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交换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49382发布日期:2021-11-03 20:19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一种热交换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热交换设备技术领域,特指一种热交换器。


背景技术:

2.目前常见的壁挂炉包括有燃烧器与主热交换器,主热交换器连接在内循环液体管道上,由燃烧器产生高温烟气经过主换热器对内循环液体进行热传递,使得主换热器内的内循环液体形成高温液体。
3.现有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申请公布号:cn112325672a;申请公布号:2021.02.05)所公开的一种双用热交换器,参照该申请文件中的说明书附图图2所述,连续相邻的若干个内吸热管组成一组,连续相邻三组内吸热管组之间、中间的内吸热管组两端分别通过流通通道与相邻两内吸热管组的对应端连通,而流通通道则呈弧形结构。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上一组的内吸热管内的流体在惯性的作用下、会沿着流通通道的弧形壁面流向下一组的内吸热管内,其绝大多数的流体会流入到靠近流体通道侧边的内吸热管内、而靠近流通通道中部的内吸热管则只有少量的流体流入,进而存在流体无法均匀流入到下一组的各个内吸热管内的情况,使得热交换器的热交换效率被限制。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流体能在流通通道内分布均匀的热交换器。
5.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6.一种热交换器,包括有若干个并排设置的吸热管,连续相邻的若干个吸热管组成一吸热管组,连续相邻三组吸热管组之间、中间的吸热管组的吸热管两端分别通过流通通道与相邻两吸热管组的吸热管对应端连通,所述流通通道内设置有缓流面,缓流面与上一吸热管组的吸热管对应端口相对应,且缓流面能与从上一吸热管组流出的流体相触碰、进而改变流体朝下一吸热管组方向的流动。
7.在上述的一种热交换器中,所述缓流面为平面、且上一吸热管组的吸热管的轴线延长线垂直于缓流面上。
8.在上述的一种热交换器中,还包括有左支板与右支板,所述吸热管的两端分别架设在上左支板与右支板上,左支板的左侧壁以及右支板的右侧壁上分别盖设有罩体,罩体与对应支板之间形成所述流通通道。
9.在上述的一种热交换器中,所述流通通道呈长方体结构,所述缓流面为流通通道面朝向吸热管方向的侧壁面。
10.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的优点是:
11.本实用新型通过缓流面阻碍刚流入流通通道内的流体,使得流体原本朝下一吸热管组的流动方向发生改变并紊乱,从而促使流体能够先充满在整个流通通道内,进而确保流体能够均匀流入到下一吸热管组的各个吸热管内,相比现有技术,本设备的热交换效率能够得到充分发挥。
附图说明:
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立体图;
13.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剖视图。
14.图中:1、吸热管;2、流通通道;3、缓流面;4、左支板;5、右支板;6、罩体。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2:
16.一种热交换器,包括有若干个并排设置的吸热管1,连续相邻的若干个吸热管组成一吸热管组,连续相邻三组吸热管组之间、中间的吸热管组的吸热管1两端分别通过流通通道2与相邻两吸热管组的吸热管1对应端连通,所述流通通道2内设置有缓流面3,缓流面3与上一吸热管组的吸热管1对应端口相对应,且缓流面3能与从上一吸热管组流出的流体相触碰、进而改变流体朝下一吸热管组方向的流动。
17.本实用新型通过缓流面3阻碍刚流入流通通道2内的流体,使得流体原本朝下一吸热管组的流动方向发生改变并紊乱,从而促使流体能够先充满在整个流通通道2内,进而确保流体能够均匀流入到下一吸热管组的各个吸热管1内,相比现有技术,本设备的热交换效率能够得到充分发挥。
18.与此同时,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缓流面3为平面、且上一吸热管组的吸热管1的轴线延长线垂直于缓流面3上。即上一吸热管组的流体流入到流通通道2内时、流动中的流体会直接撞击在缓流面3上,进而在缓流面3的反作用力下,促使流体的流动方向发生改变而紊乱。其中,缓流面3也可以是弧面、且该弧面能够引导流体朝远离下一吸热管组的方向流动。
19.更进一步,在本实施例中,流通通道2的具体形成结构为:还包括有左支板4与右支板5,所述吸热管1的两端分别架设在上左支板4与右支板5上,左支板4的左侧壁以及右支板5的右侧壁上分别盖设有罩体6,罩体6与对应支板之间形成所述流通通道2。并且,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较少部件的数量,所述流通通道2呈长方体结构,所述缓流面3为流通通道2面朝向吸热管1方向的侧壁面。
20.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之一,并非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形状、结构、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热交换器,包括有若干个并排设置的吸热管(1),连续相邻的若干个吸热管组成一吸热管组,连续相邻三组吸热管组之间、中间的吸热管组的吸热管(1)两端分别通过流通通道(2)与相邻两吸热管组的吸热管(1)对应端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通通道(2)内设置有缓流面(3),缓流面(3)与上一吸热管组的吸热管(1)对应端口相对应,且缓流面(3)能与从上一吸热管组流出的流体相触碰、进而改变流体朝下一吸热管组方向的流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缓流面(3)为平面、且上一吸热管组的吸热管(1)的轴线延长线垂直于缓流面(3)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左支板(4)与右支板(5),所述吸热管(1)的两端分别架设在上左支板(4)与右支板(5)上,左支板(4)的左侧壁以及右支板(5)的右侧壁上分别盖设有罩体(6),罩体(6)与对应支板之间形成所述流通通道(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通通道(2)呈长方体结构,所述缓流面(3)为流通通道(2)面朝向吸热管(1)方向的侧壁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热交换设备技术领域,特指一种热交换器,包括有若干个并排设置的吸热管,连续相邻的若干个吸热管组成一吸热管组,连续相邻三组吸热管组之间、中间的吸热管组的吸热管两端分别通过流通通道与相邻两吸热管组的吸热管对应端连通,流通通道内设置有缓流面,缓流面能与从上一吸热管组流出的流体相触碰、进而改变流体朝下一吸热管组方向的流动。本实用新型通过缓流面阻碍刚流入流通通道内的流体,使得流体原本朝下一吸热管组的流动方向发生改变并紊乱,从而促使流体能够先充满在整个流通通道内,进而确保流体能够均匀流入到下一吸热管组的各个吸热管内,相比现有技术,本设备的热交换效率能够得到充分发挥。本设备的热交换效率能够得到充分发挥。本设备的热交换效率能够得到充分发挥。


技术研发人员:颜安军 陈玲辉 应肖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广涛卫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4.21
技术公布日:2021/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