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室外机及空调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09449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空调室外机及空调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室外机及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在相关的技术中,喷气变容式压缩机可通过三通阀控制喷气变容式压缩机运行于单缸模式或双缸模式。然而,冷媒在三通阀内流过时使得三通阀震动较大,从而形成较大的噪音,不利于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调室外机及一种空调系统。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空调室外机包括壳体和三通阀。三通阀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三通阀通过减震元件固定在所述壳体上。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包括底盘、连接所述底盘的侧板和间隔所述侧板围成的空间的隔板,所述减震元件固定在所述隔板上,所述三通阀固定在所述减震元件上。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减震元件包括橡胶块。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橡胶块开设有安装槽,所述三通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至少部分地收容于所述安装槽中。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阀体的形状及尺寸与所述安装槽的形状及尺寸相配。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三通阀通过绑带捆绑所述阀体及所述橡胶块而固定在所述橡胶块上。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橡胶块开设有带槽,所述阀体呈圆柱状,所述带槽位于所述阀体的径向上,所述绑带穿过所述带槽且沿所述阀体的圆周方向捆绑所述阀体。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空调室外机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喷气变容式压缩机,所述三通阀与所述压缩机连通。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空调室外机包括闪蒸器,所述闪蒸器包括筒体和出气管,所述筒体形成有收容腔,所述出气管伸入所述收容腔内,所述出气管形成有位于所述收容腔外的出气口,所述出气管的侧壁开设有位于所述收容腔内的进气孔,所述进气孔连通所述出气口及所述收容腔,所述出气口与所述压缩机连通。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空调系统包括以上任一实施方式的空调室外机。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空调室外机及空调系统中,减震元件可以吸收三通阀的震动,从而减小三通阀形成的噪音,提高了用户体验。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闪蒸器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闪蒸器的出气管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空调室外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空调室外机的IV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闪蒸器与第一减震元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闪蒸器与第一减震元件的另一个立体示意图;

图7是图3的空调室外机的VII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8是本实施方式的空调室外机的第二减震元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空调系统在制冷模式时的流路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空调系统在制热模式时的流路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闪蒸器100;

筒体10、收容腔11、筒体10的底端12、筒体10的侧壁13、筒体10的顶端14、穿孔15;

第一冷媒管20、第一冷媒口21、第二冷媒口22;

第二冷媒管30、伸入端31、第三冷媒口32、第四冷媒口33;

出气管40、出气口41、出气管40的侧壁42、进气孔43;

空调室外机102;

壳体110、底盘112、侧板114、隔板116;

第一减震元件120、第一橡胶块120、夹槽122、第一夹口124、第二夹口126;

三通阀130、阀体131、第一口132、第二口133、第三口134;

第二减震元件140、第二橡胶块140、安装槽141、带槽142

绑带150;

空调系统200;

喷气变容式压缩机210、第一吸气口211、排气口212、补气口213、第二吸气口214;

四通阀220、第一阀口221、第二阀口222、第三阀口223、第四阀口224;

室外换热器230、室外换热器230的第一端口231、室外换热器230的第二端口232;

室内换热器240、室内换热器240的第一端口241、

第一节流元件250、第一节流元件250的第一端口251、第一节流元件250的第二端口252;

第二节流元件260、第二节流元件260的第一端口261、第二节流元件260的第二端口26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闪蒸器100包括筒体10、第一冷媒管20、第二冷媒管30和出气管40。第一冷媒管20、第二冷媒管30和出气管40均伸入筒体10内。

筒体10形成有收容腔11。出气管40、第一冷媒管20和第二冷媒管30均伸入收容腔11内。筒体10例如可以使用铜等耐腐蚀的材料制成。较佳地,筒体10呈圆筒形。当然,筒体10也可以呈方筒形等其他形状。

可以理解,筒体10形成有供出气管40、第一冷媒管20和第二冷媒管30伸入收容腔11内的穿孔15。穿孔15的周围均与出气管40、第一冷媒管20和第二冷媒管30密封以防止筒体10内的冷媒泄露。

第一冷媒管20呈圆筒形,第一冷媒管20例如由铜等耐腐蚀的材料制成。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冷媒管20呈圆筒形。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冷媒管20可以呈方筒形等其他形状。

第一冷媒管20从筒体10的底端12伸入收容腔11内,较佳地,第一冷媒管20的轴向与筒体10的轴向平行或重合。第一冷媒管20形成有第一冷媒口21和第二冷媒口22。第一冷媒口21位于收容腔11外,第二冷媒口22位于收容腔11内。第二冷媒口22连通收容腔11及第一冷媒口21。

