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波碳酸锂干燥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56820发布日期:2019-07-24 10:18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一种微波碳酸锂干燥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碳酸锂干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微波碳酸锂干燥系统。



背景技术:

锂是一种重要的矿产资源,在人类文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各类锂盐的消耗以每年10%的速率递增,而在所有锂盐中,碳酸锂的用途最为广泛,用量也最大。碳酸锂是一种无机化合物,为无色单斜晶系结晶体或白色粉末,可用于制陶瓷、药物、催化剂、锂离子电池等。它不仅是陶瓷、冶金、能源、医药等行业大量使用的一种原料,也是合成其他锂盐的中间原料,因此,研究碳酸锂的制备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制备碳酸锂的过程中需对其进行干燥,目前碳酸锂烘干器多采用风机将加热器中的热空气带入烘干箱中实现烘干,但此类装置保温效果差,热量散失快,干燥速度慢,效率较低,不利于节约能源和保性。此外,碳酸锂在高温条件下会释放有毒气体,不能采用过高的温度对其进行干燥,因而传统的烘干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要素:

(一)技术问题

综上所述,如何提高碳酸锂的烘干效率,同时还能够提高碳酸锂的烘干品质,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微波碳酸锂干燥系统,包括给料装置、传送装置、干燥装置、出料斗及控制台;

所述给料装置、所述传送装置、所述干燥装置及所述出料斗依次连接,所述控制台分别与所述给料装置、所述传送装置及所述干燥装置电连接;

所述给料装置包括进料斗及给料机,所述料斗固定设于所述给料机上方,所述给料机设于传送装置上方;

所述传送装置包括换向端架、桥身、传送带及动力端架;所述桥身为水平设置,所述传送带设于所述桥身上,于所述传送带与所述桥身之间还设有若干根托辊;所述换向端架设于所述桥身的左侧,所述动力端架设于所述桥身的右侧;于所述桥身底部设有扫料装置,所述扫料装置包括毛刷及不锈钢料仓,所述毛刷与所述传送带相互接触,所述不锈钢料仓设于所述毛刷的下方;

所述干燥装置包括有微波干燥腔体、微波发生器、电源变压器、微波抑制器、排湿装置及冷却装置;所述微波干燥腔体包括有多个,全部的所述微波干燥腔体沿着水平方向依次连接形成微波加热隧道;于所述微波干燥腔体外侧设有变压器架;所述微波发生器设置有多个,于所述微波干燥腔体内至少设有一个所述微波发生器;所述电源变压器设于所述变压器架上,所述电源变压器与所述微波发生器电连接;所述微波抑制器包括有进料口抑制器及出料口抑制器,所述进料口抑制器设于所述微波加热隧道的左侧,所述出料口抑制器设于所述微波加热隧道的右侧;所述排湿装置设于所述微波干燥腔体的上方;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冷却水塔及循环水压力增压泵,所述循环水压力增压泵分别与所述微波发生器及所述电源变压器的进水口连接,所述冷却水塔的一端与所述循环水压力增压泵连接,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微波发生器及所述电源变压器的出水口连接;

所述出料斗设于所述动力端架上;

所述控制台设于所述包括有台架,于所述台架下方设有电源柜及低压控制柜,于所述台架的中部设有控制电路,于所述台架的上方设有操作台;所述操作台上设有运行状态指示灯以及人机界面触摸屏。

优选地,

所述排湿装置包括高压离心风机、连通管道及若干个排湿风罩;

所述排湿装置设置有多套,每一套所述排湿装置中包含一个高压离心风机、一个连通管道及至少三个排湿风罩;

所述排湿风罩设于所述微波干燥腔体的顶部;所述连通管道包括有进气口及排气口;所述进气口至少设有三个,所述进气口与所述排湿风罩连接;所述排气口与所述高压离心风机连接。

优选地,

所述传送带的材质为聚四氟乙烯高温布,所述传送带的宽度为 1480mm,厚度为1.0mm。

优选地,

所述微波干燥腔体的数量为十一个;

水平方向从左到右起的第六个及第十一个所述微波干燥腔体内分别设有红外测温仪;

所述红外测温仪与所述控制电路电连接。

优选地,

还包括设于所述微波干燥腔体的腔体正面的观察门;

于所述观察门上设有玻璃观察窗、限位开关及门锁;所述玻璃观察窗为双层结构,包括内层玻璃和外层玻璃,所述内层玻璃及所述外层玻璃均为钢化玻璃;所述限位开关与所述控制电路电连接。

