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潜水式上加水加湿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49338发布日期:2020-06-09 21:05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一种潜水式上加水加湿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湿器领域,具体为一种潜水式上加水加湿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健康导向的加强,加湿器被作为对室内的空气赋予适当的湿度的设备被广泛应用在家居生活中,现有的加湿器结构一般把加湿器的控制装置等电器元件以及雾化装置均设置在加湿器水箱下方的底座上,水箱和底座之间需要做防水处理,增加了生产成本,而且,长时间使用还有机会出现漏水问题,导致加湿器损坏。

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潜水式上加水加湿器,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潜水式上加水加湿器,包括下水箱以及盖接于其上的顶盖,下水箱与顶盖可拆卸连接,顶盖的内设有用于装配电器元件的电器腔,电器腔内设有吹风机以及显示控制板,顶盖的底部设有聚能雾化管,聚能雾化管的外侧设有进风部,吹风机与进风部连接,聚能雾化管的内腔分别与进风部以及顶盖的出雾口连通,聚能雾化管的底部设有雾化组件,雾化组件以及吹风机分别与显示控制板电连接。

所述进风部的顶部设有与吹风机连接的进风口,进风部的底部设有导风斜面。

所述聚能雾化管的内腔中设有聚能浮子,聚能浮子的中心位置上设有聚雾通孔。

所述聚雾通孔的外侧壁上设有若干个加强筋。

所述顶盖上设有与聚能雾化管连接的喇叭口,喇叭口的宽度由下至上递增,顶盖的上端设有出雾盖,出雾盖盖接于喇叭口上,出雾盖的底部设有聚能环,聚能环呈开口向下的圆弧状,聚能环与喇叭口之间形成出雾间隙,出雾口设置于出雾盖的顶部并与出雾间隙连通。

所述聚能环的下端中心位置上设有分流环,分流环上设有若干个分流孔。

所述下水箱以及顶盖均呈圆柱体形状。

所述下水箱以及顶盖均呈四方体形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把吹风机和显示控制板设置在顶盖的电器腔内,杜绝下水箱内的水渗漏至电器腔内的情况,顶盖与下水箱之间无需额外的防水处理,降低了生产成本,通过打开顶盖即可直接对下水箱进行加水或者清洗,产品既方便又耐用。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第一实施例

参见图1-图3,本潜水式上加水加湿器,包括下水箱1以及盖接于其上的顶盖2,下水箱1与顶盖2可拆卸连接,顶盖2的内设有用于装配电器元件的电器腔,电器腔内设有吹风机3以及显示控制板4,顶盖2的底部设有聚能雾化管5,聚能雾化管5的外侧设有进风部51,吹风机3与进风部51连接,当水雾上升至进风部51的位置时,在吹风机3产生的气流作用下继续上升,聚能雾化管5的内腔分别与进风部51以及顶盖2的出雾口21连通,聚能雾化管5的底部设有雾化组件6,雾化组件6以及吹风机3分别与显示控制板4电连接,通过把吹风机3和显示控制板4设置在顶盖2的电器腔内,杜绝下水箱1内的水渗漏至电器腔内的情况,顶盖2与下水箱1之间无需额外的防水处理,降低了生产成本,通过打开顶盖2即可直接对下水箱1进行加水或者清洗,产品既方便又耐用,同时,由于下水箱1没有与任何电器元件连接,因此无需进行焊接,其结构简单,闲置时还可以用作其他储物用途;

雾化组件6与显示控制板4之间的电连接可以通过在聚能雾化管5的外侧设置导线腔实现,本领域技术人员均可以理解,当然,连接雾化组件6和显示控制板4的导线也可以设置在其他不影响导电性能的位置,这里不作限定,同时,雾化组件6可以为超声波雾化装置,是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均可以理解,这里不再累赘陈述。

进一步地,进风部51的顶部设有与吹风机3连接的进风口,进风部51的底部设有导风斜面511,吹风机3产生的气流经过进风口进入进风部51,在导风斜面511的引导作用下,更加集中地进入聚能雾化管5的内腔中。

