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风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19490发布日期:2018-07-11 02:58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出风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背景技术:

出风是空调的重要功能,而出风口的结构决定了出风的效果。在中央空调系统中,出风口结构需要安装于天花板上。出风口结构主要有两种。第一种出风口结构的导风板为相对固定的结构,即,无法实现扫风功能,影响使用舒适性。第二种具有扫风结构,由于出风口结构需要安装于天花板上,驱动导风板旋转的驱动机构的结构复杂程度较高,增加了加工难度。

因此,如何确保使用舒适性,降低加工难度,是本技术领域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另外,为了提高送风装置的送风均匀性,需要在送风装置的出风口处设置导风板组件,导风板组件包括驱动装置和多个导风板,通过驱动装置带动导风板摆动实现扫风。

现有的导风板一般将其中轴线作为转轴往复转动以实现扫风,该结构存在如下问题:

1、导风板之间以及导风板与其边框之间需要设置一定的间隙,否则在导风板转动时易产生干涉;

2、在扫风过程中,导风板的部分结构会露出面板,易沾染灰尘且影响外形的美观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出风结构,能以简单的结构实现导风板的打开、关闭和扫风运动。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具有上述出风结构的空调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出风结构,包括驱动连杆、扫风连杆和导风板,所述驱动连杆围绕驱动轴线可转动地设置且与所述扫风连杆滑动配合,所述导风板围绕其导风板轴线可转动地设置,所述扫风连杆与所述导风板转动连接,通过所述驱动连杆与所述扫风连杆的滑动配合将所述驱动连杆围绕所述驱动轴线的转动转变为所述扫风连杆的运动以带动所述导风板在关闭位置和极限打开位置之间围绕其导风板轴线转动。

优选地,所述扫风连杆上具有滑槽结构,所述滑槽结构包括扫风滑槽,所述驱动连杆上具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扫风滑槽滑动配合。

优选地,所述扫风滑槽的长度S大于或等于fmax(α),其中,fmax(α)=L1cosβ-(L2-L2cosα),β=arcos((L2-L1sinα)/L2);L1为所述驱动轴线与所述滑块之间的距离;L2为所述导风板的导风板轴线与所述扫风连杆与该导风板的铰接位置之间的距离;α为导风板处于所述极限打开位置时相对于处于所述关闭位置时的夹角;β为所述导风板处于所述极限打开位置时所述驱动连杆相对于处于关闭位置时的导风板的夹角。

优选地,所述滑块转动设置于所述驱动连杆上;和/或,所述滑块为圆柱形。

优选地,所述滑槽结构还包括安装滑槽,所述安装滑槽的一端与所述扫风滑槽连通,所述安装滑槽的另一端具有供所述滑块进出所述滑槽结构的开口。

优选地,所述开口为外扩口。

优选地,所述安装滑槽位于所述扫风滑槽的一端。

优选地,所述导风板处于所述关闭位置时,所述开口处于所述驱动轴线的正下方和/或所述滑块与所述滑槽结构的开口位置对应。

优选地,所述扫风连杆包括第一连杆和在所述第一连杆上设置的分别与导风板对应的支杆,所述支杆和与其对应的导风板转动连接,所述滑槽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杆上。

优选地,所述驱动连杆包括第二连杆和所述滑块,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围绕所述驱动轴线转动,所述滑块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

优选地,所述扫风连杆与所述驱动连杆可拆卸地连接。

优选地,所述扫风连杆上具有与所述导风板铰接的开口卡,所述导风板上具有与所述开口卡相配合的铰接部。

优选地,所述导风板处于所述极限打开位置时相对于处于所述关闭位置时的夹角α∈[30°,80°]。

优选地,所述出风结构还包括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驱动连杆连接以带动所述驱动连杆围绕所述驱动轴线转动。

优选地,所述驱动轴线平行于所述导风板轴线;和/或,所述扫风连杆垂直于所述导风板轴线;和/或,所述扫风连杆与所述导风板铰接且具有铰接轴线,所述铰接轴线平行于所述驱动轴线。

优选地,所述出风结构包括导风板组件,所述导风板组件包括框体和所述导风板,所述导风板与所述框体围绕其导风板轴线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导风板靠近第一侧的两端与所述框体转动连接,所述导风板的第二侧为自由端,所述扫风连杆与所述导风板的第二侧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导风板从所述关闭位置向所述极限打开位置运动时所述第二侧在所述扫风连杆的带动下向内侧转动。

