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取暖炉的加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34900发布日期:2020-06-17 00:34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取暖炉的加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取暖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取暖炉的加湿装置。



背景技术:

取暖炉是指人工作业或微电脑全自动控制,采用驱动装置循环锅炉和暖气管道内的热水达到供暖要求的热水锅炉,该设备广泛适用于政府机关、企业、工厂、医院、学校、宾馆、酒店等企事业单位使用。

现有的取暖炉在使用的时候,通常在内部水箱烧水作为日常使用,但是在不使用水箱内的水时,会出现水烧开后直接蒸发出去不能充分利用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取暖炉的加湿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取暖炉的加湿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取暖炉在使用的时候,通常在内部水箱烧水作为日常使用,但是在不使用水箱内的水时,会出现水烧开后直接蒸发出去不能充分利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取暖炉的加湿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一侧设置有出风口和炉膛门,所述炉膛门的下端设置有进气口,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水箱、燃烧炉膛和鼓风机,所述燃烧炉膛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导气板,所述导气板的下端与鼓风机连通,所述鼓风机的位置与进气口的位置对应,所述水箱与燃烧炉膛之间形成出风道,所述出风道的两端分别与导气板的上端和出风口连通,所述燃烧炉膛的内壁连接有扁盒,所述扁盒与水箱通过管道连接,所述扁盒的上端设置有蒸汽喷头,所述蒸汽喷头的一端伸入出风道内。

优选的,所述扁盒与燃烧炉膛的连接处设置有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安装板、卡板、连接板和卡槽,所述安装板固定安装在燃烧炉膛的内壁上,所述卡板设置在安装板的表面,所述连接板固定安装在扁盒的表面,所述卡槽开设在连接板的表面,所述卡板和卡槽相互卡合。

优选的,所述卡板和卡槽的截面形状均为燕尾状,所述卡板的一端设置有限位板。

优选的,所述外壳的上表面对应水箱设置有补水口。

优选的,所述导气板的截面形状为u形。

优选的,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料仓,所述料仓的下端设置有送料绞龙,所述送料绞龙通过输送管道与燃烧炉膛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扁盒和蒸汽喷头,在使用取暖炉时可以把水通入扁盒内快速加热,然后通过蒸汽喷头把水蒸汽送入出风道内的气流使空气湿润并伴生丰富的负氧离子,能清新空气,增进健康,营造舒适的环境,充分利用取暖炉燃烧产生的蒸汽。

