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12522阅读:425来源:国知局
供热系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供热系统,更详细地,涉及在可形成浮动地板的结构物和其结构物上形成双层地板的上下面板内部适用供热单元的供热系统。



背景技术:

通常,活动地板是指设置于机房、电气室、急诊室等的办公室,并为了隐蔽电气布线等,阻断湿气,装修地板而从底面以隔开的方式由双重结构设置的。

即,公司的计算机室或设备室设置有许多服务器或设备,从而需要电源电缆、网络电缆、专用线及电话线等,设置双重地板来确保地板下面的空间,以防止这些所有配线妨碍通行,而使这些配线可以使用的建筑材料为活动地板。

但是,这种活动地板仅以浮动地板结构的目的使用。

另一方面,当前,在公共住宅的供热系统中,对于板坯,用作为可燃性的吸音材料或冲击缓冲剂的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或发泡氨基甲酸乙酯或发泡聚丙烯(Polypropylene)等的绝热吸音部件进行施工,在其上形成轻量气泡混凝土层,在其上配置作为加热部件的热水管,并再次在其上将砂浆层进行施工来完成地板。

这种地板结构的水泥施工均由现场技术人员以湿式的方式进行。

这种现有的技术存在如下问题:不仅施工难,而且混凝土内部配置有很多配管连接部件,从而当进行维护维修和发生漏水时,难以进行修理,并且,以串联的方式长长地连接有热水循环配管,从而供热所需的时间很长,在板坯中,供热配管砂浆与地板形成为一体,从而容易传递层间噪音。

为了解决这种湿式供热系统的问题,开发并提供如下的干式供热面板,所述干式供热面板具有用于在混凝土、合成树脂、黄土之类的材质的面板中内置热水管或插入热水管的凹槽或固定部件。

这种干式供热面板为组装式供热系统,以在现场简单组装的方式对预先制作的干式面板进行施工,从而具有不仅缩短工期,而且日后的维护维修也变得容易的优点,但由于面板内部以干式的方式制作,因而存在坚固性降低且无蓄热功能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所述的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供热系统,属于在形成双层地板的结构物组装及固定具有发热及蓄热功能的供热面板来形成浮动地板的干式施工法,因此施工简便,并且,在形成双层结构的结构物腿部附着噪音缓解垫,从而可显著减少沿着结构体传递的层间噪音。

并且,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供热系统,以往以串联的方式长长地连接的配管厚厚地覆盖于水泥砂浆,从而为了消除供热所需的时间很长的弊端,设置有供热配管的面板和面板以并联的方式连接,从而均匀且快速地进行供热,且由于保温性高,节能效果大,并且,在面板内部填充有水泥砂浆或黄土,从而热的蓄热性高,且形成地板的供热面板上部由铝面板构成,从而导热性高。

用于达成所述的目的的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供热系统包括:结构物,被腿部支撑而在板坯形成浮动地板;以及供热面板,设置有上部面板和下部面板,在能够承受所述上部面板的边角内侧的负载的部分向下突出形成有结构物设置部,以便于能够固定于所述结构物,所述上部面板向下成型有外壁,所述下部面板由本体向上弯折而与所述上部面板的下部相结合而成,在所述下部面板的内部设置有供热单元,所述下部面板形成有用于使所述结构物设置部贯通的贯通部,在所述上部面板与下部面板相结合的状态下,在上部面板与下部面板的孔隙空间填充水泥砂浆或黄土来进行养生。

本发明的再一实施例的供热系统包括:结构物,被腿部支撑而在板坯形成浮动地板;以及供热面板,设置有上部面板和下部面板,在能够承受所述上部面板的边角内侧的负载的部分向下突出形成有结构物设置部,以便于能够固定于所述结构物,所述上部面板向下成型有外壁,所述下部面板由本体向上弯折而与所述上部面板的下部相结合而成,所述下部面板形成有用于使所述结构物设置部贯通的贯通部,在所述下部面板的底面下部以干式的方式附着有供热膜,所述供热膜的下部的瓷质或陶瓷板由铁板进行固定,在所述上部面板与下部面板相结合的状态下,在上部面板与下部面板的孔隙空间填充水泥砂浆或黄土来进行养生。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供热系统包括:结构物,被腿部支撑而在板坯形成浮动地板;以及供热面板,设置有上部面板、下部面板及中间面板,在能够承受所述上部面板的边角内侧的负载的部分向下突出形成有结构物设置部,以便于能够固定于所述结构物,所述上部面板形成有用于与下部面板进行结合的突出紧固部,所述上部面板向下成型有外壁,所述下部面板由本体向上弯折而与所述上部面板的下部相结合而成,所述下部面板形成有用于使所述结构物设置部贯通的贯通部,所述下部面板形成有用于在与所述突出紧固部相对应的位置从下部向上部紧固螺栓的紧固件,所述中间面板由陶瓷或瓷质的板上下层叠而形成一对,所述中间面板形成有用于使所述突出紧固部贯通的贯通口,供热膜介于一对所述陶瓷或瓷质的板之间,来位于结合有所述上部面板和下部面板的空间。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供热系统包括:结构物,被腿部支撑而在板坯形成浮动地板;以及供热面板,设置有上部铁板及下部箱,所述上部铁板形成有能够将供热面板放置于结构物来进行紧固的结构物紧固件,以便于能够固定于所述结构物,而不是额外形成有结构物设置部,以上部开放的箱形状向所述下部箱的外侧形成有凸缘,在所述下部箱的内部设置有供热单元,所述下部箱形成有能够紧固于所述结构物的紧固件,在所述上部铁板的边缘部位与下部箱的凸缘通过焊接来相结合的状态下,在下部箱的孔隙空间填充水泥砂浆或黄土来进行养生。

