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左右导风的导风圈及风洞空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46130阅读:52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左右导风的导风圈及风洞空调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左右导风的导风圈及风洞空调,属于家用空调结构设计领域。



背景技术:

风洞空调是最近才出现的一种比较先进的空调类型,其通过正常的热交换进风、出风外,还有非热交换进风,具体为镂空环形送风方式,改变了传统柜机在房间内混合空气的空气调节方式,将非热交换进风和出风设置成前后贯通的一个风道,热交换进风连通至该风道,可以增加环境中风的循环流动,且空调制冷制热吹出的冷热空气进入该风道提前混合,出风更舒适,暖而不燥,凉而不冷,用户感觉舒适,不会得空调病。

但是,由于是前后贯通的一个风道,其并不能控制出风方向,只能向正前方出风,不能进行额外的导风处理,出风方向单一,范围小,只能对着某处直接吹,无法调节,不能满足用户在使用时对不同角度出风的要求,实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左右导风的导风圈及风洞空调,使得风洞空调可以控制出风方向,实现左右导风,满足用户对不同出风方向的需要。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导风圈,所述导风圈为从后向前尺寸逐渐缩小的环形结构,所述导风圈上下两端中的一端可转动的连接在风道或壳体上,另一端设有驱动导风圈左右转动的驱动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导风圈具体的左右转动,可以由上下两端设置的部件来实现,上下两端中的一端可转动的连接到特定位置,另一端被驱动组件驱动而带动导风圈整体一起左右转动;这个特定位置可以是风道或壳体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导风圈上下两端中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远离导风圈的端部设有转动孔,在风道或壳体上设有转台,所述转动柱通过转动孔可转动的套在转台上。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导风圈上下两端中的一端通过该转动柱可转动的套接,可以随另一端的驱动组件驱动而一同转动。

进一步,所述导风圈上下两端中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远离导风圈的端部设有转动孔,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导风电机和设置在导风电机驱动轴上的导风转轴,所述导风电机可驱动所述导风转轴轴向转动,所述转动柱通过转动孔固定套在导风转轴上。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导风圈的上下两端的结构相类似,区别在于一端有转台,另一端没有转台,而是设置导风电机和导风转轴,导风电机通过导风转轴可以带动这一端的转动柱左右转动,从而控制导风圈左右转动。

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风洞空调,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设有前后贯通的风道,所述壳体内设有蒸发器和出风组件,所述出风组件的出风穿过蒸发器后与风道连通,所述风道包括设置在壳体前侧的出风风道和设置在壳体后侧的进风风道,所述出风风道与所述进风风道之间留有间隙,并设有所述导风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风道分成前后两部分,之间的间隙安装有可以左右转动的导风圈,通过导风圈的转动,控制出风方向,使其可以实现分别左右送风,调整左右出风角度,还可以周期性的实现左右摆风,加大送风范围。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进风风道为从后向前尺寸逐渐缩小的通道结构,所述出风风道为从后向前尺寸逐渐增大的通道结构。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进风风道进入的风为非热交换进风,进入的风通过进风风道逐渐收拢,在出风风道与进风风道之间的间隙与热交换风汇合以后,通过出风风道送出并将出风向外展开送出,扩大送风的范围。

进一步,所述导风圈为从后向前尺寸逐渐缩小的环形结构,其前侧尺寸小于等于所述出风风道后侧尺寸,其后侧尺寸大于等于所述进风风道前侧尺寸。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导风圈首先需要将进风风道的风导入出风风道中,所以其前后侧的尺寸设计与进风风道和进风风道相对应,保证送风效果。

进一步,所述进风风道和所述出风风道均为圆形的通道结构,所述导风圈为圆环形结构。

进一步,所述风道设置在壳体的上部,所述蒸发器设置在壳体内的中部,所述出风组件设置在在壳体内的下部。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风道、蒸发器和出风组件可依次从上至下设置,出风组件的出风在进入风道前要经过蒸发器换热,所以蒸发器要在风道和出风组件之间,而风道在上可以保证具有一定的出风高度,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进一步,所述出风组件的出风口向上设置,所述蒸发器从前向后的向上倾斜设置在壳体内的中部,所述出风组件的出风穿过蒸发器后与所述出风风道与所述进风风道之间的间隙连通。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出风组件的出风先是向上流动的,经过倾斜设置的蒸发器后,会变成向前上方流动,再从间隙进入出风风道。

