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中温集热储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14725发布日期:2018-08-07 19:36阅读:49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太阳能应用领域。



背景技术:

太阳能是最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开发应用的方式很多。其中,以真空管集热器为主的太阳能热利用,凭借自身的性价比优势早已市场化。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需用太阳能用于生产蒸汽,使太阳能成为一种工业能源,这样,太阳能在发展生产及节能环保中才有更大的贡献。真空管价格便宜,保温好,输出温度高。但要输出100度以上用于生产蒸汽成为工业能源,就需用导热油作介质,由于真空管的介质储量太大,这样就要大幅增加安装成本。虽然,有用热管或u形管用于减小介质储量的,但,成本又上升了;真空管的介质储量大,当它停止工作后,管内介质所含的大量热能得不到充分利用,这也降低真空管的集热效率。还有,就是太阳能的不稳定性,也影响它在工业能源方面的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太阳能中温集热储热系统,这种系统应有较高的集热效率和最低的集热储热成本,从而促进太阳能的推广应用。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太阳能中温集热储热系统,包括:真空管集热器、线性聚焦集热器、循环泵、储热器、散流管、储热球和汇聚层;所述储热器,是一个全方位具有保温隔热层的密封箱体;所述储热器箱体的下端是散流管,散流管的上面是储热球,储热球的上面是汇聚层,汇聚层的一侧是供热出口;所述散流管由主管和支管构成,多根支管焊接在主管上,成为疏状形;所述散流管上具有若干小孔;真空管集热器的上端连接线性聚焦集热器的输入端,线性聚焦集热器的输出端,经循环泵连结储热器的下端,储热器的上端经管道连结真空管集热器的下端,构成集热储热循环回路;所述集热储热系统内的传热介质为空气。

进一步的,所述储热球为混凝土球,混凝土球有较高的储能密度,混凝土球之间有较均匀的缝隙,便于热空气流通传热。

进一步的,所述太阳能真空管集热器为大真空管集热器。

进一步的,所述循环泵的电源为变频电源。

进一步的,所述真空管集热器的下部设置有水槽,循环回路中的空气从水槽中通过成为湿空气,湿空气的传热效率更高。

有益效果:

1.用大真空管空气集热器与线性聚焦集热器结合,可获得400度的储能温度,有利于提高效率和扩展用途。

2.采用混凝土球储存热能有较高的储能密度;

3.混凝土的价格不及导热油的十分之一,所以,采用混凝土球储存热能可获得很低的储能成本;

4.利用空气作传热介质,就不需要换热器,系统结构简单;空气便宜,有利于降低成本;

5.廉价高效的集储系统,可用于太阳能的多种产品,用途广泛。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太阳能中温集热储热系统的示意图。

图中所示:真空管集热器1、线性聚焦集热器2、循环泵3、储热器4、散流管5、储热球6、汇聚层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太阳能中温集热储热系统,包括:真空管集热器1、线性聚焦集热器2、循环泵3、储热器4、散流管5、储热球6、汇聚层7;所述储热器4,是一个全方位具有保温隔热层的密封箱体;所述储热器箱体的下端是散流管5,散流管5的上面是储热球6,储热球6的上面是汇聚层7,汇聚层7的一侧是储热器4的供热出口;所述散流管5是由主管和支管构成,多根支管焊接在主管上,成为疏状形;所述散流管5上具有若干小孔;真空管集热器1的上端连接线性聚焦集热器2的输入端,线性聚焦集热器2的输出端,经循环泵3连结储热器4的下端,储热器4的上端经管道连结真空管集热器1的下端,构成集热储热循环回路;所述集热储热系统内的传热介质为空气。

所述线性聚焦集热器,指复合抛物面集热器和槽式集热器。

真空管可输出130度,复合抛物面集热器可输出180度,槽式集热器可输出400度,可把真空管与其中的一种线性聚焦集热器串联使用;也可以将三种集热器串联使用。储热球也可用鹅卵石或石子。

本系统采用空气作传热介质,混凝土储热球储热,具有最高的集热效率和最低的储能成本,廉价高效的集热储热系统可配用于太阳能热利用的多种产品,用途广泛,它将推动太阳能多方面的应用。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为一种太阳能中温集热储热系统,属太阳能应用,包括:真空管集热器(1)、线性聚焦集热器(2)、循环泵(3)、储热器(4)、散流管(5)、储热球(6)、汇聚层(7);所述储热器,是一个全方位具有保温层的箱体;箱体的下端是散流管,散流管的上面是储热球,储热球的上面是汇聚层;散流管由主管和支管构成疏状形;散流管上具有若干小孔;真空管集热器的上端经线性聚焦集热器与循环泵连结储热器的下端,储热器的上端连结真空管集热器的下端,构成集热储热循环回路;系统的传热介质为空气。本系统用空气传热,混凝土储能,有最高的集热效率和最低的储能成本,它可配用于太阳能的多种产品,用途广泛。

技术研发人员:余华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余华阳
技术研发日:2016.11.27
技术公布日:2018.08.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