根据所述的问题的解决方案,本发明通过在普通的双层结构的面板中体现供热系统,在形成双重浮动地板的结构物放置供热面板,从而与场所无关地,可简便地以干式的方式进行施工,从而可节减建筑费用,并且,由于是双重地板结构,因而可有助于建筑物的轻量化。

并且,蓄热性高,且在面板内部填充有水泥或黄土,从而不仅可提高负载强度,并防止产生脚踏声,而且还具有减少层间噪音的吸音效果,当向形成地板的面板进行供热时,可均匀且快速地进行传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上部面板和下部面板的结合立体图。

图2和图3为图1所示的上部面板的立体图和示出底面(天花板)的立体图。

图4为图1所示的下部面板的立体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供热面板的侧面剖视图。

图6为安装图1所示的下部面板的橡胶发泡保温剂的立体图。

图7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锅炉中与各个供热面板相连接来使供热水循环的系统图。

图8为示出将图5所示的供热面板设置于结构物的状态的图。

图9和图10为本发明的再一实施例的供热面板的分解立体图。

图11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供热面板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结构及作用进行说明。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图中相同的结构要素,即使示于不同的图,也尽可能由一个相同的附图标记及符号来表示。

以下,在说明本发明的过程中,在判断为相关的公知功能或结构的具体说明有可能不必要地混淆本发明的要旨的情况下,省略其详细说明。

并且,当一个部分“包括”另一结构要素时,除非有特别反对的记载,就意味着还可包括其他结构要素,而不是排除其他结构要素。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上部面板和下部面板的结合立体图,图2和图3为图1所示的上部面板的立体图和示出天花板面的立体图,图4为图1所示的下部面板的立体图,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供热面板的侧面剖视图。

以下,作为设置于下部面板20的供热单元,例举说明了与锅炉相连接的供热配管27,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用于电热毯等的金属发热体、用于石床等的碳涂层发热体、利用电阻的电发热线、碳纤维等也可用作供热单元。

如图所示,炕面板60包括上部面板10和下部面板20,其中还可包括橡胶发泡保温剂40。

首先,为了提高平衡性和精密性,用于传热及蓄热的上部面板10将铝材质作为模具成型来形成,包括结构物设置部11、外壁12、突出部13、突出紧固部14、筋15、卡定突起16、卡定台肩17、紧固突起18、通孔28及盖帽34,并呈正方形或矩形形态。

所述上部面板10从平平的铝板向下突出而向四方形成有外壁12,从所述外壁12的规定处向内侧弯折两次而在与外壁12之间形成有具有紧固槽18a的紧固突起18。

即,如图3所示,当从底面观察时,紧固突起18和外壁12呈大致7字形状。

并且,向形成有紧固槽18a的一侧,在外壁12和紧固突起18的互不相同的高度形成有卡定台肩17和卡定突起16。

在形成有所述外壁12的各个边角内侧中,在可承受各个负载的四处,以可固定于形成浮动地板的结构物50的方式在结构物设置部11的中央形成紧固件,从而利用螺丝之类的零件31来通过结构物设置部11的紧固件紧固于结构物50,并在上部面板10上部插入端帽32。

并且,在无腿部的情况下,以防止突出的结构物设置部11向部面板20的底面突出的方式形成,以使供热面板60整个底面放置于结构物50,从而在上部面板中还可仅利用为结构物紧固件(未图示)。

并且,当供热面板60设置于结构物50时,设置供热面板60时的供热面板60的负载集中于结构物设置部11的腿部,因而可形成螺纹,并在下部用螺母N进行紧固来得到支撑。

其中,在上部面板10的规格变大的情况下,所述结构物设置部11还可形成于上部面板的中心部,以便于可承受中间部分的负载。

并且,在上部面板10分别形成有:突出部13,当向所述紧固槽18a、结构物设置部11和面板内部填充水泥砂浆或黄土时,用于强化上部面板10和内部填充物的捆绑;突出紧固部14,用于与下部面板20进行结合;以及筋15,用于提高紧固槽18a内部的卡定突起16与上部面板10的坚固性。

