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全热交换功能的风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45172阅读:715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全热交换功能的风管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和空气净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全热交换功能的风管。



背景技术:

空气品质处理系统满足了人们对温度、湿度、洁净度和风速舒适性的要求。但是,空气品质处理系统中现有的可进行热交换的风管在使用时,由于室外空气管道和室内空气管道的管口太近,容易造成空气混合,影响新风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具有全热交换功能的风管,热交换管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分离管,旨在解决现有可热交换的风管由于热交换管的室外空气管道和室内空气管道由于彼此相邻太近,可能造成空气混合,影响新风质量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具有全热交换功能的风管,包括热交换管、以及两个结构相同的分离管。每个分离管分别位于热交换管的两端。热交换管内设置有导热隔层;导热隔层的延伸方向与热交换管的延伸方向一致;热交换管被导热隔层分割出第一热交换通道和与第一热交换通道相邻的第二热交换通道。分离管包含第一歧管、第二歧管。第一歧管与第二歧管互成角度。第一歧管与第一热交换通道相通;第二歧管与第二热交换通道相通。

进一步地,第一歧管或第二歧管的管轴向与热交换管的管轴向的空间度为直角或钝角。

进一步地,热交换管、分离管的横截面分别为圆形、方形或椭圆形。

进一步地,导热隔层呈平板状。导热隔层设置在热交换管的中部,将热交换管分成第一热交换通道和第二热交换通道。

进一步地,热交换管分别与两个分离管插接。分离管还包括与其一体成型的交接管。交接管的内部设有分割体。分割体呈平板状,与导热隔层相适配,分割体与导热隔层无缝对接。分割体将交接管分为第一连接通道、第二连接通道。第一歧管经过第一连接通道与第一热交换通道相接;第二歧管经过第二连接通道与第二热交换通道相接。

进一步地,导热隔层呈筒状。热交换管分别与两个分离管插接。导热隔层套装在热交换管内。导热隔层的内腔为第一热交换通道;导热隔层与热交换管之间的环形通道形成第二热交换通道。第二歧管呈两端开口的犄角状。第二歧管的大端管口与热交换管的管口相适配,第二歧管的大端用于与热交换管相接。第二歧管管壁的外腰部位设有第一歧管通孔。第一歧管的第一半部分套装在第二歧管内,第一歧管的第二半部分从第一歧管通孔伸出。第一歧管的第一半部分的管口与筒状的导热隔层的管口相适配。第一歧管的第一半部分的管口与筒状的导热隔层相接。

进一步地,导热隔层与所述热交换管共轴。

进一步地,第二歧管的大端管口处的内壁立设有若干个支撑板。支撑板用于支撑第一歧管的第一半部分的管口。

进一步地,热交换管与交接管的管壁衔接处通过若干个密封锁扣固定。

进一步地,热交换管的内壁立设有若干个支撑筋,支撑筋用于支撑导热隔层。每个支撑筋以热交换管的管轴为中心环绕导热隔层等间隔的分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热交换管的两端各接有一个分离管;分离管的第一歧管与第二歧管的管口相互分离,使得室外空气和室内空气进入或进出热交换管时,空气不会混合,保证了新风质量。

(2)第一歧管或第二歧管的管轴向与热交换管的管轴向的空间度为直角或钝角,减小了管内的通风阻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风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热交换管1的横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分离管2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的热交换管1和分离管2相接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热交换管1的横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风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分离管2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所示的分离管2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6中热交换管1和分离管2相接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9的附图标记为:

热交换管1、分离管2、导热隔层3、密封锁扣4;第一热交换通道11、第二热交换通道12;第一歧管21、第二歧管22、交接管23;分割体231、第一连接通道232、第二连接通道233;插槽2311;插头31;支撑筋101;第一歧管通孔221;支撑板22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2所示,一种具有全热交换功能的风管,包括热交换管1、以及两个结构相同的分离管2。每个分离管2分别位于热交换管1的两端。热交换管1内设置有导热隔层3;导热隔层3的延伸方向与热交换管1的延伸方向一致;热交换管1被导热隔层3分割出第一热交换通道11和与第一热交换通道11相邻的第二热交换通道12。分离管2包含第一歧管21、第二歧管22。第一歧管21与第二歧管22互成角度。第一歧管21与第一热交换通道11相通;第二歧管22与第二热交换通道12相通。

