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热回收炉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35968阅读:407来源:国知局
余热回收炉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烧燃料加热设备,特别涉及一种余热回收炉灶。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的燃烧炉,如专利号为201520507100.3公开了一种名称为高效节能炉灶,其余热回收腔内的热风管通过呈U型或N型或M型或S型或螺旋形等来延长热风管的长度,以增加热风管与余热回收腔内的水的接触面积提高余热回收率。由于采用U型或N型或M型或S型延长热风管的方式,热风管首端与末端的距离小,热风管首端的热风与尾端的热风的温差小,热风管热交换率减弱,导致余热利用装置利用效率低,使用不方便。其次,由于热风管的管径较大,导致余热回收腔内的水吸热效率低,余热回收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余热回收率高、余热回收腔内的水产生的蒸汽温度高的余热回收炉灶。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余热回收炉灶,包括炉膛、余热回收腔和热风管;所述受热体与炉膛顶部密封连接形成加热区;所述余热回收腔围绕炉膛设置并与炉膛顶部的加热区隔离;所述热风管置于余热回收腔内且顶端伸出余热回收腔与炉膛顶部的加热区连通、底端伸出余热回收腔,所述热风管围绕炉膛设置,该热风管是至少一层圆形直管或至少一层扁形或椭圆形或方形直管或圆形直管与扁形直管、椭圆形直管、方形直管交替排列。

所述圆形热风管的直径为10-30mm。

所述圆形热风管的直径为20mm。

所述圆形热风管的层数是1-4层。

所述圆形热风管的层数是2-4层。

所述圆形热风管交替错位分布。

所述扁形或椭圆形或方形热风管的层数是1-3层。

所述扁形或椭圆形或方形热风管的层数是1层。

所述椭圆形热风管的短半轴长度是5-20mm,长半轴的长度是15-55mm。

所述椭圆形热风管的短半轴长度是9mm,长半轴的长度是20mm。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由于热风管围绕炉膛设置,该热风管是至少一层圆形直管或至少一层扁形或椭圆形直管或圆形直管与扁形直管、椭圆形直管、方形直管交替排列,热风管采用直管通过增加热风管的数量或通过将热风管变形增加热交换面积提高余热回收率。加热区的余热在引风机的作用下从热风管的顶部向下流通,热风管顶端与底端距离大,顶端与底端的温差大,热交换率高,余热回收效率高,余热回收腔内的水产生的蒸汽温度高,余热利用装置利用效率高,使用方便。

由于圆形热风管的直径为10-30mm,以使更有效地控制热风管内的风速,余热回收效率更高,余热回收腔内的水产生的蒸汽温度更高。

由于椭圆形热风管的短半轴长度是5-20mm,长半轴的长度是15-55mm,以使更有效地控制热风管内的风速,余热回收效率更高,余热回收腔内的水产生的蒸汽温度更高。

由于圆形热风管交替错位分布,以使余热回收效率更高,余热回收腔内的水产生的蒸汽温度更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沿A-A线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余热回收炉灶,包括炉膛2、余热回收腔3和热风管1。受热体与炉膛顶部密封连接形成加热区。余热回收腔3围绕炉膛设置并与炉膛顶部的加热区隔离;所述热风管置于余热回收腔3内且顶端伸出余热回收腔3与炉膛顶部的加热区连通、底端伸出余热回收腔3。热风管1围绕炉膛设置,该热风管1是两层圆形直管。余热回收腔3内也可以设置一层或三层或四层或五层圆形直管。热风管1也可以采用圆形直管与扁形直管、椭圆形直管、方形直管交替排列。圆形热风管1的层数的优选范围是1-4层。热风管1的直径是16mm。热风管1的直径可以是6mm、8mm、10mm、12mm、15mm、18mm、20mm、22mm、25mm、30mm、35mm、45mm等。热风管1的直径数值的优选范围是6-45mm。

为了使余热回收效率更高,余热回收腔内的水产生的蒸汽温度更高,圆形热风管1交替错位分布。

实施例二:如图3所示,热风管1是一层椭圆形直管,也可以是扁形直管,还可以是方形直管。椭圆形热风管1的层数也可以是2层或3层。椭圆形热风管1的短半轴长度是9mm,也可以是3mm 、5mm 、8mm 、10mm、15mm 、17mm 、18mm 、20mm,长半轴的长度是20mm ,也可以是6mm 、8mm 、10mm 、15mm 、20mm 、25mm 、30mm 、32mm 、36mm 、40mm 、50mm 、55mm 。椭圆形热风管1的短半轴长度的优选范围值是3-20mm ,长半轴长度的优选范围值是6-55mm。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