气液两态的冷媒从第一冷媒口21经过第二冷媒口22进入收容腔11内后,气态的冷媒从液态的冷媒中分离出来。液态的冷媒位于筒体10的底部,气态的冷媒位于筒体10的顶部。

第二冷媒口22开设在第一冷媒管20的侧壁,第二冷媒口22分为多组,多组第二冷媒口22沿第一冷媒管20的轴向均匀间隔设置。多组第二冷媒口22可以使得冷媒可以快速地进入收容腔11内。本实施方式中,每组第二冷媒口22的数量为多个,同一组的多个第二冷媒口22沿第一冷媒管20的周向间隔设置。较佳地,同一组的多个第二冷媒口22沿第一冷媒管20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每组第二冷媒口22的数量可为单个。

第二冷媒管30呈圆筒形,第二冷媒管30例如由铜等耐腐蚀的材料制成。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冷媒管30呈圆筒形。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二冷媒管30可以呈方筒形等其他形状。在图1的示例中,第二冷媒管30从筒体10的侧壁13伸入收容腔11内,第二冷媒管30的伸入端31靠近筒体10的底端12。在图6的示例中,第二冷媒管30从筒体10的底端12伸入收容腔11内。

第二冷媒管30形成有第三冷媒口32和第四冷媒口33。第三冷媒口32位于收容腔11内。第四冷媒口33位于收容腔11外。第三冷媒口32连通收容腔11及第四冷媒口33。如此,筒体10内的液态冷媒可以从第三冷媒口32进入第二冷媒管30内后从第四冷媒口33排出到收容腔11外。

本实施方式中,第三冷媒口3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三冷媒口32沿第二冷媒管30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冷媒可以从第一冷媒口21流入收容腔11内,然后依次经过第二冷媒口22、第三冷媒口32及第四冷媒口33后流出至收容腔11外。冷媒也可以从第四冷媒口33流入收容腔11内,然后依次经过第三冷媒口32、第二冷媒口22及第一冷媒口21后流出至收容腔11外。

请结合图2,出气管40呈圆筒形,出气管40例如由铜等耐腐蚀的材料制成。出气管40从筒体10的顶端14伸入收容腔11内。如此,位于筒体10顶部的气体可以进入出气管40内以流出收容腔11。较佳地,出气管40的轴向与筒体10的轴向平行或重合设置以使得出气管40容易地伸入收容腔11内。出气管40伸入收容腔11内的深度D1为收容腔11的深度D2的1/3-1/2。这样有利于收容腔11内的气体进入出气管40内。

出气管40形成有出气口41,出气口41位于收容腔11外。出气管40的侧壁42开设有多组进气孔43,多组进气孔43位于收容腔11内,多组进气孔43沿出气管40的轴向间隔分布,每组进气孔43连通出气口41及收容腔11。这样使得收容腔11内的气体(气态冷媒)可以快速地流出收容腔11,以减小收容腔11的气压,从而提高了闪蒸器100气液分离的效果。

具体地,多组进气孔43可以增大收容腔11内的气体进入出气管40的面积,从而可以增大进入出气管40内的气体的流量,随着收容腔11内的气体流出,收容腔11内的气压减小,位于收容腔11内的冷媒液体中的气体会分离到冷媒液体外,从而提高了闪蒸器100气液分离的效果。

为了便于出气管40制造,较佳地,多组进气孔43沿出气管40的轴向均匀间隔分布。也即是说,任意相邻的两组进气孔43之间的距离相等。

本实施方式中,进气孔43呈圆形,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进气孔43可以呈多边形或扇形或方形等形状。

本实施方式中,每组进气孔43的数量为多个,同一组的多个进气孔43沿出气管40的周向间隔分布。较佳地,同一组的多个进气孔43沿出气管40的周向均匀间隔分布。如此,出气管40上可以开设形成更多的进气孔43以增加收容腔11内的气体进入出气管40的流量。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每组进气孔43的数量可为单个。

请参阅图3及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空调室外机102包括壳体110和以上实施方式的闪蒸器100。闪蒸器100均设置在壳体110内。闪蒸器100通过第一减震元件120固定在壳体110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空调室外机102中,第一减震元件120可以吸收闪蒸器100的震动,从而减小闪蒸器100形成的噪音,提高了用户体验。

