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太阳能电池片防崩边功能的烧结炉炉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45747阅读:8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太阳能电池片防崩边功能的烧结炉炉带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烧结炉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带有太阳能电池片防崩边功能的烧结炉炉带。



背景技术:

目前在光伏行业丝网印刷工序中,采用烧结炉对印刷后的电池片进行烧结。丝网印刷工序的烧结炉炉带基本都是同一类型,即采用顶针从两侧直接托起电池片的方式。该种支撑方式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少炉带与电池片接触面积,避免因炉带顶针接触电池片铝背场,造成烧结后铝背场缺陷。但这种炉带同样存在着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其具体如下:

1、在电池片从印刷段进入烧结炉时,会不可避免的发生电池片边缘与炉带顶针的滑动摩擦。长期(三个月左右)的摩擦,炉带顶针就会发生磨损。由于炉带在炉腔运行过程只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会不断的产生颠簸。当电池片置于磨损的炉带上运行时,这种颠簸就会有可能造成电池片紧扣于磨损的炉带上的情况。电池片硬而脆的特性决定了当电池片被紧扣于炉带上时,任何的再次波动、挤压都可能会造成电池片崩边、隐裂、碎片(含D级)等不良的产生;

2、在电池片从印刷段进入炉带时,由于机械手臂在皮带传动上料的不确定性,机械手臂与皮带传动的操作有可能会致使电池片插入到顶针底部,造成栅线发红;同时,当电池片置于炉带上时,由于炉带的颠簸作用,电池片也有可能插入顶针底部,造成下料(机械手臂从炉带上取下电池片)时,因电池片刮到炉带顶针而产生崩边、隐裂、碎片(含D级)等不良的产生;

3、由于电池片的磨损作用,当炉带顶针磨损到一定程度时,磨损面就会接触铝背场,从而导致所有经过顶针的电池片全部产生顶针印,此时将不得不更换烧结炉带,顶针磨损致使炉带寿命大幅缩短。

烧结后的电池片即为成品电池片,烧结过程中产生的不良或碎片将给生产企业带来极大的成本浪费。因此,有效解决烧结炉因炉带磨损而造成大批不良产品的问题已迫在眉睫。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太阳能电池片在烧结过程中易产生崩边的缺陷,提供一种带有太阳能电池片防崩边功能的烧结炉炉带来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带有太阳能电池片防崩边功能的烧结炉炉带,包括左顶针、右顶针和炉带,炉带包括若干条盘条组件,若干条盘条组件依次平行布置且相邻的盘条组件之间互相缠绕,

所述的左顶针和右顶针均安装在盘条组件上,左顶针和右顶针呈镜像对应,所述的左顶针和右顶针上均套有套管且套管均与左顶针和右顶针构成转动配合。

所述的盘条组件包括螺旋盘条和波浪销,波浪销缠绕在螺旋盘条上且波浪销的前端与螺旋盘条的前端相接、波浪销的后端与螺旋盘条的后端相接,后一行的螺旋盘条绕在前一行的波浪销上。

所述的左顶针与右顶针均安装在螺旋盘条上,所述的左顶针位于其同一个螺旋盘条上的右顶针的延长线上。

还包括左辅助顶针和右辅助顶针,左辅助顶针和右辅助顶针均安装在螺旋盘条上;左辅助顶针的一端安装在螺旋盘条的前端,左辅助顶针的另一端安装在螺旋盘条的中端,左顶针的一端安装在螺旋盘条的中端且与左辅助顶针相交,左顶针的另一端安装在螺旋盘条的后端,右辅助顶针的一端安装在螺旋盘条的前端,右辅助顶针的另一端安装在螺旋盘条的中端,右顶针的一端安装在螺旋盘条的中端且与右辅助顶针相交,右顶针的另一端安装在螺旋盘条的后端,左辅助顶针与右辅助顶针呈镜像对应。

所述的左顶针、右顶针、左辅助顶针和右辅助顶针的数量均为若干个,在若干个螺旋盘条中奇数行的螺旋盘条上均安装有一个左辅助顶针、一个右辅助顶针、一个左顶针和一个右顶针。

还包括左支撑杆和右支撑杆,左支撑杆和右支撑杆的数量均为若干个,左支撑杆的一端安装在左顶针和左辅助顶针的相接处,左支撑杆的另一端垂直安装在螺旋盘条上,右支撑杆的一端安装在右顶针与右辅助顶针的相接处,右支撑杆的另一端垂直安装在螺旋盘条上。

