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效节能的汽、气型高效热风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61564发布日期:2019-11-16 01:38阅读:323来源:国知局
基于高效节能的汽、气型高效热风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余热回收、环保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基于高效节能的汽、气型高效热风机。



背景技术:

余热是在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在能源利用设备中没有被利用的能源,也就是多余、废弃的能源。它包括高温废气余热、冷却介质余热、废汽废水余热、高温产品和炉渣余热、化学反应余热、可燃废气废液和废料余热以及高压流体余压等七种。根据调查,各行业的余热总资源约占其燃料消耗总量的17%-67%,可回收利用的余热资源约为余热总资源的60%,余热回收利用是提高经济性、节约燃料的一条重要途径。而现基于高温蒸汽余热回收及利用的热风机设备,其余热回收效率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基于高效节能的汽、气型高效热风机,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基于高效节能的汽、气型高效热风机,以解决现基于高温蒸汽余热回收及利用的热风机设备,其余热回收效率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基于高效节能的汽、气型高效热风机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基于高效节能的汽、气型高效热风机,包括箱体、进汽口、排汽口、矩形开口、余热回收腔、冷空气入口、热空气出口、排水阀门、天圆地方连接壳体、翻转门、玻璃观察窗、警戒标识箭头、水、第一余热回收装置、短真空热管元件、第一散热翅片、第二余热回收装置、长真空热管元件、第二散热翅片、滤网板、圆形通孔和隔板;所述箱体内部开设有所述余热回收腔,且位于所述余热回收腔横向中心部位焊接有一块所述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余热回收腔分隔呈两处腔室,上侧为升温腔,下侧为热量回收腔;所述箱体前端面相对应于升温腔部位开设有一处与升温腔相连通的所述矩形开口,且所述箱体前端面相对应于所述矩形开口左右两侧方均转动连接有一块所述翻转门,并且两块所述翻转门闭合状态下共同遮掩住所述矩形开口;所述箱体左端面相对应于升温腔部位开设有一处与升温腔相连通的所述冷空气入口,且所述箱体左端面通过螺丝固定安装有覆盖住所述冷空气入口的所述天圆地方连接壳体;所述箱体右端面相对应于升温腔部位开设有一处与升温腔相连通的所述热空气出口,且所述箱体右端面通过螺丝固定安装有覆盖住所述热空气出口的所述天圆地方连接壳体;所述箱体左端面设置与热量回收腔相连通的所述进汽口,且所述箱体右端面设置与热量回收腔相连通的所述排汽口;所述进汽口与所述排汽口处于同一水平面;热量回收腔内端焊接有一块所述滤网板,且所述滤网板位于所述进汽口与所述排汽口的下侧方部位;热量回收腔内添加有所述水,且所添加的所述水的水平面低于所述滤网板,其水平面处于所述滤网板底端面至热量回收腔内端底面距离的中心区域;所述滤网板中心偏左及偏右部位均开设有一处贯穿所述滤网板的所述圆形通孔;所述隔板上固定安装有若干组所述第一余热回收装置和两组所述第二余热回收装置,且两组所述第二余热回收装置固定安装于所述隔板中心偏左及偏右部位;所述第一余热回收装置经由所述短真空热管元件和所述第一散热翅片共同组成;所述短真空热管元件的冷凝部位于升温腔内,且所述短真空热管元件的冷凝部上镶嵌有若干块所述第一散热翅片;所述第二余热回收装置经由所述长真空热管元件和所述第二散热翅片组成;所述长真空热管元件的冷凝部位于升温腔内,且所述长真空热管元件的冷凝部上镶嵌有若干块所述第二散热翅片。