具体地,壳体110包括底盘112和侧板114。侧板114连接底盘112。第一减震元件120固定在底盘112上,闪蒸器100固定在第一减震元件120上。这样便于第一减震元件120及闪蒸器100的安装。第一减震元件120例如通过粘接的方式固定在底盘112上,又如通过螺钉等紧固件固定在底盘112上。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减震元件120为第一橡胶块120。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减震元件120可以为弹簧等具有弹性的元件。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橡胶块120呈长方体,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橡胶块120可以呈圆台状或圆柱状等其他形状。

具体地,第一橡胶块120开设有夹槽122,夹槽122夹紧闪蒸器100以使闪蒸器100固定在第一橡胶块120上。如此,夹槽122使得闪蒸器100拆卸更加方便。需要说明的是,夹槽122夹紧闪蒸器100指的是,在空调室外机102振动时,闪蒸器100并不会相对于第一橡胶块120发生移动。

如图5所示,在一个例子中,夹槽122夹紧第一冷媒管20。如此,由于第一冷媒管20的尺寸较小,方便夹槽122加紧第一冷媒管20以使闪蒸器100固定在第一橡胶块120上。

如图6所示,在另一个例子中,在第二冷媒管30从筒体10的底端12伸入筒体10内时,夹槽12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夹槽122分别夹紧第一冷媒管20和第二冷媒管30。这样可以进一步地避免闪蒸器100相对于第一橡胶块120移动。

具体地,每个夹槽122形成有第一夹口124和第二夹口126,第一冷媒管20及第二冷媒管30穿过对应的第一夹口124和第二夹口126,以使第二冷媒管30和第二冷媒管30部分位于第一橡胶块120内,从而使得夹槽122可以夹紧第一冷媒管20和第二冷媒管30。

请参阅图3及图7,本实施方式中,空调室外机102还包括三通阀130,三通阀130通过第二减震元件140固定在壳体110上。

如此,第二减震元件140可以吸收三通阀130的震动,从而减小三通阀130形成的噪音,提高了用户体验。

具体地,三通阀130例如电磁三通阀130,这样便于控制三通阀130工作。

本实施方式中,壳体110包括隔板116,隔板116间隔侧板114围成的空间。第二减震元件140固定在隔板116上。三通阀130固定在第二减震元件140上。如此,隔板116可以提供较大的位置供第二减震元件140安装。

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减震元件140包括第二橡胶块140。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二减震元件140可以为弹簧等弹性元件。

具体地,请结合图8,第二橡胶块140开设有安装槽141,三通阀130包括阀体131,阀体131至少部分地收容于安装槽141中。如此,安装槽141使得三通阀130与第二橡胶块140的连接面积较大,有利于三通阀130安装稳定。本实施方式中,阀体131部分地收容于安装槽141中。

较佳地,阀体131的形状及尺寸与安装槽141的形状及尺寸相配。本实施方式中,阀体131呈圆柱状,安装槽141的内表面为圆弧形以与阀体131的外形相配。可以理解,安装槽141的尺寸略大于安装槽141的尺寸,从而使得阀体131可以安装于安装槽141中。

本实施方式中,三通阀130通过绑带150捆绑阀体131及第二橡胶块140而固定在第二橡胶块140上。如此,三通阀130的固定方式的简易,三通阀130容易从第二橡胶块140上拆卸下来。

具体地,第二橡胶块140上开设有带槽142,带槽142位于阀体131的径向上。绑带150穿过带槽142且沿阀体131的圆周方向捆绑阀体131。如此,带槽142可以限定绑带150移动,使得三通阀130安装在第二橡胶块140上更加稳定。

本实施方式中,绑带15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绑带150沿阀体131的轴向间隔分布。

本实施方式中,空调室外机102包括喷气变容式压缩机210,三通阀130与喷气变容式压缩机210连通。

如此,三通阀130可以控制喷气变容式压缩机210工作于单缸模式或双缸模式。

请参阅图9和10,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空调系统200包括以上实施方式的空调室外机102。

具体地,空调系统200还包括四通阀220、室外换热器230、室内换热器240、第一节流元件250和第二节流元件260。室外换热器230安装于壳体110内。喷气变容式压缩机210形成有第一吸气口211、排气口212、补气口213和第二吸气口214。四通阀220包括第一阀口221、第二阀口222、第三阀口223和第四阀口224。三通阀130包括第一口132、第二口133及第三口134。

