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热交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95925阅读:502来源:国知局
全热交换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空气-空气能量回收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热交换装置。



背景技术:

要保持密闭空间里的舒适通风,保证人们身体健康,必须实时或间歇引入新风,同时适当控制房间温度,才能维持室内环境舒适,满足正常工作、生活的需求。但是,传统的新风引入系统同时增加了空调负荷,排风系统排出大量废热,造成大量能源浪费。为解决上述问题,人们开发了可以在新风和排风之间同时产生显热和潜热交换的装置,也就是全热交换装置。

全热交换装置的温度交换效率及新风量需要满足对应的要求。现有技术中通常根据目标环境的面积和新风量需求选用大型、中型或小型的装置以及具体的台数,并通过直径100mm至350mm的连接风管送风到指定区域。同时,现有技术中的全热交换装置可以与空调系统配合,根据环境或目标区域需求,与空调室内机同时开/关或独立运行起到降低空调负荷,减少空调能耗的效果。但是,受限于全热交换器风道结构,在对应风量下,多台全热交换装置配合连接风管送风结构很难保证其克服自身阻力后,温度交换效率、焓交换效率、湿量交换效率、内部漏风率以及有效换气率等多个参数在多个目标房间或区域内同时依旧可以满足实际需求或达到理想的目标值。而且,多台全热交换装置与空调系统的配合,也增加了控制系统的控制客体数量,加大了实现最优控制的难度。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的全热交换装置存在热交换效率和新风量损耗大且效率分布不均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全热交换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全热交换装置热交换效率和新风量损耗大且效率分布不均的缺点。

本发明提供一种全热交换装置,包括壳体、换热芯体和风机;其中所述风机具有重叠设置的新风风机和排风风机;所述壳体具有位于室外侧的新风进口和排风出口,室外新风从所述新风进口引入,室内排风从所述排风出口排出;所述壳体内形成有多层腔体,第一层腔体和第二层腔体中形成有多路新风风道;第一层腔体、第三层腔体和第四层腔体中形成有多路排风风道,所述新风风道和排风风道之间相互独立;其中,每一路新风风道具有一个独立的新风出口,每一路排风风道具有一独立的排风进口;所述换热芯体呈U型并环绕位于第二层腔体的所述新风风机设置,所述U型换热芯体的开口朝向室外侧;工作在热交换模式时,所述新风进口引入的新风经由新风风机从U型换热芯体的一侧侧壁进入,热交换后从任意一个或多个所述新风出口排出;室内排风从任意一个或多个所述排风进口引入,进入所述U型换热芯体顶面,进行热交换后经由排风风机从排风出口中排出;

在第一层腔体、第二层腔体、第三层腔体和第四层腔体中还形成有多路强排风风道;所述强排风风道与所述新风风道或排风风道之间独立;工作在强排风模式时,室内排风从任意一个或多个所述排风进口引入,从所述U型换热芯体外侧进入第三层腔体并通过所述排风风机从所述排风出口排出。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层腔体中设置有第一导风隔板;所述第一导风隔板中部具有竖直向上的第一翻边,所述第一翻边沿U型换热芯体顶面内边沿延伸;所述新风风机的进风口位于所述第一翻边内侧,所述第一翻边将所述第一层腔体区隔为排风进风腔和新风进风腔。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层腔体中设置有第二导风隔板;所述第二导风隔板具有竖直向下的第二翻边,所述第二翻边沿U型换热芯体底面外边沿延伸;所述排风风机的进风口位于所述第二导风隔板中心处。

优选的,所述排风进口包括三个;所述排风进口开设在所述排风进风腔的壳体侧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U型换热芯体设置在所述第二层腔体中;所述U型换热芯体侧壁与壳体围成三个独立的新风排风腔。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层腔体中设置有第一旁通阀,所述第二层腔体中设置有第二旁通阀;所述第一旁通阀设置在所述新风排风腔的上侧,所述第二旁通阀设置在所述新风排风腔的下侧;所述第一旁通阀和第二旁通阀联动;当所述第一旁通阀和第二旁通阀均处于打开状态时,连通所述新风排风腔。