优选地,所述扫风连杆与所述导风板第二侧的内表面连接。

优选地,所述导风板组件包括多个导风板,相邻所述导风板之间设置有能够相互密闭配合的凹凸结构;和/或,所述导风板与所述框体之间设置有能够相互密闭配合的凹凸结构。

优选地,所述导风板组件包括所述扫风连杆,所述导风板组件整体可拆卸的设置于所述风道部件内。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出风结构。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出风结构,通过驱动连杆和扫风连杆滑动配合,可以将所述驱动连杆围绕所述驱动轴线的转动转变为所述扫风连杆的运动以带动所述导风板在关闭位置和极限打开位置之间围绕其导风板轴线转动,因此,能以简单的结构实现导风板的打开、关闭和扫风运动。在需要导风板打开、关闭或扫风运动时,使驱动连杆转动带动扫风连杆运动,进而使得扫风连杆带动导风板转动即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出风口结构,能够实现导风板的打开、关闭和扫风操作,确保了用户的使用舒适性;并且,结构简单,降低了加工难度。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如上述任一种出风结构。由于上述出风结构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具有上述出风结构的空调器也应具有同样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一一累述。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在附图中:

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导风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出风结构的立体图;

图3示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出风结构当导风板处于第一位置时的剖视图;

图4示出图3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5示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出风结构当导风板处于第一位置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出风结构当导风板处于第二位置时的剖视图;

图7示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出风结构当导风板处于第二位置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出风结构当导风板组件一侧拆卸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出风结构当导风板组件一侧拆卸时的剖视图;

图10示出图9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11示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出风结构当导风板组件一侧拆卸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示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出风结构当导风板组件拆下来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示出图12中C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14示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出风结构的仰视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出风口结构安装在天花板上的闭合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出风口结构安装在天花板上的打开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出风口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导风板组件、驱动连杆及驱动装置的组合示意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导风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扫风连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导风板组件、驱动连杆及驱动装置的扫风示意图;

图2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出风口结构的第一拆卸示意图;

图2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出风口结构的第二拆卸示意图;

图2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出风口结构的剖视示意图。

图25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出风口结构的导风板处于关闭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6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出风口结构的导风板处于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7为图26的E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28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出风口结构的拆卸过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9为图28的F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0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出风口结构的导风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1为图30的G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2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第一连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3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第二连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4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传动结构的原理示意图。

图1至图14中各附图标记代表:1、框体;11、卡扣;12、支撑板;121、限位柱;2、导风板;21、转轴;22、加强板;23、支座;3、凹凸结构;4、出风面板;5、驱动装置;6、风道部件;61、安装弹扣;62、凹槽;63、限位板;71、第一连杆;711、滑槽;712、入口;72、支杆;73、第二连杆;74、滑块。

图15至图24中各附图标记代表:3、外壳;31、卡槽;4、外框;5、出风口连接部;6、驱动装置;7、驱动连杆;71、导向件;8、导风板组件;81、导风板;811、铰接部;82、支架;821、卡钩;822、按压卡扣;83、扫风连杆;831、安装滑槽;832、扫风滑槽;833、开口卡;9、弹扣结构;A、天花板。

图25至图34中各附图标记代表:110、驱动装置;120、扫风连杆;121、第一连杆;122、支杆;1221、开口卡;123、扫风滑槽;124、安装滑槽;130、驱动连杆;131、第二连杆;132、滑块;140、导风板;150、框体;160、面板;170、风道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仅仅限于这些实施例。在下文对本实用新型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节部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没有这些细节部分的描述也可以完全理解本实用新型。为了避免混淆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公知的方法、过程、流程、元件并没有详细叙述。

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此提供的附图都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且附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

除非上下文明确要求,否则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包括”、“包含”等类似词语应当解释为包含的含义而不是排他或穷举的含义;也就是说,是“包括但不限于”的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文中所述的“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为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内容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出风结构。该出风结构包括驱动连杆、扫风连杆和导风板,驱动连杆围绕驱动轴线可转动地设置且与扫风连杆滑动配合,导风板围绕其导风板轴线可转动地设置,扫风连杆与导风板转动连接,通过驱动连杆与扫风连杆的滑动配合将驱动连杆围绕驱动轴线的转动转变为扫风连杆的运动以带动导风板在关闭位置和极限打开位置之间围绕其导风板轴线转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出风结构,通过驱动连杆和扫风连杆滑动配合,可以将所述驱动连杆围绕所述驱动轴线的转动转变为所述扫风连杆的运动以带动所述导风板在关闭位置和极限打开位置之间围绕其导风板轴线转动,因此,能以简单的结构实现导风板的打开、关闭和扫风运动。在需要导风板打开、关闭或扫风运动时,使驱动连杆转动带动扫风连杆运动,进而使得扫风连杆带动导风板转动即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出风口结构,能够实现导风板的打开、关闭和扫风操作,确保了用户的使用舒适性;并且,结构简单,降低了加工难度。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如上述任一种出风结构。由于上述出风结构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具有上述出风结构的空调器也应具有同样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一一累述。