其中,排气口212连接第一阀口221,第二阀口222连接室外换热器230的第一端口231,室外换热器230的第二端口232连接第一节流元件250的第一端口251,第一节流元件250的第二端口252连接第一冷媒口21,第四冷媒口33连接第二节流元件260的第一端口261,第二节流元件260的第二端口262连接室内换热器240的第一端口241,室内换热器240的第二端口242连接四通阀220的第三阀口223,四通阀220的第四阀口224连接第一吸气口211。补气口213连接出气口41。第一口132连接第二吸气口214,第二口133连接排气口212,第三口134连接第四阀口224。

如图9所示,当空调系统200为制冷模式时,四通阀220的第一阀口221与第二阀口222导通且第四阀口224和第三阀口223导通。

冷媒的流向如下:从喷气变容式压缩机210的排气口212排出的高温高压冷媒经四通阀220的第一阀口221和第二阀口222进入到室外换热器230中冷凝,冷媒在室外换热器230中与室外环境进行换热后从室外换热器230的第二端口232排出,然后排出的液相冷媒经过第一节流元件250的节流降压,节流后的气液两相冷媒从第一冷媒口21进入闪蒸器100,并在闪蒸器100内进行气液分离。从闪蒸器100中分离出的气态冷媒从出气口41流经补气口213回到喷气变容式压缩机210中,经过压缩后从喷气变容式压缩机210的排气口212排出继续进行循环。

从闪蒸器100中分离出的液态冷媒从第四冷媒口33流出,然后冷媒经过第二节流元件260的节流降压后进入到室内换热器240中,冷媒在室内换热器240中与室内环境进行换热发生相变,并对室内环境进行制冷,使用户获得制冷温度,从室内换热器240排出的气相冷媒经过四通阀220的第三阀口223和第四阀口224,再从第一吸气口211和/或第二吸气口214进入喷气变容式压缩机210中,完成制冷循环。

如图10所示,当空调系统200为制热模式时,四通阀220的第一阀口221和第三阀口223导通且第四阀口224与第二阀口222导通。

冷媒的流向如下:从喷气变容式压缩机210的排气口212排出的高温高压气态冷媒,经过四通阀220的第一阀口221和第三阀口223进入室内换热器240中,室内换热器240中的高温高压的冷媒与室内环境进行相变换热,以对室内环境进行制热,从室内换热器240排出的液相冷媒经过第二节流元件260进行第一次节流,节流后的气液两相混合冷媒进入到闪蒸器100中,闪蒸器100对冷媒进行气液分离。

从闪蒸器100中分离出的汽态冷媒从出气口41流经补气口213回到喷气变容式压缩机210中,经过压缩后从喷气变容式压缩机210的排气口212排出继续进行循环。从闪蒸器100中分离出的液态冷媒从第一冷媒口21流出,经第一节流元件250二次节流降压后进入到室外换热器230中,室外换热器230中的冷媒蒸发换热之后,经四通阀220的第二阀口222和第四阀口224,从第一吸气口211和/或第二吸气口214进入喷气变容式压缩机210中,完成制热循环。

请再次参阅图9,当喷气变容式压缩机210工作于双缸模式时,第一口132与第三口134连通。经第四阀口224流出的冷媒可以同时地从第一吸气口211和第二吸气口214分别进入喷气变容式压缩机210的两个气缸中,两个气缸可以同时对冷媒进行压缩后从排气口212排除。喷气变容式压缩机210可以在高频运行时工作于双缸模式以提高压缩机210的能效。

请再次参阅图10,当喷气变容式压缩机210工作于单缸模式时,第一口132与第二口133连通。排气口212排除的冷媒经过第二口133及第二吸气口214后进入喷气变容式压缩机210的第一气缸中,此时,压缩机210的第一气缸内的活塞不对冷媒进行压缩。只有喷气变容式压缩机210的第二气缸对从经第一吸气口211进入喷气变容式压缩机210内的冷媒进行压缩。喷气变容式压缩机210可以在低频运行时工作于单缸模式以提高喷气变容式压缩机210的能效。

需要说明的是,无论空调系统200工作于制冷模式还是制热模式,喷气变容式压缩机210都可以工作于单缸模式或双缸模式。

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空调室外机102包括壳体110和三通阀130。三通阀130设置在壳体110内。三通阀130通过第二减震元件140固定在壳体110上。

本实施方式的空调室外机200中,第二减震元件140可以吸收三通阀130的震动,从而减小三通阀130形成的噪音,提高了用户体验。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方式”、“某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所述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