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湿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05468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加湿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加湿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空气调节装置有用于控制空气的温度的空调机、用于去除空气的杂质以保持净化度的空气净化器、用于向空气中提供水分的加湿器、用于去除空气中的水分的除湿器等。

现有的加湿器区分为:在震动板使水雾化并将其向空气中吐出的震动式加湿器;以及在加湿过滤器进行自然蒸发的自然蒸发式加湿器。

所述自然蒸发式加湿器区分为:利用驱动力旋转圆盘,水在空气中的圆盘表面进行自然蒸发的圆盘式加湿器;在被水浸湿的加湿媒介中因流动的空气来进行自然蒸发的加湿过滤器式加湿器。

现有的加湿器在加湿过程中,流动的空气中的一部分在过滤器中被过滤。但是,由于现有的加湿器中其主要功能为加湿功能,存在有净化空气的功能较弱的问题。

并且,现有的加湿器采用在加湿过程中附加过滤功能的结构,因此,无法仅为了空气过滤而将其进行动作。

因此,现有的加湿器中存在有即使在湿度高的状态下,用户需要进行空气净化时将实施加湿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湿净化装置,能够使加湿功能和空气净化功能独立地进行动作。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湿净化装置,用户能够用肉眼直观地确认是否正在进行加湿。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湿净化装置,能够切断显示模块与水相接触。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湿净化装置,在用户的视线上配置显示模块和可视主体。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湿净化装置,能够使可视主体上结成的水滴的视觉效果达到最大。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湿净化装置,能够防止向水槽内部引导空气的水槽流入口和放置导向件向外部露出。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湿净化装置,能够观察从水车壳体喷射的水。

本发明的加湿净化装置,其中,包括:水槽,用于储存水;可视主体,与所述水槽相结合,配置在所述水槽的上部,由能够从外部透视看到内部的材质形成;显示模块,配置在所述可视主体的外侧;水车壳体,配置在所述水槽,将所述水槽中储存的水吸入内部后向上侧进行扬水;喷射口,配置在所述水车壳体,喷射被扬水的所述水;以及水车马达,用于旋转所述水车壳体;所述可视主体的内侧面上结成的水滴和所述显示模块配置在用户的视线上。

所述水车壳体可配置在用户的所述视线上,从所述喷射口喷射的水与所述可视主体的内侧面相碰撞。

所述可视主体可形成为其上侧宽、下侧窄的形状,从而使其侧面以倾斜的方式形成,所述可视主体位于所述显示模块的上侧。

所述显示模块的表面可利用能够反射光的材质进行涂层,所述可视主体的内侧面上结成的水滴投影到所述显示模块的表面。

所述可视主体从俯视看去时其平面可形成为圆形,所述显示模块形成为包覆所述可视主体的环形状。

可在所述视线上能够看到从所述水车壳体的喷射口喷射的水。

所述水车壳体的喷射口可位于所述可视主体的高度以内。

本发明可还包括:基体,所述水槽以能够分离的方式放置在所述基体;所述显示模块与所述基体相结合,在所述水槽从所述基体分离时,所述水槽同时与所述显示模块相分离。

所述显示模块可形成为环形状,所述水槽插入所述显示模块内侧,并放置在所述基体。

在放置所述水槽时,所述显示模块可被配置为遮蔽所述水槽的外侧面。

本发明可还包括:外可视主体,与所述基体相结合,由能够从外部透视看到内部的材质形成;在所述外可视主体和可视主体之间配置所述显示模块。

在所述水槽放置于所述基体时,所述可视主体的上端可与所述外可视主体的上端相紧贴,在所述可视主体、所述外可视主体以及所述显示模块之间形成封闭的可视空间。

本发明可还包括:水槽流入口,配置在所述水槽和所述可视主体之间;从所述基体供给的空气通过所述水槽流入口向所述水槽内部流动,所述显示模块比所述水槽流入口更高地配置。

所述基体可包括:下主体,在其下侧形成有吸入流路;放置主体,与所述下主体上侧相结合,所述水槽放置在所述放置主体;水槽插入空间,形成在所述放置主体,所述水槽插入所述水槽插入空间;所述显示模块配置在所述放置主体的上端。

本发明可还包括:水槽流入口,配置在所述水槽和所述可视主体之间;从所述基体供给的空气通过所述水槽流入口向所述水槽内部流动,所述显示模块比所述水槽流入口更高地配置,在所述放置主体配置有放置导向件,所述放置导向件将通过所述吸入流路供给的空气向所述水槽流入口引导。

本发明的加湿净化装置具有如下效果的一种或其以上。

第一、由于在基体上侧以可分离的方式设置其中结合有水槽的可视主体,能够仅分离出与水相接触的水槽和加湿模块并进行清扫。

第二、由于水车单元将水槽内部的水提升并向可视主体进行喷射,用户通过看到与可视主体相碰撞的水,能够直观地确认出正在进行加湿中。

第三、由于显示模块设置在与水不相接触的可视主体外部,能够使漏电和湿度引起的影响达到最小。

第四、由于显示模块配置在与外部封闭的可视空间,能够切断水引起的影响。

第五、由于显示模块设置在可视主体的外侧面,并且从上侧看去时被可视主体遮挡,在进行供水时能够防止水掉落到显示模块。

第六、在形成为环形态的显示模块的内侧插入水槽,显示模块能够遮蔽水槽的外侧面。

第七、由于可视主体内侧面上结成的水滴在显示模块的表面进行反射,用户通过流落的水滴能够确认出正在进行加湿中。

第八、用户看去显示模块时,能够在用户的视线上看到显示模块和可视主体内侧面上结成的水。

第九、由于水车壳体的喷射口配置在与可视主体同等的高度,能够通过可视主体看到从喷射口喷射的水,并能够看到与可视主体相碰撞的水。

第十、由于显示模块位于水槽流入口的上部且遮挡水槽,能够防止水槽流入口向外部露出。

第十一、由于显示模块位于放置导向件上部且遮蔽放置导向件,能够防止放置导向件向外部露出。

第十二、由于在水槽放置于基体时,可视主体的外侧面与显示模块的内侧边缘相紧贴,能够抑制水槽中产生的震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加湿净化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背面侧的立体图。

图3是图1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图1的主视剖面图。

图5是图1的剖开立体图。

图6是图3所示的净化模块的立体图。

图7是图3所示的加湿模块的立体图。

图8是图3所示的顶盖组件的立体图。

图9是从图6去除放置主体的下主体的立体图。

图10是图9的分解立体图。

图11是示出图6的放置主体的立体图。

图12是图11的分解立体图。

图13是图7的分解立体图。

图14是图8的分解立体图。

图15是图8的仰视图。

图16是图8的左视剖面图。

图17是图1所示的过滤器组件的立体图。

图18是图4所示的水槽以及水车单元的主视剖面图。

图19是图18的分解图。

图20是图3所示的水车单元的立体图。

图21是将图20的主视剖开的立体图。

图22是图21所示的传动壳体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

10:过滤器组件;20:送风单元;22:送风马达;24:送风扇;30:水槽;31:水槽流入口;32:水槽主体;34:水槽底座;40:水车单元;42:水车马达;50:第一加湿媒介;55:第二加湿媒介;60:传动单元;61:第一联结器;62:第二联结器;63:传动壳体;64:传动轴;70:净水过滤器;80:水车壳体;81:水车沟槽;90:衬套;100:净化模块;110:基体;120:放置主体;130:下主体;140:过滤器壳体;150:送风扇壳体;160:显示模块;200:加湿模块;210:可视主体;220:加湿媒介壳体;230:顶盖组件;240:操作模块;250:提升件;260:连接器;270:顶部连接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优点、特征及用于实现其的方法可通过参照附图及详细后述的实施例更加明确。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下公开的实施例,而是可以由多种形态来实现,本实施例仅是为了更完整地公开本发明,从而向本发明所属的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更完整地提示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仅由权利要求书的范围进行定义。在整个说明书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结构元件。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加湿净化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图1的背面侧的立体图,图3是图1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图1的主视剖面图,图5是图1的剖开立体图,图6是图3所示的净化模块的立体图,图7是图3所示的加湿模块的立体图,图8是图3所示的顶盖组件的立体图,图9是从图6去除放置主体的下主体的立体图,图10是图9的分解立体图,图11是示出图6的放置主体的立体图,图12是图11的分解立体图,图13是图7的分解立体图,图14是图8的分解立体图,图15是图8的仰视图,图16是图8的左视剖面图,图17是图1所示的过滤器组件的立体图,图18是图4所示的水槽以及水车单元的主视剖面图,图19是图18的分解图,图20是图3所示的水车单元的立体图,图21是将图20的主视剖开的立体图,图22是图21所示的传动壳体的放大图。