以下结合图1至图34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第一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靠、外形美观的导风板组件、出风结构及空调器。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导风板组件。

一种导风板组件,包括框体、第一传动机构以及至少一个导风板,导风板靠近第一侧的两端与框体转动连接,导风板的第二侧为自由端,并能够在第一传动机构的带动下向内侧转动。

优选地,第一传动机构与导风板第二侧的内表面连接。

优选地,导风板组件包括多个导风板,多个导风板可在第一传动机构的带动下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运动,当多个导风板处于第一位置(与关闭位置对应)时,多个导风板的外表面相平齐,当多个导风板处于第二位置(与极限打开位置对应)时,导风板的第二侧向内侧转动预定角度。

优选地,导风板组件包括多个导风板,相邻导风板之间和/或导风板与框体之间设置有能够相互密闭配合的凹凸结构。

优选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第一连杆,第一连杆上设置有分别与导风板对应的支杆,支杆和与其对应的导风板的第二侧转动连接,第一连杆能够通过支杆带动与其相对应的导风板的第二侧向内侧转动。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出风结构。

一种出风结构,出风结构的出风口处设置有如上的导风板组件。

优选地,出风结构包括风道部件,导风板组件整体可拆卸的设置于风道部件内。

优选地,出风结构还包括出风面板,风道部件安装于出风面板内侧。

优选地,当导风板处于第一位置时,导风板与出风面板的外表面相平齐。

优选地,出风结构还包括驱动装置以及与驱动装置连接的第二传动机构,驱动装置经第二传动机构以及导风板组件的第一传动机构带动导风板运动,第二传动机构与导风板组件的第一传动机构为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滑槽以及与滑槽连通的入口,第二传动机构包括滑块,滑块可经入口进入滑槽内并可沿滑槽滑动。

优选地,入口位于滑槽的一端。

优选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第一连杆,第一连杆上设置有分别与导风板对应的支杆,支杆和与其对应的导风板的第二侧转动连接,滑槽设置于第一连杆上。

优选地,第二传动机构包括第二连杆,第二连杆的一端与驱动装置连接,另一端设置滑块。

优选地,当导风板处于第一位置时,滑块与滑槽的入口位置对应。

优选地,导风板组件的框体的一侧与风道部件卡接,框体的另一侧与风道部件可拆卸地转动连接。

优选地,框体的另一侧外伸出至少一个支撑板,支撑板的端部向两侧外伸出两个限位柱,风道部件上与支撑板对应位置处设置有凹槽,凹槽的宽度大于等于支撑板的宽度,小于两个限位柱两外端面之间的距离,凹槽的入口两侧设置有限位板,支撑板卡入凹槽内。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空调器。

一种空调器,包括如上的出风结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导风板组件将导风板的一侧作为转轴,另一侧可在第一传动机构的带动下向内侧转动,结构简单可靠,这种一侧向内转动的方式使得导风板之间以及导风板与框体之间不会发生干涉,便于密封,另外,导风板向内侧转动使得导风板不会露于面板外,能够避免导风板沾染灰尘、使用安全且外形美观。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出风结构采用上述的导风板组件,结构简单可靠,外形美观。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采用上述出风结构,结构简单可靠,外形美观。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导风板组件、出风结构及空调器进行更详细地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导风板组件,如图1所示,该导风板组件包括框体1、第一传动机构以及至少一个导风板2。其中,导风板2上靠近第一侧的两端与框体1转动连接,导风板2上与其第一侧相反的第二侧为自由端,并能够在第一传动机构的带动下向内侧转动。此处所述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指的是导风板2长度方向的两个侧边,导风板2的两端指的是导风板2宽度方向的两个侧边。本文中所述的“内”“外”为相对于结构本身而言,例如,当正常使用时,靠近用户的一侧为外侧,背离用户的一侧为内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导风板组件将导风板2的一侧作为转轴,另一侧可在第一传动机构的带动下向内侧转动,结构简单可靠,这种一侧向内转动的方式使得导风板2之间以及导风板2与框体1之间不会发生干涉,便于密封,另外,导风板2向内侧转动使得导风板2不会露于面板外,能够避免导风板沾染灰尘、使用安全且外形美观。

