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26099阅读:325来源:国知局
空调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空气制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调。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空调一般使用的制冷剂是氟利昂。氟利昂的特性是:由气态变为液态时,释放大量的热量。而由液态转变为气态时,会吸收大量的热量。传统的空调包括压缩机、冷凝器(室外机)和蒸发器(室内机)。传统空调的工作原理:制冷剂从毛细管到达蒸发器后,空间突然增大,压力减小,液态的制冷剂就会汽化,变成气态低温的制冷剂,从而吸收大量的热量,蒸发器就会变冷,蒸发器的风扇将室内的空气从蒸发器中吹过,进行室内降温。使制冷剂在冷凝器与蒸发器的流动方向与制冷时相反,即可提高室温。

由于传统空调制冷需要制冷剂在管路中往复循环,导致制冷效率低,而且采用制冷剂会造成环境污染,同时传统空调工作时,需要压缩机、冷凝器和蒸发器同时工作,耗电量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空调,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其包括制冷腔和半导体制冷片,制冷腔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制冷腔上设置有安装部,半导体制冷片安装在所述安装部上,半导体制冷片的制冷侧朝向制冷腔内部,半导体制冷片的制热侧朝向制冷腔外部。

可选地,所述安装部为安装孔,所述安装孔设置在所述制冷腔的腔壁上,制冷侧封堵所述安装孔。

可选地,制冷腔为一个开口和五个腔壁组成的六面体,所述开口为安装部,半导体制冷片封堵在所述开口上。

可选地,还包括传导部,传导部与制冷侧紧密接触,传导部中部具有通孔,通孔的内径小于制冷侧的内径,传导部的通孔设置在制冷侧上。

可选地,传导部为金属丝编织成的圆柱体,金属丝之间具有空隙,所述通孔底部设置有用于增大通孔与制冷侧接触面积的接触部,接触部与制冷侧贴合。

可选地,所述通孔内安装有风扇,风扇的进气口朝向半导体制冷片的制冷侧。

可选地,传导部的侧壁上也设置有风扇,传导部上风扇的进气口朝向传导部的侧壁。

可选地,还包括制热腔,制热腔也具有出气口和进气口,制热腔与制冷腔紧靠设置,半导体制冷片的制热侧朝向制热腔内部。

可选地,制热腔内设置有电热板,制热腔的腔壁上具有导热孔,半导体制冷片的制热侧穿过导热孔与电热板贴合。

可选地,制冷腔和制热腔均为长方体,出气口和进气口分别位于两个相对的腔壁上,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上也分别设置有风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调通过在制冷腔的安装部上设置半导体制冷片,即可实现气温的降低,相对于传统的空调,不需要制冷剂在管路内流通,可提高制冷效率,不会造成环境污染,本发明的空调对传统的空调相比,无需安装压缩机、冷凝器和蒸发器,功效降低了大约50%,同时可减小安装空间;与传统的空调相比,无需安装压缩机、冷凝器和蒸发器,功效降低了大约50%,同时可减小安装空间,结构简单,生产和使用成本都较低,而且还在制冷片上设置传导部,增大接触面积,进一步提高降温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的制冷腔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的传导部的断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的结构示意图,其包括制冷腔1和半导体制冷片2,制冷腔1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制冷腔1的腔壁上设置有安装部,半导体制冷片2安装在所述安装部上,半导体制冷片2的制冷侧朝向制冷腔1内部,半导体制冷片2的制热侧朝向制冷腔1外部。

工作时,空气由进气口进入制冷腔内部,经过半导体制冷片制冷测的制冷,温度降低,由出气口排出制冷腔,实现室内温度的降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调通过在制冷腔的安装部上设置半导体制冷片,即可实现气温的降低,相对于传统的空调,不需要制冷剂在管路内流通,可提高制冷效率,不会造成环境污染。本发明的空调与传统的空调相比,无需安装压缩机、冷凝器和蒸发器,功效降低了大约50%,同时可减小安装空间,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