参照图1至图22对加湿净化装置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的加湿净化装置包括:净化模块100;以及放置在所述净化模块100上侧的加湿模块200。

所述净化模块100吸入外部空气后进行过滤,将过滤空气提供给所述加湿模块200。

所述加湿模块200接收所述过滤空气并实施提供水分的加湿,将加湿空气向外部吐出。

所述加湿模块200放置在净化模块100上方。所述加湿模块200可相对于净化模块100进行分离。

用户可在将所述加湿模块200从净化模块100分离后进行清扫。用户可在将所述加湿模块200从净化模块100分离后,向配置在内部的水槽30进行供水。用户可在所述加湿模块200层叠于净化模块100的状态下进行供水。

在所述加湿模块200层叠于净化模块100时,为了供给到过滤空气而形成有连接流路103。将形成在所述净化模块100的连接流路定义为净化连接流路104,将形成在所述加湿模块200的连接流路定义为加湿连接流路105。

所述净化连接流路104或加湿连接流路105可被制作为具有额外的空间。在本实施例中,代替所述净化连接流路104或加湿连接流路105具有额外的空间而将加湿模块200放置在净化模块100时,在所述加湿模块200和净化模块100之间将形成连接流路103。

所述净化模块100形成有吸入外部空气的吸入流路101,并形成有对所述吸入空气实施过滤的过滤流路102。

所述净化模块100包括:基体110,形成有吸入外部空气的吸入流路101,将通过所述吸入流路101吸入的外部空气向所述加湿模块200进行引导;过滤器组件10,相对于所述基体110以可分离的方式进行设置,形成有对所述吸入的外部空气实施过滤的过滤流路102;送风单元20,配置在所述基体110内部,对流动的空气提供压力。

在所述基体110可设置有用于向用户显示加湿净化装置的动作状态的显示模块160。

所述净化模块100设置在底座112,所述净化模块100与底座112相分开而形成所述吸入流路101。

由于所述净化模块100与底座112以相分开的方式进行设置,能够通过较宽的整个下侧面吸入外部空气。所述净化模块100将在下侧面吸入的外部空气朝垂直方向上侧移动,并使在此过程中产生的空气阻力达到最小。

在吸入的外部空气的流动方向被弯折或转换的情况下,将产生较大的空气阻力,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在净化模块100的下侧面向上侧形成吸入流路101,能够使空气阻力达到最小。

所述加湿模块200形成有对通过所述净化模块100的过滤空气实施加湿的加湿流路106。所述过滤空气在通过所述加湿流路106的过程中,接收到供给的水分而被加湿。

所述加湿模块200包括:可视主体210,以可分离的方式层叠在净化模块100,由用户可透视内部的材质形成;水槽30,与所述可视主体210相结合,用于储存水;加湿流路106,形成在所述可视主体210或水槽30中的至少一方。

所述加湿模块200可包括与所述可视主体210以可分离的方式相结合的顶盖组件230。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顶盖组件230和可视主体210之间形成有吐出流路107。所述吐出流路107与加湿流路106相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加湿模块200以可分离的方式层叠在基体110。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加湿流路106形成在水槽30。与本实施例不同地,所述加湿流路106可形成在可视主体210。并且,与本实施例不同地,所述加湿流路106可分别形成在可视主体210和水槽30。

在所述加湿模块200中,通过连接流路103向加湿模块200供给的过滤空气接收到所述水槽30的水分而被加湿。

在本实施例中,利用自然蒸发的水来加湿过滤空气。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有效地产生水的自然蒸发而设置有加湿媒介50。所述加湿媒介50被水浸湿,被浸湿的水进行自然蒸发。在本实施例中,虽然所述加湿媒介50被水浸湿,但是不浸泡在水槽30。

将所述加湿媒介50充分地浸湿的水向所述水槽30流动并被储存。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有将所述水槽30内部的水向上侧进行扬水后,进行喷射以浸湿所述加湿媒介50的结构。为了通过所述水槽30中储存的水来浸湿所述加湿媒介50而可使用有喷嘴(未图示)。

所述加湿模块200包括:水车单元40,配置在所述水槽30内部,吸入所述水槽内部的水,将吸入的水向上侧进行扬水,向外部喷射被扬水的水;加湿媒介50,从所述水车单元40喷射的水浸湿所述加湿媒介50;加湿媒介壳体220,所述加湿媒介50设置在所述加湿媒介壳体220。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水车单元40从水槽30的内侧向外侧喷射水。与本实施例不同地,所述水车单元40也可被构成为从水槽30的外侧向内侧喷射水。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水车单元40朝向可视主体210喷射水。与本实施例不同地,所述水车单元40也可朝向加湿媒介50喷射水。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加湿媒介壳体220组装在可视主体210。与本实施例不同地,所述加湿媒介壳体220可组装在水槽30。所述加湿媒介壳体220的设置位置可根据设计而变更。

但是,所述加湿媒介50配置在连接流路103和吐出流路107之间。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利用所述加湿媒介50的自然蒸发来实施加湿,通过所述加湿媒介50来形成加湿流路106。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所述连接流路103供给的过滤空气贯穿所述加湿媒介50。与本实施例不同地,所述过滤空气也可不贯穿所述加湿媒介50,而是沿着表面流动。

过滤空气通过所述加湿媒介50将有利于加湿。

所述加湿流路106从加湿媒介50开始形成。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加湿流路106可被设定为是从所述加湿媒介50到顶盖组件230为止。

所述加湿模块200包括顶盖组件230,所述顶盖组件230设置在所述可视主体210,并与所述可视主体210以可分离的方式相组装。

所述顶盖组件230位于可视主体210的内侧。在所述顶盖组件230和可视主体210之间形成有吐出流路107。通过所述顶盖组件230可输入用户的操作信号。

所述基体110形成净化模块100的外形。在所述基体110放置所述加湿模块200。所述加湿模块200可从所述基体110分离。

所述基体110为壳体的组装体。

所述基体110包括:下主体130,用于形成外形,在下侧面形成有吸入口111;放置主体120,用于形成外形,与所述下主体130上侧相结合。

所述下主体130和放置主体120的平截面形成为圆形。

所述下主体130形成为圆锥柱形状。

在所述放置主体120形成有把手129。

在所述放置主体120上侧以可分离的方式放置加湿模块200。

在所述基体110以可装卸的方式结合过滤器组件。

为了能够以可装卸的方式容纳所述过滤器组件10,在所述基体110设置有过滤器壳体140。

所述过滤器壳体140配置在基体110内部,与所述基体110相结合。在所述过滤器壳体140内部形成有过滤流路102。

在所述基体110的一侧形成有过滤器设置开口部133。

所述过滤器组件10通过所述过滤器设置开口部133插入所述过滤器壳体140内部。所述过滤器组件10包括用于遮蔽所述过滤器设置开口部133的过滤器盖13。

在所述基体110内部设置用于将所述送风单元20吐出的空气向所述加湿模块200进行引导的送风扇壳体150。

所述送风扇壳体150位于所述过滤器壳体140的上侧。所述送风扇壳体150结合固定在所述过滤器壳体140。

在所述过滤器壳体140和送风扇壳体150之间设置有送风单元20。

所述送风单元20提供使空气进行流动的压力。

外部空气通过所述吸入流路101在360度全方向上被吸入。

为了间隔开所述底座112和基体110,在所述基体110和底座112之间设置有架桥框架115(bridgeframe)。所述架桥框架115将所述底座112和基体110相结合,并支撑所述基体110。

