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持续烘干的电子元件生产用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61437发布日期:2019-11-16 01:35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持续烘干的电子元件生产用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元件烘干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持续烘干的电子元件生产用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代工业发展离不开电子产品,电子元件是组成电子产品的基础,在电子元器件的生产中,部分电子元器件在生产完毕后需要进行烘干,因此需要使用到电子元件生产用烘干装置。

现有的电子元件生产用烘干装置结构复杂,且通常为柜式结构,在进行烘干时,需要将需要进行烘干的电子元件放入装置内部,再通过内部的加热对电子元器件进行烘干,这种烘干方式在单位时间内烘干的元件有限,且在烘干结束后需要待内部降温后再将电子元件取出,降低了工作效率,同时在进行后续的烘干工作时,装置内部需要重新进行升温,造成能源浪费,因此使用起来不够便捷,针对上述问题,需要对现有的设备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持续烘干的电子元件生产用烘干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电子元件生产用烘干装置结构复杂,且通常为柜式结构,在进行烘干时,需要将需要进行烘干的电子元件放入装置内部,再通过内部的加热对电子元器件进行烘干,这种烘干方式在单位时间内烘干的元件有限,且在烘干结束后需要待内部降温后再将电子元件取出,降低了工作效率,同时在进行后续的烘干工作时,装置内部需要重新进行升温,造成能源浪费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持续烘干的电子元件生产用烘干装置,包括底座和第二进风扇,所述底座顶部固定有外壳,且外壳内设置有传送装置,所述传送装置底部与底座顶部相连接,且传送装置贯穿外壳左右两侧,所述传送装置表面开设有限位槽,且限位槽内设置有固定件,同时固定件内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外壳内部前侧开设有第一烘干室,且第一烘干室前侧设置有橡胶帘,所述第一烘干室顶部设置有第一进风扇,且第一进风扇底部贯穿第一烘干室顶部与进风管相连接,所述进风管内设置有电加热丝,且进风管底部设置有热风口,所述底座内部前侧设置有排风管,且排风管顶部贯穿第一烘干室底部,所述排风管贯穿底座的侧面,且排风管内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排风扇,所述第一烘干室右侧设置有隔板,且隔板表面转动连接有挡板,所述外壳内部中端开设有第二烘干室,且第二烘干室左右两侧均设置有隔板,同时第二烘干室内壁上设置有红外灯管,所述第二烘干室后方设置有降温室,且降温室开设在外壳内部后端,所述第二进风扇设置在降温室内侧顶部。

优选的,所述传送装置表面呈对称状开设有2个限位槽,且限位槽内呈等距离分布有固定件,同时每个固定件内均开设有2个固定槽。

优选的,所述橡胶帘设置有2个,且2个橡胶帘关于传送装置的中心点相对称,同时橡胶帘底部与限位槽顶部的间距小于固定件的高度。

优选的,所述热风口的中心点与限位槽的中心点在同一个竖直平面上。

优选的,所述排风管的顶部呈网孔结构,且排风管内部左右两侧均呈对称式设置有2组排风扇,同时每组排风扇设置有3个。

优选的,所述隔板与挡板组成转动机构,且转动机构的转动角度范围为0-90度,并且挡板底部与限位槽顶部的间距小于固定件的高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便于持续烘干的电子元件生产用烘干装置,

(1)设置有传送装置、第一烘干室、第二烘干室和降温室,通过将需要进行烘干的电子元件放置在传送装置表面的固定槽中,通过传送装置带动电子元件匀速依次通过第一烘干室、第二烘干室和降温室即可完成从烘干到降温的整个工序,可连续对多个电子元件进行烘干,提高了生产效率;