优选的,所述新风出口包括三个;所述新风出口开设在对应所述新风排风腔的壳体侧壁上。

优选的,任意一面所述壳体室内侧侧壁上开设一个所述新风出口和一个所述排风进口。

进一步的,所述U型换热芯体的迎风侧设置有空气过滤器。

优选的,所述新风风机进风口处设置有高效滤网。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全热交换装置,可以通过一台设备同时在多个独立房间或区域实现节能换热的功能,保证各个独立区域内的最优热交换效率和有效换气效率,实现了多个区域之间的效率均分;同时降低了控制系统负荷;无需在建筑墙柱上开钻用于大管径的通孔,避免了在室内进行二次分路;还具有强排风模式,可以快速的将多个区域的室内污染气体排出室外,具有热交换效率高、实用性好且安装方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全热交换装置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爆炸图;

图2为本发明全热交换装置一个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纵向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全热交换装置第一种工作状态中一个新风风道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全热交换装置第一种工作状态中两个新风风道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全热交换装置第一种工作状态中一个排风风道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全热交换装置第一种工作状态中两个排风风道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全热交换装置第二种工作状态中一个强排风风道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全热交换装置第二种工作状态中两个强排风风道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全热交换装置第三种工作状态中一个内循环风风道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全热交换装置第三种工作状态中两个内循环风风道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全热交换装置一种实施例的风机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的主视剖视图;

图14为本发明全热交换装置一种实施例的风机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14的主视剖视图

图16为本发明全热交换装置一种实施例的风机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首先,对该具体实施方式中涉及到的技术术语作一简要说明:下述在提到每个结构件的前、后或左、右时,是以结构件正常使用状态下相对于使用者的位置来定义的;对于多个结构件的排列位置进行前、后或左、右的描述时,也是以多个结构件构成的装置在正常使用状态下相对于使用者的位置所做的定义。下述的新风是指来自全热交换装置所处室外环境空间的气流,是相对于室内空气气流而言欲引入室内的空气气流,具体来说,排风是指来自室内,需要借助全热交换装置排出至室外的空气气流。

请参见图1至图7示出的本发明全热交换装置的一个实施例。

其中,图1是该实施例的结构爆炸图,图2和图3是该实施例体现全热交换装置内部结构的剖视图,图4和图5是该实施例中新风风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中描述了其中全热交换装置工作在第一种状态时,一个新风风道的结构示意图,图5描述了其中全热交换装置工作在第一种状态时,两个新风风道的结构示意图。图6和图7是该实施例中排风风道的结构示意图,图6中描述了其中全热交换装置工作在第一种状态时,一个排风风道的结构示意图,图7中描述全热交换装置工作在第二种状态时,其中两个新风风道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1至图7所描述的第一实施例中,全热交换装置包括壳体1,该实施例所提供的全热交换装置壳体1形成长方体空腔结构,具体包括顶板11、底板18以及围成长方体空腔结构的围板12和17。顶板11、围板12、17和底板18可拆卸的连接,形成全热交换装置的壳体1。优选的,顶板11和底板18为正方形或近似正方形,从而,整个全热交换装置壳体1内形成的长方体空腔结构的横截面也为正方形或近似正方形,以保证从壳体1的不同侧壁进入的气流可以尽量均匀地分布在长方体空腔中或经过其中一个侧壁。如果选用吊装的安装方式,壳体1的外侧还设置有多个用于吊装的吊脚10。

具体的,壳体1内部的具体结构为,壳体1内形成有四层腔体。壳体1接收室外新风的一侧侧壁定义为室外侧,对应的其它三侧侧壁定义为室内侧。在室外侧上开设有新风进口7和排风出口19。壳体1的第一层腔体1和第二层腔体2的侧壁由围板12围成,第四层腔体4的侧壁由围板17围成。新风进口7开设在围板12对应第一层腔体1的位置上,排风出口19开设在围板17对应第四层腔体4的位置上。室外新风从新风进口7引入壳体1内,室内排风从排风出口19排至室外。

三个排风进口81、82、83分布在围板12室内侧的不同侧壁上。而同时在对应第二层腔体2侧壁的围板12上还开设有三个新风出口91、92、93。新风出口91、92、93和排风进口81、82、83一一对应布设,也就是说新风出口91和排风进口81,新风出口92和排风进口82,新风出口93和排风进口83分别开设在壳体1室内侧的三个不同侧壁上,以通过风道管路通入不同房间或区域。