进一步的,第一传动机构与导风板2第二侧的内表面连接,第一传动机构直接作用于导风板2的第二侧,能够有效保证导风板运动的平稳性。

其中,导风板2与框体1转动连接的具体结构不限,能够使得导风板2可转动的支撑于框体1即可,例如,导风板2第一侧的两端分别延伸出两个转轴21,两个转轴21分别与框体1转动连接。进一步优选地,为提高结构的可靠性及美观性,在导风板2的两端内侧面上设置有加强板22,转轴21设置在加强板22上,如此,使得转轴21位于导风板2内侧,保证外观的完整性。

导风板2的数量不限,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优选设置为多个,例如,如图中所示,导风板2为六个。

多个导风板2可在第一传动机构的带动下同时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运动。当多个导风板2处于第一位置时,多个导风板2的外表面相平齐,当多个导风板2处于第二位置时,导风板2的第二侧向内侧转动预定角度。预定角度的具体数值不限,可根据具体需求设置,优选范围为30°至80°,例如可以呈45°、60°、75°等等。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相邻导风板2之间、导风板2与框体1之间均可设置能够相互密闭配合的凹凸结构3,使得当导风板2处于第一位置时,凹凸结构3密闭配合,进而导风板组件不进行导风时达到很好的密封效果,防止油烟和灰尘的进入,保持内部的清洁。凹凸结构3的具体结构不限,能够实现密闭配合即可,例如,可以为如图中所示的搭桥结构,导风板2第二侧上部凸出下部凹陷的结构和与其相邻的导风板第一侧下部凸出上部凹陷的结构相互搭接,类似的,导风板2与框体1之间也可以通过搭桥结构密闭配合。

其中,第一传动机构的结构不限,能够实现将导风板的第二侧向内侧转动即可,具体的结构实施例见下文。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出风结构,该出风结构的出风口处设置有上述的导风板组件,结构简单可靠,外形整洁美观。

进一步的,出风结构还包括有出风面板4,导风板组件位于出风面板4的内侧,当导风板2处于第一位置时,导风板2与出风面板4的外表面相平齐,出风结构可镶嵌在天花板内,使得出风面板4与天花板平齐,从而保证出风结构外观的平整性。其中,出风面板4的外形尺寸不限,可根据具体需求设置,例如设置为300×300mm,此尺寸可方便与常规的天花扣板相配合。

进一步的,该出风结构还包括驱动装置5以及与驱动装置5连接的第二传动机构,驱动装置5依次经第二传动机构以及导风板组件的第一传动机构带动导风板2运动,实现扫风动作。其中,第二传动机构与导风板组件的第一传动机构为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出风结构还包括风道部件6,其内部空间形成出风风道,风道部件6安装于出风面板4内侧,导风板组件整体可拆卸地设置于风道部件6内。由于第一传动机构与第二传动机构为可拆卸连接,导风板组件与风道部件6也为可拆卸连接,从而,导风板组件可整体的拆离出风结构,方便对导风板2的清洗。另外,驱动装置5也安装于风道部件6内。

其中,第一传动机构和第二传动机构的可拆卸连接具体结构不限,例如可以为转动的可拆卸连接,也可以为滑动的可拆卸连接,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传动机构包括滑槽711以及与滑槽711连通的入口712,第二传动机构包括滑块74,滑块74可经入口712进入滑槽711内并可沿滑槽711滑动,当需要将导风板组件拆卸时,只需将第二传动机构的滑块74滑出第一传动机构的滑槽711即可。优选地,入口712位于所述滑槽711一端的上部,方便滑块74从上部滑入滑槽711中。

第一传动机构和第二传动机构的具体机构不限,能够实现将驱动装置5的动力传输至导风板2即可。驱动装置5优选提供转动的驱动力,例如,驱动装置5可以为电机、旋转气缸等。第一传动机构和第二传动机构优选形成平面连杆机构,结构简单,传动可靠。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传动机构包括第一连杆71,第一连杆71上设置有分别与导风板2对应的支杆72,支杆72和与其对应的导风板2的第二侧转动连接,滑槽711设置于第一连杆71上并沿第一连杆71的长度方向延伸。在滑槽711的一端上方设置有入口712。优选地,导风板2第二侧的内表面设置有支座23,支杆72与支座23转动连接。第二传动机构包括第二连杆73,第二连杆73的一端与驱动装置5的传动轴连接,另一端转动连接有滑块74,滑块74优选呈圆柱形。滑块74可经入口712滑入滑槽711内,当驱动装置5转动时,带动第二连杆73转动,第二连杆73带动滑块74沿滑槽711滑动,同时带动第一连杆71上提,使得导风板2向内转动,同理,驱动装置5反向转动可带动导风板2反向转动,从而实现导风板2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的运动,完成扫风。