外部空气经由所述架桥框架115向吸入口111流动。

在所述架桥框架115沿着上下方向形成有多个架桥114。所述架桥114的数目优选地以彼此间紧密的方式进行配置,以防止用户的手指进入吸入口111。如果仅考虑到空气阻力方面,则优选地使所述架桥114的数目达到最少。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过滤器组件10设置在基体110中的下主体130,并可从所述下主体130进行装卸。所述过滤器组件10可从下主体130沿着水平方向分离。所述过滤器组件10以与空气的流动相正交的方式进行配置。

所述过滤器组件10与过滤器壳体140以可装卸的方式相结合。所述过滤器组件10与过滤流路102以相交叉的方式进行设置。

所述过滤流路102沿着上下方向形成,所述过滤器组件10沿着水平方向进行设置。所述过滤器组件10在与所述过滤流路102以相交叉的方式进行设置时,能够充分地发挥其功能。

所述过滤流路102在下侧向上侧逆着重力方向形成。流动方向不进行转换,而是尽可能形成为直线。

在所述过滤器组件10中,沿着水平方向设置有多个过滤器,多个过滤器沿着上下方向进行层叠。

通过所述吸入流路101吸入的空气通过所述过滤器壳体140内部向送风单元20流动。

所述送风单元20配置在过滤器壳体140上侧,吸入所述过滤流路102的空气并向加湿模块200吐出。

所述送风单元20由送风马达22和送风扇24构成。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送风马达22和送风扇24均配置在送风扇壳体150和过滤器壳体140之间。此外,所述送风马达22配置在上侧,送风扇24配置在下侧。

所述送风马达22设置在送风扇壳体150,并被所述送风扇壳体150支撑。所述送风扇24与送风马达22相组装,传递到所述送风马达22的驱动力进行旋转。所述送风扇24配置在过滤器壳体140侧。

为使设置空间达到最小,所述送风马达22的至少一部分可插入送风扇壳体150内部,所述送风扇24的至少一部分可插入过滤器壳体140内部。

所述送风扇24在向中央吸入过滤空气后,沿着圆周方向吐出过滤空气。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送风马达22位于送风扇24上侧,以防止与空气产生阻力。所述送风马达22以偏离空气的流路的方式进行设置。

从所述送风扇24吐出的空气沿着过滤器壳体140和送风扇壳体150向上侧流动。从所述送风扇24吐出的空气向所述放置主体120流动。

所述放置主体120配置在所述送风扇壳体150上侧。并且,所述放置主体120位于所述下主体130上部。所述放置主体120与所述下主体130相结合,与所述下主体130构成一体化。根据基体110的形状,可使所述放置主体120和下主体130以整体的方式进行制作。

在所述放置主体120放置所述加湿模块200。所述放置主体120的内部为凹陷的形状,以能够插入所述水槽30。

所述放置主体120包括:放置内主体122,用于插入所述水槽30,形成有加湿流路入口123;放置外主体128,与所述放置内主体122相结合,位于所述放置内主体122的外侧,并与所述下主体130相结合;放置导向件124,配置在所述放置内主体122和放置外主体128之间,将空气向所述加湿流路入口123进行引导。

所述放置内主体122的上侧呈开口状态形成,所述水槽30插入所述放置内主体122。所述放置内主体122形成有供过滤空气流入的加湿流路入口12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加湿流路入口123形成在放置内主体122的侧壁。通过所述加湿流路入口123的空气向水槽30内部流动。

所述放置内主体122整体上构成篮筐(basket)形状。所述放置内主体122的平截面形成为圆形,所述加湿流路入口123在360度全方向上形成。

所述放置导向件124为用于将过滤空气向所述加湿流路入口123进行引导的结构,其可根据实施例而被去除。所述放置导向件124可固定在放置内主体122或放置外主体128。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放置导向件124以包覆所述放置内主体122的方式形成。由此,所述放置导向件124的上端与所述放置内主体122的上端相紧贴。

呈开口状态的所述放置导向件124的上侧面面积与呈开口状态的所述放置内主体122的上侧面面积相一致。

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放置内主体122的上端形成有用于支撑所述放置导向件124的放置内主体环126。

所述放置内主体环126的直径与所述放置导向件124上端的直径相一致或相近似。所述放置导向件124和放置内主体环126相紧贴以防止过滤空气泄漏。所述放置内主体环126配置在放置导向件124的内侧。

所述放置导向件124位于放置内主体122和放置外主体128之间。所述放置导向件124将流入所述放置内主体122和放置外主体128之间的过滤空气进行汇集,并将其向所述加湿流路入口123进行引导。

所述放置外主体128可形成有把手129。通过所述把手129能够抬起整个加湿净化装置。

所述放置内主体122在内部形成有水槽插入空间125,以能够插入供水槽30。

所述加湿流路入口123与水槽30内部相连通。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加湿流路入口123的内侧配置所述加湿媒介50。

在所述放置主体120设置有后述的水车单元40的水车马达42。所述水车马达42在物理上与所述送风马达22相分离。

所述水车马达42通过水车支架126固定在放置内主体122外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水车马达42固定在放置内主体122的底面。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水车马达42的驱动力贯穿所述放置内主体122并传递到所述水槽30内部。

在本实施例中,将所述水车马达42和送风马达22分离设置在相互不同的结构物,据此切断震动引起的影响。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水车马达42设置在放置主体120,送风马达22设置在送风扇壳体150。由此,在两个马达22、42同时进行动作时,能够使共振或震动引起的问题达到最小。

所述送风马达22和水车马达42可单独地被控制。

另外,在放置主体120的上侧结合外可视主体214。

所述外可视主体214为可视主体210的结构,但在本实施例中固定在放置主体120。与本实施例不同地,所述外可视主体214也可固定在加湿模块200。与本实施例不同地,所述外可视主体214为可被去除的结构。

所述外可视主体214固定在放置主体12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可视主体214与放置外主体128相结合。

所述外可视主体214与放置外主体128形成连续的面。外可视主体214由可透视内部的材质形成。所述外可视主体214可由透明或半透明的材质形成。

所述加湿模块200可从净化模块100分离。用户可将加湿模块200提起并从净化模块100分离。在清扫所述水槽30或更换加湿媒介50时,用户通过提起所述加湿模块200的动作能够简便地从所述净化模块100分离。

在本实施例中,在将所述加湿模块200大体进行区分时,其包括:水槽30、可视主体210以及顶盖组件230。

构成所述加湿模块200的水槽30和可视主体210相互进行结合。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水槽30插入净化模块100内部,并不向外部露出。用户可通过所述可视主体210看到水槽30的内部。

所述水槽30插入放置主体120的水槽插入空间125。所述水槽30的上侧呈开口状态形成。在所述水槽30形成有与所述加湿流路入口123相连通的水槽流入口31。所述加湿流路入口123的数目与所述水槽流入口31的数目相互对应。在所述加湿流路入口123内侧配置有所述水槽流入口31。

