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交换器用盘管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27331阅读:890来源:国知局
热交换器用盘管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交换器用盘管组件,属于热交换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的热交换器中采用的换热管大多是光面管,并且管径较小,这种结构的换热管存在以下缺点:一、内壁的换热面积只有光面面积,如果需要更好的换热效果,需要更多的换热管,非常不方便;二是、热交换器的换热管普遍管径较小,强度不高,耐压性能差,容易出现换热管破裂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热交换器用盘管组件,它不仅能够增加换热管的换热面积,提高热交换效率,而且能够增加换热管的强度,提高其耐压性能,增加其使用寿命,并且能够对换热介质起到流动的导向作用,很好地导向换热介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热交换器用盘管组件,它包括:

框架;

翅片组,所述翅片组安装在框架上,所述翅片组包括至少两个并列设置的翅片;

换热管组,所述换热管组具有换热管,所述换热管穿插在翅片上,所述换热管的内壁上设置有螺旋状设置并向内凸出的加强凸筋;

集水管组,所述集水管组包括进水集水管组件和出水集水管组件,所述进水集水管组件与换热管组的进口相连通,所述出水集水管组件与换热管组的出口相连通。

进一步,所述加强凸筋设置有至少两个,并且至少两个加强凸筋沿着换热管的周向均匀设置。

进一步,所述加强凸筋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换热管的轴向之间的夹角a为0~5°。

进一步,所述翅片组中的翅片串联或并联或串并混联在一起。

进一步提供了一种框架的具体结构,所述框架包括左端板、右端板、上侧板和下侧板,所述上侧板的一端部与所述左端板的一端部相连,所述左端板的另一端部与所述下侧板的一端部相连,所述下侧板的另一端部与所述右端板的一端部相连,所述右端板的另一端部与所述上侧板的另一端部相连。

进一步提供了一种进水集水管组件的具体结构,所述进水集水管组件包括进水集管和进水口管,所述进水口管与所述进水集管相连通,所述换热管组的进口与所述进水集管相连通。

进一步提供了一种出水集水管组件的具体结构,所述出水集水管组件包括出水集管和出水口管,所述出水口管与所述出水集管相连通,所述换热管组的进出与所述出水集管相连通。

进一步,所述进水口管的轴线和所述出水口管的轴线不在同一水平面内。

进一步,所述加强凸筋向内延伸的长度L为0.05mm~0.35mm;和/或所述加强凸筋的两边所形成的夹角β为0°~90°。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换热管的内壁上设置有加强凸筋,一方面使得换热管的强度得到增强,提高了其耐压的性能,使其能够更好的工作,提高了其使用寿命,另外一方面,这样能够增加换热管的内壁的换热面积,提高热交换效率,并且由于设置了加强凸筋,能够使换热管的管径做的很小,可以做到0.6mm,降低了材料的利用,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热交换器用盘管组件的装配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换热管的截面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A部放大图;

图4为换热管的展开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4所示,一种热交换器用盘管组件,它包括:

框架;

翅片组,所述翅片组安装在框架上,所述翅片组包括至少两个并列设置的翅片2;

换热管组,所述换热管组具有换热管3,所述换热管3穿插在翅片2上,所述换热管3的内壁上设置有螺旋状设置并向内凸出的加强凸筋4;

集水管组,所述集水管组包括进水集水管组件和出水集水管组件,所述进水集水管组件与换热管组的进口相连通,所述出水集水管组件与换热管组的出口相连通。

如图2所示,所述加强凸筋4设置有至少两个,并且至少两个加强凸筋4沿着换热管3的周向均匀设置。

如图4所示,所述加强凸筋4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换热管3的轴向之间的夹角a为0~5°。

如图1所示,所述翅片组中的翅片(2)串联或并联或串并混联在一起。

如图1所示,所述框架包括左端板11、右端板12、上侧板13和下侧板14,所述上侧板13的一端部与所述左端板11的一端部相连,所述左端板11的另一端部与所述下侧板14的一端部相连,所述下侧板14的另一端部与所述右端板12的一端部相连,所述右端板12的另一端部与所述上侧板13的另一端部相连。

如图1所示,所述进水集水管组件包括进水集管51和进水口管52,所述进水口管52与所述进水集管51相连通,所述换热管组的进口与所述进水集管(51)相连通。

如图1所示,所述出水集水管组件包括出水集管61和出水口管62,所述出水口管62与所述出水集管61相连通,所述换热管组的进出与所述出水集管61相连通。

如图1所示所述进水口管52的轴线和所述出水口管62的轴线不在同一水平面内。

如图2所示,所述加强凸筋4向内延伸的长度L为0.05mm~0.35mm,在本实施例中,L为0.25mm;所述加强凸筋4的两边所形成的夹角β为0°~90°,在本实施例中,夹角β为30°。

而加强凸筋4的顶部41为曲面连接结构,此处的曲面连接结构的曲率半径R为0.04~0.06mm,相邻的加强凸筋4所形成的凹槽的底部42也为曲面连接结构,此处的曲面连接结构的半径r为0.04~0.06mm。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换热管3的内壁上设置有加强凸筋4,一方面使得换热管3的强度得到增强,提高了其耐压的性能,使其能够更好的工作,提高了其使用寿命,另外一方面,这样能够增加换热管3的内壁的换热面积,提高热交换效率,并且由于设置了加强凸筋4,能够使换热管3的管径做的很小,可以做到0.6mm,降低了材料的利用,降低了生产成本。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