此时,在突出紧固部14的内部形成有用于紧固螺栓的螺纹,从而使上部面板10以螺栓的方式紧固于下部面板20。

并且,如图2所示,在上部面板10的前后左右还可形成有嵌合凹槽33a和嵌合突部33b。

由此,在相邻的供热面板60之间,使嵌合突部33b插入于嵌合凹槽33a,从而防止当工作时或设置后产生游隙。

并且,所述上部面板10通过部分开放用于连接供热配管27和热水供给管35、连接供热配管27和回水管36的连接件29的上部来由盖34进行开闭。

并且,在所述上部面板10形成有通孔28,以便于可使热水供给管35和回水管36贯通来水平设置于供热面板60内部。

接着,下部面板20包括本体21、螺栓紧固口22、插入突起23、填充口24、贯通口25、金属丝网26、供热配管27、通孔28、热水供给管35、回水管36、连接件29,并与上部面板10相对应地呈正方形或矩形形态。

并且,在可连接组装与所述通孔28相连接的热水供给管35、回水管36的下部面板20内部形成有配管贯通件37。

下部面板20以四边形形态向上弯折铁板来形成本体21,在下部面板20内部以Z字形形态排列有供热配管27,供热配管27的一端通过连接件29与水平贯通下部面板的地板一侧来设置的热水供给管35相连接,供热配管27的另一端通过连接件29与贯通下部面板来设置的回水管36相连接。

即,金属丝网26以纵横的方式设置于下部面板20内部,供热配管27捆绑于金属丝网26,从而分别通过T字形连接件29与贯通下部面板20来水平且并排地设置于地板的一侧和另一侧的热水供给管35和回水管36相连接。

向内侧形成有向下弯折的弯折部21a,以便于可从所述本体21的向上弯折的部位的端部插入并紧固于所述上部面板10的紧固槽18a,在与所述卡定突起16相对应的位置向外侧形成有插入突起23,在弯折部21a插入于紧固槽18a的状态下,弯折部21a的端部卡定于紧固突起18的卡定台肩17而防止脱离。

并且,在所述上部面板10的与突出紧固部14相对应的位置形成有螺栓紧固口22,从而从下部向上部紧固螺栓。

在所述本体21的向上弯折的一侧面形成有填充口24,以便于可在上部面板10及下部面板20内部的孔隙部分填充水泥砂浆或黄土,在下部面板20的内侧的与上部面板10的结构物设置部11相对应的位置形成有贯通口25,从而用零件38来将供热面板60固定于结构物50。

并且,在所述下部面板20形成有通孔28,以便于可使热水供给管35和回水管36贯通来水平设置于供热面板60内部。

在此,例举说明了所述通孔28均形成于上部面板10和下部面板20,但可仅形成于下部面板20。

并且,在图4中,在向除了连接件29和盖34部分之外的热水供给管35和回水管36部分填充水泥砂浆或黄土等之前,预先形成配管贯通件37来进行划分。

由此,当组装设置热水供给管35和回水管36或日后更换时,可确保所需的空间。

在以下的再一实施例中未图示这种配管贯通件37,但在再一实施例中也可预先形成配管贯通件来确保空间,并形成隔板等来进行划分。

之后,图6所示的橡胶发泡保温剂40与下部面板20的外形相对应地进行注塑成型(在图6中示出上方开放的四边形箱形态)来附着于下部面板20下部,从而以防止供给的热量向下部传递的方式进行绝热。

此时,如图6所示,橡胶发泡保温剂(EPDM,ethylene propylene diene Monomer)40或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绝热材料等也在与上部面板10的结构物设置部11相对应的位置形成有贯通口41,从而用零件31来将供热面板60固定于结构物50。

此时,无弹性的绝热材料(未图示)还可介于结构物50与供热面板60之间,以防止漏热。

在如上所述的炕面板60的结构中,若与形成于上部面板10的四方边缘的紧固槽18a相对应地推入下部面板20的弯折部21a,则下部面板20的插入突起23与形成于紧固槽18a的内侧的卡定突起16卡定结合,同时,下部面板20的弯折部21a进入紧固槽18a,且弯折部21a的端部借助弯折部21a的弹性来卡定于内侧卡定台肩17,从而使上部面板10与下部面板20双重结合。

之后,从下部面板20的螺栓紧固口22底面以螺栓的方式紧固于形成有螺纹的上部面板10的突出紧固部14。

像这样,通过填充口24向结合有上部面板10和下部面板20的面板内部的孔隙部分填充水泥砂浆或黄土等来进行养生之后,完成供热面板60。

图7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锅炉中与各个供热面板相连接来使供热水循环的系统图。

如图7所示,与锅炉B相连接的热水供给管71和回水配管72分别与分支件73和反向分支件74相连接,所述分支件73的出口和反向分支件74的入口与热水供给管35和回水管36相连接。