所述水槽30包括:水槽主体32;水槽流入口31,形成在所述水槽主体32的侧面;柱体35(column),配置在所述水槽主体32的内侧,并向上侧凸出地形成;水槽供水导向件38,形成在所述水槽主体32,用于划分所述水槽流入口31,将从加湿媒介50流落的水向水槽主体32内部进行引导;水槽筋33,在所述水槽主体32内侧面凸出地形成。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水槽主体32形成为圆筒形。与本实施例不同地,所述水槽主体32可形成为多种形状。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水槽30包括水槽底座34。

在所述水槽主体32形成有柱体35,在所述柱体35内部配置有后述的传动模块60。所述柱体35切断水槽主体32中储存的水与传动模块60相接触。

所述水槽底座34与水槽主体32的外侧底面相结合。

配置有用于检测所述水槽主体32中储存的水的水位的水位检测传感器37。所述水位检测传感器37可设置有多个。

所述水槽流入口31形成在水槽主体32的侧面。所述水槽流入口31被配置为相对于水槽主体32在360度全方向上流入空气。

所述水槽流入口31与放置主体120的加湿流路入口123相连接。所述水槽流入口31配置在加湿流路入口123的内侧。所述水槽流入口31和加湿流路入口123相互面对。所述水槽流入口31可作为加湿连接流路105使用。在所述水槽流入口31内侧配置有所述加湿媒介50。

所述水槽筋33形成在所述水槽主体32的内侧面,并沿着上下方向形成。所述水槽筋33对沿着所述水槽主体32内侧面旋转的水作用为阻力。

所述水槽筋33在所述水车单元40进行动作时,抑制储存的水在水槽主体32内部进行旋转。在所述水车单元40进行动作而使储存的水旋转时,水位将上升。所述水槽筋33使所述水位的上升达到最小。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水槽供水导向件38配置有三个,所述水槽流入口31配置有三个。

在所述水槽30的上端形成有水槽上环36。所述水槽供水导向件38和水槽流入口31位于所述水槽上环36下方。所述水槽上环36固定在可视主体210。

所述柱体35在水槽主体32的内侧底面向上侧凸出地形成。在所述柱体35的内部形成有空间。在所述柱体35的内部设置有后述的传动模块60。

所述可视主体210固定在水槽30而构成一体化。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可视主体210固定在水槽上环36。通过所述水槽流入口31流入水槽30内部的空气沿着可视主体210向上侧流动。

所述可视主体210与水槽30形成连续的面,并使空气的阻力达到最小。

在所述可视主体210的径向外侧配置有上述的外可视主体214。与本实施例不同地,外可视主体214可被省去。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可视主体210作为内可视主体使用。所述可视主体210由透明的材质或半透明的材质形成。

所述可视主体210以其上侧和下侧呈开口状态形成。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可视主体210的上侧开口面比下侧开口面更宽地形成。

所述可视主体210形成为漏斗(hopper)形状。所述可视主体210插入外可视主体214的内侧。所述可视主体210的上端与所述外可视主体214的上端相紧贴。

所述可视主体210包括:上部导向槽215,形成在内侧面;下部导向槽217,形成在内侧面;上部出口槽216,形成在所述上部导向槽215,并向内侧开放;下部出口槽218,形成在所述下部导向槽217,并向内侧开放;连接开口部213,沿着上下方向呈开口状态形成。

所述上部导向槽215形成在可视主体210的内侧面,并沿着所述内侧面形成。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部导向槽215从俯视看去时形成为圆形。所述上部导向槽215形成为凹陷的凹槽。

在所述上部导向槽215设置有在提起加湿模块200时使用的提升件250(lift)。所述提升件250包括:提升件框架252,插入到所述上部导向槽215,并结合固定在所述可视主体210;提升杆254(liftbar),与所述提升件框架252以销(pin)方式相结合,并以可旋转的方式进行设置。

所述提升件框架252在插入上部导向槽215后,结合构件将所述提升件框架252和可视主体210进行结合固定。

所述提升杆254形成为180度弧形状,与所述提升件框架252以销方式相结合。所述提升杆254可沿着上下方向进行旋转。

所述提升杆254在不使用时容纳在所述上部导向槽215。为了防止所述提升杆254向上部导向槽215外凸出,在进行容纳时与所述提升件框架252形成连续的面。

为了与容纳的提升杆254形成连续的面,所述提升件框架252的容纳所述提升杆254的位置的高度较低地形成。

所述上部导向槽215和下部导向槽217沿着水平方向引导水。所述上部出口槽216形成在所述上部导向槽215,并向内侧呈开放状态形成。所述上部出口槽216将掉落到上部导向槽215的水向可视主体210内侧面进行引导。所述上部出口槽216可配置有多个。

与上部导向槽215同样地,所述下部导向槽217向下侧凹陷地形成。在所述下部导向槽217也可形成有用于排出水的多个下部出口槽218。

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下部导向槽217放置加湿媒介壳体220。所述加湿媒介壳体220插入可视主体210内部,其上端放置在所述下部导向槽217。

另外,所述连接开口部213沿着上下方向贯穿所述可视主体21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开口部213与上部导向槽215形成在同一平面上。在所述连接开口部213插入与顶盖组件230进行电连接的连接器260。

在本实施例中,从所述水车单元40吐出的水可与所述可视主体210的内侧面相碰撞。更详细而言,其可与所述上部导向槽215和下部导向槽217之间向碰撞并向下侧流落。

由此,沿着所述可视主体210的内侧面流落的水可储存到所述下部导向槽217。所述下部导向槽217中储存的水可通过下部出口218向水槽30或加湿媒介壳体220流落。

为了防止从所述下部出口218流落的水向水槽30掉落,下部出口218和水槽30的水槽供水导向件38相互连接。

所述下部出口218和水槽供水导向件38形成防落水流路。

即,在下部出口218下侧配置水槽供水导向件38,水沿着水槽30的内侧面储存到水槽30内部。在未形成有所述下部出口218和水槽供水导向件38的情况下,从下部导向槽217溢出的水将向水槽30内部掉落,落水将掉落到水槽30中储存的水面,从而引起落水噪音。

沿着所述防落水流路流落的水可浸湿所述加湿媒介壳体220上设置的加湿媒介50。随着所述水车单元40的动作从所述水车单元40喷射的水也可直接浸湿所述加湿媒介50。

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外可视主体214和可视主体210之间形成有可视空间211。

在所述加湿模块200放置于净化模块100时,所述可视空间211被封闭。在所述加湿模块200从净化模块100分离时,所述可视空间211可被开放。

由于所述可视主体210和外可视主体214的平截面形成为圆形,所述可视空间211形成为环形态。随着所述可视主体210和外可视主体214的平截面发生变化,所述可视空间211的形态也将进行变更。

在本实施例中,显示器160配置在所述可视空间211。所述显示器160上显示的信息通过所述外可视主体214传送给用户。在所述外可视主体214被省去时,所述显示器160将位于可视主体210外部。

所述显示器160配置在所述可视空间211,并且固定在所述外可视主体214。在分离所述加湿模块200时,所述可视主体210与所述显示器160相分离。

配置在所述可视空间211的显示器160被切断与水和空气的接触。在放置所述加湿模块200时,通过所述可视主体210来封闭可视空间211,因此,能够防止所述显示器160漏电,并使湿度引起的影响达到最小,从而能够抑制腐蚀。

特别是,在通过后述的顶盖组件230从外部进行供水时,供给的水与显示器160不相接触。供给的水可向可视主体210内侧流落或向外可视主体214外部流落。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器160形成为环形态。与本实施例不同地,所述显示器160可形成为弧形状。

所述显示器160包括显示器印刷电路板pcb162和显示器盖164。所述显示器盖164利用可反射光的材质进行涂层。由此,在所述可视主体210结水时,可视主体210上结成的水还将投影到显示器盖164。在所述可视主体210结成的水流落时,在所述显示器盖164也将投影相同的效果。