壳体1中设置有第一导风隔板13和第二导风隔板14。第一导风隔板13设置在第一层腔体1中,其中部具有竖直向上的第一翻边131。对应排风进口81、82和83,翻边131分为相应互相垂直的1311、1312和1313三个部分并迎着排风进口的进风气流布设。第二导风隔板14设置在第三层腔体3中,第二导风隔板14具有竖直向下的第二翻边141。

重叠设置的新风风机5和排风风机6设置在壳体1中,其中新风风机5在上,排风风机6在下。具体来说,新风风机5设置在第二层腔体2中,排风风机6设置在第四层腔体4中。新风风机5和排风风机6均选用离心风扇。新风风机5的轴向进风口设置有高效滤网15。

作为全热交换装置中的重要部件,与现有技术完全不同,在新风风机5周围设置有呈U型的换热芯体16。U型换热芯体16环绕新风风机5设置,其开口朝向室外侧。在壳体1的第一层腔体1和第二层腔体2中形成有多路新风风道。具体来说,请参阅图4和图5所示,自新风进口7引入第一层腔体1的新风进入第一导风隔板13的翻边131和壳体1室外侧侧壁围成的新风进风腔,自新风风机5位于第一导风隔板13的翻边131内侧的轴向进风口进入新风风机5,并经过高效滤网15的一次过滤,新风气流经新风风机5叶轮时改变成径向。从新风风机5排出的新风以垂直于U型换热芯体16侧壁流经换热芯体16,并经由换热芯体16的侧面1621从对应的新风出口91中吹出,从而形成第一路新风风道A,U型换热芯体16的侧壁1621与壳体1的围板12对应侧壁围成第一新风排风腔。此外,改变成径向的新风气流,还可以经由换热芯体16的侧面1622从对应的新风出口92中吹出,从而形成第二路新风风道B,侧壁1622与壳体1的围板12对应侧壁围成第二新风排风腔。径向的新风气流或者经由换热芯体16的侧面1623从对应的新风出口93中吹出,从而形成第三路新风风道C,同时在侧壁1623与壳体1的围板12对应侧壁之间围成第三个新风排风腔。U型换热芯体16的三个侧面的长度及体积相等或近似相等,以保证在U型换热芯体16的各个侧面上的效率均分。也就是说,在对应风量下,可以保证相互独立的三个新风排风腔以及新风出口91、92、93处检测到的温度交换效率、焓交换效率和湿量交换效率基本相等。根据实际需要,选通91、92、93中任意一个或多个新风出口,即可以将经过净化和热交换的室外新风引入不同的房间或区域,同时可以保证全热交换装置在各个区域内的性能均满足要求。

在壳体1的第一层腔体1、第三层腔体3和第四层腔体4中形成有多路排风风道。具体来说,请参阅图6和图7所示,第一导风隔板13的翻边131和壳体1室内侧侧壁同时还围成至少三个排风进风腔,即第一排风进风腔、第二排风进风腔和第三排风进风腔。室内排风自第一层腔体1的侧壁上选通的排风进口81、82或83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同时进入对应的排风进风腔。排风进风腔可以呈贯通的U型,或者采用隔板对应U型换热芯体的三个侧壁和排风进口区隔为三个独立的腔体。优选将排风进风腔设置成贯通的U型,第一排风进风腔、第二排风进风腔和第三排风进风腔即为相互垂直的U型排风进风腔的三个连通且相互垂直的贯通供气体流动空腔。由于第一导风隔板13的翻边131沿U型换热芯体16顶面内边沿延伸,排风进口81、82和/或83进入的室内排风被翻边131的阻隔。从81、82和83中任意一个排风进口进入排风进风腔的气体,垂直于U型换热芯体16顶面流经换热芯体16并经由U型换热芯体16的底面流入第三层腔体3。第三层腔体3中设置的第二导风隔板14具有翻边141,翻边141沿U型换热芯体底面的外边沿延伸,翻边141起到引流作用。在第三层腔体3的第二导风隔板14中心位置形成有排风风机6的轴向进风口。U型换热芯体16的顶面,也就是U型换热芯体对应室内排风的迎风面上设置有空气过滤器,经过空气过滤器过滤以及U型换热芯体16热交换后的室内排风由于翻边141的引流作用从位于第二导风隔板14中心处的排风风机6的轴向进风口进入排风风机6,改变风向呈径向后从排风出口19排出。如图6和图7所示,即在壳体1内的第一层腔体1、第三层腔体3和第四层腔体4中形成三条不同的排风风道D、E、F。在对应的风量下,可以保证通过相互独立的排风进口81、82和83和排风出口19处检测到温差计算得出温度交换效率、焓交换效率和湿量交换效率基本相等。根据实际需要,选通81、82、83中任意一个或多个排风进口,即可以将不同的房间或区域的排风引入,同时可以保证全热交换装置在各个区域内的性能均满足要求。优选的贯通U型排风进风腔,从任意一个排风进口81、82或83进入排风进风腔的排风可以经过最大的有效换热面积,最优化U型换热芯体的换热效率。

