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作温度可达400℃的导热油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26482发布日期:2022-01-15 10:48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一种工作温度可达400℃的导热油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一种工作温度可达400

的导热油加热装置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导热油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工作温度可达400℃的导热油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2.导热油是一种传热媒介,可使物体升温,同时导热油的稳定性很好,提高了使用者的安全性,使设备更加可靠,热压机在使用时同样需要用到导热油对加热板进行加热,以便对产品进行加工。
3.导热油在加热时需要用到加热装置,然而传统导热油加热装置对导热油的加热效率差,不具备混合机构,无法在加热过程中对导热油进行搅动,从而无法快速使热量均匀分布,极大的降低了设备的工作效率,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工作温度可达400℃的导热油加热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作温度可达400℃的导热油加热装置。
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工作温度可达400℃的导热油加热装置,包括热压机、循环油泵和油罐,所述热压机内沿上下方向均设置有加热板,所述加热板两侧的正面和背面均连通有支管,所述支管的一端连通有总管且总管的一端通过安装板与热压机的两侧固定连接,所述总管的另一端连通有分流盒,所述分流盒的底部从左至右依次连通有回流管和管道,所述回流管的一端与油罐背面的顶部连通,所述管道的一端连通有软管且软管的一端与循环油泵的出液端连通,所述循环油泵的进液端连通有进液管且进液管的一端与油罐左侧的底部连通,所述油罐内设置有快速混合机构,所述油罐内腔的底部设置有安装框,所述安装框内从左至右均依次设置有加热管。
7.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快速混合机构包括电机,所述油罐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贯穿至油罐内并设置有曲轴,所述曲轴上设置有第一搅拌叶,所述曲轴表面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密封轴承且第一搅拌叶位于密封轴承相互靠近的一侧,所述密封轴承的外侧设置有伸缩插杆,所述伸缩插杆上设置有第二搅拌叶,所述油罐的两侧均通过活动座转动连接有固定筒且伸缩插杆的一端插设在固定筒内。
8.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油罐右侧的顶部设置有氮气箱,所述氮气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气泵,所述气泵的吸气端连通有吸气端通过吸气管贯穿至氮气箱内,所述气泵的出气端通过出气管贯穿至油罐内。
9.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油罐内设置有滤网,所述滤网位于加热管的上方,所述加热管的数量为六组。
10.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油罐右侧的底部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顶
部的左侧通过转动轴承与曲轴的底端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且固定块的一侧固定连接在油罐内。
11.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油罐内腔左侧的顶部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所述循环油泵的底部设置有减震板。
12.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3.(1)本方案通过设置快速混合机构,利用电机作为驱动源,带动曲轴和第一搅拌叶同步转动,从而可利用第一搅拌叶对导热油进行初次搅动,同时在密封轴承的转动辅助下,可带动伸缩插杆进行摆动,此时在活动座的辅助下,固定筒可跟随伸缩插杆的摆动而进行摆动,同时伸缩插杆在固定筒内不断左右位移,从而带动第二搅拌叶不断左右位移,进而对导热油进行二次搅动,使导热油可快速均匀加热,提高了导热油的加热效率;
14.(2)通过设置氮气箱和气泵,保证了导热油使用的安全性,避免油罐内压力失衡,通过设置滤网,可对导热油内的杂质进行过滤,防止杂质下落至加热管的表面,对加热管造成损伤;
15.(3)通过设置固定板和转动轴承,可辅助曲轴进行平稳转动,通过设置固定块,提高了固定板的稳定性,避免其折断;
16.(4)通过设置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可及时对油罐内的压力和温度进行实时监测,通过设置减震板,可对循环油泵进行减震,同时可对循环油泵进行降噪。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油罐的结构剖视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安装框和加热管的结构俯视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固定筒的结构剖视图。