优选地,

还包括设于所述观察门内侧的照明灯。

优选地,

还包括分别设于所述进料口抑制器及所述出料口抑制器外侧的微波辐射检测仪。

优选地,

所述托辊的两端固定在所述微波干燥腔体的两侧内壁上,两根所述托辊之间的间隔距离为250mm。

优选地,

还包括设于所述换向端架与所述桥身之间的传送带自动纠偏装置。

优选地,

还包括有视频监控装置,所述视频监控装置包括摄像头及显示屏;

所述摄像头设于所述微波干燥腔体内,所述显示屏设于所述操作台上,所述摄像头与所述显示屏通过数据线连接。

(三)有益效果

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干燥系统与现有的技术相比,其优点如下:1、本实用新型通过微波发生器向微波干燥腔体内部发射微波能量,使得碳酸锂物料自其表层至其内部整体振动,从而使得水分蒸发,然后通过排湿装置快速将微波加热产生的水蒸气向外排出,相比传统加热烘干的方式而言其烘干效率更高;2、本实用新型在设备底部配置一台物料毛刷扫料装置,能够更好清洁粘在输送带的物料,清洁下来能回收到不锈钢料仓里,这样就能保证输送带清洁、卫生,不粘物料;3、通过设置观察门、温度检测、视频监控及辐射检测装置,能够随时观察到碳酸锂物料的烘干状况,随时检测波干燥设备运行工作状态以及辐射泄漏状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微波碳酸锂干燥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微波碳酸锂干燥系统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微波碳酸锂干燥系统控制台的俯视图;

在图1至图3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1--进料斗、2--给料机、3--换向端架、4--桥身、5--传送带、6--动力端架、7--毛刷、8--不锈钢料仓、9--微波干燥腔体、10--微波发生器、 11--变压器架、12--电源变压器、13--进料口抑制器、14--出料口抑制器、 15--排湿装置、151--高压离心风机、152--连通管道、153--排湿风罩、 16--出料斗、17--控制台、171--台架、172--运行状态指示灯、173--人机界面触摸屏、174--显示屏、18--传送带自动纠偏装置、19--观察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考图1至图3,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微波碳酸锂干燥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微波碳酸锂干燥系统的俯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微波碳酸锂干燥系统控制台的俯视图。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微波碳酸锂干燥系统,包括给料装置、传送装置、干燥装置、出料斗16及控制台17;

所述给料装置、所述传送装置、所述干燥装置及所述出料斗依次连接,所述控制台17分别与所述给料装置、所述传送装置及所述干燥装置电连接;

所述给料装置包括进料斗1及给料机2,所述料斗固定设于所述给料机2上方,所述给料机2设于传送装置上方;

所述传送装置包括换向端架3、桥身4、传送带5及动力端架6;所述桥身4为水平设置,所述传送带5设于所述桥身4上,于所述传送带5 与所述桥身4之间还设有若干根托辊;所述换向端架3设于所述桥身4的左侧,所述动力端架6设于所述桥身4的右侧;于所述桥身4底部设有扫料装置,所述扫料装置包括毛刷7及不锈钢料仓8,所述毛刷7与所述传送带5相互接触,所述不锈钢料仓8设于所述毛刷7的下方;

所述干燥装置包括有微波干燥腔体9、微波发生器10、电源变压器 12、微波抑制器、排湿装置15及冷却装置;所述微波干燥腔体9包括有多个,全部的所述微波干燥腔体9沿着水平方向依次连接形成微波加热隧道;于所述微波干燥腔体9外侧设有变压器架11;所述微波发生器10 设置有多个,于所述微波干燥腔体9内至少设有一个所述微波发生器 10;所述电源变压器12设于所述变压器架11上,所述电源变压器12与所述微波发生器10电连接;所述微波抑制器包括有进料口抑制器13及出料口抑制器14,所述进料口抑制器13设于所述微波加热隧道的左侧,所述出料口抑制器14设于所述微波加热隧道的右侧;所述排湿装置15 设于所述微波干燥腔体9的上方;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冷却水塔及循环水压力增压泵,所述循环水压力增压泵分别与所述微波发生器10及所述电源变压器12的进水口连接,所述冷却水塔的一端与所述循环水压力增压泵连接,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微波发生器10及所述电源变压器12的出水口连接;

所述出料斗16设于所述动力端架6上;

所述控制台17设于所述包括有台架171,于所述台架171下方设有电源柜及低压控制柜,于所述台架171的中部设有控制电路,于所述台架171的上方设有操作台;所述操作台上设有运行状态指示灯172以及人机界面触摸屏173。

