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气灶面板旋钮孔的防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653875发布日期:2021-11-29 21:08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一种燃气灶面板旋钮孔的防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一种燃气灶面板旋钮孔的防水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气灶面板旋钮孔的防水结构。
[

背景技术:
]
[0002]
现有的燃气灶面板旋钮孔存在较大空隙,在使用过程中,水滴容易通过次空隙漏入燃气灶内部,影响燃气灶正常工作甚至造成损坏。
[

技术实现要素:
]
[0003]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燃气灶面板旋钮孔的防水结构。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0005]
一种燃气灶面板旋钮孔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平面底面盖设在燃气灶面板旋钮孔上的防水圈,防水圈顶面上设有向上凸起的大凸环,防水圈顶面上在大凸环内设有向上凸起的小凸环,小凸环内设有供阀杆穿过使阀杆与旋钮连接的防水圈通孔,大凸环、小凸环与防水圈内底面之间形成用于停留水滴的内腔,防水圈内腔内设有一端与防水圈内腔底面连接且另一端与旋钮内侧面连接的弹簧。
[0006]
如上所述的一种燃气灶面板旋钮孔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防水圈通孔边缘与阀杆之间的距离为0.4~0.5mm。
[0007]
如上所述的一种燃气灶面板旋钮孔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大凸环凸起高度高于小凸环凸起高度。
[0008]
如上所述的一种燃气灶面板旋钮孔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旋钮设有旋钮凹腔,旋钮凹腔内设有与阀杆连接的旋钮连接部。
[0009]
如上所述的一种燃气灶面板旋钮孔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弹簧为锥台形弹簧,锥台形弹簧的底端与防水圈内腔底面连接,锥台形弹簧的顶端与旋钮连接部连接。
[0010]
如上所述的一种燃气灶面板旋钮孔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大凸环伸入旋钮凹腔内。
[0011]
如上所述的一种燃气灶面板旋钮孔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防水圈由金属或耐温100℃的不变形的材质制成。
[0012]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3]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燃气灶面板旋钮孔上设置防水圈,在旋钮与阀杆连接后通过旋钮下压弹簧,从而使防水圈紧贴面板,防止水滴通过防水圈与燃气灶面板旋钮孔之间的空隙漏入燃气灶内部,实现防水功能;同时在防水圈顶面上设置大凸环和小凸环,与防水圈内腔底面形成可停留水滴的防水圈内腔,另一方面防水圈通孔边缘与阀杆之间的距离为0.4~5mm,防止水滴通过防水圈通孔与阀杆之间的空隙漏入燃气灶内部,实现防水功能。
[附图说明]
[0014]
图1为本实用新型燃气灶面板示意图;
[0015]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剖视图;
[0016]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分解图之一;
[0017]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分解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下面结合附图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0019]
如图1

4所示,一种燃气灶面板旋钮孔的防水结构,包括有平面底面盖设在燃气灶面板旋钮孔上的防水圈1,防水圈1顶面上设有向上凸起的大凸环2,防水圈1顶面上在大凸环2内设有向上凸起的小凸环3,小凸环3内设有供阀杆穿过使阀杆与旋钮4连接的防水圈通孔5,防水圈内腔内设有一端与防水圈内腔底面连接且另一端与旋钮4内侧面连接的弹簧6。通过旋钮4压缩弹簧6,从而使防水圈1平面底面紧贴在燃气灶面板上,防止漏水进入燃气灶内。
[0020]
如图2

3所示,大凸环2、小凸环3与防水圈1内底面之间形成用于停留水滴的内腔,且防水圈通孔5边缘与阀杆之间的距离为0.4~0.5mm,当水滴从旋钮4与防水圈1之间进入时,水滴会停留在防水圈内腔,且防水圈通孔与阀杆之间的空隙小,漏水难以漏入燃气灶内,起到防水作用。同时防水圈通孔与阀杆之间的空隙太大,容易造成阀杆与防水圈配合晃动太大,太小容易在旋钮转动时卡涩不动。
[0021]
如图2所示,旋钮4设有旋钮凹腔,旋钮凹腔内设有与阀杆连接的旋钮连接部,大凸环2凸起高度高于小凸环3凸起高度,大凸环2伸入旋钮凹腔内。可防止水滴从防水圈1和旋钮4之间进入。
[0022]
如图2

4所示,弹簧6为锥台形弹簧,锥台形弹簧的底端与防水圈内腔底面连接,锥台形弹簧的顶端与旋钮连接部连接。使旋钮3更好地压缩锥台形弹簧,并使防水圈1平面底面更贴合燃气灶面板。
[0023]
其中,防水圈1由金属或塑胶制成。防水圈1由硬质、耐温超100℃材质制造,防水圈不易于变形。


技术特征:
1.一种燃气灶面板旋钮孔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平面底面盖设在燃气灶面板旋钮孔上的防水圈(1),防水圈(1)顶面上设有向上凸起的大凸环(2),防水圈(1)顶面上在大凸环(2)内设有向上凸起的小凸环(3),小凸环(3)内设有供阀杆穿过使阀杆与旋钮(4)连接的防水圈通孔(5),大凸环(2)、小凸环(3)与防水圈(1)内底面之间形成用于停留水滴的内腔,防水圈内腔内设有一端与防水圈内腔底面连接且另一端与旋钮(4)内侧面连接的弹簧(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气灶面板旋钮孔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防水圈通孔(5)边缘与阀杆之间的距离为0.4~0.5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气灶面板旋钮孔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大凸环(2)凸起高度高于小凸环(3)凸起高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气灶面板旋钮孔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旋钮(4)设有旋钮凹腔,旋钮凹腔内设有与阀杆连接的旋钮连接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燃气灶面板旋钮孔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弹簧(6)为锥台形弹簧,锥台形弹簧的底端与防水圈内腔底面连接,锥台形弹簧的顶端与旋钮连接部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燃气灶面板旋钮孔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大凸环(2)伸入旋钮凹腔内。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燃气灶面板旋钮孔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防水圈(1)由金属或耐温100℃的不变形的材质制成。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燃气灶面板旋钮孔的防水结构,包括有平面底面盖设在燃气灶面板旋钮孔上的防水圈,防水圈顶面上设有向上凸起的大凸环,防水圈顶面上在大凸环内设有向上凸起的小凸环,小凸环内设有供阀杆穿过使阀杆与旋钮连接的防水圈通孔,大凸环、小凸环与防水圈内底面之间形成用于停留水滴的内腔,防水圈内腔内设有一端与防水圈内腔底面连接且另一端与旋钮内侧面连接的弹簧,通过在燃气灶面板旋钮孔上设置防水圈,在旋钮与阀杆连接后通过旋钮下压弹簧,从而使防水圈紧贴面板,防止水滴通过防水圈与燃气灶面板旋钮孔之间的空隙漏入燃气灶内部,实现防水功能。实现防水功能。实现防水功能。


技术研发人员:王东云 成建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山百得厨卫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4.06
技术公布日:2021/11/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