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余热回收的串联集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79711发布日期:2021-11-25 11:42阅读:94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余热回收的串联集热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太阳能集热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带有余热回收的串联集热器。


背景技术:

2.近年来,随着能源科学的进步和发展,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环保能源,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的重视,并在各行各业开始普遍的应用。太阳能的应用目前主流的方式主要分为,太阳能光伏应用和太阳能光热应用,太阳能光热应用也就是利用太阳能对介质进行加热,从而实现对热量的收集运用。
3.目前为了减少热能损耗,提高能源利用率,一般将多个集热器串联在一起,但是随着使用,集热器本身散发的热量出现严重损失的现象;而且集热器自身的发热管与冷媒导管的热传递效率低,也出现热能损失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余热回收的串联集热器,可回收集热器本身产生余热,提高热传递效率,提高能源利用率,尤其适合在工业生产中。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有余热回收的串联集热器,包括多个依次相连通的集热器本体,每个集热器本体结构相同,且分别与余热回收装置相连,集热器本体包括集热器、外壳,所述的外壳内设有集热器,所述的外壳左下端设有第一进口,外壳右上端设有第一出口,集热进管穿过第一进口,且与集热器的进口相连通,集热出管穿过第一出口,且与集热器的出口相连通,所述的集热进管、集热出管均设在外壳的外侧,一个集热器本体的集热出管与其相邻的另一个集热器本体的集热进管通过集热连接管相连通,在集热连接管上设有第一抽泵、第一开关阀;
6.每个集热器本体的所述的外壳顶壁均设有余热出口,每个余热出口处均与之对应的余热连接管相连通,所述的余热回收装置包括余热处理箱、循环螺旋管,所述的余热处理箱的底壁上设有多个与出风管相对应的第二孔,余热连接管与抽风机的进风口相连,所述的抽风机的出风口通过出风管与第二孔相连通,在余热处理箱内为空心,且顶壁上左右分别设有左孔、右孔,循环螺旋管设在余热处理箱内,所述的循环螺旋管左、右两端出口分别穿过左孔、右孔,且循环螺旋管左端与冷水源相连,循环螺旋管右端与热水管相连;
7.所述的集热器的冷媒导管外壁上等间隔设有多个吸热件,所述的吸热件包括环形吸热翅片,在环形吸热翅片左右侧分别设有左吸热套管、右吸热套管,冷媒导管依次穿过左吸热套管、环形吸热翅片、右吸热套管,且固定在左吸热套管、环形吸热翅片、右吸热套管内。
8.进一步,所述的集热连接管、余热连接管、出风管外套均设有保温套。
9.进一步,所述的集热器通过支架设在外壳内。
10.进一步,所述的余热处理箱顶壁设有透气孔。
11.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大吸热件与冷媒导管的接触面,增大接触面积,提高了发热管与冷媒导管的热传递效率;与此同时每个外壳内的余热,可通过余热回收装置进行回收,充分利用热量。
附图说明
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是吸热件的结构示意图。
14.图中:
15.图中:
16.1、集热器本体
ꢀꢀꢀꢀꢀꢀꢀ
2、外壳
ꢀꢀꢀꢀꢀꢀꢀꢀꢀꢀ
3、集热进管
17.4、集热出管
ꢀꢀꢀꢀꢀꢀꢀꢀꢀ
5、集热连接管
ꢀꢀꢀꢀꢀ
6、余热连接管
18.7、余热处理箱
ꢀꢀꢀꢀꢀꢀꢀ
8、循环螺旋管
ꢀꢀꢀꢀꢀ
9、出风管
19.10、抽风机
ꢀꢀꢀꢀꢀꢀꢀꢀꢀꢀ
11、环形吸热翅片
ꢀꢀ
12、左吸热套管
20.13、右吸热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21.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带有余热回收的串联集热器,包括多个依次相连通的集热器本体1,每个集热器本体结构相同,且分别与余热回收装置相连,集热器本体1包括集热器、外壳2,所述的外壳2内设有集热器,所述的外壳2左下端设有第一进口,外壳2右上端设有第一出口,集热进管3穿过第一进口,且与集热器的进口相连通,集热出管4穿过第一出口,且与集热器的出口相连通,所述的集热进管3、集热出管4均设在外壳1的外侧,一个集热器本体2的集热出管4与其相邻的另一个集热器本体2的集热进管3通过集热连接管5相连通,在集热连接管5上设有第一抽泵、第一开关阀;