所述左顶针的长度大于左辅助顶针的长度,右顶针的长度大于右辅助顶针的长度。

所述的左支撑杆与右支撑杆之间的距离为180mm-200mm。

所述的左顶针的长度为40-50mm,套管的长度为30-40mm,左支撑杆的长度为15mm。

所述的若干个左辅助顶针与若干个左顶针的连接结构从俯视角度呈“之”字形。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有太阳能电池片防崩边功能的烧结炉炉带,与现有技术相比在不影响电池片烧结质量的前提下,既可以降低因炉带磨损造成的电池片的烧结不良,又可以延长烧结炉炉带的使用寿命,减少了崩边、隐裂、D级、碎片的产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结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结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结构正视图;

其中,1-炉带、2-螺旋盘条、3-波浪销、4-太阳能电池片、11-左辅助顶针、12-右辅助顶针、13-左顶针、14-右顶针、15-套管、16-左支撑杆、17-右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所达成的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用以较佳的实施例及附图配合详细的说明,说明如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带有太阳能电池片防崩边功能的烧结炉炉带,包括左顶针13、右顶针14和炉带1,太阳能电池片4放置在左顶针13和右顶针14上进行烧结作业。炉带1包括若干条盘条组件,若干条盘条组件依次平行布置且相邻的盘条组件之间互相缠绕。盘条组件包括螺旋盘条2和波浪销3,波浪销3缠绕在螺旋盘条2上且波浪销3的前端与螺旋盘条2的前端相接、波浪销3的后端与螺旋盘条2的后端相接,后一行的螺旋盘条2绕在前一行的波浪销3上。通过多个盘条组件组成炉带1,左顶针13和右顶针14均安装在盘条组件上,左顶针13和右顶针14呈镜像对应,左顶针13和右顶针14布置在炉带1上,承载太阳能电池片4进行烧结作业。

由于太阳能电池片4进入炉带1的操作、太阳能电池片4移出炉带1的操作分别是皮带传动和机械手臂操作,在操作过程中经常出现太阳能电池片4放置不正、并未完全放正在左顶针13和右顶针14上的情况,随着炉带1运行过程中的振动,太阳能电池片4则容易卡在左顶针13或右顶针14的下方。这不仅造成烧结作业产生的太阳能电池片4栅线发红等不良片的出现,更重要的是其还容易在太阳能电池片4移出炉带1时,致使太阳能电池片4产生崩边。在此,在左顶针13和右顶针14上均套有套管15,并且套管15均与左顶针13和右顶针14构成转动配合。通过套管15在左顶针13和右顶针14上的设计,可以使得太阳能电池片4在带有套管15的左顶针13、右顶针14上放置时,套管15的可转动设计减小了炉带1运行时对太阳能电池片4的振动影响,起到了减震作用,使得太阳能电池片4不容易产生移向。另外,由于套管15套在左顶针13和右顶针14上,也减少了左顶针13、右顶针14与炉带1之间的间距,使得太阳能电池片4在进入炉带1时,不容易插入到套管15与炉带1之间,防止了崩边情况的出现。同时,对炉带1上的左顶针13、右顶针14加装可自由旋转和左右移动的套管15,不影响正常工艺和烧结质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左顶针13与右顶针14均安装在螺旋盘条2上。由于炉带1在运行过程中,螺旋盘条2和波浪销3会产生一定的间距位移,若将左顶针13或右顶针14安装在螺旋盘条2与波浪销3之间,则会出现左顶针13或右顶针14崩断的情况。其中,左顶针13位于其同一个螺旋盘条2上的右顶针14的延长线上,即左顶针13与右顶针14横向相接。即在传统的左顶针13与右顶针14布置方式上加装套管15。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还可以加装左辅助顶针11和右辅助顶针12,左辅助顶针11和右辅助顶针12均安装在螺旋盘条2上,左辅助顶针11和右辅助顶针12则不使用加装套管15的设计。左辅助顶针11的一端安装在螺旋盘条2的前端,左辅助顶针11的另一端安装在螺旋盘条2的中端,螺旋盘条2为波浪状,螺旋盘条2的前端为炉带运行方向的前端,螺旋盘条2的后端为炉带运行方向的末端。左顶针13的一端安装在螺旋盘条2的中端且与左辅助顶针11相交,左顶针13的另一端安装在螺旋盘条2的后端,致使左顶针13从螺旋盘条2的俯视角度来看为斜向布置在螺旋盘条2上,通过这种斜向布置使得太阳能电池片4在进入炉带1时,其进入方向与左顶针13呈斜向切入,进一步的避免了太阳能电池片4卡在左顶针13下方。