这样的效果提供给用户视觉上的刺激,通过水流落的情形能够直观地认知到后述的水车单元40的动作。即,通过投影在所述显示器盖164的图像的变化,用户能够直观地认知到加湿正在进行。

在所述加湿模块200内部配置有被水浸湿以使水进行自然蒸发的加湿媒介50。所述加湿媒介50设置在加湿媒介壳体220,所述加湿媒介壳体220在本实施例以可分离的方式设置在可视主体210。

所述加湿媒介壳体220的上端放置在所述可视主体210内部进行设置。所述加湿媒介壳体220放置在所述可视主体210的下端,并插入所述水槽30内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加湿媒介壳体220以可分离的方式放置在下部导向槽217,并插入所述水槽30内部。所述加湿媒介壳体220插入所述水槽30内部,并且不浸泡在所述水槽30的水面。

所述加湿媒介壳体220为用于固定加湿媒介50的结构物。所述加湿媒介壳体220形成为框架形态,以使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达到最大。

加湿媒介50在固定于所述加湿媒介壳体220的状态下与过滤空气相接触。在本实施例中,过滤空气贯穿所述加湿媒介50。所述过滤空气在加湿媒介50的外侧向内侧流动,在水槽30的外侧向内侧流动。

所述加湿媒介50在被水浸湿的状态下使水进行自然蒸发。贯穿所述加湿媒介50的过滤空气促进水的自然蒸发。所述加湿媒介50可以织造方式进行制作。所述加湿媒介50可形成有供空气通过的多个空隙。

所述加湿媒介50位于水槽流入口31内侧。所述加湿媒介50和水槽流入口31相互面对地进行配置。所述加湿媒介50可形成为环形状。

所述加湿媒介壳体220放置在可视主体21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加湿媒介壳体220放置在可视主体210的内侧,并可与所述可视主体210相分离。所述加湿媒介壳体220放置在所述可视主体210,并插入所述水槽30的内侧。

所述加湿媒介壳体220放置在可视主体210的下端并位于水槽30内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加湿媒介壳体220使外部露出达到最小。

所述加湿媒介壳体220不浸泡在水槽中储存的水。即使水槽30中储存的水达到满水位,所述加湿媒介壳体220也不会被浸泡。

由于所述加湿媒介壳体220配置在不被浸泡的位置,加湿媒介50可保持干燥状态。即,根据情况,所述加湿媒介50可保持干燥的状态。在加湿模块200不进行动作时,加湿媒介50处于干燥状态,从而能够抑制霉菌或有害细菌的繁殖。

所述加湿媒介壳体220包括内媒介框架222和外媒介框架224。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内媒介框架222和外媒介框架224之间设置加湿媒介50。

外媒介框架224的直径比内媒介框架222更大地形成,加湿媒介夹紧在外媒介框架224和内媒介框架222之间被固定。

在所述内媒介框架222形成有供空气通过的内媒介流入口221。在所述外媒介框架224形成有供空气通过的外媒介流入口223。

内媒介流入口221和外媒介流入口223被形成为可在360度全方向上吸入空气。

内媒介流入口221和外媒介流入口223相互面对地进行配置。

通过连接流路103供给的过滤空气依次地通过水槽流入口31、外媒介流入口223、加湿媒介50以及内媒介流入口221向水槽30内部流动。

从外侧配置有水槽流入口31、外媒介流入口223、加湿媒介50以及内媒介流入口221,并沿着水平方向层叠各结构。

另外,所述顶盖组件230以可分离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可视主体210。用户可将所述顶盖组件230从可视主体210分离后,对可视主体210内部进行清扫。

所述顶盖组件230在放置于可视主体210时,与连接器260相结合,与所述连接器260进行电连接而供给到电源。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顶盖组件230位于可视主体210内侧,放置在所述上部导向槽215,在与所述可视主体210之间形成吐出流路107。

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顶盖组件230设置有操作模块240。所述操作模块240可通过触摸动作来输入操作信号。所述操作模块240的电源通过连接器260来供给。在所述顶盖组件230分离时,施加给所述操作模块240的电源被切断。

所述操作模块240中输入的用户的操作信号可以有线或无线方式传送给控制部(未图示)。

在有线方式的情况下,可通过操作模块240和连接器260的物理连接来传送电信号。

在无线方式的情况下,操作模块240的无线信号可传送给控制部。所述无线信号可使用wifi、蓝牙、ir信号等多种电波。

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操作模块240配置有发送部(未图示),在连接器260配置有接收部(未图示),所述操作模块240中输入的操作信号通过ir频率传送给连接器260的接收部。

在所述连接器260配置有无线信号的接收部时,能够使传送距离达到最小,并使所使用的功率也达到最小。

所述顶盖组件230形成有可从外部进行供水的供水流路109。

所述顶盖组件230包括:吐出格栅232,形成有用于形成吐出流路107中的至少一部分的格栅吐出口231和用于形成供水流路109中的至少一部分的格栅供水口233;操作模块240,层叠在所述吐出格栅232上侧,与所述格栅供水口233相连通,形成有用于形成所述供水流路109中的至少一部分并将外部供给的水向所述水槽30引导的外部供水口239,用于输入用户的操作信号;净水过滤器70,与所述吐出格栅232相结合,用于净化外部供给的水;顶部连接器270,将所述连接器260和操作模块240进行电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供水流路109形成在所述顶盖组件230。在所述供水流路109上设置所述净水过滤器70。

在所述吐出格栅232形成有沿着上下方向呈开口状态的多个格栅吐出口231。在所述吐出格栅232形成有沿着上下方向呈开口状态的格栅供水口233。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格栅供水口233配置在所述吐出格栅232的中央,所述格栅吐出口231配置在所述格栅供水口233周边。

所述格栅吐出口231相对于格栅供水口233呈放射状进行配置。所述吐出格栅232的平面形成为圆形,所述格栅吐出口231沿着圆周方向配置有多个。

在所述顶盖组件230下侧可追加地设置加湿媒介55。在本实施例中,将设置在水槽30内侧的加湿媒介50定义为第一加湿媒介50,将设置在顶盖组件230的加湿媒介55定义为第二加湿媒介55。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加湿媒介55配置在吐出格栅232下侧。

所述第二加湿媒介55覆盖吐出格栅232的格栅吐出口231。所述第二加湿媒介55可对通过格栅吐出口231的空气追加地实施加湿。与本实施例不同地,所述第二加湿媒介55可设置在顶盖组件230内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加湿媒介55覆盖除了格栅供水口233以外的整个格栅吐出口231。所述第二加湿媒介55可形成为圆环形状。

所述第二加湿媒介55可被在可视主体210碰撞而飞溅的水滴浸湿。与本实施例不同地,可被构成为在所述水车单元40朝向所述第二加湿媒介55喷射水。

另外,在所述格栅供水口233可设置有所述净水过滤器70。所述净水过滤器70对供给的水进行净化。所述净水过滤器70可将硬水净化为软水。所述净水过滤器70还可从外部供给的水中过滤杂质。

所述净水过滤器70包括:过滤器壳体72;过滤件74,配置在所述过滤器壳体72内部。所述过滤器壳体72夹紧固定在所述格栅供水口233。所述过滤器壳体72可从所述顶盖组件230分离。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过滤器壳体72形成为与格栅供水口233的平截面形状对应的圆筒形。

所述顶部连接器270在放置于连接器260上侧时,其与连接器260进行电连接。所述顶部连接器270可配置在操作模块240,可与操作模块240以整体的方式进行制作。在本实施例中,顶部连接器270配置在吐出格栅232。

在顶盖组件230放置于可视主体210时,所述顶部连接器270与向连接开口部213凸出的连接器260相连接。所述顶部连接器270向所述操作模块240提供电源,可将所述操作模块240中输入的操作信号传送给控制部。

在所述操作模块240形成有供水流路109。在所述操作模块240的中央沿着上下方向形成有供水流路109的一部分。在所述操作模块240的中央沿着上下方向形成有操作供水口241。

