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温炉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74999阅读:615来源:国知局
均温炉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有关一种均温炉结构,尤指一种更节能、均温效率更佳的均温炉结构。



背景技术:

工业上使用的高温烘炉、高温炉皆有炉体均温的需求,一般来说皆会在炉体外壳不同位置处设置加热装置来让炉体腔体内部提高升温的效率,而为了方便控制炉内腔体温度的实际数值,亦会设置多个温度传感器于腔体内部以进行温度监控,举例来说,当欲使高温炉内部温度升高至摄氏600度c,操作人员可依据腔体内部所设置的温度传感器的数值高低来实时加热炉体或冷却炉体,以此被动控制的方式来使炉体达到均温的状态,但透过多个外部加热装置来加热炉体常会有温度不平均的问题,时常腔体右半部已达工作温度,左半部却未达工作温度;腔体上半部已达工作温度,下半部却未达工作温度,导致加热装置不断间歇性的启动与关闭,不仅造成能源上的耗损,加热装置不断的开开关关也是一种无形的伤害,再者腔体内部温度亦容易造成落差,容易有温控不准的问题产生,造成炉体内部均温效率大打折扣。

综上所述,可知先前技术中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均温炉无法进一步节能以及取得较佳的均温效率,因此有必要提出改进的技术手段,来解决此一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先前技术存在均温炉无法确实均温而造成效率不佳及能源耗损的问题,本发明公开一种均温炉结构:

本发明所公开的均温炉结构,包含:均温炉本体、加热模块及热管结构。均温炉本体具有外壳及腔体;加热模块设置于外壳一侧,用以产生热能以加热均温炉本体;热管结构设置于腔体内,具有管壁及由管壁所界定出的供流空间,供流空间中具有支撑结构及工作流体;支撑结构由不锈钢网状结构所组成。

本发明所公开的均温炉结构,管壁内侧进一步具有毛细结构。

本发明所公开的均温炉结构,毛细结构为烧结粉末体及网格体及纤维体及发泡体及沟槽其特征在于任一。

本发明所公开的均温炉结构,工作流体为液态钠。

本发明所公开的均温炉结构,供流空间中更具有弹簧用以固定支撑结构于供流空间。

本发明所公开的均温炉结构,支撑结构透过软焊及硬焊及扩散接合及超音波焊接及雷射焊接及电阻焊接其中任一方式与管壁做结合。

本发明所公开的均温炉结构,腔体中更具有温度传感器。

本发明所公开的均温炉结构,热管结构的材质为铜材质及铝材质及不锈钢材质及镍材质及钛材质及镍钛合金材质及陶瓷及散热与导热性质较佳的材质其中任一。

本发明所公开的均温炉结构如上,与先前技术的差异在于均温炉本体外壳除了有加热模块来进行炉体加热外,腔体内部更具有热管结构使炉体内部腔体温度更均匀,加热效率更快,并同时拥有节能的功效,解决以往散热炉加热效率慢、温度分布不均及耗能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提出的均温炉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提出的热管结构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剖面示意图。

图例说明:

均温炉结构1

均温炉本体10

外壳102

腔体104

加热模块12

热管结构14

管壁142

毛细结构1422

供流空间144

支撑结构146

工作流体148

弹簧149

温度传感器16

具体实施方式

由于本发明公开一种均温炉结构,所使用的加热控制技术及热传导原理已为相关技术领域具有通常知识者所能明了,故以下文中的说明,不再作完整描述。同时,以下文中所对照的图,表达与本发明特征有关的示意,并未亦不需要依据实际情形完整绘制,合先叙明。