进一步地,聚能雾化管5的内腔中设有聚能浮子7,聚能浮子7可以避免聚能雾化管5内的水位过高而影响雾化效果,聚能浮子7的中心位置上设有聚雾通孔71,聚雾通孔71可以使水雾更加集中,提高出雾效果。

进一步地,聚雾通孔71的外侧壁上设有若干个加强筋72,提高聚能浮子7的结构强度,防止被超声波击穿。

进一步地,顶盖2上设有与聚能雾化管5连接的喇叭口22,喇叭口22的宽度由下至上递增,使出雾的范围更大,顶盖2的上端设有出雾盖23,出雾盖23盖接于喇叭口22上,出雾盖23的底部设有聚能环231,聚能环231呈开口向下的圆弧状,聚能环231与喇叭口22之间形成出雾间隙,出雾口21设置于出雾盖23的顶部并与出雾间隙连通,可以降低水雾流动的速度,出雾效果更加柔和。

进一步地,聚能环231的下端中心位置上设有分流环232,分流环232上设有若干个分流孔233,部分水雾会进入分流环232内再由分流孔233流向出雾间隙,使出雾效果更加柔和。

进一步地,下水箱1以及顶盖2均呈圆柱体形状。

第二实施例

参见图4,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在于:本潜水式上加水加湿器的下水箱1以及顶盖2均呈四方体形状。

其余未叙述部分同第一实施例,这里不再重复。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他实施方案。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

本技术:
权利要求所设定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潜水式上加水加湿器,包括下水箱(1)以及盖接于其上的顶盖(2),下水箱(1)与顶盖(2)可拆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2)的内设有用于装配电器元件的电器腔,所述电器腔内设有吹风机(3)以及显示控制板(4),所述顶盖(2)的底部设有聚能雾化管(5),所述聚能雾化管(5)的外侧设有进风部(51),所述吹风机(3)与进风部(51)连接,聚能雾化管(5)的内腔分别与进风部(51)以及顶盖(2)的出雾口(21)连通,聚能雾化管(5)的底部设有雾化组件(6),所述雾化组件(6)以及吹风机(3)分别与显示控制板(4)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潜水式上加水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部(51)的顶部设有与吹风机(3)连接的进风口,进风部(51)的底部设有导风斜面(5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潜水式上加水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聚能雾化管(5)的内腔中设有聚能浮子(7),所述聚能浮子(7)的中心位置上设有聚雾通孔(7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潜水式上加水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雾通孔(71)的外侧壁上设有若干个加强筋(7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潜水式上加水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2)上设有与聚能雾化管(5)连接的喇叭口(22),所述喇叭口(22)的宽度由下至上递增,顶盖(2)的上端设有出雾盖(23),所述出雾盖(23)盖接于喇叭口(22)上,出雾盖(23)的底部设有聚能环(231),所述聚能环(231)呈开口向下的圆弧状,聚能环(231)与喇叭口(22)之间形成出雾间隙,所述出雾口(21)设置于出雾盖(23)的顶部并与出雾间隙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潜水式上加水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聚能环(231)的下端中心位置上设有分流环(232),所述分流环(232)上设有若干个分流孔(233)。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潜水式上加水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水箱(1)以及顶盖(2)均呈圆柱体形状。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潜水式上加水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水箱(1)以及顶盖(2)均呈四方体形状。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潜水式上加水加湿器,包括下水箱以及盖接于其上的顶盖,下水箱与顶盖可拆卸连接,顶盖的内腔中设有电器腔,电器腔内设有吹风机以及显示控制板,顶盖的底部设有聚能雾化管,聚能雾化管的外侧设有进风部,吹风机与进风部连接,聚能雾化管的内腔分别与进风部以及顶盖的出雾口连通,聚能雾化管的底部设有雾化组件,雾化组件以及吹风机分别与显示控制板电连接,通过把吹风机和显示控制板设置在顶盖的电器腔内,杜绝下水箱内的水渗漏至电器腔内的情况,顶盖与下水箱之间无需额外的防水处理,降低了生产成本,通过打开顶盖即可直接对下水箱进行加水或者清洗,产品既方便又耐用。

技术研发人员:覃永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覃永
技术研发日:2019.09.11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