所述操作模块240包括:下部操作壳体244,组装在吐出格栅232,在内侧形成有操作供水口241中的一部分;上部操作壳体242,组装在所述下部操作壳体244的上部,在内部形成操作空间243,在内侧形成有操作供水口241中的其余部分;输入部245,配置在所述上部操作壳体242,通过用户输入操作信号;操作信号处理部246,配置在所述操作空间243,用于处理所述输入部245的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上部操作壳体242和下部操作壳体244之间配置有中间操作壳体248。所述中间操作壳体248在内侧形成有操作供水口241。

在所述上部操作壳体242形成有与操作供水口241相连接的上部供水开口部241a,在下部操作壳体244形成有与操作供水口241相连接的下部供水开口部241b。

操作供水口241与上部供水开口部241a和下部供水开口部241b相连通。

在所述中间操作壳体248的内侧形成有沿着上下方向较长地延伸的操作供水口241。在所述操作供水口241组装有净水过滤器70。

所述上部操作壳体242的至少一部分形成为外部供水导向件236。所述外部供水导向件236将外部供给的水向所述上部供水开口部241a进行汇集。

在所述外部供水导向件236的内侧形成有上部供水开口部241a。所述上部供水开口部241a的面积比操作供水口241的面积更小地形成。由此,沿着外部供水导向件236被引导的水完全地向操作供水口241内部进行引导。

所述中间操作壳体248防止供给的水侵入操作空间243。

在本实施例中,在上部操作壳体242、下部操作壳体244以及中间操作壳体248之间形成有所述操作空间243。

所述操作空间243处于密封状态以防止水侵入。为此,在上部操作壳体242和下部操作壳体244之间设置有垫圈249。

在所述下部操作壳体244形成有用于与顶部连接器270相连接的连接器连接孔244b。在所述顶部连接器270也形成有与所述连接器连接孔244b对应的连接器连接孔270b。

所述顶部连接器270包括顶部连接器壳体272和顶部连接器盖27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顶部连接器壳体272与吐出格栅232以整体的方式进行制作。所述顶部连接器壳体272的下侧面呈开口状态形成。所述顶部连接器盖274组装在呈开口状态的顶部连接器壳体272。

所述水车单元40将水槽30的水拉升后,将其向所述可视主体210进行喷射。在本实施例中,从所述水车单元40喷射的水沿着可视主体210流落并浸湿加湿媒介50。可被配置为从所述水车单元40喷射的水直接浸湿加湿媒介50。浸湿加湿媒介50后剩余的水沿着防落水流路向水槽30流动。

所述水车单元40包括:水车壳体80,配置在水槽30内部,进行旋转以将水槽30的水吸入内部,将吸入的水向上侧进行扬水,向外部吐出被扬水的水;水车马达42,向所述水车壳体80提供旋转力;传动模块60,将所述水车马达42的旋转力传递给所述水车壳体80。

在所述水车壳体80的内侧面形成有水车沟槽81。所述水车沟槽81用于提高扬水效率。所述水车沟槽81在所述水车壳体80内侧面凸出地形成。所述水车沟槽81沿着上下方向较长地延伸形成。所述水车沟槽81以水车马达轴43为基准呈放射状进行配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水车壳体80和水车马达42为可进行分离的结构。所述水车壳体80设置在加湿模块200内部,水车马达42设置在净化模块100内部。在分离所述加湿模块200时,所述水车壳体80与水槽30一同从净化模块100分离。

为了实现所述水车壳体80和水车马达42的分离结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传动模块60被设计为可进行分离的结构。所述传动模块60用于传递动力,其包括可进行分离的联结器61、62。

将与所述水车马达42相结合的联结器定义为第一联结器61,将配置在所述加湿模块200且向所述水车壳体80传递旋转力的联结器定义为第二联结器62。

所述水车马达42设置在放置主体120的底面。所述水车马达42位于所述送风马达22上侧,与所述送风马达22相分开地进行设置。

所述水车马达42的水车马达轴43以贯穿所述放置主体120的方式进行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水车马达轴43沿着上下方向贯穿放置内主体122。

在所述水车马达轴43的上端设置有第一联结器61。其结果,所述第一联结器61配置在放置内主体122的上侧。在所述放置内主体122的下侧配置有水车马达42,在上侧配置有第一联结器61,水车马达轴43贯穿放置内主体122。

所述第一联结器61在放置内主体122的内侧底面向上侧凸出地进行配置。所述第一联结器61被形成为越靠近上侧其截面变得越窄。所述第一联结器61可形成为圆锥形状。在所述第一联结器61的外周面形成有齿形。所述第一联结器61的齿形以水车马达轴43为中心呈放射状进行配置。

第二联结器62的下侧呈开放状态,并用于插入所述第一联结器61。所述第一、第二联结器61、62形成为相互对应的形状,在结合时相互进行型合。

第二联结器62形成有供所述第一联结器61插入的圆锥形状的结合槽62a。在所述结合槽62a的内周面形成有齿形。所述第一联结器61和第二联结器62的齿形相互啮合并传递旋转力。

由于所述第一、第二联结器61、62以圆锥形态相结合,能够容易地实现结合和分离。由于所述第一、第二联结器61、62以圆锥形态相结合,在结合时能够准确地实现传动轴64和水车马达轴43的对齐。

在放置所述水槽30时,即使未能准确地实现第一、第二联结器61、62的啮合,在第一联结器61旋转时,在荷重的作用下,第二联结器62进行移动并对齐其啮合状态。

所述水车壳体80与水槽30的底面相分开规定间隔以形成吸入间隔。水车壳体80可通过所述吸入间隔吸入水槽30的水。

所述水车壳体80以其下侧开放的状态形成。所述水车壳体80为杯子形状。所述水车壳体80为将杯子倒置的形状。

水槽30的柱体35位于所述水车壳体80内部。所述水车壳体80以包覆柱体35的方式进行设置。

所述水车壳体80被形成为越靠近上侧其平截面越扩展。所述柱体35被形成为越靠近上侧其平截面越缩小。所述水车壳体80和柱体35的形状为用于有效地进行扬水的形状。

在所述水车壳体80进行旋转时,吸入内部的水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与水车壳体80内周面相紧贴。形成在所述水车壳体80内周面的水车沟槽81向吸入内部的水提供旋转力。

在所述水车壳体80形成有将吸入的水向外部吐出的喷射口4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喷射口41沿着水平方向形成。通过所述喷射口41扬水的水向外部吐出。

所述喷射口41可根据设计条件来调节其数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喷射口41以具有高度差的方式在水车壳体80配置多个。将配置在所述水车壳体80的上侧的喷射口定义为高速喷射口,配置在水车壳体的中间的喷射口定义为一般喷射口。

只有在所述水车壳体80高速旋转时,才能从所述高速喷射口中吐出水。可被配置为,在所述水车壳体80通常旋转的速度下,无法通过所述高速喷射口吐出水。所述一般喷射口在水车壳体平时进行动作的所有阶段中吐出水。

在水车壳体80以通常旋转速度进行旋转时,被扬水的水起码比一般喷射口更高地上升。在所述水车壳体80高速进行旋转时,被扬水的水上升至高速喷射口的高度以上。

所述高速喷射口可沿着水车壳体80的圆周方向配置有多个。所述一般喷射口也可沿着水车壳体80的圆周方向配置有多个。

在所述水车壳体80不进行旋转时,无法通过喷射口41吐出水。在用户仅以净化模式进行动作时,水车单元40不进行动作,而仅有送风单元20进行动作。只有在用户仅以加湿模式进行动作,或者以净化模式以及加湿模式进行动作时,所述水车壳体80才进行旋转,并通过所述喷射口41吐出水。