请同时参考图1及图2,为本发明所提出的均温炉结构的示意图及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剖面示意图。均温炉结构1包含一个均温炉本体10、至少一个加热模块12以及至少一个热管结构14。均温炉本体10具有其外壳102及由外壳102所界定出的密闭腔体104,外壳102的材质可以是任何容易导热的金属材质,又以不锈钢材质为较佳。加热模块设置于外壳102的一侧,其数量可以是一个或是一个以上,如是一个以上,则可设置在相对的两侧或是均匀分布于外壳102上,设置的方式可以是以加热管环绕整个炉体,可以是设置一定数量的加热块在外壳102的固定位置,例如左右边各一个、或是上下面各一个,其功是用以产生热能以加热均温炉本体10,使其腔体104内部产生温度变化并达到高温的状态,而加热模块12的方式及位置在此仅是举例说明,并不以此做为限制。热管结构14则是设置于腔体104内,设置的方式可以是横贯整个腔体104,可以是蜿蜒布满整个腔体104,可以是沿着外壳102内侧在腔体104中设置,热管结构14的样式可以是扁平状、直线型、u型、s型、椭圆形等皆可,材质则以铜材质及铝材质及不锈钢材质及陶瓷材质及镍材质及钛材质及镍钛合金材质及散热与导热性质较佳的材质其中任一皆可,但以不锈钢材质为较佳,在此并不对热管结构14的位置、形状及材质加以限制。另外,本发明的热管结构14其具有管壁142及由管壁142所界定出的供流空间144,意即管壁142是一密封状态,藉由管壁142的密封状态能界定出一个中空的供流空间144,供流空间144中具有支撑结构146及工作流体148,支撑结构146的材质可以是铜材质及铝材质及不锈钢材质及陶瓷材质及镍材质及钛材质及镍钛合金材质及散热与导热性质较佳的材质其中任一,其中又以使用不锈钢材质为较佳,方式则以网状结构为较佳。而在腔体104中又更进一步具有温度传感器16,数量并不特别加以限制,但至少会有一个。一般来说,如腔体104体积较大,多会设置多个温度传感器16于腔体104内部不同位置,藉此能够更精准的在每一时间点侦测腔体104中各个位置的温度,达到更准确的温控及更佳的调温效果。

请继续参考图2,热管结构14的管壁142内侧亦可以加上毛细结构,使热管结构14的毛细作用更为明显,以达到更佳的热传导效率,其中毛细结构1422为烧结粉末体及网格体及纤维体及发泡体及沟槽其中任一,但并不以此做为限制。而供流空间144所具有的工作流体148较佳可以是液态钠,由于液态钠的比热优于水,在热传导效率上亦较水来的优越,可达较佳的热传导效率。而供流空间144中所具有的支撑结构146的固定方式,透过软焊、硬焊、扩散接合、超音波焊接、雷射焊接及电阻焊接其中任一方式与管壁142做结合,亦可透过弹簧149将支撑结构146支撑固定于供流空间144中,而弹簧149的材质亦可使用不锈钢材质为较佳,但不以此做为限制。

举例来说,欲使均温炉结构1达到摄氏700度c的工作温度,多个温度传感器16会一直不断的侦测腔体104内各部位的实时温度,此时温度传感器16有可能位于腔体104的多个不同位置,所侦测出来的温度亦不尽相同,当温度未达用户所设定的摄氏700度c时,加热模块12即会透过自动控制模块(未图标)或是经由手动控制进行高温加热,于加热过程中即会藉由设置于腔体104内的热管结构14,可使腔体104内的温度均匀的扩散至腔体104的任一位置,如此不但能够达到更准确的温度控制,更使腔体104内的均温效果更加提升;同时,藉由热管结构14中利用不锈钢网体做为管壁142的支撑结构146,不仅具有支撑管壁142的功效,亦让整个毛细扩散现象更为显著,达到更佳的热传导效率,进而使腔体104的均温效果更为事半功倍。另外,也因为温控准、温差小,更可利用此均温炉本体1制作出需要温度梯度较接近的产品,温度会藉由高温处自动将热能传导至低温处,有别于以往被动式的控制,本发明更能避免因温度不均而不断将加热模块12开开关关的情况产生,进一步节省电能并降低设备的故障耗损机率。

本发明所提出的均温炉结构,解决了现有均温炉热传导效率差、温控不准确的技术问题,同时节省了设备本身的能源耗损及降低损坏机率,达到更佳的均温效率。

虽然本发明所公开的实施方式如上,惟所述的内容并非用以直接限定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任何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发明所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上及细节上作些许的更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