(2)设置有第一进风扇、进风管、电加热丝、排风管、排风扇和红外灯管,第一进风扇配合电加热丝生成的高温且干燥的热风可以快速带走电子元件中的水分,再通过红外灯管发出的红外光线对电子元件进行二次巩固烘干,提高烘干质量,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第二烘干室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传送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外壳,3、传送装置,4、限位槽,5、固定件,6、固定槽7、第一烘干室,8、橡胶帘,9、第一进风扇,10、进风管,11、电加热丝,12、热风口,13、排风管,14、排风扇,15、隔板,16、挡板,17、第二烘干室,18、红外灯管,19、降温室,20、第二进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持续烘干的电子元件生产用烘干装置,如图1和图4所示,底座1顶部固定有外壳2,且外壳2内设置有传送装置3,传送装置3表面呈对称状开设有2个限位槽4,且限位槽4内呈等距离分布有固定件5,同时每个固定件5内均开设有2个固定槽6,通过传送装置3配合固定槽6带动电子元件匀速地穿过外壳2,便于电子元件进行烘干和降温。

如图1和图2所示,传送装置3底部与底座1顶部相连接,且传送装置3贯穿外壳2左右两侧,传送装置3表面开设有限位槽4,且限位槽4内设置有固定件5,同时固定件5内开设有固定槽6,外壳2内部前侧开设有第一烘干室7,且第一烘干室7前侧设置有橡胶帘8,橡胶帘8设置有2个,且2个橡胶帘8关于传送装置3的中心点相对称,同时橡胶帘8底部与限位槽4顶部的间距小于固定件5的高度,便于防止外部异物进入到第一烘干室7内,同时可以防止第一烘干室7内部的热空气过度外漏,第一烘干室7顶部设置有第一进风扇9,且第一进风扇9底部贯穿第一烘干室7顶部与进风管10相连接,进风管10内设置有电加热丝11,且进风管10底部设置有热风口12,热风口12的中心点与限位槽4的中心点在同一个竖直平面上,便于热空气直接吹向固定槽6内的电子元件,提高烘干效率,底座1内部前侧设置有排风管13,且排风管13顶部贯穿第一烘干室7底部,排风管13贯穿底座1的侧面,且排风管13内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排风扇14,排风管13的顶部呈网孔结构,且排风管13内部左右两侧均呈对称式设置有2组排风扇14,同时每组排风扇14设置有3个,便于使第一烘干室7内多余的热空气通过排风管13排出,保持第一烘干室7内部的温度稳定。

如图1和图3所示,第一烘干室7右侧设置有隔板15,且隔板15表面转动连接有挡板16,外壳2内部中端开设有第二烘干室17,且第二烘干室17左右两侧均设置有隔板15,同时第二烘干室17内壁上设置有红外灯管18,隔板15与挡板16组成转动机构,且转动机构的转动角度范围为0-90度,并且挡板16底部与限位槽4顶部的间距小于固定件5的高度,通过隔板15和挡板16将第一烘干室7、第二烘干室17和降温室19相互分隔,第二烘干室17后方设置有降温室19,且降温室19开设在外壳2内部后端,第二进风扇20设置在降温室19内侧顶部。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便于持续烘干的电子元件生产用烘干装置时,首先接通外部电源,启动传送装置3,传送装置3开始转动,此时将需要进行烘干的电子元件依次放置在固定槽6内,传送装置3带动固定件5和电子元件开始向外壳2内移动,固定件5在移动的过程中推开橡胶帘8带动电子元件进入到第一烘干室7内,此时接通外部电源,启动第一进风扇9和电加热丝11,第一进风扇9带动外部空气进入到进风管10内,并经过电加热丝11成为高温的热空气,随后通过热风口12吹向限位槽4内的电子元件,此时接通外部电源,启动排风扇14,带动第一烘干室7内侧底部的空气进入到排风管13内并排出装置,传送装置3带动固定件5和电子元件继续向后移动,固定件5推开第二烘干室17前侧的挡板16后,电子元件到达第二烘干室17内部,此时接通外部电源,启动红外灯管18,通过红外灯管18发出的红外光线对电子元件进行巩固烘干,当电子元件烘干完毕后,传送装置3带动固定件5和电子元件继续向后移动,固定件5推开第二烘干室17后侧的挡板16后,电子元件到达降温室19内,此时接通外部电源,启动第二进风扇20,带动外部冷空气进入到降温室19内并开始对烘干完毕的电子元件进行降温,同时降温完毕的电子元件跟随传送装置3向后移动出外壳2,将烘干完毕的电子元件集中收集储存即可,这就完成整个工作,且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为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内容的限制。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