动力通过多个前面面板开闭齿轮64而被传递至前面面板支承部件66。其结果是,前面面板支承部件66向大致水平方向前方直线移动。由此,如图16(b)所示,前面面板7向前方大致水平移动而打开第2吸入口26。

如图16(b)所示,前面面板支承部件66成为位于可动范围的最前方的状态时,驱动机41的驱动力通过传递齿轮68和吹出面板开闭齿轮65而被传递至吹出面板支承部件67。由此,如图16(c)所示,吹出面板8向前面面板7与前面格栅6之间的间隙移动,打开吹出口27。另外,在吹出面板支承部件67位于可动范围的最上方的状态下,吹出面板8隐藏于前面面板7的后方。即,吹出面板8的大致整体成为与前面面板7重叠的状态,如图2(a)所示,在正面观察时成为看不到吹出面板8的状态。

并且,通过风扇21的驱动,室内空气从第1吸入口23和第2吸入口26被吸入室内机1的内部,并在室内热交换器20进行热交换,热交换后的空气从吹出口27吹出。

此外,在室内机1的运转停止时,驱动机41的驱动马达43被控制为向反方向旋转,并且按照吹出面板支承部件67、前面面板支承部件66的顺序,吹出面板支承部件67和前面面板支承部件66向与上述方向的反方向移动。由此,前面面板7和吹出面板8与上述相反地移动,前面面板7和吹出面板8恢复为室内机1的停止时的状态。

<本实施方式的室内机的特征>

在本实施方式的室内机1中,第1吸入口23构成为,与顶面部30的前端30F的中央部对应的吸入中央部23M的宽度大于长度方向两端的宽度,因此能够增加横流风扇21的中央部附近的风量。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室内机1构成为,第1吸入口23的吸入中央部23M的宽度最大,因此能够增加横流风扇21中最易于增大风量的中央部附近的风量。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室内机1中,第1吸入口23以其宽度随着从吸入中央部23M接近长度方向两端而变窄的方式向前方膨出地弯曲,因此能够在第1吸入口23 的长度方向抑制气流急剧变化。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室内机1中,室内机1的前表面以随着接近下端而接近背面的方式倾斜,因此室内机1的下面部的纵深长度短于室内机1的顶面部30的纵深长度,因此在用户从下方观看室内机1时可赋予薄型的印象。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室内机1中,前面面板7以其中央部向前方膨出的方式弯曲,因此在用户从左右方向观看室内机1时可赋予薄型的印象。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室内机1中,通过使前面面板7以离开壳体5的前表面的方式移动,从而能够从前面面板7与壳体5之间的间隙吸入空气以增加吸入量。

以上,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然而应理解为具体的结构不限于这些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不是由上述实施方式的说明示出而是通过权利要求书示出,并且包含与权利要求书均等的意义和范围内的所有的变更。

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第1吸入口23的宽度在长度方向上在与顶面部30的前端30F的中央部对应的吸入中央部23M为最大的情况进行了说明,然而不限于在吸入中央部23M为最大的情况,只要第1吸入口23构成为,在长度方向上,与顶面部30的前端30F的中央部对应的吸入中央部23M的宽度大于长度方向两端的宽度,就能够获得本实用新型的效果。

此外,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第1吸入口23的长度方向中央部和第1吸入口23中与顶面部30的前端30F的中央部对应的吸入中央部23M在长度方向上位于同一位置的情况进行了说明,然而第1吸入口23的长度方向中央部和第1吸入口23中与顶面部30的前端30F的中央部对应的吸入中央部23M也可以在长度方向上位于不同位置。

此外,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第1吸入口23的前端以向前方膨出的方式弯曲、第1吸入口23的宽度随着从吸入中央部23M接近长度方向两端而变窄的情况进行了说明,然而也可以是第1吸入口23的前端未以向前方膨出的方式弯曲,第1吸入口23的宽度也可以随着从吸入中央部23M接近长度方向两端而阶段性地变窄。

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室内机1的前表面随着接近下端而接近背面的方式倾斜的情况进行了说明,然而也可以是室内机1的前表面沿着铅锤方向(未倾斜),还可以是室内机1的前表面随着接近下端而向前方倾斜。

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室内机1具备具有顶面部30的壳体5、以及配置于壳体5 的前方的前面面板7的情况进行了说明,然而也可以是壳体5与前面面板7构成为一体。

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前面面板7以其中央部向前方膨出的方式弯曲的情况进行了说明,然而也可以是前面面板7未以其中央部向前方膨出的方式弯曲(可以为平板状的结构)。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前面面板7是在长度方向整个区域弯曲且在上下方向整个区域弯曲的三维面板,但只要是在俯视观察时前面面板7的中央部7M以向前方膨出的方式弯曲,则也可以构成为在长度方向的至少一部分弯曲且在上下方向的至少一部分弯曲的三维面板。此外,只要在俯视观察时前面面板7的中央部7M以向前方膨出的方式弯曲,则也可以构成为在长度方向的至少一部分弯曲且在上下方向不弯曲的二维面板。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吹出面板8是在长度方向整个区域弯曲且在上下方向整个区域弯曲的三维面板,然而只要在俯视观察时吹出面板8的中央部8M以向前方膨出的方式弯曲,则也可以构成为在长度方向的至少一部分弯曲且在上下方向的至少一部分弯曲的三维面板。此外,只要在俯视观察时吹出面板8的中央部8M以向前方膨出的方式弯曲,则也可以构成为在长度方向的至少一部分弯曲且在上下方向不弯曲的二维面板。

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前面面板7能够以离开壳体5的前表面的方式移动的情况进行了说明,然而前面面板7也可以不以离开壳体5的前表面的方式移动。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利用本实用新型,能够对横流风扇的长度方向中央部充分地提供空气。

标号说明

1:室内机,5:壳体,6:前面格栅,7:前面面板,21:横流风扇,23:第1吸入口(吸入口),23M:第1吸入口的吸入中央部,30:顶面部,30F:顶面部的前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