这种热水供给管35和回水管36通过T字形连接件29以并联的方式与贯通相邻地配置的供热面板60来在每个供热面板60形成的供热配管27相连接。

由此,锅炉B的热水在通过热水供给管71、分支件73、热水供给管35和连接件29向各个供热面板60的供热配管27供给而利用于供热之后,通过连接件29、回水管36、反向分支件74及回水配管72再次向锅炉B供给。

图8为示出将图5所示的供热面板设置于结构物的状态的图。

如图8所示,供热面板60以组装的方式设置于被腿部52支撑而漂浮于空中的状态的结构物50,在供热面板60位于结构物50的上部的状态下,零件31通过上部面板10的结构物设置部11与结构物50相结合,从而使供热面板60固定设置于结构物50。

此时,每个供热面板60还可用橡胶发泡保温剂40来对供热面板60的下部进行绝热,还可在用绝热材料对整个底面进行施工之后,设置结构物50。

并且,可在与板坯相接触的腿部52设置高度调节单元来调节结构物的高度。

并且,使所述腿部52的末端部分变得尖利,来将向下层沿着结构体传递的噪音最小化,并用其腿部52的支架51在上下的铁板53之间附着噪音隔断垫54,从而具有减少层间噪音的吸音效果,并在形成浮动地板的供热面板60上部面由热毯收尾来完成施工。

以上,例举说明了在锅炉B中用供热单元与供热面板60的供热配管27相连接来进行热水循环的结构,但当由碳涂层发热体、金属发热体、面状发热体等电发热线制作供热面板时,可根据其种类在面板内部多样地应用配管及配线来制作多种类型的供热面板。

并且,优选地,在所述供热单元中设置在大致60~65℃温度下工作的双金属温度传感器(未图示),以防止温度和热,从而可防止由过热引起的火伤或火灾。

图9和图10为本发明的再一实施例的供热面板的分解立体图。

如图9所示,形成供热面板的上部面板和下部面板具有与图3和图4所示的上部面板10及下部面板20相同的结构和形状,上部面板10未设置有突出部13和通孔29,下部面板20未设置有作为供热单元的供热配管27、热水供给管35、回水管36及连接件29。

作为其的代替,作为供热单元,在下部面板20底面以干式的方式设置有供热膜27a或薄的面状发热体。

其中,在供热膜27a的下部还设置有耐火绝热板或瓷质板(未图示),从而用箱形状的铁板37由零件38进行收尾固定。

其中,在上部面板10中,若结构物设置部11不向供热面板60的底面突出而仅用作结构物紧固用途,则供热面板底面整体设置于结构物50。

之后,如图10所示,形成供热面板的上部面板和下部面板具有与图2b和图3所示的上部面板10及下部面板20相同的形状,上部面板10未设置有突出部13和通孔29,下部面板20未设置有作为供热单元的供热配管27、热水供给管35、回水管36、连接件29、金属丝网26及用于填充水泥砂浆或黄土的填充口24。

作为其的代替,为了与供热单元的蓄热,中间面板90a、90b及供热膜27a设置于结合有上部面板10和下部面板20的内部空间,所述中间面板90a、90b由陶瓷或瓷质的板或耐火绝热板形成,从而以一对的方式上下隔开设置,供热膜27a介于其之间。

并且,在所述中间面板90a、90b形成有贯通口93,以便于可使上部面板10的突出紧固部14贯通。

其中,在上部面板10中可不形成结构物设置部11,而可仅由结构物紧固件使用。

图11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供热面板的立体图。

如图11所示,作为另一实施例,供热面板60包括四边形的上部铁板70以及由铁板形成的本体向上弯折而使上方开放的四边形的下部箱80,在下部箱80的上部向外侧形成凸缘82,来对凸缘82和上部铁板70的边缘部位进行点焊,以构成供热面板60。

此时,如图4所示,在下部箱的内部空间设置有作为供热单元的供热面板87等,从而由金属丝网86等进行捆绑,并通过连接件83与热水供给管85和回水管89相连接。

并且,在下部箱80划分形成有用于热水供给管85和回水管89的贯通的通孔88和面板之间配管连接空间,所述连接件83上侧的上部铁板70被部分开放,从而用盖74连接面板之间配管,即,热水供给管85和回水管89。

在上部铁板70与下部箱80相结合的状态下,在通过形成于下部箱80的侧面的填充口84填充水泥砂浆或黄土之后进行养生。

以上,与附图一同叙述了本发明的技术思想,但这用于例示性地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不限定本发明。并且,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范畴的范围内任可进行多种变形及模仿,这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