在本实施例中,从所述喷射口41吐出的水可向可视主体210的内侧面进行喷射。由于水车壳体80进行旋转,从所述喷射口41吐出的水击打所述可视主体210的内侧面并进行旋转。

用户能够通过可视主体210以视觉方式确认出喷射水的情形。这样的水的喷射表示以加湿模式进行动作中。用户可通过水的喷射直观地确认出以加湿模式进行动作中。

通过所述净水过滤器70的水在浸湿加湿媒介50后,其将向下侧流落。从所述加湿媒介50流落的水沿着防落水流路向水槽30内部进行引导。随后,水槽30的水再次向水车壳体80内部进行扬水后被喷射,并反复进行上述的过程。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水车壳体80由三个部分构成。与本实施例不同地,所述水车壳体80可由一个或两个部件进行制作。

所述水车壳体80包括:第一水车壳体82,与水槽30相分开规定间隔进行配置,其上侧和下侧分别呈开口状态形成,在内侧面形成有水车沟槽81;第二水车壳体84,其上侧和下侧分别呈开口状态形成,组装在所述第一水车壳体82的上端;水车壳体盖86,与所述第二水车壳体84的上端相结合,覆盖所述第二水车壳体84的上方面;传动部88,配置在所述第二水车壳体84内侧,与所述传动模块60相结合以向第二水车壳体84传递旋转力。

在所述第一水车壳体82内部形成有水车沟槽81。所述水车沟槽81沿着上下方向形成。所述水车沟槽81以水车马达轴43为中心呈放射状进行配置。所述水车沟槽81可配置有多个,并朝向所述水车壳体80的轴中心凸出。

所述第一水车壳体82的下端与水槽30的内部底面相分开而形成吸入间隔。第一水车壳体82的上端与第二水车壳体84的下端相结合。

所述第一水车壳体82的平截面形成为圆形,被形成为在下侧越靠近上侧其面积越增大。

所述第一水车壳体82和第二水车壳体84可进行组装和分解。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水车壳体82和第二水车壳体84以螺丝结合方式进行组装。在第一水车壳体82的上侧外周面形成有螺纹,在第二水车壳体84的下侧内周面形成有螺纹。

在所述第二水车壳体84的外周面形成有水车翼85。所述水车翼85可使加湿空气进行流动。并且,所述水车翼85可沿着将水车壳体80朝下侧施压的方向形成。在所述水车壳体80进行旋转时,在扬水的水的作用下,所述水车壳体80向上侧受到压力。所述水车翼85优选地被形成为向下侧施压水车壳体80。

所述水车壳体盖86与第二水车壳体84的上侧相结合,并封闭所述第二水车壳体84的上侧。所述水车壳体盖86与第二水车壳体84以螺丝方式相结合。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水车壳体盖86与传动模块60相组装。与本实施例不同地,所述水车壳体盖86也可与传动模块60相分离。

在所述水车壳体盖86的底面形成有用于结合后述的传动模块60的传动轴64的轴固定部86a。在所述轴固定部86a形成有螺纹。在所述传动轴64的上端外周面形成有螺纹,传动轴64的上端与轴固定部86a以螺丝方式相结合。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喷射口41分别形成在第一水车壳体82和第二水车壳体84。在第一水车壳体82形成有一般喷射口44,在第二水车壳体84形成有高速喷射口45。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传动部88配置在第二水车壳体84内部。配置在第二水车壳体84的传动部88在进行注塑成型时,能够使与水车沟槽81的干涉达到最小。与本实施例不同地,所述传动部88可配置在第一水车壳体82内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传动部88与第二水车壳体84以整体的方式进行制作。与本实施例不同地,所述传动部88可组装在第二水车壳体84。

所述传动部88包括:衬套设置部89,位于水车壳体80的轴中心;水车连接部87,将所述衬套设置部89和水车壳体80相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衬套设置部89和水车连接部87进行注塑成型并以整体的方式进行制作。

所述水车连接部87被制作为筋形态。所述水车连接部87以轴中心为基准呈放射状进行配置,并形成有多个。在水车壳体80进行旋转时,所述水车连接部87增大与吸入的水的阻力,从而提高扬水效率。

在所述衬套设置部89内部设置衬套90。所述衬套90与后述的传动模块60相结合以传递到旋转力。

所述衬套90与后述的传动轴64相结合以传递到旋转力。因此,所述衬套90优选地由金属材质形成。所述衬套90在第二水车壳体84以双重注塑成型方式进行制作。所述衬套90形成有沿着上下方向贯穿的衬套轴中孔91。

所述衬套90在所述水车壳体80进行旋转时减小震动。所述衬套90可位于传动轴64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衬套90位于所述水车壳体80的重心。由于所述衬套90位于水车壳体80的重心,在进行旋转时能够大幅地减小水车壳体80的震动。

所述传动模块60为用于将水车马达42的旋转力传递给水车壳体8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传动模块60设置在所述柱体35内部,用于使传动模块60与水槽30中储存的水相接触的情形达到最少。

所述传动模块60包括:传动壳体63,位于柱体35内部;传动轴64,位于所述传动壳体63内部,贯穿所述传动壳体63并向上侧凸出,向所述水车壳体80提供旋转力;轴承67,位于所述传动轴64和传动壳体63之间;第一联结器61,与水车马达轴43相结合并进行旋转;第二联结器62,与所述传动轴64下端相结合,与所述第一联结器61以可分离的方式相结合,以提供到旋转力。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传动模块60设置在柱体35内部,以切断与水相接触。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传动壳体63、传动轴64、轴承67、第二联结器62配置在所述柱体35内部。

所述传动轴64以沿着上下方向贯穿传动壳体63的方式设置。所述传动轴64可在贯穿传动壳体63的状态下进行旋转。

所述传动壳体63由金属材质形成。所述传动壳体63可由耐腐蚀性高的铝或黄铜材质形成。

所述传动壳体63设置在水槽底座34上侧面。所述水槽底座34形成有插入口39,以能够插入第一联结器61。所述传动壳体63封闭所述插入口39。

所述传动轴64沿着上下方向贯穿所述传动壳体63。所述传动轴64的上端与所述水车壳体80相结合,下端与第二联结器62相结合。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联结器62配置在传动壳体63内部。

所述轴承67配置在传动壳体63和传动轴64之间。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传动轴64以贯穿所述轴承67的方式进行配置。

所述传动壳体63的上侧向水车壳体80内部露出,并可露出于扬水的水。

为了防止水流入所述传动壳体63内部,将所述传动壳体63的上侧进行封闭。

所述传动壳体63包括:轴承壳体65,其上侧和下侧呈开口状态形成;壳体帽66,与所述轴承壳体65的上侧相结合,传动轴64沿着上下方向贯穿所述壳体帽66;轴垫圈68,配置在所述壳体帽66和传动轴64之间,夹紧固定在所述壳体帽66;壳体弹性构件69,设置在轴承67和壳体帽66之间并提供弹性力。

所述传动轴64形成有支撑所述轴承67的凸台64a。所述轴承67被所述凸台64a支撑。所述凸台64a的下侧直径比上侧更大地形成。

所述壳体帽66与轴承壳体65的上端相结合。所述壳体帽66夹紧固定在轴承壳体65。所述壳体帽66形成为环形状。所述壳体帽66在内侧形成有中空部,所述传动轴64沿着上下方向贯穿所述中空部。