22.每个集热器本体1的所述的外壳2顶壁均设有余热出口,每个余热出口处均与之对应的余热连接管6相连通,所述的余热回收装置包括余热处理箱7、循环螺旋管8,所述的余热处理箱7的底壁上设有多个与出风管9相对应的第二孔,余热连接管6与抽风机10的进风口相连,所述的抽风机10的出风口通过出风管9与第二孔相连通,在余热处理箱7内为空心,且顶壁上左右分别设有左孔、右孔,循环螺旋管8设在余热处理箱7内,所述的循环螺旋管8左、右两端出口分别穿过左孔、右孔,且循环螺旋管8左端与冷水源相连,循环螺旋管8右端与热水管相连;
23.所述的集热器的冷媒导管外壁上等间隔设有多个吸热件,所述的吸热件包括环形吸热翅片11,在环形吸热翅片11左右侧分别设有左吸热套管12、右吸热套管13,冷媒导管依次穿过左吸热套管12、环形吸热翅片11、右吸热套管13,且固定在左吸热套管12、环形吸热翅片11、右吸热套管13内,由原来的一个环形吸热翅片增加了两个吸热套管,增大吸热翅片与冷媒导管的接触面,增大接触面积,提高了发热管与冷媒导管的热传递效率,在集热器的冷媒导管两端分别穿过集热器两侧,且分别为进口、出口。
24.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集热连接管5、余热连接管6、出风管9外套均设有保温套。
25.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集热器通过支架设在外壳1内。
26.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余热处理箱7顶壁设有透气孔。
27.本实例的工作过程:使用时,打开每个抽风机10,可随时对每个集热器本体1内产生的热量进行回收,而且集热器的吸热件与冷媒导管充分接触,提高了热传递效率,提高了集热效率。
28.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带有余热回收的串联集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依次相连通的集热器本体,每个集热器本体结构相同,且分别与余热回收装置相连,所述的集热器本体包括集热器、外壳,所述的外壳内设有集热器,所述的外壳左下端设有第一进口,外壳右上端设有第一出口,集热进管穿过第一进口,且与集热器的进口相连通,集热出管穿过第一出口,且与集热器的出口相连通,所述的集热进管、集热出管均设在外壳的外侧,一个集热器本体的集热出管与其相邻的另一个集热器本体的集热进管通过集热连接管相连通,在集热连接管上设有第一抽泵、第一开关阀,每个集热器本体的所述的外壳顶壁均设有余热出口,每个余热出口处均与之对应的余热连接管相连通,所述的余热回收装置包括余热处理箱、循环螺旋管,所述的余热处理箱的底壁上设有多个与出风管相对应的第二孔,余热连接管与抽风机的进风口相连,所述的抽风机的出风口通过出风管与第二孔相连通,在余热处理箱内为空心,且顶壁上左右分别设有左孔、右孔,循环螺旋管设在余热处理箱内,所述的循环螺旋管左、右两端出口分别穿过左孔、右孔,且循环螺旋管左端与冷水源相连,循环螺旋管右端与热水管相连,所述的集热器的冷媒导管外壁上等间隔设有多个吸热件,所述的吸热件包括环形吸热翅片,在环形吸热翅片左右侧分别设有左吸热套管、右吸热套管,冷媒导管依次穿过左吸热套管、环形吸热翅片、右吸热套管,且固定在左吸热套管、环形吸热翅片、右吸热套管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余热回收的串联集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热连接管、余热连接管、出风管外套均设有保温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余热回收的串联集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热器通过支架设在外壳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余热回收的串联集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余热处理箱顶壁设有透气孔。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有余热回收的串联集热器,包括多个依次相连通的集热器本体,每个集热器本体结构相同,且分别与余热回收装置相连,所述的集热器本体包括集热器、外壳,所述的外壳内设有集热器,每个集热器本体的所述的外壳顶壁均设有余热出口,每个余热出口处均与之对应的余热连接管相连通,所述的余热回收装置包括余热处理箱、循环螺旋管。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增大吸热件与冷媒导管的接触面,增大接触面积,提高了发热管与冷媒导管的热传递效率;与此同时每个外壳内的余热,可通过余热回收装置进行回收,充分利用热量。充分利用热量。充分利用热量。


技术研发人员:朱晓东 朱龙翔 翁张锋 夏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雨露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4.21
技术公布日:2021/11/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