进一步优选地,当第一传动机构和第二传动机构带动导风板2处于第一位置时,滑块74与滑槽711的入口712位置对应,方便第一传动机构与第二传动机构相脱离,进而方便导风组件的拆卸。

导风板组件与风道部件6的可拆卸结构具体不限,能够方便的将导风板组件拆卸和安装即可,例如,导风板组件可以与风道部件6通过卡接、插接、紧固件连接等方式固定。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导风板组件的框体1一侧与风道部件6卡接,例如在风道部件6上设置有安装弹扣61,框体1上设置有卡扣11,卡扣11可与安装弹扣61卡接,并且当向上推动框体1时卡扣11可从安装弹扣61中松脱。框体1的另一侧与风道部件6为可拆卸的转动连接,从而,当导风板组件一侧拆卸时,另一侧可挂在风道部件6上,可有效防止导风板组件意外掉落造成损坏以及人身伤害。框体1的另一侧与风道部件6的可拆卸转动连接的具体结构不限,例如,如图中所示,框体1的另一侧外伸出至少一个支撑板12,支撑板12的端部向两侧外伸出两个限位柱121,风道部件6上与支撑板12对应位置处设置有凹槽62,凹槽62的宽度大于等于支撑板12的宽度,小于两个限位柱121两外端面之间的距离,凹槽62的入口两侧设置有限位板63,支撑板12卡入凹槽62内,当框体1的一侧拆卸来后,如图中所示,两个限位柱121抵接在限位板63下方,可防止导风板组件整个掉下来。当需要拆卸时,将导风板组件首先向支撑板12的方向推动,然后上抬,即可使得限位柱121越过限位板63,从而将导风板组件拆卸下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出风结构简单可靠,外形美观,并且导风板组件整体可拆卸,方便清洗,导风板可完全闭合,保证内腔清洁,另外,出风结构内部结构简单,除了导风板以及传动机构外,没有其他元件阻挡空气流动,且不会被其他元件扰流而改变流向。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采用上述的出风结构,结构简单可靠,外形美观。

第二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出风口结构,以确保使用舒适性,降低加工难度。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具有上述出风口结构的中央空调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出风口结构,包括用于与天花板连接的出风口外壳结构及设置于出风口外壳结构上的导风板组件和驱动装置;

导风板组件包括支架、导风板及扫风连杆,导风板转动设置于支架上,扫风连杆垂直于导风板的转动轴线,扫风连杆与导风板铰接且铰接轴线平行于转动轴线;

驱动装置的驱动端连接有驱动连杆,驱动连杆与扫风连杆滑动配合,驱动连杆通过扫风连杆带动导风板扫风运动。

优选地,上述出风口结构中,扫风连杆上具有滑槽结构,驱动连杆上具有与滑槽结构滑动配合的导向件。

优选地,上述出风口结构中,导向件为转动设置于驱动连杆上的转轴。

优选地,上述出风口结构中,滑槽结构包括安装滑槽及扫风滑槽;

安装滑槽的一端与扫风滑槽连通,安装滑槽的另一端具有供导向件进出滑槽结构的开口。

优选地,上述出风口结构中,开口为外扩口。

优选地,上述出风口结构中,导风板组件可拆卸地设置于出风口外壳结构上。

优选地,上述出风口结构中,支架的一侧边缘设置有卡勾,出风口外壳结构具有与卡勾相配合的卡槽;

支架的另一侧边缘设置有按压卡扣,出风口外壳结构上设置有与按压卡扣相配合的弹扣结构。

优选地,上述出风口结构中,卡勾与按压卡扣分别设置于支架的相对边缘。

优选地,上述出风口结构中,卡勾位于支架靠近扫风连杆的边缘。

优选地,上述出风口结构中,卡槽及弹扣结构均位于出风口外壳结构的外壳上。

优选地,上述出风口结构中,在导风板关闭状态下,导风板的外侧面与出风口外壳结构的外框的外侧面对齐。

优选地,上述出风口结构中,扫风连杆上具有与导风板铰接的开口卡;