工作时,任意一条新风风道A、B、C与任意一条排风风道D、E、F之间均相互独立,新风风道和排风风道中的新风及排风以相互垂直的方向进入U型换热芯体进行热交换,在保证最大的有效换热面积、最优换热效率以及最佳的有效换气率的前提下,实现了将内部漏风率维持在最低的水平。

由于新风出口91、92、93和排风进口81、82、83一一对应布设,壳体1室内侧的三面侧壁上均至少开设有一个新风出口和一个排风进口。可以通过排风管道连通其中一个新风出口或多个新风出口、一个排风进口或多个排风出口。将新风风道A、B、C,排风风道D、E、F引入不同的房间。同一台全热交换装置可以同时为三个房间服务且不影响热交换效率和换气率。从而同时降低了整个室内空调换风系统的控制负荷。朝向三个不同方向的新风出口和排风进口,也便于架设风道管路,节省不必要的安装材料,在降低设备自身阻力的同时简化了安装流程。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全热交换装置,可以通过一台设备同时在多个独立房间或区域实现节能换热的功能,保证各个独立区域内的最优热交换效率和有效换气效率,实现了多个区域之间的效率均分;同时降低了控制系统负荷;具有热交换效率高、实用性好且安装方便的优点。

请参见图8至图9所示为本发明全热交换装置工作在第二工作状态的示意图;其中图8描述了其中全热交换装置工作在第二种状态时,其中一个强排风风道的结构示意图,图9中描述全热交换装置工作在第二种状态时,其中两个强排风风道的结构示意图。

全热交换装置的强排风模式,也就是全热交换装置的第二种工作状态主要应用于室内环境不佳,特别是如有人吸烟或室内空气污染但又由于建筑结构或环境的限制无法开窗透气的情况下。在此种工作模式下,全热交换装置主要目的为尽快地将室内污浊空气从室外侧的排风出口19排出室外。

具体的,参见图8和图9所示,在第一导风隔板13上设置有三个第一旁通阀211、221和231;第二层腔体中也对应设置三个第二旁通阀212、222和232。旁通阀211、221和231以及212、222和232的开度可以通过全热交换装置的电控盒40中的控制单元实现,通过控制单元控制其全开、截止、快开或工作在流量调节模式。控制单元可以由单片机或可以实现同样功能的集成电路实现,旁通阀211设置在第一新风排风腔的顶壁上,旁通阀221设置在第二新风排风腔的顶壁上,旁通阀231设置在第三新风排风腔的顶壁上。对应的,旁通阀212设置在第一新风排风腔的底壁上,旁通阀222设置在第二新风排风腔的底壁上,旁通阀232设置在第三新风排风腔的底壁上。

在第二种工作状态下,全热交换装置的电控盒40中的控制单元,控制新风风机5停转、排风风机6工作。同时控制旁通阀211和212、221和222、231和232联动动作。开启81、82和83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排风进口,室内排风进入对应的第一排风进风腔、第二排风进风腔或第三排风进风腔。由于旁通阀211、221和231的限流引流作用,从排风进口8进入的室内排风通过旁通阀进入第一新风腔、第二新风腔和第三新风腔。此时,由于新风风机5停转,旁通阀212、222和232引流室内排风进入第三层腔体3中的排风风机6进风口,通过排风风机6改变为径向从室外侧的排风出口19排至室外。因此,对应的,在第一层腔体1、第二层腔体2、第三层腔体3和第四层腔体4之间形成对应的至少三条强排风风道G、H、I。也就是说,在不影响原有的新风风道和排风风道的条件下,通过全热交换装置四层风道结构,同时配合控制旁通阀的联动开合状态,在壳体1内形成了三条旁通通道,优化室内排风的排风效率,同时降低全热交换装置工作在强排风状态时的能耗,具有效果好且能耗低的优点。

