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内漏的板式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02226发布日期:2020-12-08 13:26阅读:81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内漏的板式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内漏的板式换热器。



背景技术:

板式换热器的工作原理:板式换热器是用薄金属板压制成具有一定波纹形状的换热板片,然后叠装,用夹板、螺栓紧固而成的一种换热器,各种板片之间形成薄矩形通道,通过半片进行热量交换。工作流体在两块板片间形成的窄小而曲折的通道中流过。

现有市场上的换热器存在密封性不足的缺点,使得能量交换的过程中,出现能量外泄的情况出现,从而影响换热器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密封性不足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防内漏的板式换热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防内漏的板式换热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两端为开口设置,述壳体的两端均通过限位螺栓固定有盖板,所述盖板与壳体一端的尺寸相互匹配,所述壳体的上端一侧固定安装有贯穿壳体的出气管,所述壳体的下端一侧安装有贯穿壳体的进气管,所述壳体的内侧中部放置有换热板,所述换热板的尺寸与壳体内侧的尺寸相互匹配,两个所述盖板之间安装有贯穿换热板内部的连通管,所述换热板的外侧固定安装有边框,所述边框上开设有贯穿边框的圆孔,所述连通管的一端贯穿圆孔并延伸至边框的另一侧,且圆孔与连通管间隙配合,所述边框外侧还设置有限位机构,两个所述盖板的相对一侧均复合粘接有密封垫圈,所述密封垫圈的外表面均与壳体的内表面相互接触。

优选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壳体内部一侧的固定网架,所述固定网架的一侧与边框相互接触,所述壳体内部的另一侧移动设置有移动网架,所述移动网架通过预紧螺栓固定在边框的一侧,且固定网架与移动网架分别位于边框的不同侧。

优选的,所述固定网架与移动网架的尺寸为相同设置,且移动网架的尺寸与边框的尺寸相互匹配。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支架。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防内漏的板式换热器,有益效果在于:该防内漏的板式换热器能够有效的提高装置内部的密封性,使得能量在转换的过程中可以避免能量的散失,从而提高能量的转换率,且装置便于装卸。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防内漏的板式换热器的结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防内漏的板式换热器的结构侧视图。

图中:限位螺栓1、出气管2、盖板3、圆孔4、换热板5、固定网架6、边框7、连通管8、密封垫圈9、进气管10、壳体11、预紧螺栓12、移动网架13、支架1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参照图1-2,一种防内漏的板式换热器,包括壳体11,壳体11的两端为开口设置,壳体11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支架14,支架14可以让壳体11与地面分离,避免壳体11产生磨损。

壳体11的两端均通过限位螺栓1固定有盖板3,盖板3与壳体11一端的尺寸相互匹配,壳体11的上端一侧固定安装有贯穿壳体11的出气管2,壳体11的下端一侧安装有贯穿壳体11的进气管10,壳体11的内侧中部放置有换热板5,换热板5的尺寸与壳体11内侧的尺寸相互匹配,两个盖板3之间安装有贯穿换热板5内部的连通管8,换热板5的外侧固定安装有边框7,边框7上开设有贯穿边框7的圆孔4,连通管8的一端贯穿圆孔4并延伸至边框7的另一侧,且圆孔4与连通管8间隙配合,两个盖板3的相对一侧均复合粘接有密封垫圈9,密封垫圈9的外表面均与壳体11的内表面相互接触,将两个盖板3与密封垫圈9之间相互配合,能够使得壳体11内部的热量不会散失,同时边框7能够对换热板5内部的热量进行保护的效果,使得换热板5内部的热量通过连通管8与外界能量进行交换,提高防内漏的效果。

实施例2

参照图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选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边框7外侧还设置有限位机构,限位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壳体11内部一侧的固定网架6,固定网架6的一侧与边框7相互接触,壳体11内部的另一侧移动设置有移动网架13,移动网架13通过预紧螺栓12固定在边框7的一侧,且固定网架6与移动网架13分别位于边框7的不同侧,固定网架6与移动网架13的尺寸为相同设置,且移动网架13的尺寸与边框7的尺寸相互匹配,固定网架6与移动网架13对边框7加固,使得边框7能够更加稳定的固定在换热板5的外侧,对换热板5内部的能量进行保护,提高了防内漏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防内漏的板式换热器,包括壳体(11),所述壳体(11)的两端为开口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1)的两端均通过限位螺栓(1)固定有盖板(3),所述盖板(3)与壳体(11)一端的尺寸相互匹配,所述壳体(11)的上端一侧固定安装有贯穿壳体(11)的出气管(2),所述壳体(11)的下端一侧安装有贯穿壳体(11)的进气管(10),所述壳体(11)的内侧中部放置有换热板(5),所述换热板(5)的尺寸与壳体(11)内侧的尺寸相互匹配,两个所述盖板(3)之间安装有贯穿换热板(5)内部的连通管(8),所述换热板(5)的外侧固定安装有边框(7),所述边框(7)上开设有贯穿边框(7)的圆孔(4),所述连通管(8)的一端贯穿圆孔(4)并延伸至边框(7)的另一侧,且圆孔(4)与连通管(8)间隙配合,所述边框(7)外侧还设置有限位机构,两个所述盖板(3)的相对一侧均复合粘接有密封垫圈(9),所述密封垫圈(9)的外表面均与壳体(11)的内表面相互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内漏的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壳体(11)内部一侧的固定网架(6),所述固定网架(6)的一侧与边框(7)相互接触,所述壳体(11)内部的另一侧移动设置有移动网架(13),所述移动网架(13)通过预紧螺栓(12)固定在边框(7)的一侧,且固定网架(6)与移动网架(13)分别位于边框(7)的不同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内漏的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网架(6)与移动网架(13)的尺寸为相同设置,且移动网架(13)的尺寸与边框(7)的尺寸相互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内漏的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1)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支架(14)。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防内漏的板式换热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上端一侧固定安装有贯穿壳体的出气管,所述壳体的下端一侧安装有贯穿壳体的进气管,所述壳体的内侧中部放置有换热板,两个所述盖板之间安装有贯穿换热板内部的连通管,所述换热板的外侧固定安装有边框,所述边框上开设有贯穿边框的圆孔,所述连通管的一端贯穿圆孔并延伸至边框的另一侧,所述边框外侧还设置有限位机构,两个所述盖板的相对一侧均复合粘接有密封垫圈,所述密封垫圈的外表面均与壳体的内表面相互接触。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的提高装置内部的密封性,使得能量在转换的过程中可以避免能量的散失,从而提高能量的转换率,且装置便于装卸。

技术研发人员:孔佳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金贸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3.25
技术公布日:2020.12.0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