导风板上具有与开口卡相配合的铰接部。

优选地,上述出风口结构中,导风板的数量为多个。

优选地,上述出风口结构中,在关闭状态下,相邻两个导风板的边缘配合接触。

优选地,上述出风口结构中,在关闭状态下,导风板的边缘与支架的边缘配合接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中央空调系统,包括出风口结构,出风口结构为如上述任一项的出风口结构。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出风口结构,由于导风板组件及驱动装置设置于出风口外壳结构上,使得驱动装置的驱动端及导风板的转动端(导风板转动设置于支架上的位置)之间的距离一定,导风板的转动端与其上的铰接端(扫风连杆与导风板的铰接位置)之间的距离一定。通过驱动连杆与扫风连杆滑动配合以便于调节铰接端到驱动装置的驱动端之间的距离;并且,扫风连杆与导风板的铰接轴线平行于导风板的转动轴线,避免了部件相互卡死的情况。在需要导风板扫风时,驱动装置带动驱动连杆转动,使得驱动连杆带动扫风连杆运动,进而使得扫风连杆带动导风板相对于支架转动,实现了导风板的扫风操作。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出风口结构,能够实现导风板的扫风操作,确保了用户的使用舒适性;并且,结构简单,降低了加工难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中央空调系统,包括如上述任一种出风口结构。由于上述出风口结构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具有上述出风口结构的中央空调系统也应具有同样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一一累述。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5-图19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出风口结构,包括出风口外壳结构、导风板组件8和驱动装置6,出风口外壳结构用于与天花板A连接,导风板组件8和驱动装置6设置于出风口外壳结构上;导风板组件8包括支架82、导风板81及扫风连杆83,导风板81转动设置于支架82上,扫风连杆83垂直于导风板81的转动轴线,扫风连杆83与导风板81铰接且铰接轴线平行于转动轴线;驱动装置6的驱动端连接有驱动连杆7,驱动连杆7与扫风连杆83滑动配合,驱动连杆7通过扫风连杆83带动导风板81扫风运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出风口结构,由于导风板组件8及驱动装置6设置于出风口外壳结构上,使得驱动装置6的驱动端及导风板81的转动端(导风板81转动设置于支架82上的位置)之间的距离一定,导风板81的转动端与其上的铰接端(扫风连杆83与导风板81的铰接位置)之间的距离一定。通过驱动连杆7与扫风连杆83滑动配合以便于调节铰接端到驱动装置6的驱动端之间的距离;并且,扫风连杆83与导风板81的铰接轴线平行于导风板81的转动轴线,避免了部件相互卡死的情况。在需要导风板81扫风时,驱动装置6带动驱动连杆7转动,使得驱动连杆7带动扫风连杆83运动,进而使得扫风连杆83带动导风板81相对于支架82转动,实现了导风板81的扫风操作。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出风口结构,能够实现导风板81的扫风操作,确保了用户的使用舒适性;并且,结构简单,降低了加工难度。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出风口外壳结构包括外壳3、外框4及出风口连接部5,三者固定连接。外框4用于与天花板A连接,出风口连接部5用于与换热气管道连接。为了提高通用性,外框4的尺寸优选为300mm×300mm,也可以设置为其他尺寸。

优选地,驱动连杆7及驱动装置6位于导风板组件8的内侧面。通过上述设置,避免了驱动连杆7及驱动装置6外露于天花板外侧,有效提高了出风口结构安装后的平整性。

在本实施例中,扫风连杆83上具有滑槽结构,驱动连杆7上具有与滑槽结构滑动配合的导向件71。导向件71安装于滑槽结构内,通过导向件71在滑槽结构内的滑动,以便于调节导风板81的扫风角度。

也可以使扫风连杆83具有导向件,驱动连杆7上具有滑槽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连杆7的一端与驱动装置6的驱动端连接,驱动连杆7的另一端具有导向件71。也可以将驱动连杆7的中间部分与驱动装置6的驱动端连接或驱动连杆7的中间部分具有导向件71。在此不再一一累述且均在保护范围之内。

进一步地,导向件71为转动设置于驱动连杆7上的转轴。通过上述设置,有效降低了导向件71在滑槽结构中滑动的摩擦损失,进而提高了出风口结构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出风口结构中,滑槽结构包括安装滑槽831及扫风滑槽832。在扫风状态下,导向件71与扫风滑槽832配合。安装滑槽831的一端与扫风滑槽832连通,安装滑槽831的另一端具有供导向件71进出滑槽结构的开口。在安装过程中,导向件71由开口进入安装滑槽831内,此时,导风板81处于关闭状态。驱动装置6运行,导向件71在扫风滑槽832内滑动,导风板81处于扫风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扫风滑槽832沿扫风连杆83的延伸方向布置,也可以设置为其他结构,仅需确保导风板81扫风即可。