请参见图10和图11所示为本发明全热交换装置工作在第三工作状态的示意图;其中图10描述了其中全热交换装置工作在第三种工作状态时,其中一个内循环风道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中描述全热交换装置工作在第三种状态时,其中两个内循环风道的结构示意图。

全热交换装置的内循环模式,也就是全热交换装置的第三种工作状态主要应用于仅需要对室内空气进行净化的条件下。在第三种工作状态中,全热交换装置的主要功能近似于可以同时净化三个房间空气的空气净化装置。

具体的,参见图10和图11所示,工作在第三种工作状态中,通过电控盒40中的控制模块输出电信号,控制旁通阀211和212、221和222、231和232均处于截止状态,同时室外侧新风进口7关闭。在第一导风隔板13的翻边1311、1312和1313上分别设置有调节阀241、242和243,控制模块控制调节阀241、242和243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处于全开状态。当三个不同的房间或三个不同的区域通过排气管道连接全热交换装置时,如果仅有一个或两个房间内的空气需要净化,则对应的通过控制模块控制对应的排风进口81、82或83中的一个或多个,对应的调节阀241、242或243处于全开状态。参见图10所示,如排风进口82打开、对应的调节阀242打开,从排风进口82引入的室内排风通过调节阀242的引流作用引入新风风机5的进风口,沿轴向进入新风风机5并改变为径向经由换热芯体的侧壁1612进入第二新风排风腔并从位于同一侧的新风出口92中排出。由于新风风机5的进风口设置有高效滤网15,通过内循环风道K进入壳体1的室内排风可以过滤后再次通过第二新风排风腔进入室内。对应的,从进风进口81、83引入的室内排风通过调节阀241和243的引流作用引入新风风机5的进风口,沿轴向进入新风风机5并改变为径向经由换热芯体的侧壁1611或1612进入第一新风排风腔或第三新风排风腔并从位于同一侧的新风出口91或93中排出,形成如图11所示的内循环风道J和内循环风道L。

通过在第一层腔体1和第二层腔体2中形成三条独立的内循环风道J、K、L, 全热交换装置可以同时对其中一个场所、区域或独立的房间内的空气进行净化,也可以对三个场所、区域或独立房间内的空气进行净化,具有工作模式多样、效率高且能耗低的优点。

综上所述的全热交换装置的三种工作状态,其中新风风机5和排风风机6之间有至少三种配合工作状态。当全热交换装置工作在热交换模式时,新风风机5的排风风机6均工作;工作在强排风模式时,排风风机6工作,新风风机5停机;工作在内循环模式时,排风风机6停机,新风风机5工作。以上三种工作状态可以通过两台电机控制两台独立的离心风扇实现。具体来说,新风风机5包括控制新风风扇51的电机52,排风风机6包括控制排风风扇61的电机62。

作为另一种备选方案,参见图12和图13所示,新风风扇51和排风风扇61通过一个双头输出电机32控制,双头输出电机32上设置有离合装置33。电机32可以设置在全热交换装置的第三层腔体中,其输出轴既联接新风风扇51也联接排风风扇61,新风风扇51和排风风扇61均作为双头输出电机32的负载一同动作,全热交换装置工作在热交换模式。当离合联接装置33切断时,新风风扇51或排风风扇61作为电机32的负载单独动作,全热交换装置工作在内循环模式或强排风模式。

作为通过一个双头输出电机32控制的另一种备选方案。参见图14和图15所示,新风风扇51和排风风扇61之间还设置有离合联接装置30。通过离合联接装置30联接时,新风风扇51和排风风扇61同时作为电机32的负载同步动作,全热交换装置工作在热交换模式。当离合联接装置30切断时,排风风扇61作为电机32的负载单独动作,全热交换装置工作在强排风模式。同样的,电机32可以设置在全热交换装置的第二层腔体2中,其输出轴也直接联接新风风扇51,当离合联接装置30切断时,新风风扇51作为电机32的负载单独动作,全热交换装置工作在内循环模式。采用此种控制方案,全热交换装置仅能实现热交换模式和强排风模式,或者热交换模式和内循环模式两种功能组合。

参见图16所示,如果实际安装使用的领域仅需要设备实现热交换功能。则作为一种备选方案,新风风扇51和排风风扇61之间设置双头输出电机34,通过双头输出电机34实现新风风扇51和排风风扇61的同步动作。采用此种控制方案,全热交换装置仅能实现热交换模式一种功能组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