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锥回转干燥机放料阀自动控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362827发布日期:2021-11-10 09:47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双锥回转干燥机放料阀自动控制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包装机械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双锥回转干燥机放料阀自动控制结构。


背景技术:

2.双锥回转干燥机放料阀都采用手动放料操作,干燥机体积越大放料阀也就越大,对于操作人员来说需要的操作力也就越大,因此人员劳动强度高、存在人机工程问题并且效率非常低。放料阀实现自动控制,消除了人工开关阀门的操作,操作变得非常简便。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双锥回转干燥机放料阀自动控制结构,该自动控制结构能有效降低人员操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并且在操作安全性上提供足够的防护措施。
4.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双锥回转干燥机放料阀自动控制结构,包括支架,干燥机本体转动设置于支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机本体内腔设置内层夹套,内层夹套的外侧设置回流夹套,回流夹套上部、下部分别连通所述内层夹套;
5.干燥机本体的一侧密封固定左传动套筒,左传动套筒内置热源进管,热源进管一端连通内层夹套,左传动套筒的外端密封连接左旋转接头,左旋转接头固定连接热源出软管、热源进软管,热源进管另一端延伸至左旋转接头内,并与热源进软管密封连接,热源进管圆周表面与左传动套筒的内壁构成热源回流腔,热源回流腔一端连通回流夹套,另一端连通热源出软管;
6.干燥机本体的另一侧密封固定右传动套筒,右传动套筒上固定连接传动带轮,右传动套筒轴向外端同轴密封连接真空旋转接头,真空旋转接头端部密封连接压缩空气旋转接头,压缩空气旋转接头密封连接真空引入管,压缩空气旋转接头上还设置真空压力表,传动套筒内置真空管,真空管一端延伸至干燥机本体内,另一端与压缩空气旋转接头的出气端密封连接,干燥机本体的进料口设置气动阀。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传动带轮经由皮带与减速机的输出端带轮相连接,减速机的输入端连接驱动电机的输出端。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左传动套筒、右传动套筒分别通过轴承座转动支承于支架上。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热源进管与内层夹套的外壁通过o型圈实现密封。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左旋转接头固定连接旋转接头固定架。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层夹套的内腔上、下部均呈锥形状。
1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产品结构合理巧妙,双锥回转干燥机本体旋转至放料位置;通过气动打开放料阀;放料到一定量关闭放料阀;放料阀自动控制安全
可靠。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16.图1、2中,包括驱动电机1、减速机2、干燥机本体3、内层夹套3

1、回流夹套3

2、传动带轮4、真空旋转接头5、真空压力表6、压缩空气旋转接头7、真空引入管8、真空管9、压缩空气管10、热源进软管11、热源出软管12、左旋转接头13、旋转接头固定架14、密封垫15、连接法兰 16、半环17、左传动套筒18、左轴座19、o型圈20、热源进管21、气动阀22、支架23、右传动套筒24、地磅25等。
17.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双锥回转干燥机放料阀自动控制结构,包括支架23,干燥机本体3转动设置于支架23上,所述干燥机本体3内腔设置内层夹套3

1,内层夹套3

1的外侧设置回流夹套3

2,回流夹套3

2上部、下部分别连通所述内层夹套3

1,内层夹套3

1的内腔上、下部均呈锥形状。内层夹套3

1与回流夹套3

2之间通过支撑板实现支撑连接。
18.干燥机本体3的一侧密封固定左传动套筒18,左传动套筒18内置热源进管21,热源进管21一端连通内层夹套3

1,左传动套筒18的外端密封连接左旋转接头13,左旋转接头13固定连接热源出软管12、热源进软管11,热源进管21另一端延伸至左旋转接头13内,并与热源进软管11密封连接,热源进管21圆周表面与左传动套筒18的内壁构成热源回流腔,热源回流腔一端连通回流夹套3

2,另一端连通热源出软管12。
19.干燥机本体3的另一侧密封固定右传动套筒24,右传动套筒24上固定连接传动带轮4,右传动套筒24轴向外端同轴密封连接真空旋转接头5,真空旋转接头5端部密封连接压缩空气旋转接头7,压缩空气旋转接头7密封连接真空引入管8,压缩空气旋转接头7上还设置真空压力表6,传动套筒24内置真空管9,真空管9一端延伸至干燥机本体3内,另一端与压缩空气旋转接头7的出气端密封连接,干燥机本体3的进料口设置气动阀22。在具体实践中,真空管9内设置压缩空气管10,压缩空气管10一端延伸至压缩空气旋转接头7处,压缩空气管10的另一端从干燥机本体3的侧边伸出,并连接至气动阀22处,以控制气动阀22的开闭。
20.可以理解的是,在工作时,热源经由热源进软管11通入热源进管21内,并由热源进管21通入内层夹套3