进一步,所述出风组件包括蜗壳、设置在蜗壳内的风轮和风轮电机,所述蜗壳的进风口设置在壳体的后侧,所述蜗壳的出风口向上设置,所述风轮电机驱动所述风轮转动。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用于换热的风进入的进风口设置在壳体后侧的下部,进风口可以是在壳体上的开口,开口处可以设置一些改善空气质量的结构,比如过滤板、电解板等,还可以设置导风板和导风栅栏等导风结构;进风口也可以是在壳体上的通孔,可以是类似无风感那种微孔,降低风感和噪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风洞空调的正视图;

图2为图1侧视图;

图3为图1俯视图;

图4为图1中C-C剖视图,其中风洞空调处在正常状态下;

图5为图1中C-C剖视图,其中风洞空调处在向右导风状态下;

图6为图1中C-C剖视图,其中风洞空调处在向左导风状态下;

图7为图1中B-B剖视图;

图8为图1中A-A剖视图,其中风洞空调处在正常状态下;

图9为本实用新型导风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导风圈的后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导风圈的俯视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壳体,2、风道,21、进风通道,22、出风通道,23、导风圈,231、转动柱,232、导风电机,233、导风转轴,3、蒸发器,4、出风组件,41、蜗壳,32、风轮电机,33、风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左右导风的导风圈,所述导风圈23为从后向前尺寸逐渐缩小的环形结构,所述导风圈23上下两端中的一端可转动的连接在风道2或壳体1上,另一端设有驱动导风圈23左右转动的驱动组件。导风圈23具体的左右转动,可以由上下两端设置的部件来实现,上下两端中的一端可转动的连接到特定位置,另一端被驱动组件驱动而带动导风圈23整体一起左右转动;这个特定位置可以是风道2或壳体1上。

如图9至图11所示,所述导风圈23上下两端中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柱231,所述转动柱231远离导风圈23的端部设有转动孔,在进风风道21、出风风道22或壳体1上设有转台,所述转动柱231通过转动孔可转动的套在转台上。导风圈23上下两端中的一端通过该转动柱231可转动的套接,可以随另一端的驱动组件驱动而一同转动。优选的,转动柱231呈长条形,转动孔可以为圆形孔,转台为圆柱形,且转动孔的直径等于或略大于转台的直径,二者之间转动配合。

如图9至图11所示,所述导风圈23上下两端中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柱231,所述转动柱231远离导风圈的端部设有转动孔,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导风电机232和设置在导风电机232驱动轴上的导风转轴233,所述导风电机232可驱动所述导风转轴233轴向转动,所述转动柱231通过转动孔固定套在导风转轴233上。导风圈23上下两端的结构相类似,区别在于一端有转台,另一端没有转台,而是设置导风电机232和导风转轴233,导风电机232通过导风转轴233可以带动这一端的转动柱231左右转动,从而控制导风圈23左右转动。优选的,转动柱231呈长条形,转动孔可以为圆形孔,而导风转轴233可以套在导风电机232的驱动轴上,且转动柱231固定套在导风转轴233外,二者之间固定连接,不可相对转动,通过导风电机232正转或反转,来实现导风圈23的转动,导风转轴233也可以通过传动结构与导风电机232的驱动轴连接,通过导风电机232的转动方向或对传动部件的改变,来实现导风圈23的转动;具体转动的角度与导风圈23的转动角度对应,优选的,导风圈23在不使用或者正常向正前方出风时,转动柱231沿前后方向设置,在左右送风时,转动柱231可向左或向右转动,其转动的角度大致为相对于前后方向-30°~30°。图4至图6分别表示了导风圈23在不同使用状态时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风洞空调,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设有前后贯通的风道2,所述壳体1内设有蒸发器3和出风组件4,所述出风组件4的出风穿过蒸发器3后与风道2连通,所述风道2包括设置在壳体1前侧的出风风道22和设置在壳体1后侧的进风风道21,所述出风风道22与所述进风风道21之间留有间隙,并设有所述导风圈23。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风道2分成前后两部分,之间的间隙安装有可以左右转动的导风圈23,通过导风圈23的转动,控制出风方向,使其可以实现分别左右送风,调整左右出风角度,还可以周期性的实现左右摆风,加大送风范围。