交换管第一端的分离管2的第一歧管21引进的室外空气与交换管第二管口的分离管2的第二歧管22排出的室内空气的流向相反。室外空气与室内空气在热交换管1内通过导热隔层3的导热完成热交换。然后,室外空气经过交换管第二管口的分离管2的第一歧管21送出;室内空气经过交换管第一端的分离管2的第二歧管22排出。该风管可以实现室外空气与室内空气之间冷/热量的交换,使得空气品质处理系统的能耗降低、结构简单。并且,第一歧管21与第二歧管22互成角度,第一歧管21与第二歧管22的管口相互分离,避免了由于热交换管1的第一热交换通道11和第二热交换通道12的管口处彼此相邻太近,使得室外空气和室内空气进入或进出热交换管1时,可能造成空气混合,影响新风质量。

也可以优选地,第一歧管21用于排出室内空气;第一歧管21用于引进室外空气。

分离管2的第一歧管21与第二歧管22以热交换管1的管轴成轴对称。第一歧管21或第二歧管22的管轴向与热交换管1的管轴向的空间度为直角或钝角,以减小管内的通风阻力。

热交换管1、分离管2的横截面为圆形,也可以是方形、椭圆形。

实施例1:

如图2所示,导热隔层3呈平板状。导热隔层3沿热交换管1的直径方向设置在热交换管1之中,从而将热交换管1分成第一热交换通道11和第二热交换通道12。分离管2的第一歧管21与第二歧管22关于平板状的导热隔层3成平面对称。导热隔层3的横截面呈波状,具体地,可以呈锯齿状、波浪状、锥台状,以增加热交换效率。

热交换管1与两个分离管2可以一体成型。此外,如图1所示.热交换管1也可以分别与两个分离管2采用插接。具体地,分离管2还包括与其一体成型的交接管23。交接管23的第一管口与热交换管1相接;具体地,交接管23的第一管口大于热交换管1的管口,交接管23的第一管口套装在热交换管1的管口外。交接管23的第二管口分别与第一歧管21、第二歧管22相通。

如图3所示,交接管23的内部设有分割体231。分割体231呈平板状;与导热隔层3相适配,分割体231与导热隔层3无缝对接。分割体231将交接管23分为第一连接通道232、第二连接通道233。

如图4所示,第一歧管21经过第一连接通道232与第一热交换通道11相接;第二歧管22经过第二连接通道233与第二热交换通道12相接。

分割体231在与导热隔层3相接触的一端设有插槽2311;插槽2311呈方形。插槽2311从交接管23的管口伸出;较佳地,插槽2311的内底面与交接管23的管口相齐平。

相应地,导热隔层3的两端分别设有与插槽2311相适配的插头31。每个分离管2的交接管23与热交换管1相接时,插头31插入插槽2311内,避免室外空气与室内空气相混合。

较佳地,热交换管1与交接管23的管壁衔接处通过若干个密封锁扣4固定。

实施例2:

如图5所示,导热隔层3呈筒状。导热隔层3的横截面呈圆形,也可以是方形、椭圆形。导热隔层3套装在热交换管1内,导热隔层3与热交换管1共轴。热交换管1的内壁立设有若干个支撑筋101,支撑筋101用于支撑导热隔层3。每个支撑筋101以热交换管1的管轴为中心环绕导热隔层3等间隔的分布,使得导热隔层3位置固定。导热隔层3的内腔为第一热交换通道11;导热隔层3与热交换管1之间的环形通道形成第二热交换通道12。导热隔层3的横截面呈波状,具体地,可以为锯齿状、波浪状、锥台状,以增加热交换效率。

热交换管1与两个分离管2可以一体成型。此外,如图6所示,热交换管1也可以分别与两个分离管2采用插接。具体地,第二歧管22呈两端开口的犄角状。第二歧管22的大端管口与热交换管1的管口相适配,第二歧管22的大端管口用于与热交换管1相接。

结合图7和图8所示,第二歧管22管壁的外腰部位设有第一歧管通孔221。第一歧管21的第一半部分套装在第二歧管22内,第一歧管21的第二半部分从第一歧管通孔221伸出。如图9中的局部剖视图所示,第一歧管21的第一半部分的管口与筒状的导热隔层3的管口相适配。第一歧管21的第一半部分的管口与筒状的导热隔层3相接。

较佳地,如图8和图9所示,第一歧管21的第一半部分的管口从第二歧管22伸出,第一歧管21的第一半部分的管口大于筒状的导热隔层3的管口,第一歧管21的第一半部分的管口套装在导热隔层3的管口外,避免室外空气与室内空气相混合。

较佳地,如图8所示,第二歧管22的大端管口处的内壁立设有若干个支撑板222。支撑板222用于支撑第一歧管21的第一半部分的管口。

较佳地,如图1、图4、图6或图9所示,热交换管1与交接管23的管壁衔接处通过若干个密封锁扣4固定。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以上实施例。可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思的前提下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其它改进和变化均应认为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