优选地,开口为外扩口,以便于导向件71进入安装滑槽831内。

为了便于清洗导风板组件8,导风板组件8可拆卸地设置于出风口外壳结构上。即,可以将导风板组件8由出风口外壳结构拆卸下来,进而方便了导风板组件8的清洗。可以理解的是,在将导风板组件8由出风口外壳结构拆卸的过程中,导向件71由安装滑槽831的开口滑出,使得驱动连杆7与导风板组件8相对分离,避免了拆卸驱动装置6或驱动连杆7的操作,方便了导风板组件8的安装及拆卸操作。

如图22、图23及图24所示,支架82的一侧边缘设置有卡勾821,出风口外壳结构具有与卡勾821相配合的卡槽31;支架82的另一侧边缘设置有按压卡扣822,出风口外壳结构上设置有与按压卡扣822相配合的弹扣结构9。在安装过程中,先将卡勾821与卡槽31配合连接,导风板组件8因重力和卡勾821与卡槽31的配合结构作用,悬挂于出风口外壳结构的一侧,再调节导风板组件8的位置,向弹扣结构9装配按压卡扣822,使弹扣结构9与按压卡扣822互相扣紧。在拆卸过程中,按住支架82与弹扣结构9相互紧固位置,弹扣结构9打开后,导风板组件8受重力和卡勾821与卡槽31的配合结构作用,悬挂于出风口外壳结构的一侧,然后再使卡勾821与卡槽31相对分离即可完成导风板组件8的拆卸。

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将导风板组件8可拆卸地设置于出风口外壳结构上,如螺栓连接或均采用弹扣结构9连接固定的结构,在此不再一一累述。

在本实施例中,卡勾821与按压卡扣822分别设置于支架82的相对边缘。也可以将卡勾821与按压卡扣822分别设置于支架82的相邻边缘,且均在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9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卡勾821与按压卡扣822的数量均为两个。并且,卡勾821与按压卡扣822对称安装。卡勾821与按压卡扣822的数量可以设置为其他数量,也可以将卡勾821与按压卡扣822的布置方式设置为其他布置方式。

优选地,卡勾821位于支架82靠近扫风连杆83的边缘。即,在卡勾821与卡槽31配合连接的过程中,导向件71安装于扫风连杆83的滑槽结构内。

卡槽31及弹扣结构9均位于出风口外壳结构的外壳3上。通过上述设置,避免了外框4开孔的操作,提高了出风口结构与天花板A的连接稳定性。

在导风板81关闭状态下,导风板81的外侧面与出风口外壳结构的外框4的外侧面对齐。通过上述设置,进一步提高了出风口结构的外部平整性。

扫风连杆83上具有与导风板81铰接的开口卡833;导风板81上具有与开口卡833相配合的铰接部811。通过上述设置,方便了扫风连杆83与导风板81的连接。

优选地,导风板81的数量为多个。在本实施例中,导风板81的数量为6个,也可以设置为其他数量。

其中,扫风连杆83上的开口卡833数量为多个且与导风板81一一对应。

为了起到防尘防烟的作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出风口结构,在关闭状态下,相邻两个导风板81的边缘配合接触。即,相邻两个导风板81之间没有缝隙,进而避免了灰尘进入出风口结构。

进一步地,在关闭状态下,导风板81的边缘与支架82的边缘配合接触。同理,避免了导风板81的边缘与支架82的边缘之间的缝隙,进一步避免了灰尘进入出风口结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中央空调系统,包括如上述任一种出风口结构。由于上述出风口结构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具有上述出风口结构的中央空调系统也应具有同样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一一累述。

也可以将上述任一种出风口结构应用到其他需要调节风向的装置中,如冷风扇或室内柜机等。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第三实施例

上述实施例的出风结构(出风口结构)包括扫风连杆(对应于第一传动机构,具体为图1至图14对应的描述中的第一连杆71及其上的支杆72,以及对应于图15至图24对应的描述中的扫风连杆83)和驱动连杆(对应于第二传动机构,具体为图1至图14对应的描述中的第二连杆73及其上的滑块74,以及对应于图15至图24对应的描述中的驱动连杆7),通过扫风连杆和驱动连杆的滑动配合可以实现导风板的打开、关闭和扫风。以下结合图25至图34对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进行进一步描述,第三实施例中主要对扫风连杆和驱动连杆进行描述。

如图25至图34所示,本实施例中,出风结构包括驱动装置110、扫风连杆120、驱动连杆130、导风板组件、面板150和风道部件170。导风板组件包括扫风连杆120、导风板140和框体160。

驱动连杆130围绕驱动轴线可转动地设置且与扫风连杆120滑动配合。如图25至图31所示,驱动连杆130的上端与驱动装置110的输出轴连接,驱动连杆130的下端与扫风连杆120滑动配合。