本实用新型的微波碳酸锂物料干燥工艺流程如下:待干燥物料→传输进料→进料口抑制器13→物料干燥→出料口抑制器14→成品出料段。

工作时,将碳酸锂物料放入进料斗1,通过给料机2把碳酸锂物料输送到传送带5上。给料机2主要能均匀的把物料输送到指定位置,这样才能达到物料干燥一致。传送带5将碳酸锂物料送入进料口抑制器 13,然后进入微波干燥腔体9,利用微波的能量特征,对碳酸锂物料进行加热,加热时产生的水蒸气通过排湿装置15排出腔体外。碳酸锂物料干燥完毕后,通过出料口抑制器14进入出料斗16,出料斗16为全闭式。整个工作过程可通过控制台17进行操作和监控。

优选地,

所述排湿装置15包括高压离心风机151、连通管道152及若干个排湿风罩153;

所述排湿装置15设置有多套,每一套所述排湿装置15中包含一个高压离心风机151、一个连通管道152及至少三个排湿风罩153;

所述排湿风罩153设于所述微波干燥腔体9的顶部;所述连通管道 152包括有进气口及排气口;所述进气口至少设有三个,所述进气口与所述排湿风罩153连接;所述排气口与所述高压离心风机151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三个或者四个排湿风罩153搭载一个连通管道152及一个高压离心风机151,即可组成一组排湿装置15。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连通管道152是直径为200mm的PVC管道,高压离心风机151采用功率为3KW的离心风机,能够快速排除因微波加热产生的水蒸气。

优选地,

所述传送带5的材质为聚四氟乙烯高温布,所述传送带5的宽度为 1480mm,厚度为1.0mm。

优选地,

所述微波干燥腔体9的数量为十一个;

水平方向从左到右起的第六个及第十一个所述微波干燥腔体9内分别设有红外测温仪;

所述红外测温仪与所述控制电路电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在微波加热隧道的第六、第十一腔体内分别配备德国圣高红外测温仪(RAYT05),以监控此腔体内物料的即时温度。同时,还可按实际生产所需设定温度数值,可自动功率脉冲调节微波功率,以防物料加热不足或过热,当物料超过设定温度时进行断电保护,以确保产品的质量。

优选地,

还包括设于所述微波干燥腔体9的腔体正面的观察门19;

于所述观察门19上设有玻璃观察窗、限位开关及门锁;所述玻璃观察窗为双层结构,包括内层玻璃和外层玻璃,所述内层玻璃及所述外层玻璃均为钢化玻璃;所述限位开关与所述控制电路电连接。

优选地,

还包括设于所述观察门19内侧的照明灯。

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中,每一个微波干燥腔体9上均设置有观察门19及照明灯,以便观察及清扫卫生。为了防止意外违规操作,每个观察门19的门体上安装有限位开关,微波工作时如果违规开门则会自动断微波保护。当加热工作结束后,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观察门19对内部进行清洁。

进一步地,还可以在微波干燥腔体9的底部设置排水孔,从而实现用水冲洗腔体,冲洗后的废水可以通过排水孔流出。

优选地,

还包括分别设于所述进料口抑制器13及所述出料口抑制器14外侧的微波辐射检测仪。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微波辐射检测仪采用大于10mw量程的测场仪在距离微波设备5cm处检测。

优选地,

所述托辊的两端固定在所述微波干燥腔体9的两侧内壁上,两根所述托辊之间的间隔距离为250mm。

优选地,

还包括设于所述换向端架3与所述桥身4之间的传送带自动纠偏装置18。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通过设置传送带自动纠偏装置18,能够保证传送带5正常运转,减少发生跑偏的几率。

优选地,

还包括有视频监控装置,所述视频监控装置包括摄像头及显示屏 174;

所述摄像头设于所述微波干燥腔体9内,所述显示屏174设于所述操作台上,所述摄像头与所述显示屏174通过数据线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通过在腔体内设置视频监控的摄像头,在加热的状态下,工作人员能够通过控制台17远程查看碳酸锂物料在微波干燥设备运行工作状态,便于即时观察物料的加热情况。

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干燥系统与现有的技术相比,其优点如下:1、本实用新型通过微波发生器向微波干燥腔体内部发射微波能量,使得碳酸锂物料自其表层至其内部整体振动,从而使得水分蒸发,然后通过排湿装置快速将微波加热产生的水蒸气向外排出,相比传统加热烘干的方式而言其烘干效率更高;2、本实用新型在设备底部配置一台物料毛刷扫料装置,能够更好清洁粘在输送带的物料,清洁下来能回收到不锈钢料仓里,这样就能保证输送带清洁、卫生,不粘物料;3、通过设置观察门、温度检测、视频监控及辐射检测装置,能够随时观察到碳酸锂物料的烘干状况,随时检测波干燥设备运行工作状态以及辐射泄漏状况。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