21.图中标号说明:
22.1、热压机;2、循环油泵;3、油罐;4、加热板;5、支管;6、总管;7、分流盒;8、回流管;9、管道;10、软管;11、进液管;12、氮气箱;13、气泵;14、快速混合机构;141、电机;142、曲轴;143、第一搅拌叶;144、密封轴承;145、固定筒;146、伸缩插杆;15、固定板;16、压力传感器;17、滤网;18、安装框;19、加热管;20、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请参阅图1-4,一种工作温度可达400℃的导热油加热装置,包括热压机1、循环油泵2和油罐3,热压机1内沿上下方向均设置有加热板4,加热板4内开设有两组流道,且流道与支管5的一端连通,且流道孔径12mm,加热板4两侧的正面和背面均连通有支管5,支管5的一端连通有总管6且总管6的一端通过安装板与热压机1的两侧固定连接,总管6的另一端连通有分流盒7,分流盒7的底部从左至右依次连通有回流管8和管道9,回流管8的一端与油罐
3背面的顶部连通,管道9的一端连通有软管10且软管10的一端与循环油泵2的出液端连通,循环油泵2的进液端连通有进液管11且进液管11的一端与油罐3左侧的底部连通,油罐3内设置有快速混合机构14,油罐3内腔的底部设置有安装框18,安装框18内从左至右均依次设置有加热管19,油罐3的底部设置有底座,油罐3的右侧设置有出油管,且出油管上设置有阀门,出油管可方便将导热油排出油罐3,同时阀门可对出油管的开合进行控制,快速混合机构14可利用电机141带动曲轴142进行转动,从而在密封轴承144和伸缩插杆146的辅助下,带动第二搅拌叶进行左右移动,同时在不断转动的第一搅拌叶143的辅助下,可使导热油均匀加热。
25.本实用新型中,快速混合机构14包括电机141,油罐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141,电机141的输出端贯穿至油罐3内并设置有曲轴142,曲轴142上设置有第一搅拌叶143,曲轴142表面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密封轴承144且第一搅拌叶143位于密封轴承144相互靠近的一侧,密封轴承144的外侧设置有伸缩插杆146,伸缩插杆146上设置有第二搅拌叶,油罐3的两侧均通过活动座转动连接有固定筒145且伸缩插杆146的一端插设在固定筒145内,固定筒145的正面和背面均设有第一通槽,固定筒145的外侧设有第二通槽,可防止导热油在固定筒145内积聚,利用电机141作为驱动源,带动曲轴142和第一搅拌叶143同步转动,从而可利用第一搅拌叶143对导热油进行初次搅动,同时在密封轴承144的转动辅助下,可带动伸缩插杆146进行摆动,此时在活动座的辅助下,固定筒145可跟随伸缩插杆146的摆动而进行摆动,同时伸缩插杆146在固定筒145内不断左右位移,从而带动第二搅拌叶不断左右位移,进而对导热油进行二次搅动,使导热油可快速均匀加热。
26.其中,油罐3右侧的顶部设置有氮气箱12,氮气箱1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气泵13,气泵13的吸气端连通有吸气端通过吸气管贯穿至氮气箱12内,气泵13的出气端通过出气管贯穿至油罐3内,氮气箱12和气泵13的配合使用,保证了导热油使用的安全性,避免油罐3内压力失衡,造成爆炸,进一步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
27.进一步的,油罐3内设置有滤网17,滤网17位于加热管19的上方,加热管19的数量为六组,滤网17可对导热油内的杂质进行过滤,防止杂质下落至加热管19的表面,对加热管19造成损伤,从而给使用者带来经济损失。
28.进一步的,油罐3右侧的底部设置有固定板15,固定板15顶部的左侧通过转动轴承与曲轴142的底端转动连接,固定板1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且固定块的一侧固定连接在油罐3内,固定板15和转动轴承可辅助曲轴142进行平稳转动,防止曲轴142在转动时,因为离心力的作用,使曲轴142的底部过度偏移,从而易使伸缩插杆146折断,通过设置固定块,提高了固定板15的稳定性,避免其折断。
29.进一步的,油罐3内腔左侧的顶部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压力传感器16和温度传感器20,循环油泵2的底部设置有减震板,压力传感器16和温度传感器20可及时对油罐3内的压力和温度进行实时监测,避免罐体压力或者温度失衡,造成爆炸,通过设置减震板,可对循环油泵2进行减震,同时可对循环油泵2进行降噪。
30.工作原理:使用者开启加热管19和电机141,此时六组加热管19同时对导热油进行加热,同时电机141带动曲轴142进行转动,从而带动第一搅拌叶143同步转动,进而利用第一搅拌叶143对导热油进行初次搅动,曲轴142在转动时,在密封轴承144的转动辅助下,可带动伸缩插杆146进行摆动,此时在活动座的辅助下,固定筒145可跟随伸缩插杆146的摆动
而进行摆动,同时伸缩插杆146在固定筒145内不断左右位移,从而带动第二搅拌叶不断左右位移,进而对导热油进行二次搅动,使油罐3内的导热油进行快速全方位搅动,从而使导热油可快速均匀加热,随后循环油泵2开启,此时循环油泵2将导热油经由进液管11传送至软管10,并经由分流盒7和总管6传送至支管5内,此时导热油经由加热板4内部的两组流道孔传递至另一侧支管5,并经由另一侧的总管6和分流盒7传送至回流管8,并经由回流管8重新传送至油罐3内。
31.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