(2)通过设计的连接机构,在使用取暖炉时扁盒出现故障需要拆卸时,通过连接卡板和卡槽的卡合对扁盒拆卸,更加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取暖炉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取暖炉侧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导气板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水箱;2、出风口;3、外壳;4、炉膛门;5、进气口;6、出风道;7、扁盒;8、燃烧炉膛;9、导气板;10、鼓风机;11、料仓;12、送料绞龙;13、安装板;14、卡板;15、连接板;16、卡槽;17、蒸汽喷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取暖炉的加湿装置,包括外壳3,外壳3的一侧设置有出风口2和炉膛门4,炉膛门4的下端设置有进气口5,外壳3的内部设置有水箱1、燃烧炉膛8和鼓风机10,燃烧炉膛8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导气板9,导气板9的下端与鼓风机10连通,鼓风机10的位置与进气口5的位置对应,水箱1与燃烧炉膛8之间形成出风道6,出风道6的两端分别与导气板9的上端和出风口2连通,燃烧炉膛8的内壁连接有扁盒7,扁盒7与水箱1通过管道连接,扁盒7的上端设置有蒸汽喷头17,蒸汽喷头17的一端伸入出风道6内,在使用取暖炉时,水箱1内水通过管道流入扁盒7,通过燃烧炉膛8内燃料的燃烧对扁盒7内的水加热,产生的蒸汽通过蒸汽喷头17喷入出风道6内,同时鼓风机10从进气口5抽取外界的空气,通过导气板9导入出风道6内,且空气通过导气板9时通过燃烧炉膛8对空气加热,加热后的空气进入出风道6时与蒸汽喷头17喷出的蒸汽混合使空气湿润并伴生丰富的负氧离子,再从出风口2喷出可以清新空气,增进健康,营造舒适的环境。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扁盒7与燃烧炉膛8的连接处设置有连接机构,连接机构包括安装板13、卡板14、连接板15和卡槽16,安装板13固定安装在燃烧炉膛8的内壁上,卡板14设置在安装板13的表面,连接板15固定安装在扁盒7的表面,卡槽16开设在连接板15的表面,卡板14和卡槽16相互卡合,在安装扁盒7时先把安装板13安装在燃烧炉膛8的内壁,连接板15安装在扁盒7的表面,再通过卡板14和卡槽16的卡合把扁盒7安装在安装板13上,在对扁盒7拆卸更换时,通过卡板14和卡槽16的卡合方便把扁盒7从安装板13上抽下。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卡板14和卡槽16的截面形状均为燕尾状,卡板14的一端设置有限位板,防止卡槽16卡合在卡板14上时滑脱。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外壳3的上表面对应水箱1设置有补水口,方便对水箱1内加水。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导气板9的截面形状为u形,使空气经过导气板9内时方便通过燃烧炉膛8进行加热。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外壳3的内部设置有料仓11,料仓11的下端设置有送料绞龙12,送料绞龙12通过输送管道与燃烧炉膛8连通,通过送料绞龙12把料仓11内的燃料送入燃烧炉膛8内燃烧。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安装好过后,首先检查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固定以及安全防护,然后就可以使用了,在使用取暖炉时,水箱1内水通过管道流入扁盒7,通过燃烧炉膛8内燃料的燃烧对扁盒7内的水加热,产生的蒸汽通过蒸汽喷头17喷入出风道6内,同时鼓风机10从进气口5抽取外界的空气,通过导气板9导入出风道6内,且空气通过导气板9时通过燃烧炉膛8对空气加热,加热后的空气进入出风道6时与蒸汽喷头17喷出的蒸汽混合使空气湿润并伴生丰富的负氧离子,再从出风口2喷出可以清新空气,增进健康,营造舒适的环境,长时间使用后扁盒7出现故障进行更换时,把蒸汽喷头17和管道拆下,通过卡板14和卡槽16的卡合可以直接把扁盒7从安装板13上抽下,这样就完成了对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安全方便。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取暖炉的加湿装置,包括外壳(3),所述外壳(3)的一侧设置有出风口(2)和炉膛门(4),所述炉膛门(4)的下端设置有进气口(5),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3)的内部设置有水箱(1)、燃烧炉膛(8)和鼓风机(10),所述燃烧炉膛(8)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导气板(9),所述导气板(9)的下端与鼓风机(10)连通,所述鼓风机(10)的位置与进气口(5)的位置对应,所述水箱(1)与燃烧炉膛(8)之间形成出风道(6),所述出风道(6)的两端分别与导气板(9)的上端和出风口(2)连通,所述燃烧炉膛(8)的内壁连接有扁盒(7),所述扁盒(7)与水箱(1)通过管道连接,所述扁盒(7)的上端设置有蒸汽喷头(17),所述蒸汽喷头(17)的一端伸入出风道(6)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取暖炉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扁盒(7)与燃烧炉膛(8)的连接处设置有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安装板(13)、卡板(14)、连接板(15)和卡槽(16),所述安装板(13)固定安装在燃烧炉膛(8)的内壁上,所述卡板(14)设置在安装板(13)的表面,所述连接板(15)固定安装在扁盒(7)的表面,所述卡槽(16)开设在连接板(15)的表面,所述卡板(14)和卡槽(16)相互卡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取暖炉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板(14)和卡槽(16)的截面形状均为燕尾状,所述卡板(14)的一端设置有限位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取暖炉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3)的上表面对应水箱(1)设置有补水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取暖炉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板(9)的截面形状为u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取暖炉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3)的内部设置有料仓(11),所述料仓(11)的下端设置有送料绞龙(12),所述送料绞龙(12)通过输送管道与燃烧炉膛(8)连通。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取暖炉的加湿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一侧设置有出风口和炉膛门,所述炉膛门的下端设置有进气口,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水箱、燃烧炉膛和鼓风机,所述燃烧炉膛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导气板,所述导气板的下端与鼓风机连通,所述鼓风机的位置与进气口的位置对应,所述水箱与燃烧炉膛之间形成出风道,所述出风道的两端分别与导气板的上端和出风口连通,所述燃烧炉膛的内壁连接有扁盒;本实用新型通过扁盒和蒸汽喷头,在使用取暖炉时可以把水通入扁盒内快速加热,然后通过蒸汽喷头把水蒸汽送入出风道内的气流使空气湿润并伴生丰富的负氧离子,能清新空气,增进健康,营造舒适的环境,充分利用取暖炉燃烧产生的蒸汽。

技术研发人员:仲彩红;孙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连云港市晨鸿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0.31
技术公布日:2020.06.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