之前所述的,导风圈23上下两端中的一端可转动的连接到特定位置,优选是出风风道22,导风圈23的上端转动连接到出风风道22的后侧,导风圈23的下端设有驱动导风圈23左右转动的驱动组件。

出风风道22与进风风道21之间的间隙需要满足导风圈23转动的需要,导风圈23在不使用或者正常向正前方出风时沿左右方向竖直设置,在左右送风时,导风圈23可向左或向右转动,其转动的角度大致为相对于左右方向-30°~30°。

所述进风风道21为从后向前尺寸逐渐缩小的通道结构,所述出风风道22为从后向前尺寸逐渐增大的通道结构。进风风道21进入的风为非热交换进风,进入的风通过进风风道21逐渐收拢,在出风风道22与进风风道21之间的间隙与热交换风汇合以后,通过出风风道22送出并将出风向外展开送出,扩大送风的范围。

所述导风圈23为从后向前尺寸逐渐缩小的环形结构,其前侧尺寸小于等于所述出风风道22后侧尺寸,其后侧尺寸大于等于所述进风风道21前侧尺寸。导风圈23首先需要将进风风道21的风导入出风风道22中,所以其前后侧的尺寸设计与进风风道21和进风风道22相对应,保证送风效果。

所述进风风道21和所述出风风道22均为圆形的通道结构,所述导风圈23为圆环形结构。

具体的,进风风道21可以整体呈圆筒形,前后侧均为圆筒状结构,其后侧尺寸大于前侧尺寸,中部可以通过类似圆台形结构直接导入;出风通道22可以呈前侧向外展开的喇叭口状,也类似圆台形结构,其前侧尺寸大于后侧尺寸,而且出风通道22的后侧尺寸大于进风风道21的前侧尺寸;导风圈23具体可以为圆台形结构,其前侧尺寸小于后侧尺寸,而且,导风圈23前侧尺寸小于等于出风风道22后侧尺寸,导风圈23后侧尺寸大于等于进风风道21前侧尺寸;上述的圆台形结构的侧壁可以为直壁形或弧形,弧形可以向外凸出,也可以向内凹陷,具体的,出风通道22的侧壁为弧形,导风圈23及进风风道21的中部为直壁形。优选的,在出风通道22与导风圈23之间、进风风道21与导风圈23之间还可以设置用于导风的导风结构,例如多块导风板或导风栅栏,保证导风效果。

所述风道2设置在壳体1的上部,所述蒸发器3设置在壳体1内的中部,所述出风组件4设置在在壳体1内的下部。风道2、蒸发器3和出风组件4可依次从上至下设置,出风组件4的出风在进入风道2前要经过蒸发器3换热,所以蒸发器3要在风道2和出风组件4之间,而风道2在上可以保证具有一定的出风高度,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当然,在壳体1内的各个结构也可以相反设置,风道2在下,出风组件4在上,蒸发器3还在中间。

所述出风组件4的出风口向上设置,所述蒸发器3从前向后的向上倾斜设置在壳体1内的中部,所述出风组件4的出风穿过蒸发器3后与所述出风风道22与所述进风风道21之间的间隙连通。出风组件4的出风先是向上流动的,经过倾斜设置的蒸发器3后,会变成向前上方流动,再从间隙进入出风风道22。

所述出风组件4包括蜗壳41、设置在蜗壳41内的风轮43和风轮电机42,所述蜗壳41的进风口设置在壳体1的后侧,所述蜗壳41的出风口向上设置,所述风轮电机42驱动所述风轮43转动。用于换热的风进入的进风口设置在壳体1后侧的下部,进风口可以是在壳体1上的开口,开口处可以设置一些改善空气质量的结构,比如过滤板、电解板等,还可以设置导风板和导风栅栏等导风结构;进风口也可以是在壳体1上的通孔,可以是类似无风感那种微孔,降低风感和噪音。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