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熔融炉温度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98092阅读:69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熔融炉温度控制系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检化验设备控制领域,涉及一种电熔融炉的温度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电熔融炉是由微电脑系统控制温度程序,完成加热及降温、进出试样、试样晃动搅拌等工序。机械加热门开关是电熔融炉加热器电流最大的节点,也是最关键的部件,是由两组触点分别控制上下加热器。其组成部分包括动触点、静触点、压力弹簧、反作用弹簧。机械加热开关频繁开关导致触点打火过热老化、烧蚀,容易接触不良、粘连,导致加热器失控,造成配件损坏或电熔融炉报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熔融炉温度控制系统,有效解决了电熔融炉温度失控现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电熔融炉温度控制系统,包括炉门开关、固态继电器、加热丝、热电偶,炉门开关的静触点与固态继电器的一个输入控制端连接,炉门开关的动触点与固态继电器的另一个输入控制端连接,炉门开关动触点与静触点在炉门关闭时闭合,在炉门打开时断开,固态继电器的一个输出端与市电电源连接,固态继电器的另一个输出端与加热丝连接,热电耦的温度检测单元检测加热丝所位于的加热单元温度,热电耦的输出端与电熔融炉的主控模块连接。

进一步地,电熔融炉的加热单元包括上层加热丝和下层加热丝,热电偶的温度检测单元检测位于上层加热丝和下层加热丝之间的模具温度,炉门开关包括第一机械加热开关和第二机械加热开关,固态继电器包括第一固态继电器和第二固态继电器,第一机械加热开关的动触点和静触点分别与第一固态继电器的输入端连接,第一固态继电器的输出端与上层加热丝连接;第二机械加热开关的动触点和静触点分别与第二固态继电器的输入端连接,第二固态继电器的输出端与下层加热丝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对原有的电熔融炉进行线路改造,将原来与电加热丝连接的机械加热炉门开关改为机械加热炉门开关控制固态继电器,固态继电器控制电加热丝的加热动作,改进后的线路中,机械加热炉门开关只流过几十毫安的小电流,避免了原先机械加热炉门开关直接与电热丝组成回路流经大电流造成的导致触点打火过热老化、烧蚀,容易接触不良、粘连。原来线路中,机械加热炉门开关发生故障,电熔融炉的主控模块检测到没有电流流经,会自动停止工作,处于待机状态。固态继电器为电子开关,具有反应快、无噪音,无损耗的优点,经过线路改进,原来需要一至两个月就需要更换的机械加热炉门开关可以长时间稳定运行,节省成本,增加了系统工作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电熔融炉线路改造之前线路示意图;

图2是电熔融炉线路改造之后线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电熔融炉线路改造前,第一炉门开关的静触点与上层电加热丝连接,第一炉门开关的动触点与供电电源连接,构成加热回路,第二炉门开关的静触点与下层电加热丝连接,第二炉门开关的动触点与市电电源连接么,构成加热回路,在炉门关闭时炉门开关闭合,线路导通,炉门开启时,炉门开关断开,线路断开,停止加热,热电偶检测位于上层加热丝与下层加热丝之间的模具温度,主控模块检测模具温度,高于设定的温度时,控制炉门开关停止加热,低于设定温度时,主控模块控制炉门开关开始加热。

如图2所示,一种电熔融炉温度控制系统,包括第一机械加热开关、第二机械加热开关、第一固态继电器、第二固态继电器、上层加热丝、下层加热丝、热电偶,第一机械加热开关的动触点和静触点分别与第一固态继电器的输入端连接,第一固态继电器的输出端分别与上层加热丝和电源线连接;第二机械加热开关的动触点和静触点分别与第二固态继电器的输入端连接,第二固态继电器的输出端分别与下层加热丝和电源线连接,热电偶的温度检测单元检测位于上层加热丝和下层加热丝之间的模具温度,热电耦的输出端与电熔融炉的主控模块连接。

固态继电器(简称“SSR”),是一种全部由固态电子元件组成的新型无触点开关器件,它利用电子元件(如开关三极管、双向可控硅等半导体器件)的开关特性,可达到无触点无火花地接通和断开电路的目的,因此又被称为“无触点开关”。固态继电器是一种四端有源器件,其中两个端子为输入控制端,另外两端为输出受控端,它既有放大驱动作用,又有隔离作用,很适合驱动大功率开关式执行机构。经过线路改造后,机械加热炉门开关控制固态继电器,固态继电器控制电加热丝的加热动作,改进后的线路中,机械加热炉门开关只流过几十毫安的小电流,避免了原先机械加热炉门开关直接与电热丝组成回路流经大电流造成的导致触点打火过热老化、烧蚀、容易接触不良、粘连。原来线路中,机械加热炉门开关发生故障,电熔融炉的主控模块检测到没有电流流经,会自动停止工作,处于待机状态。固态继电器为电子开关,具有反应快、无噪音,无损耗的优点,经过线路改进,原来需要一至两个月就需要更换的机械加热炉门开关可以长时间稳定运行,节省成本,增加了系统工作的稳定性。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