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固定结构及包括其的热泵机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34969阅读:355来源:国知局
换热器固定结构及包括其的热泵机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温度调节设备相关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换热器固定结构及包括其的热泵机组。



背景技术:

在装有套管换热器的空调热泵机组中,套管换热器大多是通过螺栓固定在内机上。由于套管换热器的支座材料为导热性能较好的金属材料,因此,套管换热器内的高温(制热模式)或低温(制冷模式)水会通过金属支座将热量或冷量传递至内机底盘,造成热量或冷量的损失(冷热桥现象)。此外,由于内机内部空间相对较小,造成管路、设备布置较为紧凑,在实际使用中,难免会遇到检修、更换套管换热器等情况,而狭小的空间不便于拆卸。

目前,减弱冷热桥现象的办法较为单一,即通过在支座与内机底盘间增加导热性能较差的橡胶材料。但此类方法,无法避免支座与内机底盘通过固定螺栓进行导热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减少换热器与外界热交换,并方便换热器拆装的换热器固定结构及包括其的热泵机组。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换热器固定结构,设置在换热设备的机壳内,用于固定换热器,包括壳体结构,所述换热器固定在所述壳体结构内,所述壳体结构固定在所述机壳的内壁上,所述壳体结构的至少一侧设置为可打开结构,以使得所述换热器能够由进出所述壳体结构。

优选地,所述壳体结构包括底板、设置在所述底板相对的两侧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以及盖板,所述盖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底板围成一侧开口的壳体结构,所述机壳的内壁将所述开口封闭。

优选地,所述底板连接到所述机壳的内壁上,所述盖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同时与所述底板和所述机壳内壁连接。

优选地,所述盖板与所述底板之间为可转动连接,所述盖板与所述机壳内壁之间为可拆卸连接,从而构成所述可打开结构。

优选地,所述盖板的纵截面呈L形,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

优选地,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底板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机壳内壁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机壳内壁连接,所述盖板与所述连接部之间为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所述盖板还包括第三部分,所述第三部分设置在所述盖板的至少一侧,并且所述第三部分与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边缘连接。

优选地,所述盖板盖合时,所述第三部分与所述第一侧板和/或第二侧板配合形成所述壳体结构。

优选地,所述换热器固定结构上形成有供换热器的进口端和出口端通过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

优选地,所述通孔形成在所述第一侧板或第二侧板上,和/或,

所述通孔由所述第一侧板或第二侧板与盖板、底板和/或机壳内壁围成。

优选地,所述第二侧板上远离所述机壳内壁的一侧设置有缺口,所述盖板盖合时,所述缺口与所述盖板和/或底板形成所述第一通孔。

优选地,所述盖板盖合时,所述第二侧板的顶面或底面、盖板和所述机壳内壁围成所述第二通孔。

优选地,所述盖板打开时,所述换热器能够沿所述第二侧板的顶面或底面滑动。

优选地,所述换热器固定结构连接到所述机壳内的侧壁上,所述底板与所述侧壁之间设置有支撑部。

优选地,所述换热器固定结构内部设置有隔热结构。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热泵机组,包括套管换热器,还包括上述换热器固定结构,所述套管换热器设置在所述换热器固定结构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换热器固定结构通过将换热器限制在壳体内部对其进行固定,使换热器与机壳之间不会接触,从而减少热传递,并且,该所述换热器固定结构将换热器封闭在其内部,也起到一定的保温作用,进一步减少了换热器与其他部件的热传递。另一方面,该换热器固定结构的壳体至少一侧为可打开结构,方便换热器的拆装。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在附图中:

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换热器固定结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换热器安装到换热器固定结构的状态示意图;

图3示出换热器与换热器固定结构内部配合示意图;

图4示出第二侧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仅仅限于这些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此提供的附图都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且附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

除非上下文明确要求,否则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包括”、“包含”等类似词语应当解释为包含的含义而不是排他或穷举的含义;也就是说,是“包括但不限于”的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换热器固定结构用于对换热器特别是套管换热器进行固定,使换热器的拆装不再受机体内狭小空间的限制,从而使换热器的拆装更加方便、快捷。并且,该换热器安装结构还使得换热器不直接通过导热件固定到机体上,从而减少了换热器热量的损失,提高换热效率。

具体地,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换热器固定结构设置在机壳的内侧底壁或者侧壁上,本实施例中设置在侧壁10上,所述换热器固定结构包括盖板100、第一侧板200、第二侧板300和底板400,所述盖板100、第一侧板200、第二侧板300和底板400和所述侧壁10的一部分构成壳体结构,如图1-3中所示的状态,所述底板400位于所述壳体结构400的底部。所述壳体结构将换热器20封闭在其内部,且所述壳体结构的至少一部分为可打开结构。

