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于辐射传热的炉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95079发布日期:2020-07-07 14:28阅读:366来源:国知局
一种利于辐射传热的炉窑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加热炉建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于辐射传热的炉窑。



背景技术:

加热炉、均热炉、热处理炉等炉窑是钢厂的主要加热设备,目前,除了少部分炉窑采用砖砌的拱形炉顶外,大部分炉窑其炉顶为浇注的吊挂平直炉顶、炉墙为浇注的平直炉墙,此类炉窑的在高温状态下,工件被加热的方式主要以辐射换热的方式为主,占到总传热量的70%以上。而平直的内壁辐射传热面积小,影响辐射传热效果,也有个别在内壁上设置半球凸起或凹槽来增强辐射传热,但对于有粉尘的工业炉窑,其炉墙内壁各半球凸起上表面或凹槽内下表面易积灰,不易清除,影响使用。

为此,研究开发一种结构简单,不易积灰,利于辐射传热的炉窑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于辐射传热的炉窑。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包括炉体,所述炉体设有凹凸不平的内壁,所述炉体的顶内壁上有数个凸起或凹槽,所述炉体的墙内壁上有数个柱状凸起,所述柱状凸起下端与炉体底面连接,所述柱状凸起上端与炉体的顶内壁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采用在炉体顶内壁、墙内壁上设置凸起凹槽,凹凸不平的内壁使炉膛容积不变(或变化很小)的情况下可有效增加炉膛内表面积40%-60%,利于辐射传热,降低燃料消耗;

2、墙内壁采用上端面到顶、下端面到底的柱状凸起,柱状凸起无横向接灰面,避免积灰;

3、内表面喷涂黑体涂料,进一步提升辐射传热效果,降低燃料消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炉顶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炉墙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炉壁,2-顶内壁,3-墙内壁,4-炉体底面,5-半球凸起,6-柱状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换或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附图1-5所示的本实用新型包括炉体,所述炉体设有凹凸不平的内壁,所述炉体的顶内壁2上有数个凸起或凹槽,所述炉体的墙内壁3上有数个柱状凸起,所述柱状凸起6下端与炉体底面4连接,所述柱状凸起6上端与炉体的顶内壁2连接。

所述顶内壁2上的凸起或凹槽的外形为半球形、圆台形、圆柱形的一种或任意几种的组合。

所述顶内壁2上的凸起或凹槽半径为10-60mm,其相连两个凸起或凹槽的间距为5-50mm,顶内壁其表面积增加50%,辐射传热效果好。

顶内壁2上的凸起或凹槽为半球形,其半径为40mm,相连两个凸起或凹槽的间距为20mm。

所述柱状凸起6的横截面为弧形面、多边形面的一种或两种组合。

所述弧形面为半圆面,所述多边形面为矩形面。

所述半圆面的半径为10-60mm,所述矩形面边长为20-120mm,相连两个柱状凸起6的间距为5-50mm。

所述半圆面的半径为40mm,相连两个柱状凸起6的间距为20mm,墙内壁其表面积增加45%,辐射传热效果好。

所述炉体内壁上设有黑体涂料。

所述涂料为辐射节能涂料、红外节能涂料。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炉膛容积不变(或变化很小)的情况下可有效增加炉膛内表面积,以达到强化炉内辐射传热的目的和减少横向接灰面达到减少积灰的目的。采用整体浇注的方式,在炉衬浇注时使用相应的模板,使炉体内壁表面形成凹凸状的突起,拆模后再向内壁喷涂黑体涂料,完成本实用新型的制作。



技术特征:

1.一种利于辐射传热的炉窑,包括炉体,所述炉体设有凹凸不平的内壁,其特征是:所述炉体的顶内壁(2)上有数个凸起或凹槽,所述炉体的墙内壁(3)上有数个柱状凸起(6),所述柱状凸起(6)下端与炉体底面(4)连接,所述柱状凸起(6)上端与炉体的顶内壁(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于辐射传热的炉窑,其特征是:所述顶内壁(2)上的凸起或凹槽的外形为半球形、圆台形、圆柱形的一种或任意几种的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于辐射传热的炉窑,其特征是:所述顶内壁(2)上的凸起或凹槽半径为10-60mm,其相连两个凸起或凹槽的间距为5-50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利于辐射传热的炉窑,其特征是:顶内壁(2)上的凸起或凹槽为半球形,其半径为40mm,相连两个凸起或凹槽的间距为2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于辐射传热的炉窑,其特征是:所述柱状凸起(6)的横截面为弧形面、多边形面的一种或两种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利于辐射传热的炉窑,其特征是:所述弧形面为半圆面,所述多边形面为矩形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利于辐射传热的炉窑,其特征是:所述半圆面的半径为10-60mm,所述矩形面边长为20-120mm,相连两个柱状凸起(6)的间距为5-50m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利于辐射传热的炉窑,其特征是:所述半圆面的半径为40mm,相连两个柱状凸起(6)的间距为20mm。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利于辐射传热的炉窑,其特征是:所述炉体内壁上设有黑体涂料。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利于辐射传热的炉窑,包括炉体,所述炉体设有凹凸不平的内壁,所述炉体的顶内壁上有数个凸起或凹槽,所述炉体的墙内壁上有数个柱状凸起,所述柱状凸起下端与炉体底面连接,所述柱状凸起上端与炉体的顶内壁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方便,炉膛容积不变(或变化很小)的情况下有效增加炉膛内表面积,利于辐射传热,避免积灰,降低燃料消耗。

技术研发人员:刘其坤;张永兴;龚贵君;杨汝林;冯小勇;黄远凤;王家勇;赵芸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云南天朗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1.18
技术公布日:2020.07.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