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38247发布日期:2018-08-10 19:34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空气调节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随着空调的普及,用户对送风的舒适性和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现有的空调送风模式单一,冷热风如果没有经过处理就直接吹向人体,用户会感觉不舒适。不仅风感体验较差,而且还会影响人体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壁挂式空调室内机,以丰富送风模式,提升用户的舒适度,改善用户的风感体验。

特别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包括:

壳体;

上出风口和下出风口,上下排列在所述壳体前侧下部;

风道,用于将所述壳体内的风引导至所述上出风口和所述下出风口处;

导流板,其前端可枢转地安装在所述上出风口下边缘下方;和

折叠引流件,由多个引流板铰接相连组成,且各铰接轴均平行于所述导流板的枢转轴,所述折叠引流件前端连接于所述上出风口下边缘,后端连接于所述导流板上表面;所述导流板配置成:

可向上枢转至使其后端抵靠在所述风道上壁且所述折叠引流件处于折叠状态的下吹位置,以封闭所述风道至所述上出风口的通路,使风仅能从所述下出风口吹出;

可向下枢转至使其后端抵靠于所述风道下壁且所述折叠引流件处于展开状态的上吹位置,以封闭所述风道至所述下出风口的通路,使风经所述风道上壁和所述折叠引流件上表面的引导,从所述上出风口吹出。

可选地,所述折叠引流件包括三个引流板,其中第一引流板前端铰接于所述下出风口下边缘的壳体上;第二引流板前端铰接于所述第一引流板后端;第三引流板前端铰接于所述第二引流板后端,后端固定于所述导流板上表面。

可选地,所述第三引流板后端连接在所述导流板的宽度方向的中央区域。

可选地,在所述导流板处于所述下吹位置时,使所述导流板和所述风道下壁均从后向前逐渐向下倾斜延伸;且在所述导流板处于所述上吹位置时,使所述导流板和所述风道上壁均从后向前逐渐向上倾斜延伸。

可选地,所述下出风口处设置有导风板,所述导风板配置成可绕一横向轴线转动地调节所述下出风口的上下出风方向。

可选地,在所述导流板处于所述上吹位置时,使所述导风板位于所述导流板的外侧。

可选地,所述导流板的枢转轴处安装有电机,用于驱动所述导流板枢转。

可选地,所述风道的下壁处安装有多个导风摆叶,多个所述导风摆叶沿横向方向排列,并配置成可自转地调节所述上出风口和所述下出风口的左右出风方向。

本发明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中设置两个出风口和一个导流板,丰富了送风模式。导流板枢转至上吹位置时,能够使风仅从上出风口吹出,使风上扬,不会吹到用户,但也不会影响制冷/制热性能,实现不吹人的送风效果,提升用户的风感体验。导流板枢转至下吹位置时,使风仅能从下出风口吹出,实现常规模式的强劲制冷/制热效果。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中,在导流板处于上吹位置时,折叠引流件处于展开状态,能够与风道上壁一同进行引流,将风顺畅地引导至上出风口处。在导流板向上枢转至处于下吹位置时,折叠引流件的多个引流板折叠起来,使其不干扰导流板的枢转。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示意性正视图;

图2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剖视图,其中导流板处于上吹位置;

图3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剖视图,其中导流板处于下吹位置,导风板处于竖直状态;

图4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剖视图,其中导流板处于下吹位置,导风板处于水平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至图4来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其中,“前”、“后”、“上”、“下”、“顶”、“底”、“内”、“外”、“横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一般性地可包括壳体100、蒸发器900、风机800、风道300、两个出风口(分别为上出风口120和下出风口130)、导流板500以及折叠引流件520。该壁挂式空调室内机与空调室外机(未图示)一同构成蒸气压缩制冷循环系统,实现对室内环境的制冷/制热。

风机优选为轴线方向沿横向方向(即图1标识的左右方向)延伸的贯流风机800,用于促使空气从蒸发器900处流至上出风口120或下出风口130处,再吹向室内。

蒸发器900用于与从进风口110进入壳体100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形成热交换风(具体地,制冷时为冷风,制热时为热风)。蒸发器900优选为覆盖贯流风机800前方和上方空间的三段式翅片蒸发器。

壳体100的顶部具有进风口110,进风口110处具有进风格栅。壳体100的前侧下部设置有上出风口120和下出风口130。上出风口120和下出风口130沿上下方向排列,中间间隔一定距离。上出风口120在上侧并朝前设置,下出风口130在下侧并朝前下方敞开。如图1,壳体100可为横向(即左右方向)延伸的长条状结构。上出风口120和下出风口130为沿横向方向延伸的长条形开口。

