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余热对工厂热水的持续保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49479阅读:422来源:国知局
一种利用余热对工厂热水的持续保温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余热利用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利用余热对工厂热水的持续保温装置。



背景技术:

余热是指生产过程中释放出来的可被利用的热能。主要有高温废气等,余热利用可以通过余热锅炉产生蒸汽,推动汽轮机做机械功或发电,也可用来供暖或生产热水。

余热的回收利用途径很多。一般说来,综合利用余热最好,其次是直接利用,再次是间接利用。综合利用就是根据余热的品质,按照温度高低顺序不同按阶梯利用,品质高的可以用于生产工艺或余热发电;中等的可以采用氨水吸收制冷设备来制取冷量,用于空调或工业;低温的可以用来制热或利用吸收式热泵来提高热量的数量或温度供生产和生活使用。

随着经济的发展,余热的产生形式越来越多,对余热进行回收利用可以节约资源,用余热对工厂的开水进行保温也是余热回收的一个利用方面,现有的开水保温装置存在浪费资源、保温效果差、保温时间短的缺点,因此亟需研发一种节约资源、保温效果好、保温时间长的利用余热对工厂热水的持续保温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的开水保温装置浪费资源、保温效果差、保温时间短的缺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节约资源、保温效果好、保温时间长的利用余热对工厂热水的持续保温装置。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这样一种利用余热对工厂热水的持续保温装置,包括有底板、左侧板、余热回收塔、滑轨、电机、支杆、顶板、进气管、第一空气过滤器、滑块、齿条、第一连杆、齿轮、第二连杆、多孔管、水箱、出水管、阀门、搅拌杆、搅拌叶片、保温箱、缸体、出气管、抽风机、第一软管、第一单向阀、活塞、第二软管和第二单向阀,底板上从左至右依次设有左侧板、余热回收塔、滑轨、电机和支杆,左侧板顶端水平设有顶板,余热回收塔左侧下部连接有进气管,余热回收塔内上部设有第一空气过滤器,滑轨上滑动式连接有滑块,滑块上连接有齿条,齿条顶端连接有第一连杆,电机的后侧连接有齿轮,齿轮与齿条啮合,齿轮后侧偏心铰接连接有第二连杆,支杆顶端连接有多孔管,多孔管内设有水箱,水箱右侧下部连接有出水管,出水管伸出水箱和多孔管外,出水管上设有阀门,水箱底部之间铰接连接有搅拌杆,搅拌杆上部均匀设有搅拌叶片,搅拌杆下部与第二连杆右部铰接连接,顶板底部设有保温箱和缸体,保温箱与余热回收塔之间连接有出气管,保温箱内左侧设有抽风机,抽风机位于出气管管口正右方,保温箱与缸体之间连接有第一软管,第一软管内设有第一单向阀,缸体内滑动式设有活塞,第一连杆伸入缸体内并与活塞底部中间连接,缸体与多孔管之间连接有第二软管,第二软管内设有第二单向阀。

优选地,还包括有第二空气过滤器,保温箱内设有第二空气过滤器,第二空气过滤器位于抽风机正右方。

优选地,还包括有斜板,左侧板右侧上部与顶板底部左侧之间连接有斜板。

优选地,电机为伺服电机。

优选地,底板的材质为Q235钢。

优选地,搅拌叶片为弧形搅拌叶片。

工作原理:操作时,将该装置放在工厂内,并将进气管的管口连接在工厂中产生余热的地方,然后启动抽风机,将余热抽入余热回收塔内并经过第一空气过滤器进行过滤,过滤后的余热被抽入保温箱中进行保温,当保温内充满余热时,关闭抽风机。当需要对水箱内的开水进行保温时,启动电机正反交替转动,电机正反交替转动带动齿轮正反交替转动,从而带动齿条上下运动,进而通过第一连杆带动活塞上下运动。活塞向下运动时,第一单向阀处于打开状态,第二单向阀处于关闭状态,保温箱内的余热将被抽入缸体内;活塞向上运动时,第一单向阀处于关闭状态,第二单向阀处于打开状态,缸体内的余热将被抽入多孔管内。如此不断将余热抽入多孔管内,即可对水箱内的热水进行保温,使工人们随时都可以喝到热水,且对工厂中的余热进行了回收利用。齿轮正反交替转动的同时带动第二连杆左右运动,从而使搅拌杆左右运动,从而起到搅拌热水的效果,使水箱内部的水也能得到保温,从而使保温效果更好。当工人们要喝热水时,打开阀门即可,当水箱内的热水被喝完后关闭电机即可。当重新烧的热水需要保温时,重复以上操作即可。