实施例二

可选地,安装部为安装孔,所述安装孔设置在所述制冷腔1的腔壁上,半导体制冷片2安装在所述安装孔上。安装孔的大小与制冷侧的大小适配,制冷腔1的制冷侧封堵所述安装孔,以使制冷腔内部只有进气口和出气口与外界连通,减少外界空气从安装孔进入制冷腔内部,以提高降温效率。

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制冷腔1还可为一个开口和五个腔壁组成的六面体(如长方体、正方体),安装部为所述开口,半导体制冷片2封堵在开口上,也使制冷腔1内部只有进气口和出气口与外界连通,减少外界空气从开口进入制冷腔内部,提高降温效率。制冷腔1也可采用其他形状,如圆柱体等。

可选地,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空调还包括传导部4,传导部4与制冷侧紧密接触。传导部4中部具有通孔41,通孔41的内径小于制冷侧的内径,传导部4的通孔41压覆在制冷侧上。工作时,制冷侧的温度传递到传导部上,使传导部的温度降低,间接地增大了空气与制冷侧的接触面积,更好地提高降温效率。

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通孔41底部设置有用于增大通孔41与制冷侧接触面积的接触部,接触部与制冷侧贴合,以增大传导部与制冷侧的接触面积,增大制冷侧温度传导效率,更好地提高降温效果。例如,在通孔41底部设置一传导性能良好地接触片,接触片与通孔41底部面积相等。接触部与传导部一体成型时,可将通孔41直接制作成槽型,例如,通孔41的深度为传导部厚度的一半。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传导部4为金属丝编织而成的圆柱体,为了增大空气与传导部的接触面积,金属丝之间具有密布的空隙,进一步地提高了降温效率。传导部4也可设置为其他形状,如圆台体、长方体等。在本实施例中,圆柱体内壁的高度略低于外壁的高度,传导部4的材质为铜丝,提高制冷侧到传导部4的导热性能。接触部也可与传导部4一起由金属丝编织而成,接触部的金属丝之间也具有空隙,以增大空气流通速度。

可选地,所述通孔41内安装有风扇3,风扇3的进气口朝向半导体制冷片2的制冷侧,可避免冷空气比重较重,在制冷侧停留时间较长的问题,加快制冷腔1内空气流通,提高降温效率。例如,如图4所示,在金属丝编织而成的圆柱体的通孔41内,由金属丝编织成一个安装平台42,风扇3安装在安装平台42上,安装平台上的金属丝之间也具有空隙,以增大空气流通速度。

进一步地,传导部4的侧壁上也设置有风扇3,传导部4上风扇3的进气口朝向传导部4的侧壁,从而进一步地提高制冷腔1内部空气的流通速度,加速降温。优选地,传导部4的侧壁上设置有四个风扇,降温效率最高,用四个风扇3提高空气流通速度,与四个风扇3的电机产生的热量相比,风扇3提升的降温效果远大于风扇3的电机发出的热量,因此降温效果最好。

实施例三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1和图3所示,空调还包括制热腔5,制热腔5也具有出气口和进气口。制热腔5与制冷腔1紧靠设置,半导体制冷片2的制热侧朝向制热腔5内部。通过设置制热腔5,可使得空调能够同时提供制热功能,提高半导体制冷片2的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

可选地,制热腔5内设置有电热板6,制热腔5的腔壁上具有导热孔,半导体制冷片2的制热侧穿过导热孔与电热板6贴合。通过设置电热板6可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提高升温效率。

可选地,制冷腔1和制热腔5均为长方体,出气口和进气口分别位于两个相对的腔壁上,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上也分别设置有风扇3。通过将进气口和出气口相对设置,并在进气口和出气口上设置有风扇3,可加快制热腔1和制冷腔5内的空气进出速度,提高空气调节效率。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思想。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基础上做出的推导和变型也属于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