同时,左辅助顶针11和左顶针13从螺旋盘条2的俯视角度来看,为斜向“V”字形,这彻底防止了太阳能电池片4卡边情况的出现。当太阳能电池片4在进入炉带1时,即使在机械手臂的操作下,还是出现了太阳能电池片4入炉角度的不好,太阳能电池片4要进入左顶针13下方,但此时左辅助顶针11则在左顶针13的后方起到了抵挡作用,致使太阳能电池片4在左辅助顶针11的抵挡下不会进入到左顶针13下方,彻底解决了太阳能电池片4的崩边问题。同样,若左辅助顶针11和左顶针13在螺旋盘条2上的布置位置相反,即左辅助顶针11位于螺旋盘条2后端、左顶针13位于螺旋盘条2前端,其也可起到防崩边作用,太阳能电池片4可以从左辅助顶针11过渡至左顶针13,只是效果略差,还是会存在太阳能电池片4卡在左辅助顶针11下方的情况。

同理,右辅助顶针12的一端安装在螺旋盘条2的前端,右辅助顶针12的另一端安装在螺旋盘条2的中端,右顶针14的一端安装在螺旋盘条2的中端且与右辅助顶针12相交,右顶针14的另一端安装在螺旋盘条2的后端,左辅助顶针11与右辅助顶针12呈镜像对应,两者配合使用。同样,左顶针13、右顶针14、左辅助顶针11和右辅助顶针12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为多个,在多个螺旋盘条2中奇数行的螺旋盘条2上均安装有一个左辅助顶针11、一个右辅助顶针12、一个左顶针13和一个右顶针14;也可以在多个螺旋盘条2中偶数行的螺旋盘条2上均安装有一个左辅助顶针11、一个右辅助顶针12、一个左顶针13和一个右顶针14,即间隔一个螺旋盘条2布置一组顶针结构的设计。

如图3所示,为了更好的托起太阳能电池片4,顶针结构的组合可以设计成两边高、中间低的结构方式,可以采用多个左支撑杆16和右支撑杆17的设计。左支撑杆16的一端安装在左顶针13和左辅助顶针11的相接处,左支撑杆16的另一端垂直安装在螺旋盘条2上,将左顶针13和左辅助顶针11顶起。由于左顶针13上套有套管15,在左顶针13的一端通过左支撑杆16顶起限位,左顶针13的另一端则可以采用常用的球形焊接技术焊接在螺旋盘条2上,这样更加利于套管15在左顶针13上的转动。同理,右支撑杆17的一端安装在右顶针14与右辅助顶针12的相接处,右支撑杆17的另一端垂直安装在螺旋盘条2上。左顶针13的长度大于左辅助顶针11的长度,右顶针14的长度大于右辅助顶针12的长度,由于左顶针13与左辅助顶针11均通过左支撑杆16支撑、右顶针14与右辅助顶针12均通过右支撑杆17支撑,这样便使得左辅助顶针11低于左顶针13、右辅助顶针12低于右顶针14,能更好的对左顶针13、右顶针14起到辅助抵挡作用且不影响正常的太阳能电池片4上、下烧结炉炉带。

为了更好地配合太阳能电池片4的上炉、下炉使用,左支撑杆16与右支撑杆17之间的距离可以为180mm-200mm,左顶针13的长度可以为40-50mm,套管15的长度可以为30-40mm,左支撑杆16的长度可以为15mm。在炉带1上,多个左辅助顶针11与多个左顶针13的连接结构从俯视角度呈“之”字形,同样,多个右辅助顶针12与多个右顶针14的连接结构从俯视角度也呈“之”字形,完全避免了太阳能电池片4卡边情况的出现,从而防止了取片时的崩边情况的出现。即多个顶针组合,设计成双向倒八字形状。左顶针13和右顶针14由于加装套管15(套管材质与炉带相同),用于支撑太阳能电池片4和防止太阳能电池片4进入炉带1时插入左顶针13或右顶针14底部空隙;左辅助顶针11和右辅助顶针12用于防止电池片在运动过程中反向插入左顶针13或右顶针14底部,造成下料时崩边、缺角、D级片、碎片等不良的产生。

在实际使用时,太阳能电池片4进入炉带1时只与套管15接触,套管15可跟随太阳能电池片4的进入一起滚动,减小了太阳能电池片4进入炉带时的摩擦力,从而延长了炉带1使用寿命。同时太阳能电池片4置于炉带1上时,炉带1因颠簸发生形变或位移,当产生形变或位移时,套管15可自由左右移动,体现在套管15与左顶针13(右顶针14)间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不会造成太阳能电池片4与套管15间发生距离变化,从而避免了因太阳能电池片4受到炉带1挤压而造成的烧结不良(崩边、缺角、D级片、碎片等)。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困扰光伏行业的烧结炉炉带在运行过程中因炉带磨损和颠簸对电池片造成的挤压损伤(这种挤压会造成电池片崩边、隐裂、D级、碎片等不良的产生);同时也避免了太阳能电池片4正向、反向插入顶针底部造成栅线发红、下料碎片和顶针印等不良的问题。延长了炉带使用寿命,较大幅度的提升了烧结良率,对公司成本控制和良率提升均具有重要意义。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