因为还包括有第二空气过滤器,保温箱内设有第二空气过滤器,第二空气过滤器位于抽风机正右方,可对抽入的余热进行进一步过滤,使余热的使用更加安全。

因为还包括有斜板,左侧板右侧上部与顶板底部左侧之间连接有斜板,可以更好地固定住顶板,使该装置固定效果更好。

因为电机为伺服电机,可以更好地控制电机转动的转速。

因为底板的材质为Q235钢,Q235钢的可承受压力更大,且不易磨损,延长了底板的使用年限。

因为搅拌叶片为弧形搅拌叶片,使搅拌更充分,保温效果更好。

(3)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利用余热对工厂热水的持续保温装置,利用了余热对开水进行保温,以及用到了弧形搅拌叶片,达到了节约资源、保温效果好、保温时间长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底板,2-左侧板,3-余热回收塔,4-滑轨,5-电机,6-支杆,7-顶板,8-进气管,9-第一空气过滤器,10-滑块,11-齿条,12-第一连杆,13-齿轮,14-第二连杆,15-多孔管,16-水箱,17-出水管,18-阀门,19-搅拌杆,20-搅拌叶片,21-保温箱,22-缸体,23-出气管,24-抽风机,25-第一软管,26-第一单向阀,27-活塞,28-第二软管,29-第二单向阀,30-第二空气过滤器,31-斜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利用余热对工厂热水的持续保温装置,如图1-3所示,包括有底板1、左侧板2、余热回收塔3、滑轨4、电机5、支杆6、顶板7、进气管8、第一空气过滤器9、滑块10、齿条11、第一连杆12、齿轮13、第二连杆14、多孔管15、水箱16、出水管17、阀门18、搅拌杆19、搅拌叶片20、保温箱21、缸体22、出气管23、抽风机24、第一软管25、第一单向阀26、活塞27、第二软管28和第二单向阀29,底板1上从左至右依次设有左侧板2、余热回收塔3、滑轨4、电机5和支杆6,左侧板2顶端水平设有顶板7,余热回收塔3左侧下部连接有进气管8,余热回收塔3内上部设有第一空气过滤器9,滑轨4上滑动式连接有滑块10,滑块10上连接有齿条11,齿条11顶端连接有第一连杆12,电机5的后侧连接有齿轮13,齿轮13与齿条11啮合,齿轮13后侧偏心铰接连接有第二连杆14,支杆6顶端连接有多孔管15,多孔管15内设有水箱16,水箱16右侧下部连接有出水管17,出水管17伸出水箱16和多孔管15外,出水管17上设有阀门18,水箱16底部之间铰接连接有搅拌杆19,搅拌杆19上部均匀设有搅拌叶片20,搅拌杆19下部与第二连杆14右部铰接连接,顶板7底部设有保温箱21和缸体22,保温箱21与余热回收塔3之间连接有出气管23,保温箱21内左侧设有抽风机24,抽风机24位于出气管23管口正右方,保温箱21与缸体22之间连接有第一软管25,第一软管25内设有第一单向阀26,缸体22内滑动式设有活塞27,第一连杆12伸入缸体22内并与活塞27底部中间连接,缸体22与多孔管15之间连接有第二软管28,第二软管28内设有第二单向阀29。

还包括有第二空气过滤器30,保温箱21内设有第二空气过滤器30,第二空气过滤器30位于抽风机24正右方。

还包括有斜板31,左侧板2右侧上部与顶板7底部左侧之间连接有斜板31。

电机5为伺服电机5。

底板1的材质为Q235钢。

搅拌叶片20为弧形搅拌叶片20。

工作原理:操作时,将该装置放在工厂内,并将进气管8的管口连接在工厂中产生余热的地方,然后启动抽风机24,将余热抽入余热回收塔3内并经过第一空气过滤器9进行过滤,过滤后的余热被抽入保温箱21中进行保温,当保温内充满余热时,关闭抽风机24。当需要对水箱16内的开水进行保温时,启动电机5正反交替转动,电机5正反交替转动带动齿轮13正反交替转动,从而带动齿条11上下运动,进而通过第一连杆12带动活塞27上下运动。活塞27向下运动时,第一单向阀26处于打开状态,第二单向阀29处于关闭状态,保温箱21内的余热将被抽入缸体22内;活塞27向上运动时,第一单向阀26处于关闭状态,第二单向阀29处于打开状态,缸体22内的余热将被抽入多孔管15内。如此不断将余热抽入多孔管15内,即可对水箱16内的热水进行保温,使工人们随时都可以喝到热水,且对工厂中的余热进行了回收利用。齿轮13正反交替转动的同时带动第二连杆14左右运动,从而使搅拌杆19左右运动,从而起到搅拌热水的效果,使水箱16内部的水也能得到保温,从而使保温效果更好。当工人们要喝热水时,打开阀门18即可,当水箱16内的热水被喝完后关闭电机5即可。当重新烧的热水需要保温时,重复以上操作即可。

因为还包括有第二空气过滤器30,保温箱21内设有第二空气过滤器30,第二空气过滤器30位于抽风机24正右方,可对抽入的余热进行进一步过滤,使余热的使用更加安全。

因为还包括有斜板31,左侧板2右侧上部与顶板7底部左侧之间连接有斜板31,可以更好地固定住顶板7,使该装置固定效果更好。

因为电机5为伺服电机5,可以更好地控制电机5转动的转速。

因为底板1的材质为Q235钢,Q235钢的可承受压力更大,且不易磨损,延长了底板1的使用年限。

因为搅拌叶片20为弧形搅拌叶片20,使搅拌更充分,保温效果更好。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改进及替代,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