进一步的,所述短真空热管元件的蒸发部位于热量回收腔内,且所述短真空热管元件的蒸发部位于所述滤网板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长真空热管元件的蒸发部位于热量回收腔内,且所述长真空热管元件的蒸发部穿过所述圆形通孔位于所述滤网板下方部位并与所述水相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前端面相对于热量回收腔部位镶嵌有一块可视热量回收腔的所述玻璃观察窗,且所述玻璃观察窗高度与所述滤网板底端面至热量回收腔内端底面高度相一致。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前端面相对于所述玻璃观察窗左侧方部位刻划有一处所述警戒标识箭头,且所述警戒标识箭头指向部位位于所述玻璃观察窗中心偏上部位,故所述警戒标识箭头指向部位高于热量回收腔内所添加所述水的水平面。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底端面设置有与热量回收腔相连通的所述排水阀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设备主要用于回收高温蒸汽中的余热,使冷空气瞬间升温,应用时可通过风机不断输送温度稳定的高温热风,应用于室内热风采暖或者室内恒温的热风供给;本设备中试过程中,输送温度为143℃,压力mpa为0.4的高温蒸汽,配备鼓风机1600m3/h,耗用蒸汽≥0.086th,可使为15℃的冷空气温升至≥136℃,换热量5x104kcal/h,经中试所得数据,与传统的蒸汽回收及利用的热风机设备相同中试所得数据结果相比,节约蒸汽可达1-4倍,故本设备对于高温蒸汽余热回收量显著,极大地提高了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翻转门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图4中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滤网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1、箱体;101、进汽口;102、排汽口;103、矩形开口;104、余热回收腔;105、冷空气入口;106、热空气出口;2、排水阀门;3、天圆地方连接壳体;4、翻转门;5、玻璃观察窗;6、警戒标识箭头;7、水;8、第一余热回收装置;801、短真空热管元件;802、第一散热翅片;9、第二余热回收装置;901、长真空热管元件;902、第二散热翅片;10、滤网板;1001、圆形通孔;11、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6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基于高效节能的汽、气型高效热风机,包括箱体1、进汽口101、排汽口102、矩形开口103、余热回收腔104、冷空气入口105、热空气出口106、排水阀门2、天圆地方连接壳体3、翻转门4、玻璃观察窗5、警戒标识箭头6、水7、第一余热回收装置8、短真空热管元件801、第一散热翅片802、第二余热回收装置9、长真空热管元件901、第二散热翅片902、滤网板10、圆形通孔1001和隔板11;所述箱体1内部开设有所述余热回收腔104,且位于所述余热回收腔104横向中心部位焊接有一块所述隔板11;所述隔板11将所述余热回收腔104分隔呈两处腔室,上侧为升温腔,下侧为热量回收腔;所述箱体1前端面相对应于升温腔部位开设有一处与升温腔相连通的所述矩形开口103,且所述箱体1前端面相对应于所述矩形开口103左右两侧方均转动连接有一块所述翻转门4,并且两块所述翻转门4闭合状态下共同遮掩住所述矩形开口103;所述箱体1左端面相对应于升温腔部位开设有一处与升温腔相连通的所述冷空气入口105,且所述箱体1左端面通过螺丝固定安装有覆盖住所述冷空气入口105的所述天圆地方连接壳体3;所述箱体1右端面相对应于升温腔部位开设有一处与升温腔相连通的所述热空气出口106,且所述箱体1右端面通过螺丝固定安装有覆盖住所述热空气出口106的所述天圆地方连接壳体3;所述箱体1左端面设置与热量回收腔相连通的所述进汽口101,且所述箱体1右端面设置与热量回收腔相连通的所述排汽口102;所述进汽口101与所述排汽口102处于同一水平面;热量回收腔内端焊接有一块所述滤网板10,且所述滤网板10位于所述进汽口101与所述排汽口102的下侧方部位;热量回收腔内添加有所述水7,且所添加的所述水7的水平面低于所述滤网板10,其水平面处于所述滤网板10底端面至热量回收腔内端底面距离的中心区域;所述滤网板10中心偏左及偏右部位均开设有一处贯穿所述滤网板10的所述圆形通孔1001;所述隔板11上固定安装有若干组所述第一余热回收装置8和两组所述第二余热回收装置9,且两组所述第二余热回收装置9固定安装于所述隔板11中心偏左及偏右部位;所述第一余热回收装置8经由所述短真空热管元件801和所述第一散热翅片802共同组成;所述短真空热管元件801的冷凝部位于升温腔内,且所述短真空热管元件801的冷凝部上镶嵌有若干块所述第一散热翅片802;所述第二余热回收装置9经由所述长真空热管元件901和所述第二散热翅片902组成;所述长真空热管元件901的冷凝部位于升温腔内,且所述长真空热管元件901的冷凝部上镶嵌有若干块所述第二散热翅片902。

