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纺织用烘干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97607阅读:573来源:国知局
一种纺织用烘干箱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纺织机械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适用于多种纺织物同时进行烘干操作的烘干箱。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在纺织物生产中烘干机是必不可少的生产设备之一,烘干装置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纺织物的质量,现有的烘干装置主要包括有烘干箱和设置在烘干箱内部的发热装置,发热装置发热使烘干箱内的温度达到规格要求后对烘干箱内的布料进行烘干。

现有技术中烘干箱内的发热装置大多安装箱体的顶部,中国专利CN102914126A提出了一种纺织用烘干设备,所述烘干箱的顶部设置有发热装置;专利CN103542700A提出了一种纺织用烘干箱,所述烘干箱的顶部设置有发热装置。所述专利将发热装置设置在顶部,这样的设置发热装置只能辐射到箱体的下部空间,因此纺织物只能设置在发热装置的下方,且发热装置是固定在箱体的顶部,位于箱体下部的纺织物不能充分的利用发热装置的热能,因此,有必要予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纺织用烘干箱,能够有效利用发热装置的热源,烘干效率高、烘干效果好。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措施如下:

一种纺织用烘干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一对相向的侧壁上设置有进布口和出布口,所述箱体内部设置有发热装置和布棍,所述发热装置通过转轴设置在箱体的中部,所述箱体外壁上设置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通过线路与所述发热装置和转轴相连,所述发热装置的周围设置有若干布棍。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的箱体内设置有四个发热装置,所述发热装置两两平行的设置在箱体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的布棍分别设置在发热装置的上方、发热装置之间以及发热装置的下方。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的箱体侧壁的下方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侧壁为设置有进布口和出布口的一对侧壁。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的进风口和出风口的位置低于发热装置下部的布棍所在的位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的控制箱通过螺钉固定在箱体上,所述控制箱上设置有显示器和按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的箱体内设置有湿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通过线路与所述控制箱相连。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的湿度传感器设置在出布口附近。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的发热装置为多边体结构且每个侧面上都设置有发热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发热装置转动的设置在箱体中部以及在发热装置的上方、发热装置之间以及发热装置的下方设置不棍,充分利用发热装置的热能进行多层次的烘干作业,烘干效率高,烘干效果好,操作简单,方便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剖面图;

图3为本发明箱体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见图1~3所示,一种纺织用烘干箱,包括箱体10,所述箱体10的一对相向的侧壁上设置有进布口30和出布口40,所述进布口30和出布口40位于箱体10中部的中央,在进布口30和出布口40所在的侧面上相应的设置有进风口50和出风口60,所述进风口50和出风口60位于该对侧面的下方,进风口50和出风口60的位置低于发热装置80下部的布棍70所在的位置,箱体10内设置有湿度传感器11,所述传感器11用来检测纺织物12的湿度情况,设置在出布口40附近,所述箱体10外壁上设置有控制箱20,所述控制箱20通过螺钉固定联接在箱体10的外侧,控制箱20通过线路与所述发热装置80、转轴90以及湿度传感器11相连,湿度传感器11通过信号回馈控制箱20,所述控制箱20上设置有显示器和按钮,所述显示器显示湿度传感器11所测得的纺织物12湿度,通过控制箱20上的按钮来控制发热装置的发热温度、布棍70和转轴90的转动速度。

发热装置80通过转轴90设置在箱体10的中部,所述发热装置80可绕着转轴90旋转,在本实施例中,箱体10中部设置有四个发热装置80,在发热装置80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置有三根布棍70,在两两平行的发热装置80之间设置有五根布棍70,所述五根布棍70中的四根两两上下压合的设置在进布口30端和出布口40端,剩余的一根布棍70设置在四个发热装置80所围成的六面体的中心处;所述发热装置80为多面体结构,每个侧面上都设置有发热管,通过控制箱20可控制发热装置上发热管工作的数量,根据箱体10内纺织物12湿度的情况实时调节箱体10内部的发热装置80的温度。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工作时,按下控制箱20上的启动按钮,通过布棍70将纺织物12分成三道同时进行烘干操作,工作效率高;在进行烘干操作时,发热装置80在转轴90的带动下匀速转动,发热装置80转动时将热量充分的辐射到纺织物12上,通过湿度传感器11反馈在控制箱20的显示器上的湿度值来设定发热装置80的温度,烘干效果好。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