所述盖板100的纵截面呈L形,即所述盖板100在竖直方向上的截面呈L形,具体地,所述盖板100包括第一部分110和第二部分120,所述第一部分110和第二部分120优选均为平板结构,并且所述第一部分110和第二部分120相互垂直的连接到一起形成所述盖板100。所述第一部分110远离所述第二部分120的边缘设置有第一连接件111,所述第一连接件111与所述底板400的一侧边缘可转动的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件111为合页。所述第二部分120远离所述第一部分110的边缘设置有第二连接件121,所述第二连接件121能够与所述侧壁10可拆卸连接,优选所述第二连接件121与所述侧壁10卡扣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侧壁10上设置有连接部500,所述连接部500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连接件121配合的结构(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二连接件121与所述连接部500卡接。为了提高所述第一部分110和第二部分120连接结构的稳定性,所述盖板100还包括第三部分130,所述第三部分130同时与所述第一部分110和第二部分120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三部分130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三部分130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分110和第二部分120连接的边缘延伸方向上的两侧。进一步地,为了方便所述盖板100的开闭,所述第三部分130优选为L形板状结构,所述L形结构的第一侧边缘与所述第一部分110和第二部分120连接,所述L形结构的第二侧边缘与所述第一侧板200和/或第二侧板300的边缘配合,优选所述L形结构的第二侧边缘的弯折处为弧形结构,以使得所述盖板100可以顺利的开闭。

优选地,所述盖板100还可以通过与所述底板400及侧壁10之间设置滑动卡槽,使其可通过推拉的方式开闭。

所述第一侧板200和第二侧板300相互平行的设置在所述盖板100的两侧,并且,所述第一侧板200和第二侧板300均有两个侧边与所述盖板100的第三部分130相邻,所述第一侧板200和第二侧板300未与所述盖板100相邻的侧壁分别与所述底板400和所述侧壁10连接。所述第一侧板200和第二侧板300与所述第三部分130配合的边缘形状与所述第二侧板130的边缘形状对应。

如图2、3所示,优选地,所述换热器20的入口和出口均位于设置所述第二侧板300的一侧,为了方便所述换热器20的安装,所述第二侧板300上设置有供所述换热器20的端部通过的通孔,使所述换热器20的端部位于所述换热器固定结构的外侧,便于与其他管路连接。如图4所示,所述第二侧板300上设置有缺口310,所述缺口310的位置与所述换热器20的一个端部对应,当所述盖板100盖合时,所述第一部分110和底板400与所述缺口310围成第一通孔,使所述换热器20位于所述换热器固定结构内时其一个端部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位于所述换热器固定结构外侧。优选地,所述盖板100与所述第二侧板300及侧壁10之间还可以形成所述第二通孔320,使得当所述盖板100盖合时,所述第三部分130、第二侧板300、侧壁10和连接部500之间形成所述第二通孔320,且,所述盖板100打开时,换热器的管路可以沿着所述第二侧板300的边缘滑动,以使得所述换热器20的安装更加方便。如图2所示,具体的,所述第二侧板300与所述侧壁10连接的边缘长度小于所述第一侧板200与所述侧壁10连接边缘的长度,这就会使得所述第二侧板300与所述盖板100的第三部分130配合时会在两者之间留有间隙,优选地,通过延长所述第三部分130在对应位置的长度对该间隙进行填充,并且,所述第三部分130沿所述第二部分120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侧板300与所述底板400连接边缘的长度,使所述第三部分130与所述侧壁10之间形成间隙,进而由所述连接部500、第三部分130、第二侧板300和侧壁10围成第二通孔320供所述换热器20的另一端部通过。且,当所述盖板100打开时,所述换热器20的端部可以沿着所述第二侧板300的边缘滑动至所述第二通孔320的位置,方便安装。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所述换热器固定结构设置在所述侧壁10上,由所述底板400承载所述换热器20的重量,为了提高承载力,还包括支撑部600,所述支撑部600与所述底板400和侧壁10连接,并且,所述支撑部600位于所述换热器固定结构的外侧。

为了进一步减少所述换热器20与所述换热器固定结构之间的热量传递,所述换热器20的外侧包裹有隔热结构,优选在所述换热器20的外侧包裹保温层,或者,在所述换热器20与所述换热器固定结构接触的位置至隔热结构,再或者,还可以在所述换热器固定结构的内侧设置隔热结构。

在其他优选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换热器固定结构还可以将所述第一侧板200或第二侧板300设置成可开启的结构,通过所述第一侧板200或第二侧板300安装或取出所述换热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热泵机组,所述热泵机组的机壳内部设置有上述换热器固定结构,所述热泵机组包括套管换热器,所述套管换热器设置在所述换热器固定结构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换热器固定结构通过将换热器限制在壳体内部对其进行固定,使换热器与机壳之间不会接触,从而减少热传递,并且,该所述换热器固定结构将换热器封闭在其内部,也起到一定的保温作用,进一步减少了换热器与其他部件的热传递。另一方面,该换热器固定结构采用可拆卸的结构拼装形成,方便换热器的拆装。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上述各优选方案可以自由地组合、叠加。

应当理解,上述的实施方式仅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针对上述细节做出的各种明显的或等同的修改或替换,都将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