其中,所述短真空热管元件801的蒸发部位于热量回收腔内,且所述短真空热管元件801的蒸发部位于所述滤网板10上方。

其中,所述长真空热管元件901的蒸发部位于热量回收腔内,且所述长真空热管元件901的蒸发部穿过所述圆形通孔1001位于所述滤网板10下方部位并与所述水7相接触。

其中,所述箱体1前端面相对于热量回收腔部位镶嵌有一块可视热量回收腔的所述玻璃观察窗5,且所述玻璃观察窗5高度与所述滤网板10底端面至热量回收腔内端底面高度相一致。

其中,所述箱体1前端面相对于所述玻璃观察窗5左侧方部位刻划有一处所述警戒标识箭头6,且所述警戒标识箭头6指向部位位于所述玻璃观察窗5中心偏上部位,故所述警戒标识箭头6指向部位高于热量回收腔内所添加所述水7的水平面。

其中,所述箱体1底端面设置有与热量回收腔相连通的所述排水阀门2。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使用时,高温蒸汽从进汽口101输入至热量回收腔内,高温蒸汽接触第一余热回收装置8中短真空热管元件801的蒸发部和第二余热回收装置9中长真空热管元件901的蒸发部,高温蒸汽的热量从短真空热管元件801和长真空热管元件901的蒸发部输入,通过短真空热管元件801和长真空热管元件901传输将热量传输至短真空热管元件801和长真空热管元件901的冷凝部,回收高温蒸汽中的余热,同时高温蒸汽从排汽口102排出,进行循环;

冷空气经由风机从冷空气入口105输送至升温腔内,接触到散发高温热量的短真空热管元件801和长真空热管元件901的冷凝部,瞬间升温进入的冷空气,然后从热空气出口106排出,可连续持续输送稳定的高温干燥热风,应用于室内热风采暖或者室内恒温的热风供给;

持续输入进汽口101输入至热量回收腔内高温蒸汽在短真空热管元件801的蒸发部和第二余热回收装置9中长真空热管元件901的蒸发部上所凝结的包含一定热量的水滴向下滴落穿过滤网板10滴入热量回收腔内所添加的水7中,并且持续输入的高温蒸汽部分也将透过滤网板10与热量回收腔内所添加的水7相接触,因水7的比热容是:4.2x103j/(kg*℃),故水7也对输入至热量回收腔内高温蒸汽进行吸热操作,使得水7温度升高,因两组第二余热回收装置9中长真空热管元件901的蒸发部穿过圆形通孔1001位于滤网板10下方部位并与水7相接触,故经由该两组第二余热回收装置9中长真空热管元件901的蒸发部对水7所吸收的热量及滴落入水7中带有热量的水滴进行吸收,将热量传输至长真空热管元件901的冷凝部,进一步提升回收高温蒸汽中的余热;

进一步的,箱体1前端面相对于热量回收腔部位镶嵌有一块可视热量回收腔的玻璃观察窗5,且箱体1前端面相对于玻璃观察窗5左侧方部位刻划有一处警戒标识箭头6,且警戒标识箭头6指向部位位于玻璃观察窗5中心偏上部位,故警戒标识箭头6指向部位高于热量回收腔内所添加水7的水平面,使用时,工作人员可通过玻璃观察窗5观察水7的水平面,当水7的水平面高于警戒标识箭头6,需要通过排水阀门2将水7排出部分,以保证水7水平面低于警戒标识箭头6,以防止输入的高温蒸汽的气流因与水7过近而导致鼓动水7大幅度波动,影响整个设备的平稳。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