在所述壳体帽66中,向内侧凸出地形成有支撑轴垫圈68的帽支撑部66a。所述轴垫圈68被所述帽支撑部66a支撑。

所述轴垫圈68可由弹性材质形成。所述轴垫圈68切断水流入轴承壳体65内部。

所述轴垫圈68包括:垫圈主体68a,与帽支撑部66a相紧贴;垫圈隔膜68b(gasketdiaphragm),从所述垫圈主体68a向传动轴64凸出地形成。

所述垫圈主体68a形成为“┗”截面,其外侧面和下侧面被壳体帽660支撑。

所述垫圈隔膜68b与垫圈主体68a以整体的方式形成。

所述垫圈隔膜68b与传动轴640外侧面相紧贴。所述垫圈隔膜68b形成有两个,以双重方式切断水流入。

所述壳体弹性构件69配置在壳体帽66和轴承67之间。壳体弹性构件69的上端弹性支撑壳体帽66,下端被轴承67弹性支撑。

所述壳体弹性构件69通过弹性力向下侧施压轴承67。在所述壳体弹性构件69的作用下,轴承67被凸台64a支撑。

所述壳体弹性构件69在传动轴64旋转时,使轴承67的震动达到最小。

在本实施例中,传动壳体63设置在所述柱体35内部,与本实施例不同地,所述传动壳体63可向水槽内部露出。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传动轴64沿着上下方向较长地延伸设置。由于所述传动轴64沿着上下方向较长地延伸设置,能够按照需求容易地增大水槽30的容量。

在水槽30的容量小时,可在水车壳体80直接设置第二联结器62。在此情况下,可去除传动轴64和轴承67等结构,从而能够更加简化结构。

在水槽30的容量大时,需要有上下长度长的水车壳体80。水车壳体80的长度变长时,在进行旋转时将产生震动。即,在旋转力仅传递到水车壳体80的下侧的情况下,水车壳体80将发生扭曲等变形,水车壳体80的上侧和下侧发生速度差。

在这样的变形或速度差的作用下,在水车壳体80将产生大量的震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传动轴64在沿着上下方向较长地延伸的状态下与水车壳体80的重心和上端分别相结合,因此能够解决以上所述的问题。

即,在如本实施例的结构中,即使随着水槽30的高度增大而增大水车壳体80的高度,也能够使震动达到最小。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加湿净化装置的流路进行更加详细的说明。

吸入流路101将外部空气向过滤器组件10进行引导。所述吸入流路101形成在底座112和过滤器壳体140之间。更详细而言,可将从底座112到过滤器壳体140的底面为止看作为吸入流路101。

外部空气在移动至过滤器壳体140底面时,其流动方向可被转换90度。但是,由于吸入流路101在360度全方向上吸入外部空气,基于其方向转换的阻力较小。

所述过滤流路102是用于过滤外部空气。所述过滤流路102形成在过滤器壳体140内部。设置在所述过滤器壳体140内部的过滤器组件10过滤外部空气。因此,所述过滤流路102形成在过滤器壳体140和过滤器组件10。

在所述过滤流路102中,空气的流动方向形成为直线,在本实施例中,其沿着垂直方向形成。在所述过滤流路102中,空气从下侧向上侧流动。

所述连接流路103是将可进行分离的净化模块100和加湿模块200相连接,并用于将过滤空气向加湿模块200进行引导。在所述连接流路103中,净化连接流路104形成在净化模块100,加湿连接流路105形成在加湿模块200。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净化连接流路104形成在放置主体120。更详细而言,在放置内主体122和放置导向件124之间形成有所述净化连接流路104。

所述加湿连接流路105形成在加湿模块200,在本实施例中,在水槽30外侧形成有加湿连接流路10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加湿连接流路105并未形成为单独的流路,而是在放置于放置主体120时,才能作用为加湿连接流路105。

即,在所述加湿模块200插入放置内主体122时,水槽30外侧和放置导向件124之间的空间作用为连接流路103。

所述连接流路103将从送风扇24吐出的空气向加湿流路106进行引导。所述连接流路103形成为直线。所述连接流路103将过滤空气在下侧向上侧进行引导。由于在所述送风扇24的边缘吐出过滤空气,所述过滤空气以无方向转换的方式进行直线移动。

过滤空气沿着形成在所述放置导向件124和水槽30之间的连接流路103朝垂直方向上侧流动。

所述加湿流路106对过滤空气提供水分。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加湿媒介50、55配置有两个,第一加湿媒介50和第二加湿媒介55之间将形成为加湿流路106。

由于水在所述第一加湿媒介50和第二加湿媒介55进行自然蒸发,不易特别指定用于供给水分的流路。但是清楚的是,利用从第一加湿媒介50和第二加湿媒介55提供的水分和从水车单元40提供的水分来实现加湿。

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加湿媒介50和第二加湿媒介55之间对过滤空气进行加湿。与本实施例不同地,在仅设置有第一加湿媒介50或第二加湿媒介55的情况下,所设置的加湿媒介之后的部分将作用为加湿流路。

例如,在仅设置有第一加湿媒介50的情况下,利用第一加湿媒介50和水车单元40来进行加湿。在此情况下,可将过滤空气经过的第一加湿媒介50之后的空间规定为加湿流路。特别是,由于过滤空气必然会通过第一加湿媒介50和水槽30内部,加湿流路包含第一加湿媒介50和水槽30内部。

与此不同地,在仅设置有第二加湿媒介55,并且水车单元40浸湿第二加湿媒介55的情况下,可将从过滤空气经过的水槽30内部空间开始到第二加湿媒介55为止的部分规定为加湿流路。

在本实施例中,形成有使过滤空气均贯穿第一加湿媒介50和第二加湿媒介55的流路。与本实施例不同地,过滤空气可沿着第一加湿媒介50的表面流动,并在此过程中供给到水分。第二加湿媒介55也可相同地进行配置。

如上所述,基于加湿媒介50、55的水分的供给可进行多种变形。在本实施例中,加湿媒介50、55形成为平面,过滤空气贯穿由平面形成的加湿媒介50、55,与本实施例不同地,加湿媒介50、55也可形成曲折或形成特定的图案(pattern),从而能够更加有效地供给水分。例如,在加湿媒介50、55内部也可形成有流路。并且,可在加湿媒介50、55的内侧和外侧之间形成气压差,在过滤空气通过时,使加湿媒介50、55的水更加有效地被汽化或雾化。

在过滤空气从所述连接流路103进入加湿流路106时,将发生稍许的过滤空气的方向转换。但是,在过滤空气从所述连接流路103进入加湿流路106的过程中,空气的主要流动方向仍然朝向上侧。

虽然所述第一加湿媒介50沿着垂直方向形成,所述过滤空气在通过第一加湿媒介50时,其沿着主要朝向上侧的倾斜的方向进行流动。

在过滤空气从所述连接流路103进入加湿流路106时,空气的方向转换在90度以下的范围内实现。在本实施例中,在进入加湿流路106时,沿着在垂直方向上大体倾斜45度的方向实现空气的方向转换,因此能够使空气的阻力达到最小。

此外,在所述水槽30内部,空气沿着垂直方向朝上侧移动后,进入吐出流路107。

所述吐出流路107形成在加湿模块200。所述吐出流路107可被规定为是加湿空气经过的第二加湿媒介55之后的空间。

所述吐出流路107相对于顶盖组件230在360度全方向上形成。加湿空气沿着吐出流路107向加湿模块200的上侧吐出,朝径向外侧以倾斜的方式吐出。

在加湿空气从所述加湿流路106进入吐出流路107时,将发生稍许的方向转换。但是,在加湿空气从所述加湿流路106进入吐出流路107时,空气的主要流动方向仍然朝向上侧,空气的方向转换被形成为45度以下的范围内。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的加湿净化装置中,在吸入的空气被吐出为止,其主要流动方向被形成为朝向上侧。本实施例的加湿净化装置中未形成有在内部流动的空气朝向下侧的区间。

在本实施例的加湿净化装置中,空气的方向转换在最大90度以下的范围内实现,并大体上在锐角以下的范围内实现空气的方向转换。

以上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上所述的特定的实施例,在不背离权利要求书中主张的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能够对其进行多种变形实施,这样的变形实施不应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思想或前景而单独地加以理解。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