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力系统排汽余热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57115发布日期:2019-07-24 10:20阅读:463来源:国知局
热力系统排汽余热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力系统余热回收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热力系统排汽余热回收装置,应用于锅炉、汽车、供热管网、电力等多个热力系统领域。



背景技术:

在热力系统中合理回收利用热能是企业安全运行节能降耗的重要任务,系统排汽余热多,凝结水无法回收,经济浪费大,同时系统的排汽环保防控也存在一定的制约,节能及环保形势将更加严峻。

而在相关热力系统中,因系统热力管道多、阀门多,热力管道切实存在系统阀门不严内漏以及系统设备运行设计时就需要排汽的实际情况,所以余热回收的综合意义较为突出。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热力系统排汽余热回收装置,既能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又能合理回收排汽余热及凝结水,运行稳定,节能降耗效果明显。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热力系统排汽余热的回收装置,包含有换热容器、进水喷淋管、进汽扩散管、排汽平衡管、排水回收管和水汽滤网托盘,所述进汽扩散管设置于换热容器的中部偏下位置,所述进水喷淋管设置于换热容器上部偏上位置,所述水汽滤网托盘形状与换热容器内壁横截面一致、设置于进汽扩散管上方,所述换热容器顶部设置排汽平衡管、底部设置排水回收管。

所述进水喷淋管采用上下两层交叉布置的方式固定设置于换热容器内。

所述进水喷淋管采用不锈钢材质,每根进水喷淋管设置单独阀门。

所述进汽扩散管的管口采用渐扩喷冒结构。

所述排水回收管采用倒U形水封式结构,其顶端低于进汽扩散管的高度。

所述换热容器内设置液位计。

所述换热容器设置为圆柱形。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制造,安装方便,设计了用于回收排汽余热的换热容器、多层立体交叉式的进水喷淋管和水汽滤网托盘,排汽扩散管设置于换热容器的中部偏下位置,水汽滤网托盘设置于排汽扩散管上方,保障了蒸汽与喷淋水合理换热交换及将蒸汽冷凝后产生凝结水,充分占用换热容器空间,喷淋管设单独阀门,便于根据进汽负荷调节进水量;容器顶部设置排汽平衡管,保障容器内压力平衡稳定,不影响热力系统设备正常运行;排水回收管采用倒U形水封式结构,避免水汽冲击,同时保障汽水在容器内不短路,水位依靠自重稳定运行,免于维护调整;采用简单的结构,在不影响设备正常运行的前提下,有效利用进水喷淋回收排汽余热及凝结水,节能降耗效果显著,适合大规模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水汽滤网托盘6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3所示,一种热力系统排汽余热的回收装置,包含有换热容器1、进水喷淋管2、进汽扩散管3、排汽平衡管4、排水回收管5和水汽滤网托盘6,所述进汽扩散管3设置于换热容器1的中部偏下位置,所述进水喷淋管2设置于换热容器1上部偏上位置,所述水汽滤网托盘6形状与换热容器1内壁横截面一致、设置于进汽扩散管3上方,所述换热容器1顶部设置排汽平衡管4、底部设置排水回收管5。

作为优选的方式,所述进水喷淋管2采用上下两层交叉布置的方式固定设置于换热容器1内,根据喷水量设计所述进水喷淋管2的管径和开孔树木,保证水合理喷淋雾化;多层立体交叉式安装,保障喷淋管合理利用容器内的空间,保障喷淋的充分完成;进水喷淋管2、进汽扩散管3的数量及管径可根据热力系统排汽两大小灵活设计调整。

作为优选的方式,本实用新型所述进水喷淋管2采用不锈钢材质,每根进水喷淋管2设置单独阀门,便于根据进汽符合调节进水量。

作为优选的方式,本实用新型所述进汽扩散管3管口采用渐扩喷冒结构。

作为优选的方式,本实用新型所述排水回收管5采用倒U形水封式结构,所述U形管顶端低于进汽扩散管3的高度,水位可以依靠水自重稳定运行。

作为优选的方式,本实用新型所述换热容器1内设置玻璃管液位计7。

作为优选的方式,本实用新型所述换热容器1设置为圆柱形,容器直径和高度可根据排汽量进行合理测算设计制造,保障热交换的有效容积和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所述换热容器1的直径设计为800mm,高度为3m;所述进水喷淋管2设置3根,双层立体交叉安装,上层1根、下层2根,所述进水喷淋管2采用不锈钢材质,避免锈蚀,直径为32mm,长度50mm,每根进水喷淋管2均匀开孔50只,每根进水喷淋管2设置单独阀门,三根喷水量合计最大30t/h,可根据进汽量调整喷淋水流量;所述进汽扩散管3采用渐扩喷冒结构,扩口管径150mm;所述进汽扩散管3上部设置与换热容器1内径相适应的水汽滤网托盘6,水平焊接至容器内壁,保障蒸汽与喷淋水有效提高换热接触面积及换热均匀性,保障汽水换热效率及蒸汽凝结效率;所述换热容器1顶部的排汽平衡管4管径设计为200mm,保障容器内压力平衡稳定;所述换热容器1底部的排水回收管5管径设计为100mm,排水量大于39t/h。

所述的被利用余热蒸汽进汽温度为≤300℃,压力为≤0.8Mpa,故进水喷淋管2内的进水温度低于蒸汽温度,喷淋水与蒸汽在换热容器1内进行充分合理的热量交换,顶部排汽平衡管4的压力接近为0,保障容器内运行压力平衡,稳定运行。这样经过热交换的喷淋水温度提高获得了热量,同时喷淋水与热蒸汽接触后凝结成纯净水,经排水回收管5靠自重流出,进行再度利用,实现了蒸汽的余热利用。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