如图25至图31所示,导风板140围绕其导风板轴线可转动地设置。扫风连杆120与导风板140转动连接。

通过驱动连杆130与扫风连杆120的滑动配合将驱动连杆130围绕驱动轴线的转动转变为扫风连杆120的运动以带动导风板140在关闭位置和极限打开位置之间围绕其导风板轴线转动。

如图25至图34所示,扫风连杆120上具有滑槽结构,滑槽结构包括扫风滑槽123;驱动连杆130上具有滑块132,滑块132与扫风滑槽123滑动配合。滑槽结构还包括安装滑槽124,安装滑槽124的一端与扫风滑槽123连通,安装滑槽124的另一端具有供滑块132进出滑槽结构的开口。本实施例中,开口为外扩口,以便于滑块132进入滑槽结构。安装滑槽124位于扫风滑槽123的一端。

如图34所示,优选地,扫风滑槽123的长度S大于或等于fmax(α)。其中,fmax(α)=L1cosβ-(L2-L2cosα),β=arcos((L2-L1sinα)/L2);L1为驱动轴线与滑块132之间的距离;L2为导风板140的导风板轴线与扫风连杆120与该导风板140的铰接位置之间的距离;α为导风板140处于极限打开位置时相对于处于关闭位置时的夹角;β为导风板140处于极限打开位置时驱动连杆130相对于处于关闭位置时的导风板140的夹角。该设置可以确保导风板关闭严密及打开到位。

优选地,滑块132转动设置于驱动连杆130上;和/或,滑块132为圆柱形。本实施例中,滑块132为转动设置于驱动连杆130上的转轴。

本实施例中,导风板140处于关闭位置时,滑块132与滑槽结构的开口位置对应,开口处于驱动轴线的正下方。

其中,扫风连杆120包括第一连杆121和在第一连杆121上设置的分别与导风板140对应的支杆122,支杆122和与其对应的导风板140转动连接。具体地,扫风连杆120上具有与导风板140铰接的开口卡1221,导风板140上具有与开口卡1221相配合的铰接部。开口卡1221设置于支杆122上。滑槽结构设置于第一连杆121上。

驱动连杆130包括第二连杆131和滑块132,第二连杆131的一端围绕驱动轴线转动,滑块132设置于第二连杆131的另一端。本实施例中,驱动装置110与驱动连杆130连接以带动驱动连杆130围绕驱动轴线转动。驱动装置110具体地为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与驱动连杆130的第二连杆131的远离滑块132的一端(上端)连接。

本实施例中,扫风连杆120与驱动连杆130可拆卸地连接,以利于导风板组件整体从风道部件170上拆卸下来。

优选地,导风板140处于极限打开位置时相对于处于关闭位置时的夹角(即前述预定角度)α∈[30°,80°]。

另外,本实施例中优选地,驱动轴线平行于导风板轴线;扫风连杆120垂直于导风板轴线;扫风连杆120与导风板140铰接且具有铰接轴线,铰接轴线平行于驱动轴线。

如图25至图31所示,导风板140与框体160围绕其导风板轴线转动连接。优选地,导风板140靠近第一侧的两端与框体160转动连接,导风板140的第二侧为自由端,扫风连杆120与导风板140的第二侧转动连接。优选地,扫风连杆120与导风板140第二侧的内表面连接。

本实施例中,导风板140从关闭位置向极限打开位置运动时第二侧在扫风连杆120的带动下向内侧转动。

优选地,导风板组件包括多个导风板140,相邻导风板140之间设置有能够相互密闭配合的凹凸结构;和/或,导风板140与框体160之间设置有能够相互密闭配合的凹凸结构。

本实施例中,导风板组件整体可拆卸的设置于风道部件170内以便于导风板组件清洗。

该实施例的出风结构通过驱动连杆130和扫风连杆120滑动配合,可以将驱动连杆130围绕驱动轴线的转动转变为扫风连杆120的运动以带动导风板140在关闭位置和极限打开位置之间围绕其导风板轴线转动,因此,能以简单的结构实现导风板140的打开、关闭和扫风运动。在需要导风板140打开、关闭或扫风运动时,使驱动连杆130转动带动扫风连杆120运动,进而使得扫风连杆120带动导风板140转动即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出风口结构,能够实现导风板140的打开、关闭和扫风操作,确保了用户的使用舒适性;并且,结构简单,降低了加工难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如上述任一种出风结构。由于上述出风结构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具有上述出风结构的空调器也应具有同样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的相应内容可以相互参照。例如,第三实施例中未描述的部分,包括但不限于各部件的结构、连接关系、功能和效果,均可参考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的相关内容。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改动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