壳体100内设置有风道300,风道300的入口端位于风机处,出口端位于两个出风口处。风道300用于将热交换风从蒸发器900处引流至出风口处,使风从出风口吹出,以实现室内环境的制冷/制热。

导流板500的前端可枢转地安装在上出风口120的下边缘下方一定距离处,且位于上出风口120和下出风口130之间。枢转轴510的位置如图2所示,其延伸方向为沿横向方向延伸。

折叠引流件520由多个引流板铰接而成,且各铰接轴均平行于导流板500的枢转轴510。折叠引流件520的前端连接于上出风口120的下边缘,后端连接于导流板500的上表面。

具体可如图2所示,折叠引流件520包括三个引流板,即第一引流板521、第二引流板522以及第三引流板523。其中,第一引流板521的前端铰接于下出风口120下边缘的壳体100上。第二引流板522的前端铰接于第一引流板521的后端。第三引流板523的前端铰接于第二引流板522的后端,第三引流板523的后端固定于导流板500的上表面,优选使其固定在导流板500上表面的宽度方向的中央区域。

图2至图4采用箭头线示意了风向。如图3和图4所示,可将导流板500向上枢转至使其后端抵靠在风道300上壁的下吹位置,以封闭所述风道300至所述上出风口120的通路,使风仅能从所述下出风口130吹出。此时,折叠引流件520处于折叠状态。

如图2所示,还可将导流板500向下枢转至使其后端抵靠于风道300下壁的上吹位置,以封闭风道300至下出风口130的通路,使风仅能从上出风口120吹出。在导流板500枢转过程中,折叠引流件520从折叠状态舒展至展开状态。此时,折叠引流件520的上表面构成了风道底壁的一部分,能够与风道300的上壁一同进行引流,将风顺畅地引导至上出风口120处。

具体地,风道300由上蜗壳320和下蜗壳310构成,下蜗壳310的内壁即风道300的下壁,上蜗壳320的内壁即风道300的上壁。在导流板500处于前述的上吹位置时,可使其后端抵靠在下蜗壳310的前边缘处。上蜗壳320具有蜗舌321,在导流板500处于下吹位置时,其后端抵靠在蜗舌321处,以在导流板500与下蜗壳310一同构成新的风道后,使新风道的上壁重新构成完整的蜗壳型线,使风向满足贯流风机800的流向要求,提升风机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流板500的枢转轴处安装有电机,用于驱动所述导流板500枢转。电机优选为能够正反转的步进电机。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在导流板500处于前述下吹位置时,使导流板500和风道300的下壁均从后向前逐渐向下倾斜延伸,以使风向朝前下方倾斜。如图2所示,在导流板500处于前述上吹位置时,使导流板500和风道300的上壁均从后向前逐渐向上倾斜延伸,以使风向朝前上方倾斜。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4所示,下出风口130处设置有导风板200。导风板200配置成可绕一横向轴线转动地调节下出风口130的上下出风方向。此外,在导流板500处于前述上吹位置时,使导风板200位于导流板500的外侧,以便在不需要下出风口130送风时,使导风板200封闭下出风口130,如图1和图2,使空调室内机底部外观更加美观。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至图4所示,风道300的下壁处安装有多个导风摆叶400,多个导风摆叶400沿横向方向排列,并配置成可自转地调节上出风口120和下出风口130的左右出风方向,将风向左或向右引导。导风摆叶在现有壁挂式空调室内机中使用广泛,在此不再赘述其具体结构。

本发明实施例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能够实现多种送风模式:

(1)不吹人模式。如图2所示,导流板500处于上吹位置。此时,风上扬吹出,不会吹到用户,但也不会影响制冷/制热性能,实现不吹人的送风效果,避免用户被风直吹引起不适,提升用户的风感体验。空调进行制冷或制热时,均可采用不吹人模式。

(2)强劲制热模式。如图3所示,导流板500处于下吹位置,且导风板200将风向下引导,使风向下直吹。因热空气密度较小具有上升趋势,尽量将热风向下吹,能够增强制热效果。

(3)强劲制冷模式。如图4所示,导流板500处于下吹位置,且导风板200将风向前引导,使风向前吹,因冷空气密度较大具有下沉趋势,尽量将冷风向上吹,能够增强制冷效果。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发明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发明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