1,内层夹套3

1内的热源通过连接口与回流夹套3

2相连通,最终从热源出软管12流出。
21.左传动套筒18、右传动套筒24分别通过轴承座转动支承于支架23上。在具体使用时,传动带轮4经由皮带与减速机2的输出端带轮相连接,减速机2的输入端连接驱动电机1的输出端。本实用新型产品在工作时,支架23支撑于地磅25上,以实现在工作时,干燥机本体3内放料的称重作业。
22.进一步地,热源进管21与内层夹套3

1的外壁通过o型圈20实现密封。
23.左旋转接头13固定连接旋转接头固定架14。
24.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产品在工作时,真空引入管8接入真空泵,尼龙粒子在真空力的作用下从气动阀22进入。通过驱动电机1拖动减速机2旋转,再经传动带轮4传动使干燥机本体3旋转,热源由热源进管21进入干燥机本体3的内层夹套3

1,尼龙粒子与干燥机本体3的内壁换热,同时全程进行真空保护,以便于加热过程中尼龙粒子的水份去除以及粒子氧化保护。当达到工艺终点时,干燥机本体3进行放料处理。放料时通过在真空旋转接头5上安装压缩空气旋转接头7,通过打开气控阀将压缩空气通过压缩空气旋转接头7再进入干燥机上管道,然后通过压缩空气驱动气动阀22,当地磅显示放料到工艺规定量时,切断气动阀起源。
25.本实用新型产品通过气动阀22控制双锥回转干燥机料阀的启闭。


技术特征:
1.一种双锥回转干燥机放料阀自动控制结构,包括支架(23),干燥机本体(3)转动设置于支架(23)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机本体(3)内腔设置内层夹套(3

1),内层夹套(3

1)的外侧设置回流夹套(3

2),回流夹套(3

2)上部、下部分别连通所述内层夹套(3

1);干燥机本体(3)的一侧密封固定左传动套筒(18),左传动套筒(18)内置热源进管(21),热源进管(21)一端连通内层夹套(3

1),左传动套筒(18)的外端密封连接左旋转接头(13),左旋转接头(13)固定连接热源出软管(12)、热源进软管(11),热源进管(21)另一端延伸至左旋转接头(13)内,并与热源进软管(11)密封连接,热源进管(21)圆周表面与左传动套筒(18)的内壁构成热源回流腔,热源回流腔一端连通回流夹套(3

2),另一端连通热源出软管(12);干燥机本体(3)的另一侧密封固定右传动套筒(24),右传动套筒(24)上固定连接传动带轮(4),右传动套筒(24)轴向外端同轴密封连接真空旋转接头(5),真空旋转接头(5)端部密封连接压缩空气旋转接头(7),压缩空气旋转接头(7)密封连接真空引入管(8),压缩空气旋转接头(7)上还设置真空压力表(6),传动套筒(24)内置真空管(9),真空管(9)一端延伸至干燥机本体(3)内,另一端与压缩空气旋转接头(7)的出气端密封连接,干燥机本体(3)的进料口设置气动阀(2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锥回转干燥机放料阀自动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带轮(4)经由皮带与减速机(2)的输出端带轮相连接,减速机(2)的输入端连接驱动电机(1)的输出端。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锥回转干燥机放料阀自动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传动套筒(18)、右传动套筒(24)分别通过轴承座转动支承于支架(23)上。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锥回转干燥机放料阀自动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源进管(21)与内层夹套(3

1)的外壁通过o型圈(20)实现密封。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锥回转干燥机放料阀自动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旋转接头(13)固定连接旋转接头固定架(14)。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锥回转干燥机放料阀自动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夹套(3

1)的内腔上、下部均呈锥形状。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包装机械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双锥回转干燥机放料阀自动控制结构,包括支架,干燥机本体转动设置于支架上,所述干燥机本体内腔设置内层夹套,内层夹套的外侧设置回流夹套,回流夹套上部、下部分别连通所述内层夹套;干燥机本体的一侧密封固定左传动套筒,左传动套筒内置热源进管,热源进管一端连通内层夹套,左传动套筒的外端密封连接左旋转接头,左旋转接头固定连接热源出软管、热源进软管,热源进管另一端延伸至左旋转接头内,并与热源进软管密封连接,热源进管圆周表面与左传动套筒的内壁构成热源回流腔,热源回流腔一端连通回流夹套,另一端连通热源出软管。该自动控制结构能有效降低人员操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并且在操作安全性上提供足够的防护措施。效率并且在操作安全性上提供足够的防护措施。效率并且在操作安全性上提供足够的防护措施。


技术研发人员:王燕峰 汪晓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杜邦兴达(无锡)单丝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3.26
技术公布日:2021/1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